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警告!新冠疫情或處於席卷全球的邊緣…(圖)

警告!新冠疫情或處於席卷全球的邊緣…

文章來源: 參考消息 於 2020-02-24 11:44:32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來源:參考消息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2月22日發表題為《新冠病毒疫情進一步接近流行病》的報道稱,新冠疫情或處於席卷全球的邊緣,專家警告各國需嚴防疫情跨越“紅線”(多個國家和各大洲都存在自我維持的感染線)。

報道稱,在韓國,新冠病毒病例在一周內激增14倍,創造了中國以外最大的感染中心。在新加坡,追蹤到兩座教堂、一個酒店商務會議、一個保健品店和一個建築工地等發生聚集性感染病例。在意大利,衛生部門在兩天內確認了50多個病例,是迄今為止歐洲暴發的最大規模的新冠病毒疫情。伊朗暴發的疫情在黎巴嫩和加拿大引發新病例……種種令人擔憂的跡象表明,這種疾病的傳播範圍可能比預想的要廣。

美媒指出,發生疫情,演變成流行病,再成為大規模流行病。流行病就是疾病在多個國家和多個大陸同時蔓延。導致這種疾病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處於演變成第3個階段,也就是席卷全球的邊緣。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2月11日在瑞士日內瓦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為“COVID-19”。(人民日報客戶端)

報道稱,在與中國沒有明確關聯的病例急劇增加的情況下,傳染病專家認為,這種類似流感的疾病可能很快就無法控製。世界衛生組織還沒有宣布COVID-19為大流行病,最嚴重的後果,包括2200多人死亡,仍在中國。但隨著遏製挑戰變得越來越嚴峻,該組織日內瓦總部的措辭在最近幾天變得更加不祥。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2月21日說:“機會之窗仍然存在,但窗口正在收窄,我們需要在它完全關閉之前盡快采取行動。”

美媒認為,如果新冠病毒成為真正的流行病,那麽全球很大一部分人口——三分之一、一半甚至三分之二——可能受到感染,盡管這並不一定意味著感染者會生病。“流行病”這個詞引發恐懼,但它描述的是疫情可能有多普遍,而不是它的致命程度。

專家懷疑這種病毒正在秘密傳播。

資料圖片:意大利帕多瓦的一家醫院門口,醫護人員正在搶救病人。(英國《每日郵報》網站)

流行病學家、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健康安全中心高級學者珍妮弗·努佐說:“我認為,如果不是已經傳播,我們應該假設這種病毒很快就會在這裏的社區傳播。盡管已經采取大力措施,我們還應該付出更多努力減輕影響。”

哥倫比亞大學傳染病研究員傑弗裏·薩曼表示:“我們發現,這種病毒將很難遏製。我個人認為我們做不到。”

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家馬克·利普西奇估計,如果這一病毒成為流行病,可能有40%至70%的人口會受到感染。

西雅圖弗雷德·哈欽森癌症研究中心計算生物學家特雷弗·貝德福德則估計,到3月中旬,官員們應該知道是否有社區傳播和真正的流行病。

韓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連續多日急劇增加。圖為2月23日,在韓國中央政府首爾辦公樓,中央應急處置本部本部長樸淩厚在記者會上發言。(韓聯社)

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美國冠狀病毒工作隊成員安東尼·福西說:“目前無法預測當下的疫情是否會發展成真正的流行病。如果大量國家未能阻止持續的多代傳播,那麽我們可能會看到下一場大流行病。”

報道稱,流行病是沙灘上的一條線,每一位專家對疫情何時跨越這條線的定義都略有不同。一般而言,這意味著在多個國家和各大洲都存在自我維持的感染線。如果越過此線,疾病有可能會包圍整個全球人口。

一些專家仍然樂觀,認為這不會發生,部分原因是中國政府采取嚴厲措施讓人們在家中隔離。雖然累積病例數繼續上升,但增長速度明顯放緩。

哥倫比亞大學流行病學家伊恩·利普金最近曾前往中國協助應對疫情,他在回國後自我隔離了兩周。他說:“我不想盲目樂觀,不想說我們已經脫離險境。但我認為我們不會陷入我們可能陷入的困境,這是因為國際上所有人都在團結一致。”

報道稱,世衛組織可能會對宣布大規模流行病猶豫不決,因為這個標簽會帶來嚴重的政治和經濟後果。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41)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中國宣布免除美國擁有中國造船舶港口稅,運價回跌
法國第一夫人站上法庭,證明自己不是男人
擠滿生殖科的高齡夫婦,為什麽非要生孩子?
西貝的風波之外:預製菜在歐美為何吵不起來?
2025諾貝爾經濟學獎,解釋了為什麽要“反內卷”




24小時討論排行

中國學者:若十年內未收回台灣,恐“永遠收不回”
真要來了!美國福利新規:一個月須工作80小時?
反擊不買美國大豆 川普:考慮停止購買中國食用油
歐盟或效法中國 要求在歐中國企業必須技術轉讓
兩分鍾路人生死搶救:起火的車,拉不開的門…
魯比奧讚揚特朗普卻遭其當場質疑 迅速改口遭嘲諷
哈瑪斯重掌加薩 街頭行刑式處決異己
又一“無名氏”卡車司機被抓!官員怒:如何通過背景審查?
中國官宣不再“大拆大建” 債台高築 15年基建狂潮終結
在報複與和解之間"拉鋸":特朗普對中國的矛盾心態
現場:波特蘭數百人裸騎單車 抗議川普派兵進駐
地球正在變暗!NASA示警 北半球更強極端氣候來了
小米SU7又爆燃!雷軍,是時候停下看看後視鏡了
胡錫進:特朗普一意孤行 要把世界貿易往末日裏帶
中國最帥武僧去年車禍亡 疑遭製成標本現蹤“798”
川普再登《時代》封麵 半夜發文怒飆:照片醜爆了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警告!新冠疫情或處於席卷全球的邊緣…

參考消息 2020-02-24 11:44:32

來源:參考消息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2月22日發表題為《新冠病毒疫情進一步接近流行病》的報道稱,新冠疫情或處於席卷全球的邊緣,專家警告各國需嚴防疫情跨越“紅線”(多個國家和各大洲都存在自我維持的感染線)。

報道稱,在韓國,新冠病毒病例在一周內激增14倍,創造了中國以外最大的感染中心。在新加坡,追蹤到兩座教堂、一個酒店商務會議、一個保健品店和一個建築工地等發生聚集性感染病例。在意大利,衛生部門在兩天內確認了50多個病例,是迄今為止歐洲暴發的最大規模的新冠病毒疫情。伊朗暴發的疫情在黎巴嫩和加拿大引發新病例……種種令人擔憂的跡象表明,這種疾病的傳播範圍可能比預想的要廣。

美媒指出,發生疫情,演變成流行病,再成為大規模流行病。流行病就是疾病在多個國家和多個大陸同時蔓延。導致這種疾病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處於演變成第3個階段,也就是席卷全球的邊緣。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2月11日在瑞士日內瓦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為“COVID-19”。(人民日報客戶端)

報道稱,在與中國沒有明確關聯的病例急劇增加的情況下,傳染病專家認為,這種類似流感的疾病可能很快就無法控製。世界衛生組織還沒有宣布COVID-19為大流行病,最嚴重的後果,包括2200多人死亡,仍在中國。但隨著遏製挑戰變得越來越嚴峻,該組織日內瓦總部的措辭在最近幾天變得更加不祥。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2月21日說:“機會之窗仍然存在,但窗口正在收窄,我們需要在它完全關閉之前盡快采取行動。”

美媒認為,如果新冠病毒成為真正的流行病,那麽全球很大一部分人口——三分之一、一半甚至三分之二——可能受到感染,盡管這並不一定意味著感染者會生病。“流行病”這個詞引發恐懼,但它描述的是疫情可能有多普遍,而不是它的致命程度。

專家懷疑這種病毒正在秘密傳播。

資料圖片:意大利帕多瓦的一家醫院門口,醫護人員正在搶救病人。(英國《每日郵報》網站)

流行病學家、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健康安全中心高級學者珍妮弗·努佐說:“我認為,如果不是已經傳播,我們應該假設這種病毒很快就會在這裏的社區傳播。盡管已經采取大力措施,我們還應該付出更多努力減輕影響。”

哥倫比亞大學傳染病研究員傑弗裏·薩曼表示:“我們發現,這種病毒將很難遏製。我個人認為我們做不到。”

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家馬克·利普西奇估計,如果這一病毒成為流行病,可能有40%至70%的人口會受到感染。

西雅圖弗雷德·哈欽森癌症研究中心計算生物學家特雷弗·貝德福德則估計,到3月中旬,官員們應該知道是否有社區傳播和真正的流行病。

韓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連續多日急劇增加。圖為2月23日,在韓國中央政府首爾辦公樓,中央應急處置本部本部長樸淩厚在記者會上發言。(韓聯社)

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美國冠狀病毒工作隊成員安東尼·福西說:“目前無法預測當下的疫情是否會發展成真正的流行病。如果大量國家未能阻止持續的多代傳播,那麽我們可能會看到下一場大流行病。”

報道稱,流行病是沙灘上的一條線,每一位專家對疫情何時跨越這條線的定義都略有不同。一般而言,這意味著在多個國家和各大洲都存在自我維持的感染線。如果越過此線,疾病有可能會包圍整個全球人口。

一些專家仍然樂觀,認為這不會發生,部分原因是中國政府采取嚴厲措施讓人們在家中隔離。雖然累積病例數繼續上升,但增長速度明顯放緩。

哥倫比亞大學流行病學家伊恩·利普金最近曾前往中國協助應對疫情,他在回國後自我隔離了兩周。他說:“我不想盲目樂觀,不想說我們已經脫離險境。但我認為我們不會陷入我們可能陷入的困境,這是因為國際上所有人都在團結一致。”

報道稱,世衛組織可能會對宣布大規模流行病猶豫不決,因為這個標簽會帶來嚴重的政治和經濟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