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娛樂新聞 » 選手爆料,國內真人秀節目假到什麽程度?

選手爆料,國內真人秀節目假到什麽程度?

文章來源: 我就是個碼字的 於 2020-04-03 01:41:00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什麽是真人秀?一般意義上是指以電視傳媒為渠道,通過舉辦某一類比賽活動,以從多名參賽者中選取最終獲勝者為目的,同時有著豐富的獎品,可以獲得廣泛經濟效益的電視節目。

國內觀眾接觸比較早的真人秀節目大概就是“超女”“快男”“開心辭典”“星光大道”等普通人參加的比賽,從2012年開始,國內又開始興起明星真人秀節目,如《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等。

全世界最著名的真人秀是哪個?開個玩笑,大概就是《楚門的世界》吧,這節目隻有一個真人秀選手,其他人全是按劇本演出的演員,堪稱真人秀裏的無敵奇葩(如果真實存在的話)

觀眾看真人秀節目主要是想看什麽?也許有人說看明星,看搞笑,看節目,看評委等具體看點,在筆者看來,真人秀歸根結底還是一個“真”字。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選拔比賽有黑幕和內定,那這個比賽還有存在的價值嗎?

同理,如果一個遊戲類和挑戰類的真人秀是按照劇本演的,每個嘉賓和隊員都是按照劇本表現出他們的表情和動作,那這個真人秀還有意思嗎?

悲哀的是,我國國內大多數真人秀現在不僅創意枯竭千篇一律,原創稀缺靠買國外版權度日,現在甚至連最基本的“真”都做不到了,隻剩“秀”了。

一、引子

前不久,浙江衛視明星真人秀《王牌對王牌》被很多網友吐槽了,吐槽的中心點就是宋丹丹的兒子巴圖疑似暴露了一個行業潛規則,真人秀按照劇本演。

筆者一開始也是不太相信的,因為巴圖猜出的那些宋丹丹表演過的經典小品筆者也能猜出來。問題出在後麵那些詞語上,連不常見的成語都能一秒猜到,你當觀眾是憨憨嗎?你要是有那個智商你還混什麽《王牌對王牌》啊,你應該去《最強大腦》啊。

其實,《最強大腦》也不是沒被網友吐槽過疑似按劇本比賽,比如何猷君的退賽就疑點重重,很多人懷疑他隻是亮個相炒作一下,賺夠足夠的眼球和話題再退賽,不退賽的話一旦到了真刀真槍環節容易露餡。

這些年隨著各種雨後春筍般的真人秀節目冒出來,各種按照劇本演真人秀的爆料層出不窮。

比如趙麗穎就曾貌似“說走嘴”說出了按劇本演真人秀的內幕。

而陳佩斯也曾“誇獎”過《中國好聲音》的導師們,演技真好,連他們話劇演員都演不了那個默契程度。

雖然相關信息很多,但畢竟這些資料都是來自於網絡上,筆者也隻能對此持半信半疑的態度。

二、爆料

前不久見到一位朋友小A,在筆者追問下,參加過國內兩檔真人秀節目的小A才向筆者講述了一些真相。按照小A的要求,筆者不能直接寫出這兩檔真人秀節目的名字,不過也不難猜。

小A參加的第一檔真人秀是一個答題性的節目,這節目在國內一線衛視播出,收視率很火。筆者當時是和小A一起報名的,結果他接到通知可以參加,筆者無奈落選,原因大概是,顏值吧。

小A在參加完答題真人秀節目之後由於表現出色很快又被另一個大電視台的競猜節目看中,邀請他去參加。這檔節目是一個聽音樂猜歌獲得獎品的真人秀。小A在這兩檔節目上表現都不錯,後來又陸續接到一些節目邀請,但基本上沒有這類真人秀了。

等到小A在各個電視台轉了一圈回來,筆者就問他這兩檔節目中間是否存在“貓膩”?因為以筆者對他的了解,他不可能在短時間之內變得這麽博學又精通音樂。

當時小A以有保密協議為由拒絕回答筆者的問題,其實當聽說有保密協議之後,筆者也就能猜到這中間必有貓膩了,沒貓膩的話你簽什麽保密協議呢。

一年多過去後,小A終於有條件的將那些“貓膩”告訴了筆者。

原來,那個答題性的真人秀確實是有題庫的,而且題庫範圍並不是很大,基本上把題庫提前背一遍就足夠錄製節目用的,中間很多環節都是由導演控製,他去那裏基本上就是配合演了一場答題秀而已。

而那個聽音樂猜歌的節目則幹脆給了他前六個歌曲的答案,他隻需要裝作沒聽過演一遍猜歌的過程就行,隻有第七題是他自己靠實力猜出來的。

當筆者聽完小A的敘述後,馬上想到那兩個節目的一些場景,那些選手努力思考的表情,答對了題興奮蹦起來的勁頭,還有被淘汰之後的悲傷......原來那都是按劇本演的!說真的,筆者差點吐出來,太惡心了!

三、無奈

對於真人秀節目有劇本,其實現在很多觀眾都見怪不怪了。

以前看電影看電視,看到驚險畫麵,大人會告訴孩子,那是假的,不用擔心。

現在看真人秀節目,當看到選手和嘉賓或悲傷或興奮的時候,大人也會告訴孩子,別當真,都是假的。

不過也有一些觀眾看的挺開,他們主要有三種觀點。

一是,假的就假的,就當電視劇看了,不就圖一樂嘛。

二是,反正我是看我家愛豆的,就算有劇本也無所謂,隻要我家愛豆是真的就行。

三是,沒有劇本很容易出現意外場麵,那樣節目效果就不好,電視台也要掙廣告費的。

老實說,這幾種觀點都是相當有市場的,不然的話,國內這麽多早就被曝光過按劇本演的真人秀節目也不會收視率居高不下。

這種現象比節目作假更讓人感到無語和無奈。

四、危害

現在做遊戲的節目是有劇本的,真人生活的節目是有劇本的,連答題節目也是有劇本的,隻是不知道那些競技性的闖關節目有沒有劇本。

筆者認為,社會對作假的真人秀節目的寬容度太高了。

看起來,真人秀節目隻是一個娛樂,對於成年人和孩子們來說,就像是一部肥皂劇或者一個小品一樣,但實際上,真人秀的作假行為還有更為嚴重的隱患。

第一,真人秀作假會潛移默化影響人的世界觀,尤其是孩子,因為很多真人秀的受眾群體裏就有大量孩子。

藝人們按照劇本在節目裏假裝驚訝、高興、悲傷和發呆,答題節目的選手一邊假裝冥思苦想狀一邊等著導演命令說出答案……這樣的作假行為多了,觀眾就會形成一種潛意識,假不假的不要緊,節目效果出來了就行。不管真的假的,最終結果最要緊。這種三觀一旦形成和普及,那對於社會的道德文明環境將是一種破壞。

更悲哀的是,如果作假的節目不僅不會被封殺反而收視率火熱,廣告商和製作公司以及藝人和選手賺得盆滿缽滿,無疑就會助長這種行為,最後假的反而才是真的,真的反而沒有意義了?

說嚴重點,真人秀節目作假會傷害到社會的誠信之風,等到大家都認為效果大於真假,成績大於道義時,那就晚了。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難道這句話以後也是錯的了嗎?

有點兒嚇人。

筆者很好奇,如果《楚門的世界》中,楚門沒有走出攝影棚而是選擇回去,那麽這個小鎮上所有的人就都變成了演員,這個真人秀還有存在的意義嗎?

查看評論(0)

24小時熱點排行

遭父親連開5槍 25歲印度女網球手殞命家中 隻因...
胡錫進:大國悲歌,俄羅斯遭新一輪“眾叛親離”
中國看不下去了! 胡塞接連擊沉2貨輪 耿爽點名停手
“天堂島”總統來中國尋根,在族譜裏看到自己名字
賭城拉斯維加斯 這間酒店這個位置會讓你死於非命

24小時討論排行

針對台積電美國廠的集體訴訟升級,原告增加至30多人
馬克龍宣布法英擬擴組5萬人軍隊 或部署烏前線作戰
歐洲熱死人了,但還是開不起空調
“我今天被開除了”,小哥在地鐵“發泄式演講”的三分鍾
華人接管矽穀!Grok4發布會上馬斯克旁邊華人是誰?
王毅會見魯比奧:希望美方客觀、理性、務實
俄羅斯國防部可能放棄修複海軍目前唯一的航母
甘肅血鉛這事又被網友們發現了第二組疑點
高溫,熱射病死人,一個拒用衛生巾的女孩
Meta從蘋果重金挖角華人AI大牛,薪酬超庫克
WHO呼籲開征“健康稅” 煙酒、含糖飲料一次調漲50%
“天堂島”總統來中國尋根,在族譜裏看到自己名字
特朗普要征50%關稅,巴西回懟:我們扛得住
萬字對話王成錄:替代安卓,隻是鴻蒙價值的不到5%
白宮發川普超人照讚正義化身 迷因爆紅網友評價兩極
中國姑娘在巴西,教中文、做網紅,圈粉250萬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選手爆料,國內真人秀節目假到什麽程度?

我就是個碼字的 2020-04-03 01:41:00

什麽是真人秀?一般意義上是指以電視傳媒為渠道,通過舉辦某一類比賽活動,以從多名參賽者中選取最終獲勝者為目的,同時有著豐富的獎品,可以獲得廣泛經濟效益的電視節目。

國內觀眾接觸比較早的真人秀節目大概就是“超女”“快男”“開心辭典”“星光大道”等普通人參加的比賽,從2012年開始,國內又開始興起明星真人秀節目,如《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等。

全世界最著名的真人秀是哪個?開個玩笑,大概就是《楚門的世界》吧,這節目隻有一個真人秀選手,其他人全是按劇本演出的演員,堪稱真人秀裏的無敵奇葩(如果真實存在的話)

觀眾看真人秀節目主要是想看什麽?也許有人說看明星,看搞笑,看節目,看評委等具體看點,在筆者看來,真人秀歸根結底還是一個“真”字。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選拔比賽有黑幕和內定,那這個比賽還有存在的價值嗎?

同理,如果一個遊戲類和挑戰類的真人秀是按照劇本演的,每個嘉賓和隊員都是按照劇本表現出他們的表情和動作,那這個真人秀還有意思嗎?

悲哀的是,我國國內大多數真人秀現在不僅創意枯竭千篇一律,原創稀缺靠買國外版權度日,現在甚至連最基本的“真”都做不到了,隻剩“秀”了。

一、引子

前不久,浙江衛視明星真人秀《王牌對王牌》被很多網友吐槽了,吐槽的中心點就是宋丹丹的兒子巴圖疑似暴露了一個行業潛規則,真人秀按照劇本演。

筆者一開始也是不太相信的,因為巴圖猜出的那些宋丹丹表演過的經典小品筆者也能猜出來。問題出在後麵那些詞語上,連不常見的成語都能一秒猜到,你當觀眾是憨憨嗎?你要是有那個智商你還混什麽《王牌對王牌》啊,你應該去《最強大腦》啊。

其實,《最強大腦》也不是沒被網友吐槽過疑似按劇本比賽,比如何猷君的退賽就疑點重重,很多人懷疑他隻是亮個相炒作一下,賺夠足夠的眼球和話題再退賽,不退賽的話一旦到了真刀真槍環節容易露餡。

這些年隨著各種雨後春筍般的真人秀節目冒出來,各種按照劇本演真人秀的爆料層出不窮。

比如趙麗穎就曾貌似“說走嘴”說出了按劇本演真人秀的內幕。

而陳佩斯也曾“誇獎”過《中國好聲音》的導師們,演技真好,連他們話劇演員都演不了那個默契程度。

雖然相關信息很多,但畢竟這些資料都是來自於網絡上,筆者也隻能對此持半信半疑的態度。

二、爆料

前不久見到一位朋友小A,在筆者追問下,參加過國內兩檔真人秀節目的小A才向筆者講述了一些真相。按照小A的要求,筆者不能直接寫出這兩檔真人秀節目的名字,不過也不難猜。

小A參加的第一檔真人秀是一個答題性的節目,這節目在國內一線衛視播出,收視率很火。筆者當時是和小A一起報名的,結果他接到通知可以參加,筆者無奈落選,原因大概是,顏值吧。

小A在參加完答題真人秀節目之後由於表現出色很快又被另一個大電視台的競猜節目看中,邀請他去參加。這檔節目是一個聽音樂猜歌獲得獎品的真人秀。小A在這兩檔節目上表現都不錯,後來又陸續接到一些節目邀請,但基本上沒有這類真人秀了。

等到小A在各個電視台轉了一圈回來,筆者就問他這兩檔節目中間是否存在“貓膩”?因為以筆者對他的了解,他不可能在短時間之內變得這麽博學又精通音樂。

當時小A以有保密協議為由拒絕回答筆者的問題,其實當聽說有保密協議之後,筆者也就能猜到這中間必有貓膩了,沒貓膩的話你簽什麽保密協議呢。

一年多過去後,小A終於有條件的將那些“貓膩”告訴了筆者。

原來,那個答題性的真人秀確實是有題庫的,而且題庫範圍並不是很大,基本上把題庫提前背一遍就足夠錄製節目用的,中間很多環節都是由導演控製,他去那裏基本上就是配合演了一場答題秀而已。

而那個聽音樂猜歌的節目則幹脆給了他前六個歌曲的答案,他隻需要裝作沒聽過演一遍猜歌的過程就行,隻有第七題是他自己靠實力猜出來的。

當筆者聽完小A的敘述後,馬上想到那兩個節目的一些場景,那些選手努力思考的表情,答對了題興奮蹦起來的勁頭,還有被淘汰之後的悲傷......原來那都是按劇本演的!說真的,筆者差點吐出來,太惡心了!

三、無奈

對於真人秀節目有劇本,其實現在很多觀眾都見怪不怪了。

以前看電影看電視,看到驚險畫麵,大人會告訴孩子,那是假的,不用擔心。

現在看真人秀節目,當看到選手和嘉賓或悲傷或興奮的時候,大人也會告訴孩子,別當真,都是假的。

不過也有一些觀眾看的挺開,他們主要有三種觀點。

一是,假的就假的,就當電視劇看了,不就圖一樂嘛。

二是,反正我是看我家愛豆的,就算有劇本也無所謂,隻要我家愛豆是真的就行。

三是,沒有劇本很容易出現意外場麵,那樣節目效果就不好,電視台也要掙廣告費的。

老實說,這幾種觀點都是相當有市場的,不然的話,國內這麽多早就被曝光過按劇本演的真人秀節目也不會收視率居高不下。

這種現象比節目作假更讓人感到無語和無奈。

四、危害

現在做遊戲的節目是有劇本的,真人生活的節目是有劇本的,連答題節目也是有劇本的,隻是不知道那些競技性的闖關節目有沒有劇本。

筆者認為,社會對作假的真人秀節目的寬容度太高了。

看起來,真人秀節目隻是一個娛樂,對於成年人和孩子們來說,就像是一部肥皂劇或者一個小品一樣,但實際上,真人秀的作假行為還有更為嚴重的隱患。

第一,真人秀作假會潛移默化影響人的世界觀,尤其是孩子,因為很多真人秀的受眾群體裏就有大量孩子。

藝人們按照劇本在節目裏假裝驚訝、高興、悲傷和發呆,答題節目的選手一邊假裝冥思苦想狀一邊等著導演命令說出答案……這樣的作假行為多了,觀眾就會形成一種潛意識,假不假的不要緊,節目效果出來了就行。不管真的假的,最終結果最要緊。這種三觀一旦形成和普及,那對於社會的道德文明環境將是一種破壞。

更悲哀的是,如果作假的節目不僅不會被封殺反而收視率火熱,廣告商和製作公司以及藝人和選手賺得盆滿缽滿,無疑就會助長這種行為,最後假的反而才是真的,真的反而沒有意義了?

說嚴重點,真人秀節目作假會傷害到社會的誠信之風,等到大家都認為效果大於真假,成績大於道義時,那就晚了。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難道這句話以後也是錯的了嗎?

有點兒嚇人。

筆者很好奇,如果《楚門的世界》中,楚門沒有走出攝影棚而是選擇回去,那麽這個小鎮上所有的人就都變成了演員,這個真人秀還有存在的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