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向習控訴美國 “民主女神”昂山素季給西方莫大諷刺(圖)

向習控訴美國 “民主女神”昂山素季給西方莫大諷刺

文章來源: 香港01 於 2020-01-20 14:34:45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時隔19年,中國國家主席首次於1月17日和18日訪問緬甸。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姬在接待期間表示,「中國的支持不是出於私利,而是為了捍衛公平正義」,「希望中方繼續在國際場合為緬甸等中小國家主持公道」,「希望中國能夠更多同緬甸等發展中國家分享治國理政經驗」,「感謝中方在若開邦等問題上給予的理解和支持」,「讚賞中方為緬甸國內和平進程發揮的建設性作用」……緬甸此次宣布與中國建立命運共同體,此前中國周邊明確決定要和中國構建立共同體的隻有老撾,這是緬甸打算與中國全麵對接國家發展路線,是緬甸對中國的全麵認可。

回望數年前,昂山素姬在西方世界一麵倒的歡呼聲中以「民主女神」之姿上台,兜兜轉轉數年後,卻飽受西方世界批評,乃至尋求由中國主持公道,這樣的轉變究竟是如何發生的?緬甸對華姿態的大轉變,是否經得起考驗?《香港01》將用五篇文章對以上話題予以評述,此為第三篇。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月17日至18日對緬甸進行國事訪問,意義很不同尋常。這是習近平2020年的首次出訪,並且在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簽署、達沃斯經濟論壇即將開幕之際,習近平選擇訪問緬甸,具有中國外交上的深意。

對此,緬甸實權人物、國務資政昂山素姬(Aung San Suu Kyi)似乎頗有感觸。根據中國官方信息,在1月18日和習近平的會談中,昂山素姬大讚中國在近年來緬甸內政的波折上給予的支持,稱「中國的支持不是出於私利,而是為了捍衛公平正義,對於像緬甸這樣的小國格外彌足珍貴」。

不僅如此,昂山素姬還暗批美國,稱「有的國家以人權、民族、宗教問題為藉口粗暴幹涉別國內政,但緬甸決不接受這種施壓和幹涉。」她希望「中方繼續在國際場合為緬甸等中小國家主持公道」。對此習近平回應道「路遙知馬力,患難見真情」。

從「民主女神」到「種族滅絕」辯護者

昂山素姬稱習近平的國事訪問有裏程碑式的意義,從以上對話看來的確如此。要知道昂山素姬是在美國前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時代被捧上神壇的民主鬥士,彼時緬甸軍政府對她多年軟禁的釋放、緬甸文職政府的產生、昂山素姬的最終掌權,無不得到美國鼎力支持。2014年緬甸大選之前,奧巴馬訪問仰光和昂山素姬行親吻禮的一幕,可見她和美國的親密程度。

彼時,昂山素姬和中國之間也存在天然的距離。被釋放之後,昂山素姬曾經多次敦促釋放當時還在世的中國異見人士劉曉波,鼓勵他「堅持信念」,這讓中國對她的態度一直有所警惕。2015年已經當權的昂山素姬把對大國的首訪選擇在中國北京,習近平還曾警告稱「望你引導民眾公正理性看中國和中緬合作」。

然而這種局麵在2017年緬甸若開邦的羅興亞人危機之後,徹底改變了。由於昂山素姬沒有像西方期待的那樣譴責政府軍的鎮壓行動,她從「民主女神」一夜墜下神壇,被斥為「種族滅絕」的辯護者,被褫奪包括諾貝爾和平獎在內的多個榮譽頭銜。不止如此,美國帶領歐盟、加拿大等國對緬甸軍方實施了多番製裁,去年10月將包括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來在內的4位軍事領袖列入黑名單。

隨著中緬關係的走近,「一帶一路」倡議下的中緬經濟走廊項目不斷推進,昂山素姬還麵臨西方「倒向專製中國」的批評。包括此次習近平訪緬見證了一係列大型基礎設施合作協議,但是這些務實合作也再遭西方質疑。昔日「民主女神」,真如西方所說的一樣「墮落」了嗎?

非神非鬼 昂山素姬底色未變

昂山素姬不再「支持民主」了嗎?上世紀90年代,她領導「全國民主聯盟」長期進行政治活動,斷斷續續被緬甸軍政府軟禁、監視長達20年。即便遠在英國的丈夫身患癌症,昂山素姬也為了留在國內繼續抗爭而沒有選擇出境探望。她對改革國家政治的決心,恐怕大多數西方政客都望塵莫及。

昂山素姬成為了「種族清洗」的幫凶了嗎?她確在國際場合為軍方有所辯護,在2019年年底還在荷蘭海牙國際法庭參加聽證會,為緬甸進行抗辯。她表示,不能排除緬甸軍方可能存在的針對羅興亞人的罪行,但這些可能的虐待行為,正在緬甸國內被調查,若開邦已有政府軍的軍人被開除並被定罪。

可見,無論緬甸軍方的行為究竟如何,昂山素姬所做的是作為執政者,最能平息國內暴力事態、防止局勢升級的選擇。對於犯罪行為,她所要求的是讓「緬甸國內司法係統履行其職責」。

昂山素姬從來不是「女神」,亦不是袒護軍方踐踏人權的「魔鬼」,而是一個務實的政治人物。

2015年上任之後,她對外採取「先睦鄰、後大國」的原則,出訪多個東盟國家,先後6次訪問中國,用她自己的話說「鄰居不能選擇」,她沒有因為美國的扶持掉入在大國之間「選邊站」的陷阱,而是謀求地區局勢穩定。

至於中緬之間的合作,最終被昂山素姬季肯定的原因,也是其務實的作用。「一帶一路」旨在通過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地區繁榮,從而逐步解決因發展落後產生的諸多問題。昂山素姬在2016年要求美國撤銷對緬甸長達20年的製裁,就曾講出「團結也需要繁榮,當人民不得不為有限的資源而爭鬥的時候,就會忘記團結的重要性。」這一點本來就和「一帶一路」不謀而合。

「造神者」的尷尬境地

無論西方怎麽說,昂山素姬的國家主義和民族主義的底色未變,這也是她至今在緬甸保持七成支持率的原因。西方毫無顧忌為羅興亞危機「群起攻之」,正因為她的務實無法讓美國乃至西方加強對緬甸的影響力。

從反對派到執政黨,昂山素姬深知,不可能靠民主自由的理想主義解決緬甸錯綜複雜的民族、宗教、武裝叛亂的問題。

在2016年她作為領導人首次訪美時,美方隻承諾撤銷一部分製裁,並稱「一些製裁仍然存在,隻要美方認為它們有用,我們將一直保留繼續這些製裁的權利」。其實彼時昂山素姬就知道她在美國眼中隻是一個棋子。或許唯一讓她始料未及的,是當她採取平衡戰略之後,美國揪住羅興亞危機,不僅未給予幫助,還徹徹底底把她當成了「靶子」。對困難之中中國未放棄對緬甸的投資合作,一句「彌足珍貴」也不足為奇。

經曆多次大起大落的昂山素姬,並不是最尷尬的人。西方非常善於在全球製造人權鬥士的偶像,前有推行民主改革的昂山素姬,後有爭取穆斯林女權的馬拉拉(Malala Yousafzai),這些巨大輿論噱頭的背後,無不是利用民主問題推進地緣政治的佈局。

然而西方誤判的是,民主和選舉並非一切問題的解藥,就像昂山素姬對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所說「我比你更了解我的國家」,造神並不能改變很多發展中國家的現狀。昔日「民主女神」對美國的批評,給了西方莫大的諷刺。

查看評論(59)

24小時熱點排行

夏令營遭衝毀前開心合照曝光 怕遭捲走身上寫名字
中國女星巴黎驚險遇劫 高速公路被攔 爆窗搶包…
陳立人案再次提審:不認罪 曝正麵照 律師曝諸多內幕
中國大學生沒冷氣中暑送醫 留學生蓋棉吹空調片瘋傳!
南京偽娘阿紅,為什麽能吸引這麽多男的睡覺?

24小時討論排行

紐約時報:為什麽美國人買不到世界上最好的電動汽車
特朗普自爆曾向習普放話:若攻台,攻烏則"炸爛"北京,莫斯科
青島大學熱死的宿管大爺,現代奴工製度的現實案例
若被排除於供應鏈外 中國威脅報複與美達成協議國家
特朗普政府計劃:全麵禁止中國購買美國農地
莫迪政府:印度是世界上最平等的國家之一
鄧聿文:習近平權力被削弱?我沒看見
與馬斯克組黨 楊安澤:樂見任何人打破兩黨壟斷
馬斯克:曝光“愛潑斯坦案”將成為“美國黨”優先事項
貝森特:美國今年以來已從關稅措施中獲得約1000億收入
美國得州洪災已致109死161失蹤,其中包括12名兒童
納瓦羅狠批蘋果:遷廠出中國太慢 “矽穀最長壽肥皂劇”
日自民黨高官:特朗普用一封信打發我們,極其無禮
稀土的代價:中國主產區被汙染的水源和傷痕累累的山丘
川普首波關稅函瞄準亞洲國家 意在打擊中國
川普又飆粗口:普京扔過來一堆“屁話” 結果啥用沒有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向習控訴美國 “民主女神”昂山素季給西方莫大諷刺

香港01 2020-01-20 14:34:45

時隔19年,中國國家主席首次於1月17日和18日訪問緬甸。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姬在接待期間表示,「中國的支持不是出於私利,而是為了捍衛公平正義」,「希望中方繼續在國際場合為緬甸等中小國家主持公道」,「希望中國能夠更多同緬甸等發展中國家分享治國理政經驗」,「感謝中方在若開邦等問題上給予的理解和支持」,「讚賞中方為緬甸國內和平進程發揮的建設性作用」……緬甸此次宣布與中國建立命運共同體,此前中國周邊明確決定要和中國構建立共同體的隻有老撾,這是緬甸打算與中國全麵對接國家發展路線,是緬甸對中國的全麵認可。

回望數年前,昂山素姬在西方世界一麵倒的歡呼聲中以「民主女神」之姿上台,兜兜轉轉數年後,卻飽受西方世界批評,乃至尋求由中國主持公道,這樣的轉變究竟是如何發生的?緬甸對華姿態的大轉變,是否經得起考驗?《香港01》將用五篇文章對以上話題予以評述,此為第三篇。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月17日至18日對緬甸進行國事訪問,意義很不同尋常。這是習近平2020年的首次出訪,並且在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簽署、達沃斯經濟論壇即將開幕之際,習近平選擇訪問緬甸,具有中國外交上的深意。

對此,緬甸實權人物、國務資政昂山素姬(Aung San Suu Kyi)似乎頗有感觸。根據中國官方信息,在1月18日和習近平的會談中,昂山素姬大讚中國在近年來緬甸內政的波折上給予的支持,稱「中國的支持不是出於私利,而是為了捍衛公平正義,對於像緬甸這樣的小國格外彌足珍貴」。

不僅如此,昂山素姬還暗批美國,稱「有的國家以人權、民族、宗教問題為藉口粗暴幹涉別國內政,但緬甸決不接受這種施壓和幹涉。」她希望「中方繼續在國際場合為緬甸等中小國家主持公道」。對此習近平回應道「路遙知馬力,患難見真情」。

從「民主女神」到「種族滅絕」辯護者

昂山素姬稱習近平的國事訪問有裏程碑式的意義,從以上對話看來的確如此。要知道昂山素姬是在美國前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時代被捧上神壇的民主鬥士,彼時緬甸軍政府對她多年軟禁的釋放、緬甸文職政府的產生、昂山素姬的最終掌權,無不得到美國鼎力支持。2014年緬甸大選之前,奧巴馬訪問仰光和昂山素姬行親吻禮的一幕,可見她和美國的親密程度。

彼時,昂山素姬和中國之間也存在天然的距離。被釋放之後,昂山素姬曾經多次敦促釋放當時還在世的中國異見人士劉曉波,鼓勵他「堅持信念」,這讓中國對她的態度一直有所警惕。2015年已經當權的昂山素姬把對大國的首訪選擇在中國北京,習近平還曾警告稱「望你引導民眾公正理性看中國和中緬合作」。

然而這種局麵在2017年緬甸若開邦的羅興亞人危機之後,徹底改變了。由於昂山素姬沒有像西方期待的那樣譴責政府軍的鎮壓行動,她從「民主女神」一夜墜下神壇,被斥為「種族滅絕」的辯護者,被褫奪包括諾貝爾和平獎在內的多個榮譽頭銜。不止如此,美國帶領歐盟、加拿大等國對緬甸軍方實施了多番製裁,去年10月將包括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來在內的4位軍事領袖列入黑名單。

隨著中緬關係的走近,「一帶一路」倡議下的中緬經濟走廊項目不斷推進,昂山素姬還麵臨西方「倒向專製中國」的批評。包括此次習近平訪緬見證了一係列大型基礎設施合作協議,但是這些務實合作也再遭西方質疑。昔日「民主女神」,真如西方所說的一樣「墮落」了嗎?

非神非鬼 昂山素姬底色未變

昂山素姬不再「支持民主」了嗎?上世紀90年代,她領導「全國民主聯盟」長期進行政治活動,斷斷續續被緬甸軍政府軟禁、監視長達20年。即便遠在英國的丈夫身患癌症,昂山素姬也為了留在國內繼續抗爭而沒有選擇出境探望。她對改革國家政治的決心,恐怕大多數西方政客都望塵莫及。

昂山素姬成為了「種族清洗」的幫凶了嗎?她確在國際場合為軍方有所辯護,在2019年年底還在荷蘭海牙國際法庭參加聽證會,為緬甸進行抗辯。她表示,不能排除緬甸軍方可能存在的針對羅興亞人的罪行,但這些可能的虐待行為,正在緬甸國內被調查,若開邦已有政府軍的軍人被開除並被定罪。

可見,無論緬甸軍方的行為究竟如何,昂山素姬所做的是作為執政者,最能平息國內暴力事態、防止局勢升級的選擇。對於犯罪行為,她所要求的是讓「緬甸國內司法係統履行其職責」。

昂山素姬從來不是「女神」,亦不是袒護軍方踐踏人權的「魔鬼」,而是一個務實的政治人物。

2015年上任之後,她對外採取「先睦鄰、後大國」的原則,出訪多個東盟國家,先後6次訪問中國,用她自己的話說「鄰居不能選擇」,她沒有因為美國的扶持掉入在大國之間「選邊站」的陷阱,而是謀求地區局勢穩定。

至於中緬之間的合作,最終被昂山素姬季肯定的原因,也是其務實的作用。「一帶一路」旨在通過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地區繁榮,從而逐步解決因發展落後產生的諸多問題。昂山素姬在2016年要求美國撤銷對緬甸長達20年的製裁,就曾講出「團結也需要繁榮,當人民不得不為有限的資源而爭鬥的時候,就會忘記團結的重要性。」這一點本來就和「一帶一路」不謀而合。

「造神者」的尷尬境地

無論西方怎麽說,昂山素姬的國家主義和民族主義的底色未變,這也是她至今在緬甸保持七成支持率的原因。西方毫無顧忌為羅興亞危機「群起攻之」,正因為她的務實無法讓美國乃至西方加強對緬甸的影響力。

從反對派到執政黨,昂山素姬深知,不可能靠民主自由的理想主義解決緬甸錯綜複雜的民族、宗教、武裝叛亂的問題。

在2016年她作為領導人首次訪美時,美方隻承諾撤銷一部分製裁,並稱「一些製裁仍然存在,隻要美方認為它們有用,我們將一直保留繼續這些製裁的權利」。其實彼時昂山素姬就知道她在美國眼中隻是一個棋子。或許唯一讓她始料未及的,是當她採取平衡戰略之後,美國揪住羅興亞危機,不僅未給予幫助,還徹徹底底把她當成了「靶子」。對困難之中中國未放棄對緬甸的投資合作,一句「彌足珍貴」也不足為奇。

經曆多次大起大落的昂山素姬,並不是最尷尬的人。西方非常善於在全球製造人權鬥士的偶像,前有推行民主改革的昂山素姬,後有爭取穆斯林女權的馬拉拉(Malala Yousafzai),這些巨大輿論噱頭的背後,無不是利用民主問題推進地緣政治的佈局。

然而西方誤判的是,民主和選舉並非一切問題的解藥,就像昂山素姬對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所說「我比你更了解我的國家」,造神並不能改變很多發展中國家的現狀。昔日「民主女神」對美國的批評,給了西方莫大的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