李雪琴等被中消協點名 暗訪“數據造假”產業鏈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在剛剛結束的雙十一購物節,直播帶貨成為主要銷售形式之一。主播們賣力吆喝,消費者蹲守直播間,準時準點搶貨,這成為眼下最時髦的購物方式。

但購物狂歡過後,有不少商家吐槽,他們虧得血本無愧。在社交網絡上,也湧現出了一些例如觀看人數造假、賣假貨、刷單這樣質疑聲,火爆的直播帶貨,到底是真正的繁榮,還是一吹就破的泡沫?它的背後,是否隱藏著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吹5000單,賣了50單商家吐槽直播帶貨全是泡沫

雙十一期間,李佳琦直播間憑借敲鑼、叫醒服務等場麵,頻頻登上熱搜

在剛剛結束的雙十一購物節, 直播帶貨延續了過去一年的火爆景象。這一天,僅淘寶網,就誕生了28個成交額破億的直播間,而破千萬、破百萬、破十萬的直播間,更是數不勝數。

看上去,這是一場店家、主播、消費者三方共贏的遊戲,然而,熱度過後,卻有不少商家吐槽:這一場狂歡,他們損失慘重。

不盡如人意吧,因為找了大主播結果太低於預期了。今年雙十一,95年出生的大山帶著自己新創立的牛肉麵品牌,入局直播帶貨。他深知自己的品牌知名度不高,想利用知名主播的人氣來拉高銷量以及推廣品牌。通過朋友介紹,他接洽上了某知名主播。

我就看他原來的帶貨數據,一場銷售額都能帶兩千萬人民幣,然後在線人數峰值能達到十幾萬,我就覺得這肯定行啊,應該沒太大問題。看著帶貨主播過去的各項戰績,大山很快決定合作,並且將雙十一衝業績全部的寶都壓在了上麵。經過多次協商,雙方也確定了合作的費用。

實際銷售額的20%支付給主播。坑位費4萬元。大山告訴記者,所謂坑位費,就是貨品進入主播直播間,商家需要交納的入場費。坑位費加帶貨總額提成,這是主播帶貨最常見的收費方式。

大山找的這位帶貨主播,粉絲超300萬。11月5日的直播數據顯示,他的直播間銷售額破400萬人民幣,累積觀看人數近500萬。這給大山帶來了無限遐想。在主播方的提示之下,大山加急準備了5000件商品,等待著它們被搶購一空。

我就和快遞那邊各種吹啊,你運費必須給我降下來,我這次單場出貨量特別大,你運力一定要給我匹配好,你別讓我等你。因為雙十一期間,快遞緊張,大批量出單必須提前報備運力。大山信心滿滿地報備了5000單的運力,並且以每單2元的價格,交了押金。

雙十一如期而至,大山激動地守在手機屏幕前等待。然而,直播間裏的各項數據並不如人意。

這場直播帶貨,大山家的產品僅僅賣出65單

通過這一場直播賣出去的貨,隻有區區65件,而且第二天就退了15單,最終成交的隻有50單,這遠沒有達到之前所期待的5000件。前期付出的金錢和精力,就這樣全部打了水漂。簡單來講就是翻車了。也不是翻車,就是連車都沒有開起來,就直接垮掉了。得知最終銷售數據的大山懊惱不已。

數據造假行為在行業內屢見不鮮

在直播帶貨的圈子裏,損失慘重的商家,大山絕不是個例。

網紅主播和商家連麥帶貨,激情砍價,上演劇本戲碼。

今年上半年,福建一商家花45萬請網紅主播帶貨。過程中,商家按照之前主播給到的劇本,互相配合,激情上演砍價戲碼,但商品卻依然賣不動,損失達30萬。而今年11月6日,主持人汪涵為某商品帶貨,也因為高達76%的退款率遭商家曝光,登上了微博熱搜。

看看新聞Knews記者進入了一個名為直播避坑的聊天群,每天都有無數的商家在群裏吐槽:一個月燒了三十萬,成交一單,胸悶。、我是雅詩蘭黛商家,主播收了3000坑位費,500萬的粉絲,播完賣了7個。、買了12個主播,用了三十幾萬,總共賣出75單。被坑大了。

看似熱鬧的直播帶貨背後,被坑的商家數不勝數。為了互相提醒,群內甚至總結了一份《主播避坑名單》,涉及主播涵蓋各個電商平台,包括微博大V,還有許多明星主播。

但據了解,大多數的主播在合作時並不會在合同中簽訂保證銷量的相關條款,這就使得不少商家吃了啞巴虧。他們甚至不敢站出來發聲,怕被主播報複。一個月來,記者聯係了眾多被坑商家,大山是唯一敢站出來接受采訪的。

你把他曝出來,然後主播報複你,主播給身邊同行說都不要搭理他,這個人難搞,這個品牌不要再帶了,怎麽辦。商家很容易都會有這個顧慮。大山告訴記者,他之所以站出來,就是希望盡量同行商家們減少損失。

當初商家為什麽會選擇入局直播帶貨?又是如何選擇合作主播的呢?答案是:看數據。

事實上,商家們在選擇合作主播之前,都經過了細致的數據查詢。粉絲數,觀看量,銷售額,這些無疑是商家最看重的數據。他們通過這些數據,來判定主播的帶貨能力。這些數據,也同樣決定了合同的金額。

如今,那些被坑的商家,都將矛頭指向了同一個方向數據造假。


我們會監測觀眾在直播間內5分鍾的留存情況,因為5分鍾是聽完一個產品介紹的平均時間,如果這個直播間,大多數的人在5分鍾內頻繁地進進出出,那很可能是在刷觀看量。第二,我們通過數據監測,看直播間裏的產品是否被同一個人重複購買了很多次,這種情況有可能是刷單的行為。

信息時代背景之下,所有的事物,都能用數據去描述。包括數據造假這一行為本身。在上海的一家數據服務公司內,程序員通過各類監測手段,向記者展示了各類直播間中存在的數據造假現象,包括刷流量、刷單等等。

這些數據造假行為營造出主播受歡迎的假象。但長此以往,劣幣驅逐良幣,主播能力退化的同時,市場也會出現大量泡沫。最終受害的,是那些不明真相的商家。

100人的流量隻要10元。遍布全網的刷單機構

這些買粉絲、刷單、刷流量的服務,到底是誰在提供呢?記者在網絡上搜索 直播漲粉、直播人氣、直播運營等關鍵詞,就會出現大量第三方刷量公司的廣告。記者以商家的身份,聯係了其中一家。

現在快手100人的話,25元,抖音大概45元。淘寶100個人10塊。 這位刷量公司的工作人員透露,由於各個平台算法不同,因此價格也不一樣。當記者問起最多能刷多少流量時,對方表示,十萬以上都不是問題。

這位工作人員還告訴看看新聞Knews記者,他們的主要合作客戶是那些還在初創階段的網紅孵化公司,和一些不知名的小主播。而大主播,根本不會購買這些服務,原因更是令人咋舌。

大網紅的話,他們都有自己的機房知道吧?一次掛個10萬8萬,等於他們有自己的東西。懂嗎。

記者暗訪,深入數據造假產業鏈最上遊。

刷單機構工作人員表示,他們隻是整個數據造假產業鏈中的小角色。真正有分量的,是那些擁有算法和技術,能為刷量機構、養號中介、網紅孵化公司搭建刷量機房的技術支持公司。這些公司一般向外宣稱,能提供所謂的矩陣引流服務。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再次以商家的身份,聯係到了一家位於安徽的矩陣引流公司,並要求上門考察。

記者上門暗訪這家位於安徽合肥的矩陣引流公司

通過一台電腦,去控製上百台的手機,我們發送一個命令,100台手機就可以去做了。這家公司門麵不大,工作人員隻有3人,但工作人員表示,他們給諸多網紅孵化公司、刷量機構、養號中介、網紅都提供過服務,但因為涉及隱私,他們拒絕透露具體的客戶信息。

你可以隨便選一個直播間,我們給你演示。選一個觀看人數少一點,冷清一點的,效果好。為展示服務能力,工作人員先讓看看新聞Knews記者隨機選定一個直播間。隨即,他通過電腦,現場演示了一人控製多台手機,為該直播間刷單、刷流量。

我們還可以去發評論,發什麽話術、發多少次、間隔時間是多少,這些都可以設置。 隨著指令的執行,手機操縱的賬號偽裝成粉絲分批進入記者隨機選定的直播間,而點讚數也開始增加,評論裏,也出現了剛剛在後台編輯的文字。

對方還表示,在直播帶貨領域,過去都不需要真機,隻需通過模擬器的方式,就可以製造大批量的僵屍粉、協議粉。而如今,隨著政策和平台的管控越來越嚴,真機成為數據造假的主流,而想要更大量級的數據,就隻能下血本買更多的手機。

矩陣引流公司給到的報價單

上次我們連雲港一個客戶買了1700台手機,真機永遠是最安全的。在對方給到看看新聞Knews記者的報價單中,分為30控係統、60控係統、100控係統,對應的售價分別為7800元、9600元、10800元。

所謂的控,簡單來說就是對應的手機數,手機需要客戶自己準備。但受限於技術,一套係統最多控製100台手機,大多數客戶為了堆量,往往選擇一次性購買多套控製係統。

為了幫助客戶控製成本,矩陣引流公司也會推薦熟悉的供應商手裏的便宜手機,像他們自己使用的展示機,就是不到300元一台的低端機。

有比較大的號買你們的產品做的比較好的嗎?在看看新聞Knews記者的再次追問下,工作人員回答:就是做公會的、MCN機構做機房的。它們機房都是用的群控,不管是不是我們家的產品,用的都是群控。

通過調查,看看新聞Knews記者發現,直播帶貨中存在的數據造假現象,已經徹底形成了一條灰色產業鏈,它甚至已經成為行業中的潛規則。這也最終促成了直播帶貨領域的巨大泡沫。疫情當下,直播帶貨的模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經濟複蘇的需求,然而瘋狂的數據造假,可能讓這個處於蓬勃發展的新行業變得扭曲,商家們不僅沒有找到產品的出路,反而成為了被收割的韭菜。

2020年11月13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了《互聯網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 《征求意見稿》第十六條第三款明確提出:直播間運營者、直播營銷人員從事互聯網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不得虛構或者篡改關注度、瀏覽量、點讚量、交易量等數據流量造假。

相信在法律的規範之下,直播帶貨行業會停止野蠻生長的態勢,在助推經濟複蘇的同時,走上健康發展的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