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小學生研究基因獲獎 父親承認“過度參與”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針對孩子陳某某參加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獎項目“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製研究”一事,當事人父親陳勇彬在科學網(科學網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發表書麵情況說明,全文如下:

關於本人孩子參加全國青少年科技大賽獲獎項目的情況說明

本人針對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獎項目“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製研究”情況作出如下說明:

1. 獲獎學生為本人兒子,其受家庭環境影響,自幼接觸相關科學知識,並形成了濃厚的科研興趣。

2.孩子根據自身科研興趣選擇了本課題,並在其學校指導老師、父母及所在課題組研究生的共同指導下,通過觀察學習和親自實驗操作,獲得了該項目主要實驗數據,並基本掌握了該項目涉及的基礎概念和研究方法。

3. 在項目申報過程中,我未充分掌握及領會組委會發布“項目報告必須是作者本人撰寫”的關鍵信息,過度參與了項目書文本材料的編撰過程,使用了大量生物醫學專業術語,給廣大網友和媒體造成了困惑與誤解。

由於我的疏忽與過錯,給大賽組委會、工作單位和家人造成了極大的傷害,造成了不好的社會影響。在此,我鄭重道歉。同時,我謹代表孩子向大賽組委會提出以下申請:申請上交該項目獲得的獎項,並尊重和服從大賽組委會對該項目獎項的處理意見。

在此次輿情中,孩子已經承受了極大的精神壓力,為給孩子營造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作為孩子的父親,我虛心接受大家的監督與批評,也真誠地懇求廣大網友和媒體給予寬容和諒解。

陳勇彬

2020年7月15日

相關報道:

小學生研究基因獲獎:父母係研究員,主攻相同領域,單位正調查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陳靈石的獲獎論文,與父母的研究屬同一領域。

文1587字,閱讀約需3分鍾

新京報記者 張靜姝 實習生 薄其雨 

雲南昆明六年級小學生陳靈石,憑借一個關於結直腸癌基因研究的課題,在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得三等獎。新京報記者從多位知情人士處獲悉,陳靈石的父母均為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研究領域與陳靈石獲獎課題所屬領域相同。

━━━━━

5天學會專業知識

風波緣起一則獲獎信息。

全國青少年科技大賽官網顯示,一個名為《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製研究》的課題,於2019年3月9日參加第34屆昆明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終評決賽,獲得一等獎,並於2019年12月獲得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大賽三等獎。

官網同時介紹,陳靈石是昆明市盤龍區盤龍小學六年級的一名六年級學生。

全國青少年科技大賽官網“在線展廳”頁麵,同時展示有陳靈石參加實驗的照片,還有一份實驗記錄本,記載有其研究過程。

新京報記者看到,陳靈石自稱於2018年1月6日,在一名老師帶領下,來到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與研究人員商量開展參與研究工作。



▲陳靈石的實驗記錄。

“2018.1.9老師們給了我一個基因,叫C10orf67。我上網搜了一下什麽叫基因”,“2018.1.13了解PCR技術的原理,知道PCR引物的設計、PCR擴增mRNA底物和熒光基因的概念,大概了解為何通過熒光強弱的比較就能知道哪些基因的mRNA表達水平,進而判斷一個基因在細胞中的表達水平和功能強大與否。”

通過網絡了解何為“基因”後,5天之內既可以操作 “高大上”的課題,並獲得全國大獎,陳靈石的獲獎過程引發外界質疑。

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一位神經生物學博士後向新京報記者表示,陳靈石所完成的Western-blot,qRT-PCR,genetic knockdown等分子實驗,“相關專業研究的本科生需要經過大半年的訓練才能操作,但實驗結果並不能做到陳靈石同學那樣完美,很難相信一個小學生會有如此精準的手法。”

7月13日,陳靈石論文的推薦方、雲南省科學技術協會相關工作人員向新京報記者表示,已關注到上述爭議事件,“當時這位同學答辯過了,所以我們把他推進了全國賽”,其同時表示,協會實際上更傾向於一些構思巧妙的、創新性比較強又有實用價值的課題,陳的論文有些“高大上”。

━━━━━

父母研究同一領域

“這種專業的項目,指導老師應該是專業人員,比如大學教授或研究員。”上述研究人員表示。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陳靈石的指導老師是呂冬梅、馬倩、時燕萍,其中呂冬梅、馬倩為昆明市盤龍小學的老師,時燕萍為現任校長。

不過,陳靈石的背景依然引發諸多猜測。

13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官網發布聲明稱,經初步核查,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製研究” 獲獎項目學生,是其所內研究員之子。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官網發布聲明。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多名研究人員證實,陳靈石是研究員陳勇彬與楊翠萍之子。一位研究員表示,“他們是一家子,他們肯定和這個課題有關係。”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陳靈石的獲獎論文,與父母的研究屬同一領域。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官網信息顯示,陳勇彬是研究所腫瘤信號轉導研究組負責人,曾承擔《腫瘤發生機理研究》、《Hedgehog(Hh)與Hippo (Hpo)信號通路在腫瘤與幹細胞中的功能和機製研究》等科研項目;楊翠萍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細胞信號通路轉導研究、對腫瘤發生和幹細胞功能進行解析,以及篩選治療腫瘤或提高幹細胞功能的新藥。

其中,楊翠萍曾承擔過一個名為《C10orf67在低氧適應及非小細胞肺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製研究》的研究項目,與陳靈石獲獎的結直腸癌課題十分接近。

7月13日,新京報記者多次聯係陳勇彬與楊翠萍,均未得到回複。

目前,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已成立調查組,對此事進行深入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