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突如其來恐怖: 瑞士人如是敘述30年前六四(圖)

突如其來恐怖: 瑞士人如是敘述30年前六四

文章來源: 法廣 於 2019-06-04 09:24:42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更多新聞請進入文學城“六四事件”專題頁麵



1989年6月5日北京長安街照片

(法廣RFI 小山)三十年前,瑞士廣播電視集團的記者在蘇黎世國際機場遍尋從中國回來的旅客。當時抵達蘇黎世機場的遊客描述了抗議者和士兵之間的對峙。一名遊客說:“恐怖真是突如其來。軍隊成批到來,學生則向他們扔石頭。士兵第一天沒有開槍,但在第二天,那個周日就開始了。”這場鎮壓震驚了許多外國記者、外交官、投資人,也導致許多國家政府,包括瑞士政府,開始重新思考與這個共產黨執政國家的政治及經濟關係。瑞士新聞說但在歐洲各國,最初的憤慨很快變成了漠視,之後便恢複了對中國投資與貿易的全盤支持,畢竟中國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據瑞士新聞今天報道,銘記天安門事件,“恐怖,突如其來”。

三十年前,瑞士廣播電視集團的記者在蘇黎世國際機場遍尋從中國回來的旅客。這些瑞士遊客親眼目睹了1989年6月4日在北京及中國其他城市所發生的政治鎮壓。該報道說,我們翻閱檔案,旨在了解三十年前瑞士廣播電視集團是如何報道這些事件的。

據該報道說,那天清早,中國士兵對遍布各地的遊行進行了鎮壓。遊行訴求對執政的共產黨的權力加以約束,並效仿東歐實行政治自由化。然而中國卻走上了另一條道路,時至今日,三十年過去了,當時那場血腥鎮壓中殞命的人數依然不得而知。

當時抵達蘇黎世機場的遊客描述了抗議者和士兵之間的對峙。一名遊客說:“恐怖真是突如其來。軍隊成批到來,學生則向他們扔石頭。士兵第一天沒有開槍,但在第二天,那個周日就開始了。”一名遊客說,差不多有一萬人受傷,但他在醫院想要助一臂之力卻被拒絕了。“他們說沒問題,不需要幫忙。”

據該報道稱,這場鎮壓震驚了許多外國記者、外交官、投資人,也導致許多國家政府,包括瑞士政府,開始重新思考與這個共產黨執政國家的政治及經濟關係。在一段時期內,一切都受到質疑,包括兩國間總量雖小但增量可觀的貿易往來。

我們在檔案中找到的不全的記錄也反映了當時瑞士決策製定者的震驚、忐忑及艱難的考量。

據瑞士弗裏堡大學當代曆史博士後研究員艾裏阿娜·克努塞爾(Ariane Knüsel)指出,當時可能是瑞士第一次就中國內政問題加以公開譴責,認為其侵犯人權,同時,瑞士政府還公開懇求對抗議領袖從輕量刑。

據報道指鎮壓發生之後,瑞士政府立即下達了武器出口禁令,並中止了已商定的武器出口。

但瑞士官方很快說明將不會考慮經濟製裁。克努塞爾指出,瑞士從中國暫時的孤立中有所獲益,因為瑞士這一小國在中國處於國際孤立時依然保持著與中國官員工作層麵的對話。

據報道說,在鎮壓剛結束之時,各界人士對其結果都心存忐忑。瑞士外交部一名司長阿爾弗萊德·胡艾格(Alfred Rüegg)在鎮壓發生之後兩天的公開采訪中表達了他對於北京混亂局麵的擔憂。當時他對瑞士公共廣播電台說:“不同部隊在北京及其周邊混戰造成類似內戰的局麵,這種危險不可排除。”

當被瑞士廣播電台問及瑞士公司在中國的投資是否打了水漂時,時任瑞中經濟協會創始主席(之後就任瑞士駐華大使)烏裏·希克(Uli Sigg)指出下定論還為時尚早。“如兩國關係破裂,將是兩敗俱傷。如由商界所希望的那樣由改革派掌權,我認為貿易關係將複蘇。”希克在6月6日如是說。

瑞士新聞指出,蘇黎世大學學生說話可不這麽謹小慎微。一名在檔案中沒有留下名字的學生告訴廣播電台:“用軍隊鎮壓自己人民的政府將不會長久。我希望他們(抗議者)不要放棄,我隻是不知道能做什麽來助他們一臂之力。”一名中文係學生表示在鎮壓之後,他感到“憤怒、悲傷、無力”。“我之所以感到無力是因為在瑞士,在某些領域的壓迫也愈演愈烈。”

報道指出,1989年9月,瑞士廣播電台前往北京,報道瑞士投資者在北京麵臨的經濟狀況的變化。受訪人一致認為至少在經濟方麵,雖現狀堪憂,但正在改善。

一名記者告訴瑞士國內觀眾:“雖然政治狀況仍不明朗,瑞士與中國官員會友好寒暄,假裝過去四個月無事發生。中方要求項目需求得到滿足,因此大批項目正開工建設。”據說,北京當年新建的一座瑞享(Mövenpick)酒店在鎮壓之後三個月內沒有任何住客,但該連鎖品牌繼續在首都機場附近建造了另一座酒店,那就是後來被大眾所熟知的中瑞酒店。

該報道稱,在歐洲各國,最初的憤慨很快變成了漠視,之後便恢複了對中國投資與貿易的全盤支持,畢竟中國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抗議之前的一年,瑞士對中國的出口額僅占瑞士出口總額的1%,現在則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自2010年以來,中國已成為繼美國與歐盟之後瑞士的第三大貿易夥伴外部鏈接。

今年早些時候,瑞士政府終止了唯一一項麵向中國幹部的人權培訓。據稱,在最近就瑞士參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倡議的談判中,聯邦委員會放棄了人權的提法。

報道說,1989年在建的瑞享酒店最終在一年之後開業。它目前仍然在營業,但早已更名易主,現業主為一家中國國有集團公司。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6)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蘋果官網進不去”iPhone17在陸開賣 果粉熱情搶購




24小時討論排行

查理·柯克的遺孀:“我永遠不會讓你的傳奇消失”
柯克案槍手竟是出自傳統共和黨家庭 說明了什麽?
川普擬對俄重大製裁,王毅:製裁隻會使問題更複雜
柯克遇刺 清算在網上幸災樂禍的人 已有數十人被炒
柯克遭暗殺後 不少人因發表慶祝或嘲諷內容遭開除
中對美晶片展開"歧視,反傾銷"調查,警告:維護國家利益
共軍連兩日南海巡航,對噴菲:引入外部勢力"撐腰"徒勞
查理·柯克遇害:曾與其辯論的劍橋大學生譴責槍擊事件
烏防長透露,2026年烏克蘭將至少需要1200億美元國防開支
烏克蘭成功打擊俄列寧格州煉油廠 火光衝天損失巨大
美國擬對俄實施新一輪能源製裁,前提是北約停購俄石油
柯克遭槍擊燒向韓國!千人上街拒絕中國人入境
全紅嬋已到暨南大學報到,與院長蘇炳添合影留念
全網都在吵預製菜,吵的到底是什麽?
柯克多次發爭議言論 指墮胎是謀殺 加沙沒有飢荒…
柯克遇刺 FBI:凶嫌同居跨性別伴侶"極度配合"調查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突如其來恐怖: 瑞士人如是敘述30年前六四

法廣 2019-06-04 09:24:42
更多新聞請進入文學城“六四事件”專題頁麵



1989年6月5日北京長安街照片

(法廣RFI 小山)三十年前,瑞士廣播電視集團的記者在蘇黎世國際機場遍尋從中國回來的旅客。當時抵達蘇黎世機場的遊客描述了抗議者和士兵之間的對峙。一名遊客說:“恐怖真是突如其來。軍隊成批到來,學生則向他們扔石頭。士兵第一天沒有開槍,但在第二天,那個周日就開始了。”這場鎮壓震驚了許多外國記者、外交官、投資人,也導致許多國家政府,包括瑞士政府,開始重新思考與這個共產黨執政國家的政治及經濟關係。瑞士新聞說但在歐洲各國,最初的憤慨很快變成了漠視,之後便恢複了對中國投資與貿易的全盤支持,畢竟中國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據瑞士新聞今天報道,銘記天安門事件,“恐怖,突如其來”。

三十年前,瑞士廣播電視集團的記者在蘇黎世國際機場遍尋從中國回來的旅客。這些瑞士遊客親眼目睹了1989年6月4日在北京及中國其他城市所發生的政治鎮壓。該報道說,我們翻閱檔案,旨在了解三十年前瑞士廣播電視集團是如何報道這些事件的。

據該報道說,那天清早,中國士兵對遍布各地的遊行進行了鎮壓。遊行訴求對執政的共產黨的權力加以約束,並效仿東歐實行政治自由化。然而中國卻走上了另一條道路,時至今日,三十年過去了,當時那場血腥鎮壓中殞命的人數依然不得而知。

當時抵達蘇黎世機場的遊客描述了抗議者和士兵之間的對峙。一名遊客說:“恐怖真是突如其來。軍隊成批到來,學生則向他們扔石頭。士兵第一天沒有開槍,但在第二天,那個周日就開始了。”一名遊客說,差不多有一萬人受傷,但他在醫院想要助一臂之力卻被拒絕了。“他們說沒問題,不需要幫忙。”

據該報道稱,這場鎮壓震驚了許多外國記者、外交官、投資人,也導致許多國家政府,包括瑞士政府,開始重新思考與這個共產黨執政國家的政治及經濟關係。在一段時期內,一切都受到質疑,包括兩國間總量雖小但增量可觀的貿易往來。

我們在檔案中找到的不全的記錄也反映了當時瑞士決策製定者的震驚、忐忑及艱難的考量。

據瑞士弗裏堡大學當代曆史博士後研究員艾裏阿娜·克努塞爾(Ariane Knüsel)指出,當時可能是瑞士第一次就中國內政問題加以公開譴責,認為其侵犯人權,同時,瑞士政府還公開懇求對抗議領袖從輕量刑。

據報道指鎮壓發生之後,瑞士政府立即下達了武器出口禁令,並中止了已商定的武器出口。

但瑞士官方很快說明將不會考慮經濟製裁。克努塞爾指出,瑞士從中國暫時的孤立中有所獲益,因為瑞士這一小國在中國處於國際孤立時依然保持著與中國官員工作層麵的對話。

據報道說,在鎮壓剛結束之時,各界人士對其結果都心存忐忑。瑞士外交部一名司長阿爾弗萊德·胡艾格(Alfred Rüegg)在鎮壓發生之後兩天的公開采訪中表達了他對於北京混亂局麵的擔憂。當時他對瑞士公共廣播電台說:“不同部隊在北京及其周邊混戰造成類似內戰的局麵,這種危險不可排除。”

當被瑞士廣播電台問及瑞士公司在中國的投資是否打了水漂時,時任瑞中經濟協會創始主席(之後就任瑞士駐華大使)烏裏·希克(Uli Sigg)指出下定論還為時尚早。“如兩國關係破裂,將是兩敗俱傷。如由商界所希望的那樣由改革派掌權,我認為貿易關係將複蘇。”希克在6月6日如是說。

瑞士新聞指出,蘇黎世大學學生說話可不這麽謹小慎微。一名在檔案中沒有留下名字的學生告訴廣播電台:“用軍隊鎮壓自己人民的政府將不會長久。我希望他們(抗議者)不要放棄,我隻是不知道能做什麽來助他們一臂之力。”一名中文係學生表示在鎮壓之後,他感到“憤怒、悲傷、無力”。“我之所以感到無力是因為在瑞士,在某些領域的壓迫也愈演愈烈。”

報道指出,1989年9月,瑞士廣播電台前往北京,報道瑞士投資者在北京麵臨的經濟狀況的變化。受訪人一致認為至少在經濟方麵,雖現狀堪憂,但正在改善。

一名記者告訴瑞士國內觀眾:“雖然政治狀況仍不明朗,瑞士與中國官員會友好寒暄,假裝過去四個月無事發生。中方要求項目需求得到滿足,因此大批項目正開工建設。”據說,北京當年新建的一座瑞享(Mövenpick)酒店在鎮壓之後三個月內沒有任何住客,但該連鎖品牌繼續在首都機場附近建造了另一座酒店,那就是後來被大眾所熟知的中瑞酒店。

該報道稱,在歐洲各國,最初的憤慨很快變成了漠視,之後便恢複了對中國投資與貿易的全盤支持,畢竟中國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抗議之前的一年,瑞士對中國的出口額僅占瑞士出口總額的1%,現在則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自2010年以來,中國已成為繼美國與歐盟之後瑞士的第三大貿易夥伴外部鏈接。

今年早些時候,瑞士政府終止了唯一一項麵向中國幹部的人權培訓。據稱,在最近就瑞士參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倡議的談判中,聯邦委員會放棄了人權的提法。

報道說,1989年在建的瑞享酒店最終在一年之後開業。它目前仍然在營業,但早已更名易主,現業主為一家中國國有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