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我有一個夢想" 杭州一小學生演講傳瘋了…(圖/視)

"我有一個夢想" 杭州一小學生演講傳瘋了…(圖/視)

文章來源: 德國之聲 於 2018-07-15 09:09:22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杭州一名小學生的演講在朋友圈裏傳瘋了。專欄作者張丹紅認為,他講的大白話中暗含著也值得德國政府學習的智慧。 



演講主題: "我有一個夢想"


(德國之聲中文網)"我有一個夢想"- 這是演講的主題。這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我上小學的時候也寫過類似的作文。當時夢想比較空洞和抽象,比如為祖國增光,或者為人民服務。不過時代變化了。資本主義早已在社會主義的中國生根發芽。這影響到了人們的觀念,小學生的演講就是一個例證。

我的夢想是發財

"人各有誌,人人都有夢想。我的夢想就是發財",小學生開門見山地說。他想發財不是為了捐款和幫助別人,"努力了一輩子,好不容易發了筆財,為別人發的,這不太實際吧。"孩子也強調,要真有了錢,別人需要幫忙的時候不能袖手旁觀,但助人為樂並非他想發財的動機。於是他開始講產生發財念頭的原因:"從不久前開始,我總感覺壓力特別大。越來越累。每天做的事情都是一樣的。做什麽事情感覺都和昨天、前天、大前天沒什麽兩樣。"他擔心上班之後生活更單調,每天早出晚歸,回報有限,就像被關在囚籠裏。男孩子接著展望更為遙遠的未來:"退休了就更恐怖了。上學和工作還隻是無聊。退休在家無事可做,什麽都幹不了。回顧一下:這就是我的一生?活著有什麽意思?"



在笑聲和掌聲中,男孩子繼續說:"這麽機械般生活中的死循環必須要擺脫掉。"有了錢就大不一樣。據他觀察,人有錢就有了空餘時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活著才有意義。小學生感歎人生短暫,隻有那麽幾十年,接著提出哈姆雷特式問題:是"循環度過"還是"自由度過"。顯然,他下決心實現第二種生活方式。

這不是一個精彩異常的演講嗎? 男孩子有勇氣探討人類最重要的問題:生命的意義何在?盡管他的人生經驗有限,但他很敏銳地發現了生活的荒誕:人有時像被困在倉鼠輪裏,不管你怎麽賣力,怎麽衝刺,輪子怎麽讓你暈眩,實際上你卻原地不動。男孩子的身上分明已經有了卡夫卡的影子。



思考的周期是幾十年,而不是四年


他想得很遠,已經預見到如果不擺脫倉鼠輪的話,他五十、六十年後的生活會是什麽樣。這種放眼未來的能力是德國政治家所欠缺的。以本屆政府為例,它現在的所有努力都是為了不在立法期之內解體。

正視殘酷的現實並沒有使我們的中國少年陷入沉悶和抑鬱。相反,他下決心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衝破機械性循環。

演講到這裏嘎然而止,孩子沒有透露如何發財的計劃。不過,讓一個十來歲的孩子把未來生活藍圖勾畫出來未免苛求。不過他已經找到了榜樣:他了解到的有錢人。可能是從媒體上,也可能就在他身邊。我在北京認識這麽一位女士:她發現了社會對嬰兒保姆的極大需求,於是靠給小皇帝們介紹值得信賴的監護人而獲得豐厚的回報。周日我在柏林北大校友會的年會上結識了中國企業家、北大校友李斌。他剛剛當著中國總理李克強和德國總理默克爾的麵與汽車配件公司博世簽約。四年前,李斌認定互聯網和電動汽車是汽車工業的未來,於是說幹就幹,成立了蔚來電動汽車公司。



中國企業家李斌


老天下雨不下錢

今天的中國依舊是企業家的樂園,而德國獨立創業的人數卻逐年下降。原因有很多。其中的一個是:很多德國人把更多的時間花在考慮如何把國家的巨額稅收進行再分配。似乎隻有很少的人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即使在德國這樣一個富裕的國家,錢也不是從水龍頭和電插座裏冒出來,而是各類企業員工辛苦勞動換來的。

我們的中國少年沒有這樣遠離現實。他知道必須為實現夢想而付出努力。他的動力是為自己,而不是為全人類。"好不容易發財,(結果)為別人發的,這不太實際吧。"他這一句質樸的話實際道出了資本主義的真諦:推動技術進步的最大動力是對財富和個人幸福的渴求,而非博愛。

我感覺今天的德國年輕人即使不想拯救全人類,也會因自己生活過於優越而感到慚愧。所以他們把人道主義掛在嘴邊,對所有人講人道,不惜任何代價。女兒前不久回家問我:"法律和人道是一對矛盾嗎?"原來老師讓大家討論:我們是按法律辦事還是按照人道的精神?我當時想,也許應當讓中國和德國的年輕人共同辯論,之後可能會產生一個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的健康混合體。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特朗普下令在波特蘭部署軍隊,必要時可全麵使用武力
華爾街大咖是淫魔!豪宅驚藏「性虐地窖」殘害多女
揭穿阿膠企業謊言:中國不缺驢,但特別缺牛馬
川普硬杠125年憲法慣例,上訴最高法院"取消出生公民權"
賴清德前助理被判為中國充當間諜,透露謀利近500萬




24小時討論排行

川普18歲孫女自創服飾品牌"白宮拍廣告",挨轟:公器私用
美國簽證費暴漲66倍,印度人或湧向日本
中國網紅窮遊日本 入境就“惡搞” 國內外網友都炸了
稱中國人有股“怪臭味” 外國網友搬去住驚:我也有了!
清華出發,劍橋歸來,他28歲回國全職擔任教授!
“吹哨人”自殺,波音同意付錢和解
FBI解僱15名探員 涉以單膝跪地應對弗洛伊德集會
一心阻絕外國人生美國人 川普要最高法院“修正錯誤”
這女星慘了!被指“邀於朦朧赴虐殺飯局”遭抵製+換角
朝鮮隨機抓巨乳妹“強製送醫”!還遭公審羞辱
H-1B簽證衝擊“不再執著美國夢” 台籍工程師:看淡
愛潑斯坦檔案:除了馬斯克 彼得蒂爾和班農都被提及
於朦朧墜樓死亡事件疑點重重,輿情洶湧持續發酵
麻煩不斷!賣了85座萬達廣場後,71歲王健林被限高了
驚曝:俄正在幫中國軍隊提升空降能力 準備攻台
丹麥等國指控俄飛行器入侵後,俄外長稱無意攻擊北約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我有一個夢想" 杭州一小學生演講傳瘋了…(圖/視)

德國之聲 2018-07-15 09:09:22

杭州一名小學生的演講在朋友圈裏傳瘋了。專欄作者張丹紅認為,他講的大白話中暗含著也值得德國政府學習的智慧。 



演講主題: "我有一個夢想"


(德國之聲中文網)"我有一個夢想"- 這是演講的主題。這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我上小學的時候也寫過類似的作文。當時夢想比較空洞和抽象,比如為祖國增光,或者為人民服務。不過時代變化了。資本主義早已在社會主義的中國生根發芽。這影響到了人們的觀念,小學生的演講就是一個例證。

我的夢想是發財

"人各有誌,人人都有夢想。我的夢想就是發財",小學生開門見山地說。他想發財不是為了捐款和幫助別人,"努力了一輩子,好不容易發了筆財,為別人發的,這不太實際吧。"孩子也強調,要真有了錢,別人需要幫忙的時候不能袖手旁觀,但助人為樂並非他想發財的動機。於是他開始講產生發財念頭的原因:"從不久前開始,我總感覺壓力特別大。越來越累。每天做的事情都是一樣的。做什麽事情感覺都和昨天、前天、大前天沒什麽兩樣。"他擔心上班之後生活更單調,每天早出晚歸,回報有限,就像被關在囚籠裏。男孩子接著展望更為遙遠的未來:"退休了就更恐怖了。上學和工作還隻是無聊。退休在家無事可做,什麽都幹不了。回顧一下:這就是我的一生?活著有什麽意思?"



在笑聲和掌聲中,男孩子繼續說:"這麽機械般生活中的死循環必須要擺脫掉。"有了錢就大不一樣。據他觀察,人有錢就有了空餘時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活著才有意義。小學生感歎人生短暫,隻有那麽幾十年,接著提出哈姆雷特式問題:是"循環度過"還是"自由度過"。顯然,他下決心實現第二種生活方式。

這不是一個精彩異常的演講嗎? 男孩子有勇氣探討人類最重要的問題:生命的意義何在?盡管他的人生經驗有限,但他很敏銳地發現了生活的荒誕:人有時像被困在倉鼠輪裏,不管你怎麽賣力,怎麽衝刺,輪子怎麽讓你暈眩,實際上你卻原地不動。男孩子的身上分明已經有了卡夫卡的影子。



思考的周期是幾十年,而不是四年


他想得很遠,已經預見到如果不擺脫倉鼠輪的話,他五十、六十年後的生活會是什麽樣。這種放眼未來的能力是德國政治家所欠缺的。以本屆政府為例,它現在的所有努力都是為了不在立法期之內解體。

正視殘酷的現實並沒有使我們的中國少年陷入沉悶和抑鬱。相反,他下決心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衝破機械性循環。

演講到這裏嘎然而止,孩子沒有透露如何發財的計劃。不過,讓一個十來歲的孩子把未來生活藍圖勾畫出來未免苛求。不過他已經找到了榜樣:他了解到的有錢人。可能是從媒體上,也可能就在他身邊。我在北京認識這麽一位女士:她發現了社會對嬰兒保姆的極大需求,於是靠給小皇帝們介紹值得信賴的監護人而獲得豐厚的回報。周日我在柏林北大校友會的年會上結識了中國企業家、北大校友李斌。他剛剛當著中國總理李克強和德國總理默克爾的麵與汽車配件公司博世簽約。四年前,李斌認定互聯網和電動汽車是汽車工業的未來,於是說幹就幹,成立了蔚來電動汽車公司。



中國企業家李斌


老天下雨不下錢

今天的中國依舊是企業家的樂園,而德國獨立創業的人數卻逐年下降。原因有很多。其中的一個是:很多德國人把更多的時間花在考慮如何把國家的巨額稅收進行再分配。似乎隻有很少的人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即使在德國這樣一個富裕的國家,錢也不是從水龍頭和電插座裏冒出來,而是各類企業員工辛苦勞動換來的。

我們的中國少年沒有這樣遠離現實。他知道必須為實現夢想而付出努力。他的動力是為自己,而不是為全人類。"好不容易發財,(結果)為別人發的,這不太實際吧。"他這一句質樸的話實際道出了資本主義的真諦:推動技術進步的最大動力是對財富和個人幸福的渴求,而非博愛。

我感覺今天的德國年輕人即使不想拯救全人類,也會因自己生活過於優越而感到慚愧。所以他們把人道主義掛在嘴邊,對所有人講人道,不惜任何代價。女兒前不久回家問我:"法律和人道是一對矛盾嗎?"原來老師讓大家討論:我們是按法律辦事還是按照人道的精神?我當時想,也許應當讓中國和德國的年輕人共同辯論,之後可能會產生一個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的健康混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