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亞馬遜背後 “曾經”那個足智多謀的女人(組圖)

亞馬遜背後 “曾經”那個足智多謀的女人

文章來源: 鈦媒體 於 2019-01-13 08:30:12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提到丈夫的成功,麥肯齊-貝索斯(MacKenzie Bezos)非常肯定自己是“中了什麽大獎了”,“這讓我的生活在很多方麵都變得豐富多彩,但這其實不是我心目中對大獎的定義。是我開明的父母,堅信教育的力量,並且從來不懷疑我能成為一個作家,是我有一個自己深愛的伴侶,這些東西才定義了我,讓我成為現在的樣子。”



這幾天,當麥肯齊和丈夫,世界首富,也是亞馬遜首席執行官傑夫-貝索斯(JeffBezos)向公眾聯合宣布要結束25年的婚姻之後,全世界都把眼光盯在麥肯齊可能分到的天價財產分割上。

不論是穀歌還是百度,財產怎麽分,能不能拿到那685億美元,麥肯齊會不會成為亞馬遜的大股東…幾乎沒有人去問這個亞馬遜背後的女人到底是誰。

一個作家

麥肯齊出生於1970年4月,美國加利福尼亞洲的舊金山。她的父親是一個財務規劃師,母親樂觀開朗,做好吃的,裝飾房子,是個典型的家庭主婦。而當時的麥肯齊,從小就是個書蟲,能呆在自己的小房間裏幾個小時,在那裏獨自天馬行空編小故事。

根據麥肯齊在她亞馬遜網站上貼的自我介紹,在6歲了時候,她寫了自己第一部書,就叫“書蟲”,可惜這本長達142頁的手寫稿子在一次發洪水中被弄丟了。

麥肯齊在亞馬遜網站的主頁

上完高中後,麥肯齊去了霍奇斯學校,美國排名前10位,有著100多年曆史的著名私立高中繼續讀書。為了從師托尼.莫瑞森,美國著名的小說家和散文家,作品曾經獲得普利策獎,還是1993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麥肯齊又轉學到了普林斯頓大學。

1992年她以優異的成績,從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英語專業畢業。麥肯齊算是莫老師的愛徒了,對她不吝誇讚,說麥肯齊“是我執教生涯以來最優秀的學生之一…真的是很優秀”。

有了重量級老師的悉心栽培,麥肯齊也算是不負眾望,2005年,在35歲的時候,終於完成並出版了第一本書《盧瑟.奧布萊特的測試》。

《盧瑟.奧布萊特的測試》封麵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帶有深度心理探索痕跡的故事。一個優秀的城市建築工程師清晰得意識到,年幼時期原生家庭給他造成了心靈創傷;在成年並組建家庭後,為了避免把這些負麵影響帶給家人,總是想為家人著想,但又不懂怎麽來表達自己的愛,結果事與願違,差點把整個家給毀掉了。

麥肯齊的好朋友評價,在這個男主身上,其實能看到麥肯齊的一點影子,在和孩子的關係中,她處處為孩子考慮,總是想著怎麽才能讓他們覺得被當作獨立的個體被尊重。思慮太重。

在這本書之後,時隔8年後,2013年,麥肯齊又出版了第二本書《陷阱》。這是本節奏緊張的懸疑小說,講述了四天之內在洛杉磯城,來自生活不同階層4個女人的故事。跟她的第一本書所表述的精神內核近似,《陷阱》通過不同境遇,講述了人們各自所要麵對,以及不得不奮力脫離的生活陷阱。

《陷阱》封麵

“希望這本書讓大家覺得有意思,讓他們感到足夠的真實和力量,能夠影響他們對待生活的看法。”麥肯齊在出版商的博客裏,曾經留下自己對《陷阱》這本書的寄語。

這兩本書在亞馬遜的評分都為3.6/5.0。第一本書《盧瑟.奧布萊特的測試》獲得了美國圖書大獎。你可以說在寫作上她沒有J·K·羅琳(《哈利波特》係列作者)那麽有靈氣,但她在養育4個孩子的過程中,起碼遵從、堅持,並在履行自己的夢想,擁有了獨立的人格和精神生活。

這個世界,富足如麥肯齊,落魄如J·K·羅琳,都寫了書,都在實踐著自由意誌。在能動性和自我成全上,貧富也許不是決定因素。

一個母親

麥肯齊說她花了整整10年和很多淚水,才完成了她的第一部小說。她真得沒有懶惰。

算算時間,2005年出第一本書。1992年大學畢業,1993年認識丈夫索貝斯,1994年倆人辭職從美過東部紐約移居到美國西部西雅圖,然後開始幫著丈夫創業。在這期間,還生了大大小小三個孩子。

在23歲的年紀,短短時間內就嫁給了一個男人,但這並不是大家想象中年輕人對自己人生的信手塗鴉。麥肯齊篤定得知道自己要怎麽樣去生活。

在時間麵前,大家都是平等的,麥肯齊選擇在女人生育的黃金時期來生育孩子,然後才是自己的追求和丈夫的事業。

沒有像我們想象的那樣,有錢人雇傭一堆保姆,在這四個孩子問題上,她事必躬親,操碎了心。

這些年來,她和丈夫不間斷得嚐試各種家庭學校教育方法。反季旅行,廚房科學實驗,小雞孵化器,普通話課程,新加坡數學教程,還報了眾多的俱樂部和體育項目。

每天早晨,在與家人說早上好之前,她已經為大家做好了早餐,而且還抽時間來寫作。多次在假期的旅館裏,索羅斯早晨起來發現麥肯齊在浴室裏,對著電腦敲鍵盤寫小說。

麥肯齊說通常情況下,有兩塊兒時間她可以用來寫作,第一塊時間是在孩子們早上起來之前,她陪著孩子吃早餐度過早晨的時光,然後等孩子們進了學校,她獲得一段不受打擾的寫作時間。

為了不受幹擾,麥肯齊還嚐試過在家附近租一個一人間的小公寓,孩子上學的時候,她就躲在裏麵寫東西,孩子放學了,她就去接孩子。典型的美國全職媽媽。學校的停車場,麥肯齊開著她的本田,穿著牛仔褲和皮夾克,誰也看不出她是億萬富翁。

她對自己有著深刻的認知,有些本質上的品性,不論貧富,從來沒有變過。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隔絕了孩子們對財富的意識,深刻影響著對於孩子的教育方式。

一個妻子

首富貝索斯曾經在公開場合多次誇獎自己的老婆麥肯齊。

早在多年前貝索斯在接受美國連線媒體采訪的時候,曾經表達過他心目中想要的女人的樣子,她應該是一個“足智多謀”的女人,並表示“人生苦短,和不夠聰明的人約會是浪費時間”。

一個普林斯頓畢業,在華爾街工作的女孩兒,年紀輕輕心懷事業和夢想,甘願辭去工作,從0-1跟著貝索斯創業,除了要幫著丈夫,盯著剛開始白手起家創業的小攤子,還要生育4個兒女,照顧孩子打理整個家庭,給孩子和貝索斯創造出一個溫馨親密的家庭氛圍;與此同時,沒有完全埋沒在生活無窮無盡的瑣事裏,保持精神和人格上的獨立,堅持自己的寫作事業。有多少女人可以做到?

有趣的靈魂,魅力的軀體,還又踏實接地氣。這樣的妻子,貝索斯不能再指責什麽了。

麥肯齊對自己的丈夫有多維護、對他們事業的結晶——另一個孩子“亞馬遜”的關切、她早年對整個創始公司的付出,從美國CBS電視台的一條新聞報道就能管窺一斑。事情是這樣的。

美國彭博商業周刊的作者布萊德.斯通為亞馬遜首席執行管傑夫-貝索斯,也就是麥肯齊丈夫寫了本自傳,名字叫《一網打盡》(TheEverything Store: Jeff Bezos and the Era of Amazon)。這本自傳在亞馬遜網站上的口碑還很不錯。截止到現在有1300多名讀者參與評價,評分達到了4.5/5.0。僅有少部分人給打了1星,這其中,就有貝索斯的妻子,麥肯齊。

最後那個一星,應該是麥肯齊給的

麥肯齊在該書的網頁評論區,寫了一篇提名為《我本想喜歡上這本書》的長長的留言。

在這篇幾百字的評論裏,麥肯齊指出了自傳多處不實的地方。比如書中開頭寫貝索斯是因為看完了本勵誌的書,所以才萌生創業的想法。麥肯齊說事實上,貝索斯直到創立亞馬遜一年之後,才想著把這本書看完了。

除了不實的地方,從寫作技巧上她還給予了許多批評,認為作者的手法已經肆意突破非小說類寫實作品的邊界,在刻畫對亞馬遜的人以及亞馬遜的文化上,存在偏見並且可能會誤導讀者。

更可貴的是,在評論該書的同時,她不經意得透漏了亞馬遜早期創業的一些艱辛和自己作為親曆者參與者的真實經曆。

“在D. E. Shaw(貝索斯和他人組建的一家對衝基金公司)的時候我就為傑夫工作;他寫商業計劃書的時候我就在那裏;在改裝車庫裏創業的時候我和他還有其他一幫子在一起工作;地下室的工具間,充滿烤肉味的辦公司,聖誕期間繁忙的配送中心,還有亞馬遜早期,充滿門板改裝的辦公桌的會議室。我和傑夫結婚已經20多年了啊。”

亞馬遜早期,節約成本。貝索斯的辦公桌,會議室的辦公桌,都是門板改裝的

“沒有什麽比陪伴你的愛侶踏上冒險的之旅更棒的事了。”在CBS的采訪中,麥肯齊說丈夫的事業,這個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創業項目之一,兩眼仍然放光。

新的征途

25年的婚姻生活,是對彼此的曆練。如今要各奔前程。

麥肯齊當初甚至沒有和貝索斯簽訂任何婚前協議。

兩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特別是貝索斯深諳財務之道,竟然沒有與麥肯齊簽署一份婚前協議。是否可以臆斷兩個人從開始,一路走來彼此有多麽信任渾然一體。

讓這個世界去為天價分手費瘋狂吧,去為亞馬遜的股票擔憂吧,去無休止無節製得啃食各種花邊新聞吧。

沒有人知道當事人麥肯齊現在心裏到底是什麽滋味。

這個女人,現在的身份是一個女兒,一個母親,一個作家。少言寡語,沒有推特也沒有臉書賬號。

“關於書,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把作者的想象和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境遇關聯起來。我可以撿起十年前讀過的書繼續再讀,那感覺就不一樣了,像是另一個故事。因為我自己的遭遇和掙紮,讓我關注的事情起了變化。”

也許多年以後,等到麥肯齊再出書了,關於眼前發生的一切,在一個個虛擬的故事空間,我們可以捕捉到她更多的心路曆程吧。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25)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H-1B簽證衝擊“不再執著美國夢” 台籍工程師:看淡
伊朗濃縮鈾去向成謎 “十字鎬山”地下迷城加速擴建
特朗普下令在波特蘭部署軍隊,必要時可全麵使用武力
揭穿阿膠企業謊言:中國不缺驢,但特別缺牛馬
華爾街大咖是淫魔!豪宅驚藏「性虐地窖」殘害多女




24小時討論排行

川普硬杠125年憲法慣例,上訴最高法院"取消出生公民權"
川普18歲孫女自創服飾品牌"白宮拍廣告",挨轟:公器私用
清華出發,劍橋歸來,他28歲回國全職擔任教授!
美國簽證費暴漲66倍,印度人或湧向日本
中國網紅窮遊日本 入境就“惡搞” 國內外網友都炸了
稱中國人有股“怪臭味” 外國網友搬去住驚:我也有了!
“吹哨人”自殺,波音同意付錢和解
FBI解僱15名探員 涉以單膝跪地應對弗洛伊德集會
朝鮮隨機抓巨乳妹“強製送醫”!還遭公審羞辱
麻煩不斷!賣了85座萬達廣場後,71歲王健林被限高了
一心阻絕外國人生美國人 川普要最高法院“修正錯誤”
挺加薩"簽證遭秒撤",哥倫比亞總統怒轟:美國違反國際法
這女星慘了!被指“邀於朦朧赴虐殺飯局”遭抵製+換角
丹麥等國指控俄飛行器入侵後,俄外長稱無意攻擊北約
愛潑斯坦檔案:除了馬斯克 彼得蒂爾和班農都被提及
於朦朧墜樓死亡事件疑點重重,輿情洶湧持續發酵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亞馬遜背後 “曾經”那個足智多謀的女人

鈦媒體 2019-01-13 08:30:12


提到丈夫的成功,麥肯齊-貝索斯(MacKenzie Bezos)非常肯定自己是“中了什麽大獎了”,“這讓我的生活在很多方麵都變得豐富多彩,但這其實不是我心目中對大獎的定義。是我開明的父母,堅信教育的力量,並且從來不懷疑我能成為一個作家,是我有一個自己深愛的伴侶,這些東西才定義了我,讓我成為現在的樣子。”



這幾天,當麥肯齊和丈夫,世界首富,也是亞馬遜首席執行官傑夫-貝索斯(JeffBezos)向公眾聯合宣布要結束25年的婚姻之後,全世界都把眼光盯在麥肯齊可能分到的天價財產分割上。

不論是穀歌還是百度,財產怎麽分,能不能拿到那685億美元,麥肯齊會不會成為亞馬遜的大股東…幾乎沒有人去問這個亞馬遜背後的女人到底是誰。

一個作家

麥肯齊出生於1970年4月,美國加利福尼亞洲的舊金山。她的父親是一個財務規劃師,母親樂觀開朗,做好吃的,裝飾房子,是個典型的家庭主婦。而當時的麥肯齊,從小就是個書蟲,能呆在自己的小房間裏幾個小時,在那裏獨自天馬行空編小故事。

根據麥肯齊在她亞馬遜網站上貼的自我介紹,在6歲了時候,她寫了自己第一部書,就叫“書蟲”,可惜這本長達142頁的手寫稿子在一次發洪水中被弄丟了。

麥肯齊在亞馬遜網站的主頁

上完高中後,麥肯齊去了霍奇斯學校,美國排名前10位,有著100多年曆史的著名私立高中繼續讀書。為了從師托尼.莫瑞森,美國著名的小說家和散文家,作品曾經獲得普利策獎,還是1993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麥肯齊又轉學到了普林斯頓大學。

1992年她以優異的成績,從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英語專業畢業。麥肯齊算是莫老師的愛徒了,對她不吝誇讚,說麥肯齊“是我執教生涯以來最優秀的學生之一…真的是很優秀”。

有了重量級老師的悉心栽培,麥肯齊也算是不負眾望,2005年,在35歲的時候,終於完成並出版了第一本書《盧瑟.奧布萊特的測試》。

《盧瑟.奧布萊特的測試》封麵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帶有深度心理探索痕跡的故事。一個優秀的城市建築工程師清晰得意識到,年幼時期原生家庭給他造成了心靈創傷;在成年並組建家庭後,為了避免把這些負麵影響帶給家人,總是想為家人著想,但又不懂怎麽來表達自己的愛,結果事與願違,差點把整個家給毀掉了。

麥肯齊的好朋友評價,在這個男主身上,其實能看到麥肯齊的一點影子,在和孩子的關係中,她處處為孩子考慮,總是想著怎麽才能讓他們覺得被當作獨立的個體被尊重。思慮太重。

在這本書之後,時隔8年後,2013年,麥肯齊又出版了第二本書《陷阱》。這是本節奏緊張的懸疑小說,講述了四天之內在洛杉磯城,來自生活不同階層4個女人的故事。跟她的第一本書所表述的精神內核近似,《陷阱》通過不同境遇,講述了人們各自所要麵對,以及不得不奮力脫離的生活陷阱。

《陷阱》封麵

“希望這本書讓大家覺得有意思,讓他們感到足夠的真實和力量,能夠影響他們對待生活的看法。”麥肯齊在出版商的博客裏,曾經留下自己對《陷阱》這本書的寄語。

這兩本書在亞馬遜的評分都為3.6/5.0。第一本書《盧瑟.奧布萊特的測試》獲得了美國圖書大獎。你可以說在寫作上她沒有J·K·羅琳(《哈利波特》係列作者)那麽有靈氣,但她在養育4個孩子的過程中,起碼遵從、堅持,並在履行自己的夢想,擁有了獨立的人格和精神生活。

這個世界,富足如麥肯齊,落魄如J·K·羅琳,都寫了書,都在實踐著自由意誌。在能動性和自我成全上,貧富也許不是決定因素。

一個母親

麥肯齊說她花了整整10年和很多淚水,才完成了她的第一部小說。她真得沒有懶惰。

算算時間,2005年出第一本書。1992年大學畢業,1993年認識丈夫索貝斯,1994年倆人辭職從美過東部紐約移居到美國西部西雅圖,然後開始幫著丈夫創業。在這期間,還生了大大小小三個孩子。

在23歲的年紀,短短時間內就嫁給了一個男人,但這並不是大家想象中年輕人對自己人生的信手塗鴉。麥肯齊篤定得知道自己要怎麽樣去生活。

在時間麵前,大家都是平等的,麥肯齊選擇在女人生育的黃金時期來生育孩子,然後才是自己的追求和丈夫的事業。

沒有像我們想象的那樣,有錢人雇傭一堆保姆,在這四個孩子問題上,她事必躬親,操碎了心。

這些年來,她和丈夫不間斷得嚐試各種家庭學校教育方法。反季旅行,廚房科學實驗,小雞孵化器,普通話課程,新加坡數學教程,還報了眾多的俱樂部和體育項目。

每天早晨,在與家人說早上好之前,她已經為大家做好了早餐,而且還抽時間來寫作。多次在假期的旅館裏,索羅斯早晨起來發現麥肯齊在浴室裏,對著電腦敲鍵盤寫小說。

麥肯齊說通常情況下,有兩塊兒時間她可以用來寫作,第一塊時間是在孩子們早上起來之前,她陪著孩子吃早餐度過早晨的時光,然後等孩子們進了學校,她獲得一段不受打擾的寫作時間。

為了不受幹擾,麥肯齊還嚐試過在家附近租一個一人間的小公寓,孩子上學的時候,她就躲在裏麵寫東西,孩子放學了,她就去接孩子。典型的美國全職媽媽。學校的停車場,麥肯齊開著她的本田,穿著牛仔褲和皮夾克,誰也看不出她是億萬富翁。

她對自己有著深刻的認知,有些本質上的品性,不論貧富,從來沒有變過。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隔絕了孩子們對財富的意識,深刻影響著對於孩子的教育方式。

一個妻子

首富貝索斯曾經在公開場合多次誇獎自己的老婆麥肯齊。

早在多年前貝索斯在接受美國連線媒體采訪的時候,曾經表達過他心目中想要的女人的樣子,她應該是一個“足智多謀”的女人,並表示“人生苦短,和不夠聰明的人約會是浪費時間”。

一個普林斯頓畢業,在華爾街工作的女孩兒,年紀輕輕心懷事業和夢想,甘願辭去工作,從0-1跟著貝索斯創業,除了要幫著丈夫,盯著剛開始白手起家創業的小攤子,還要生育4個兒女,照顧孩子打理整個家庭,給孩子和貝索斯創造出一個溫馨親密的家庭氛圍;與此同時,沒有完全埋沒在生活無窮無盡的瑣事裏,保持精神和人格上的獨立,堅持自己的寫作事業。有多少女人可以做到?

有趣的靈魂,魅力的軀體,還又踏實接地氣。這樣的妻子,貝索斯不能再指責什麽了。

麥肯齊對自己的丈夫有多維護、對他們事業的結晶——另一個孩子“亞馬遜”的關切、她早年對整個創始公司的付出,從美國CBS電視台的一條新聞報道就能管窺一斑。事情是這樣的。

美國彭博商業周刊的作者布萊德.斯通為亞馬遜首席執行管傑夫-貝索斯,也就是麥肯齊丈夫寫了本自傳,名字叫《一網打盡》(TheEverything Store: Jeff Bezos and the Era of Amazon)。這本自傳在亞馬遜網站上的口碑還很不錯。截止到現在有1300多名讀者參與評價,評分達到了4.5/5.0。僅有少部分人給打了1星,這其中,就有貝索斯的妻子,麥肯齊。

最後那個一星,應該是麥肯齊給的

麥肯齊在該書的網頁評論區,寫了一篇提名為《我本想喜歡上這本書》的長長的留言。

在這篇幾百字的評論裏,麥肯齊指出了自傳多處不實的地方。比如書中開頭寫貝索斯是因為看完了本勵誌的書,所以才萌生創業的想法。麥肯齊說事實上,貝索斯直到創立亞馬遜一年之後,才想著把這本書看完了。

除了不實的地方,從寫作技巧上她還給予了許多批評,認為作者的手法已經肆意突破非小說類寫實作品的邊界,在刻畫對亞馬遜的人以及亞馬遜的文化上,存在偏見並且可能會誤導讀者。

更可貴的是,在評論該書的同時,她不經意得透漏了亞馬遜早期創業的一些艱辛和自己作為親曆者參與者的真實經曆。

“在D. E. Shaw(貝索斯和他人組建的一家對衝基金公司)的時候我就為傑夫工作;他寫商業計劃書的時候我就在那裏;在改裝車庫裏創業的時候我和他還有其他一幫子在一起工作;地下室的工具間,充滿烤肉味的辦公司,聖誕期間繁忙的配送中心,還有亞馬遜早期,充滿門板改裝的辦公桌的會議室。我和傑夫結婚已經20多年了啊。”

亞馬遜早期,節約成本。貝索斯的辦公桌,會議室的辦公桌,都是門板改裝的

“沒有什麽比陪伴你的愛侶踏上冒險的之旅更棒的事了。”在CBS的采訪中,麥肯齊說丈夫的事業,這個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創業項目之一,兩眼仍然放光。

新的征途

25年的婚姻生活,是對彼此的曆練。如今要各奔前程。

麥肯齊當初甚至沒有和貝索斯簽訂任何婚前協議。

兩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特別是貝索斯深諳財務之道,竟然沒有與麥肯齊簽署一份婚前協議。是否可以臆斷兩個人從開始,一路走來彼此有多麽信任渾然一體。

讓這個世界去為天價分手費瘋狂吧,去為亞馬遜的股票擔憂吧,去無休止無節製得啃食各種花邊新聞吧。

沒有人知道當事人麥肯齊現在心裏到底是什麽滋味。

這個女人,現在的身份是一個女兒,一個母親,一個作家。少言寡語,沒有推特也沒有臉書賬號。

“關於書,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把作者的想象和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境遇關聯起來。我可以撿起十年前讀過的書繼續再讀,那感覺就不一樣了,像是另一個故事。因為我自己的遭遇和掙紮,讓我關注的事情起了變化。”

也許多年以後,等到麥肯齊再出書了,關於眼前發生的一切,在一個個虛擬的故事空間,我們可以捕捉到她更多的心路曆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