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微博承諾不再“封殺”同性戀!人民日報平息眾怒(圖)

微博承諾不再“封殺”同性戀!人民日報平息眾怒

文章來源: 北美留學生日報 於 2018-04-16 10:27:56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更多新聞請進入文學城“全美同性婚姻合法化,你歡呼了嗎?”專題頁麵


我們不一樣大壯 - 我們不一樣

就在今天,微博剛剛宣布“同性戀”三個字不再是微博清查封殺的目標。

“封殺同性戀”幾個字這幾天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這一切始於4月13日@微博管理員的一則微博公告。

公告中表示為了進一步營造和諧的社區環境,新浪將針對部分內容展開集中清理活動,主要對象包括涉黃以及宣揚血腥暴力、同性戀題材的漫畫以及圖文短視頻內容,並舉例“腐、基、耽美、本子”。

公告一發,一石激起千層浪。該公告公然將同性戀將色情暴力劃等號,無論你所發的內容是否涉黃,隻要和同性戀沾邊,那就是“不正確的”,這其中蘊含的歧視含義不言而喻。

截至發稿,該條公告已經獲得了14萬轉發和4萬的評論,但評論內容都無法顯示。

2009年創立的同誌公益媒體“同誌之聲”當天也在微博表示,“由於不可抗力原因”同誌之聲編輯部將無限期暫停工作。

4月15日,南京彩虹馬拉鬆照常舉行,人們奔跑著高唱著《彩虹》和《勇氣》,但微博上關於南京彩馬的直播卻被數次關閉。

連新浪微博CEO@來去之間以及人民日報所轉發的微博,隻要和同性戀三個字沾邊,都會遭到立馬刪除。

微信熱文《渣浪你好,我、是、同、性戀》一文更是遭數次屏蔽刪除,這一次新浪主動走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對於性少數群體而言,這幾天無疑是極為艱難的幾天。我們經過了數十年奮鬥才稍微爭取到的一些社會地位以及平等權益,似乎在這一天都被“打回原形”,我們所堅持的一切在4月13日被短短幾十個字輕而易舉的擊碎。

1997年,《刑法》 將同性戀去罪化,同性戀在中國不再是一種罪行。

2001年,《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CCMD-3)中刪除了“自我和諧型”的同性戀,同性戀在中國不再是一種病症。

蔡康永在奇葩大會上,曾經為同性戀群體發聲說,“我們不是妖怪。”

然而就像被封殺的奇葩大會一樣,這句話也成為了最後的絕響。

新浪此次行動似乎在提醒我們,“在我眼中你依然是妖怪,你們依然上不得台麵。”

於是在嚴格的輿論把控之下,網友們紛紛開始采用另一種方式捍衛同性戀群體的權益。自“清查行動”開始後,網友們紛紛帶上了#我是///同/性戀#的話題,直至目前話題閱讀量已經超過五億。

輿論發酵僅三天,閱讀量就已暴漲3億。

大量撐同誌反歧視的微博在這幾天井噴。

“我不是同性戀,但如果你說同性戀是錯的,那我是。”

“我是同性戀孩子的母親。”

“我們永遠有一顆自由的心髒"

“我不是同性戀,但我會站在他們身後”

“支持心中的公正和自由,支持愛。”

“生而為人,有何不同。”

背背佳官博發博稱,“即使是我,有種彎,也不願矯正”

微博博主@竹頂針發博,“我是同性戀,你呢?”,引3萬轉發,網友紛紛帶上彩虹emoji表態支持。

隨後微博博主@以陌叔叔發布的一則同性戀者走上街頭,蒙上雙眼張開雙臂等待擁抱的視頻刷爆網絡,令人淚目。

在視頻的一分三十秒,終於出現了第一個送上擁抱的路人。

一名黑衣小哥上前抱起誌願者,女朋友站在一旁露出微笑,擁抱過後過後黑衣小哥牽起女友,大步離開。

“我不是同性戀,但我依然捍衛你愛人的權利,欣賞你愛人的姿態。love is love,無關性別”。

短短三天,微博上已經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全民平權運動,每個人都是參與者,每個人也都是見證者。這不僅僅事關同性戀群體,更事關我們所有人。

這次是他們的權益被剝奪,這次他們是不幸的“少數派”,那下一次呢?

終於努力迎來了曙光,昨日人民日報官方微信公眾號@人民日報評論發布了一篇名為《“不一樣的煙火”,一樣可以綻放》的文章。

文中寫到,“希望更多人能夠放下偏見、消除誤解、包容他人,願每一種愛都不被傷害,願每一個人都能活出內心的色彩。”

在官方媒體的表態下,微博終於“服軟”。

於今日轉發了4月13日所發布的公告稱,“本次遊戲動漫清理行動將不再針對同性戀,感謝大家的討論和建議。",@同誌之聲等微博也逐漸開始恢複更新。

但並非亮了一盞路燈就等於天亮了。

雖然微博已經將“同性戀”一詞移出了封殺名單,但在各行各界,依然存在著心照不宣的“封殺規定”。

2017年6月30日,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發布的《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審核通則》中,赫然寫著對於“表現和展示非正常的性關係、性行為,如亂倫、同性戀、性變態、性侵犯、性虐待及性暴力等”的內容,“應予以剪截、刪除後播出;問題嚴重的,整個節目不得播出。”

所有涉及同性戀元素的網劇如《上癮》、《太子妃升職記》等作品都遭下架,《奇葩大會》關於“出櫃”辯題的一期節目遭到網絡封殺。

如果你說這些都是上不得台麵的網絡毒品,應該封殺。

那在國外參展拿獎的文藝作品為何也難逃厄運?

正在進行的北影節,本已定好上映的同誌影片《Call me by your name》被臨時撤檔。

一切都說明,性少數群體的生存現狀並不明朗,新浪微博隻是打響了薩拉熱窩的第一槍而已。

不僅如此,社會也會同性戀群體抱有偏見,這其中不少是被所謂的“腐文化”帶歪了。

但腐文化並不完全等同於同性戀文化,那些那些披著耽美外衣,實則進行商業牟利的色情作品不僅解構了耽美文化原有的文化價值和意義,還使得作為載體的同性情感在過度消費和娛樂中被扭曲,導致社會對同性戀的片麵誤解。

而真正的同性戀群體其實不應該為這部分誤解而買單。

還有不少人認為同性戀就等於淫穢色情,同性戀違背倫理綱常,同性戀就意味著基因不能傳給後代,就意味著滅絕,它不自然等等。

然而據科學博主@Ent_evo科普,人類還沒有在自然界裏發現任何一種沒有同性性行為的動物——除了那些根本連性都沒有的。

自然界的同性性行為不但極其普遍,而且花樣百出。譬如長頸鹿這樣的物種,同性間的性行為甚至比異性之間還要多得多;又如在企鵝裏反複觀察到,不少雄性企鵝同性伴侶就算麵對雌性也無動於衷。 

而且,同性戀可能符合親選擇原理。雖然自己不生育,但卻幫助了自己親戚更好地生存,從而讓和它關聯的基因得以傳遞。

從科學角度上來講,那些認為“同性戀不正常”的理論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但伊本幸太郎曾經說,“想要改變過了三十歲的大人的思考方式,比靠人力推動複活節島的石像還難”。

所以即便種種論據擺在麵前,依然有很多人對性少數群體抱有難以扭轉的偏見。

但是,比起從前,現在至少已經有了隨行者願意同性少數群體一起發聲。

隨著越來越高速的信息傳遞以及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小編相信,人們對於同性戀的誤解一定會逐漸的消解,同性戀的“汙名化”和“妖魔化”的現象也一定會改變。

在經曆第一次被封殺時,@同誌之聲在最後結尾曾經說,“願明天會更好。”

相信明天一定會更好,因為 Love always wins。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大轉向!還記得他嗎?如今公開辱罵特朗普…
美國海關突發提醒:綠卡持有者未隨身攜帶是犯法!
中國原計劃趕超SpaceX 如今越來越渺茫 關鍵難題是…
台灣飛美國隻要2.5小時!非紙上談兵 如何做到的?
東北大學遇難學生:來自黃金班剛保研 母親曬錄取通知書

24小時討論排行

特朗普稱“要讓藥價降低1500%”,被批數學邏輯混亂
中國創新藥出海爆單:半年已攬下660億美元
特朗普突然拉馬斯克一把:想讓他的公司蓬勃發展
如此生活20年,直到墜入岩漿
梅根親寫回憶錄揭露凱特 戴安娜的悲劇或將重演
湘潭9歲網球女孩曬成“老抽色” 網友:尼日利亞選手?
6名大學生選礦廠遇難 高工分析“為何救援時間長”
印度稱將全力申辦2036年奧運會 競爭對手有這幾國
特朗普對奧巴馬:有多少恨,可以胡來
美司法部2號人物、特朗普前律師會見愛潑斯坦同夥
特朗普試圖向馬斯克示好求和?馬斯克不買賬!
東北大學6學生溺斃:3負責人被捕 現場直擊組圖
糞水+鉛中毒發酵 央視急播:美國近半自來水有毒
馬克龍宣布法國將正式承認巴勒斯坦 以國不滿
美國退出《巴黎協定》,中歐承諾合作減緩氣候變暖
馬克龍稱法將承認巴勒斯坦國 美駐以大使公開嘲笑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微博承諾不再“封殺”同性戀!人民日報平息眾怒

北美留學生日報 2018-04-16 10:27:56
更多新聞請進入文學城“全美同性婚姻合法化,你歡呼了嗎?”專題頁麵


我們不一樣大壯 - 我們不一樣

就在今天,微博剛剛宣布“同性戀”三個字不再是微博清查封殺的目標。

“封殺同性戀”幾個字這幾天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這一切始於4月13日@微博管理員的一則微博公告。

公告中表示為了進一步營造和諧的社區環境,新浪將針對部分內容展開集中清理活動,主要對象包括涉黃以及宣揚血腥暴力、同性戀題材的漫畫以及圖文短視頻內容,並舉例“腐、基、耽美、本子”。

公告一發,一石激起千層浪。該公告公然將同性戀將色情暴力劃等號,無論你所發的內容是否涉黃,隻要和同性戀沾邊,那就是“不正確的”,這其中蘊含的歧視含義不言而喻。

截至發稿,該條公告已經獲得了14萬轉發和4萬的評論,但評論內容都無法顯示。

2009年創立的同誌公益媒體“同誌之聲”當天也在微博表示,“由於不可抗力原因”同誌之聲編輯部將無限期暫停工作。

4月15日,南京彩虹馬拉鬆照常舉行,人們奔跑著高唱著《彩虹》和《勇氣》,但微博上關於南京彩馬的直播卻被數次關閉。

連新浪微博CEO@來去之間以及人民日報所轉發的微博,隻要和同性戀三個字沾邊,都會遭到立馬刪除。

微信熱文《渣浪你好,我、是、同、性戀》一文更是遭數次屏蔽刪除,這一次新浪主動走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對於性少數群體而言,這幾天無疑是極為艱難的幾天。我們經過了數十年奮鬥才稍微爭取到的一些社會地位以及平等權益,似乎在這一天都被“打回原形”,我們所堅持的一切在4月13日被短短幾十個字輕而易舉的擊碎。

1997年,《刑法》 將同性戀去罪化,同性戀在中國不再是一種罪行。

2001年,《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CCMD-3)中刪除了“自我和諧型”的同性戀,同性戀在中國不再是一種病症。

蔡康永在奇葩大會上,曾經為同性戀群體發聲說,“我們不是妖怪。”

然而就像被封殺的奇葩大會一樣,這句話也成為了最後的絕響。

新浪此次行動似乎在提醒我們,“在我眼中你依然是妖怪,你們依然上不得台麵。”

於是在嚴格的輿論把控之下,網友們紛紛開始采用另一種方式捍衛同性戀群體的權益。自“清查行動”開始後,網友們紛紛帶上了#我是///同/性戀#的話題,直至目前話題閱讀量已經超過五億。

輿論發酵僅三天,閱讀量就已暴漲3億。

大量撐同誌反歧視的微博在這幾天井噴。

“我不是同性戀,但如果你說同性戀是錯的,那我是。”

“我是同性戀孩子的母親。”

“我們永遠有一顆自由的心髒"

“我不是同性戀,但我會站在他們身後”

“支持心中的公正和自由,支持愛。”

“生而為人,有何不同。”

背背佳官博發博稱,“即使是我,有種彎,也不願矯正”

微博博主@竹頂針發博,“我是同性戀,你呢?”,引3萬轉發,網友紛紛帶上彩虹emoji表態支持。

隨後微博博主@以陌叔叔發布的一則同性戀者走上街頭,蒙上雙眼張開雙臂等待擁抱的視頻刷爆網絡,令人淚目。

在視頻的一分三十秒,終於出現了第一個送上擁抱的路人。

一名黑衣小哥上前抱起誌願者,女朋友站在一旁露出微笑,擁抱過後過後黑衣小哥牽起女友,大步離開。

“我不是同性戀,但我依然捍衛你愛人的權利,欣賞你愛人的姿態。love is love,無關性別”。

短短三天,微博上已經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全民平權運動,每個人都是參與者,每個人也都是見證者。這不僅僅事關同性戀群體,更事關我們所有人。

這次是他們的權益被剝奪,這次他們是不幸的“少數派”,那下一次呢?

終於努力迎來了曙光,昨日人民日報官方微信公眾號@人民日報評論發布了一篇名為《“不一樣的煙火”,一樣可以綻放》的文章。

文中寫到,“希望更多人能夠放下偏見、消除誤解、包容他人,願每一種愛都不被傷害,願每一個人都能活出內心的色彩。”

在官方媒體的表態下,微博終於“服軟”。

於今日轉發了4月13日所發布的公告稱,“本次遊戲動漫清理行動將不再針對同性戀,感謝大家的討論和建議。",@同誌之聲等微博也逐漸開始恢複更新。

但並非亮了一盞路燈就等於天亮了。

雖然微博已經將“同性戀”一詞移出了封殺名單,但在各行各界,依然存在著心照不宣的“封殺規定”。

2017年6月30日,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發布的《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審核通則》中,赫然寫著對於“表現和展示非正常的性關係、性行為,如亂倫、同性戀、性變態、性侵犯、性虐待及性暴力等”的內容,“應予以剪截、刪除後播出;問題嚴重的,整個節目不得播出。”

所有涉及同性戀元素的網劇如《上癮》、《太子妃升職記》等作品都遭下架,《奇葩大會》關於“出櫃”辯題的一期節目遭到網絡封殺。

如果你說這些都是上不得台麵的網絡毒品,應該封殺。

那在國外參展拿獎的文藝作品為何也難逃厄運?

正在進行的北影節,本已定好上映的同誌影片《Call me by your name》被臨時撤檔。

一切都說明,性少數群體的生存現狀並不明朗,新浪微博隻是打響了薩拉熱窩的第一槍而已。

不僅如此,社會也會同性戀群體抱有偏見,這其中不少是被所謂的“腐文化”帶歪了。

但腐文化並不完全等同於同性戀文化,那些那些披著耽美外衣,實則進行商業牟利的色情作品不僅解構了耽美文化原有的文化價值和意義,還使得作為載體的同性情感在過度消費和娛樂中被扭曲,導致社會對同性戀的片麵誤解。

而真正的同性戀群體其實不應該為這部分誤解而買單。

還有不少人認為同性戀就等於淫穢色情,同性戀違背倫理綱常,同性戀就意味著基因不能傳給後代,就意味著滅絕,它不自然等等。

然而據科學博主@Ent_evo科普,人類還沒有在自然界裏發現任何一種沒有同性性行為的動物——除了那些根本連性都沒有的。

自然界的同性性行為不但極其普遍,而且花樣百出。譬如長頸鹿這樣的物種,同性間的性行為甚至比異性之間還要多得多;又如在企鵝裏反複觀察到,不少雄性企鵝同性伴侶就算麵對雌性也無動於衷。 

而且,同性戀可能符合親選擇原理。雖然自己不生育,但卻幫助了自己親戚更好地生存,從而讓和它關聯的基因得以傳遞。

從科學角度上來講,那些認為“同性戀不正常”的理論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但伊本幸太郎曾經說,“想要改變過了三十歲的大人的思考方式,比靠人力推動複活節島的石像還難”。

所以即便種種論據擺在麵前,依然有很多人對性少數群體抱有難以扭轉的偏見。

但是,比起從前,現在至少已經有了隨行者願意同性少數群體一起發聲。

隨著越來越高速的信息傳遞以及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小編相信,人們對於同性戀的誤解一定會逐漸的消解,同性戀的“汙名化”和“妖魔化”的現象也一定會改變。

在經曆第一次被封殺時,@同誌之聲在最後結尾曾經說,“願明天會更好。”

相信明天一定會更好,因為 Love always w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