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司馬懿回歸腦洞已不忍直視:穿女裝三氣諸葛亮...(圖/視)

司馬懿回歸腦洞已不忍直視:穿女裝三氣諸葛亮...(圖/視)

文章來源: 觀察者網 於 2017-12-22 08:24:30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文/ 肖晟仕】《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相信不少朋友都在追,豆瓣評分上甚至超過了《軍師聯盟》,達到了8.6分的好成績,可以說是口碑人氣雙豐收。

圖片來源:豆瓣電影

不過,這部劇最近更新的劇集中,為了捧司馬懿這一主角形象,劇情上顛覆了許多曆史事實和人們的固有印象,來了一出“司馬懿三氣諸葛亮”,引發了許多網友的憤怒。

“一氣諸葛亮之子午穀奇謀”

先來科普一下子午穀奇謀始末:

這是魏延提出的一條策略,由他親自率領萬餘精兵從子午穀快速趕到長安,一舉拿下長安和潼關,而諸葛亮大軍出斜穀進兵長安、潼關,兩軍異道會師於潼關。諸葛亮認為此計凶險而不智,所以不予采用。

此策到底有沒有用,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分析:1、有沒有人這麽幹過,下場如何?2、站在上帝視角,此計可行嗎?

從第一個角度分析,曆史總是有其相似性,崇禎九年(公元1636年)7月,闖王高迎祥率領全部主力進入子午穀,企圖偷渡這裏,然後奇襲西安占領陝西。但他首先忽略了子午穀的天氣與險峻的道路:由於道路狹窄,天降大雨,高迎祥的幾萬大軍走了好幾天,才走了一半路程,人困馬乏,物資損失嚴重。當他艱苦行軍終於到達子午穀黑水峪的時候,卻發現早已有兩萬明軍埋伏在此。結果高迎祥被俘,闖王也就成了李自成。

從第二個角度分析,首先“從子午穀快速趕到長安”,這一策略就不太現實,高迎祥已經用生命證明了這一點。其次是魏軍不僅要完全不知道此次軍事行動,在魏延軍抵達長安時,魏軍駐守長安的夏侯楙要被魏延“一舉拿下”。最後,關中平原八百裏無險可守,魏延就算打下長安,也很有可能會麵對魏國不斷的援軍。

所以所謂的“子午穀奇謀”,可行性不高,且與諸葛亮原本的戰略不同:諸葛亮北伐中原的第一步從來都是占據隴右,切斷涼州與關中的聯係。諸葛亮不采納激進的子午穀奇謀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做法,沒有不妥之處。

而在這部劇裏,編劇借司馬懿之口直接肯定了“子午穀奇謀”,認為諸葛亮不用此計是失策,此乃“一氣諸葛亮”。

“二氣諸葛亮之上方穀大雨”

上方穀之戰,大家都知道是《三國演義》虛構出來的一場戰役,這場戰役中,諸葛亮用計策把司馬懿引入上方穀,然後用事先準備好的易燃物質把司馬懿人馬活燒在上方穀。待魏延把司馬懿等人引入上方穀,上方穀便被蜀軍準備的易燃物質燃得火光衝天,眼看司馬懿等人將葬身火海,誰料此時不期大雨卻從天而降,將大火撲滅。司馬懿等人也就僥幸逃脫。

《虎嘯龍吟》是怎麽演繹這場戲的?

先是司馬懿深陷火場,麵對絕境。

而後天降大雨,射他的箭也被隨身攜帶的寵物龜擋住了。

對,你沒看錯,司馬懿隨身攜帶的寵物龜擋住了箭,由於死裏逃生過於興奮,還在雨中衝朝諸葛亮吐舌頭,作“略略略”狀。

諸葛亮當時表情如下,此乃“二氣諸葛亮”。

“三氣諸葛亮之女裝大佬吟出師表”

諸葛亮送司馬懿女人衣服的事兒,《資治通鑒》是這麽記載的的:“司馬懿與諸葛亮相守百餘日。亮數挑戰,懿不出。亮乃遺懿巾幗婦人之服,懿怒,上表請戰,帝使衛尉辛毗仗節為軍師以製之。護軍薑維謂亮曰:‘辛佐治仗節而到,賊不複出矣。’亮曰:‘彼本無戰情,所以固請戰者,以示武於其眾耳。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苟能製吾,豈千裏而請戰邪?’”

簡單概括一下史實:諸葛亮送司馬懿女人衣服,激怒他想逼他出戰,司馬懿很生氣,上表請戰,但被辛毗勸住了。諸葛亮知道司馬懿本來就不想打,隻是演給大家看,以展示自己的武勇。

那麽《虎嘯龍吟》是如何“改編”這段曆史的呢?

諸葛亮送司馬懿女裝,逼他迎戰,結果兩軍對壘,司馬懿大大方方穿上了女裝。

諸葛亮見司馬懿如此從容,有些難以接受,說了一句:“彼,深知我也。”

司馬懿開始吟誦《出師表》,以此來反氣諸葛亮。

然後諸葛亮被氣暈了,甚至吐血,此乃“三氣諸葛亮”。司馬懿從而完成反殺……

詩聖杜甫曾有千古名篇讚《出師表》:“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南宋文人安子順曾這樣評價《出師表》:“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

而讓“司馬懿穿上女裝吟出師表,將諸葛亮氣暈吐血”這樣的劇情安排,已經超過了我想象力的下限。

更過分的,還在後麵。劇中,諸葛亮在死前“悔過”,說自己五次興兵,勞民傷財,百姓麵有菜色。

不僅如此,諸葛亮還勸薑維,司馬懿他在一日,你便不可北伐。

諸葛亮5次北伐是真,但曆史上蜀國百姓“麵有菜色”跟諸葛亮毫無關係。蜀民麵有菜色有原文,但你要看看是在什麽時候。《資治通鑒》記載:“吳主問漢政得失,對曰:‘主闇而不知其過,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聞直言,經其野民皆菜色’。”當時是蜀漢景耀年間,也就是公元258年-263年7月。諸葛亮什麽時候死的?公元234年。這其中差了整整二三十年!

而“司馬懿他在一日,你便不可北伐”,這更是扯淡。從公元238年到262年,薑維曆史上北伐整整11次,而司馬懿之死是在251年……

虛構的東西是真是假,觀眾一查便知,倒也不至於深入人心,然而半真半假、斷章取義乃至移花接木的手法,一般人難以辨別,長此以往或許就成了許多人心中的“固有印象”了。

該劇的編劇常江曾這樣評價《軍事聯盟》的虛構度:“《軍師聯盟》完整的故事按四階段劃分,曹操曹丕階段司馬懿的記載較少,需要補充和演繹的多些;曹睿和曹芳階段,大的事件都可以取材曆史了,但是為了好看,還是采用了虛構卻又被觀眾廣為喜愛的空城計、上方穀等故事,也是有實有虛。一定要開的話,上下部綜合起來,六實四虛吧。”

那麽曆史上諸葛亮與司馬懿的能力差距有多大呢?陳壽寫《三國誌》這樣評價諸葛亮:“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應變將略,非其所長。”

而他用他相對的短處“奇謀”與“應變將略”五次北伐,陳壽是這樣評價的:“而所與對敵,或值人傑,加眾寡不侔,攻守異體,故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

敵人都是人傑(司馬懿),人多勢眾,而且占了防守方的優勢,再加上諸葛亮用的是他不太擅長的“奇謀”與“應變將略”,所以也隻是壓著魏國打,“未能有克”。

曆史上對司馬懿和諸葛亮優劣的評價也不勝枚舉。

裴注三國誌:

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國,其戰士人民,蓋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貢贄大吳,抗對北敵,至使耕戰有伍,刑法整齊,提步卒數萬,長驅祁山,慨然有飲馬河、洛之誌。仲達據天下十倍之地,仗兼並之眾,據牢城,擁精銳,無禽敵之意,務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來自去。若此人不亡,終其誌意,連年運思,刻日興謀,則涼、雍不解甲,中國不釋鞍,勝負之勢,亦已決矣。昔子產治鄭,諸侯不敢加兵,蜀相其近之矣。方之司馬,不亦優乎!

唐太宗李世民:

宣王以天挺之姿,應期佐命,文以纘治,武以棱威。用人如在己,求賢若不及;情深阻而莫測,性寬綽而能容,和光同塵,與時舒卷,戢鱗潛翼,思屬風雲。飾忠於已詐之心,延安於將危之命。觀其雄略內斷,英猷外決,殄公孫於百日,擒孟達於盈旬,自以兵動若神,謀無再計矣。既而擁眾西舉,與諸葛相持。抑其甲兵,本無鬥誌,遺其巾幗,方發憤心。杖節當門,雄圖頓屈,請戰千裏,詐欲示威。且秦蜀之人,勇懦非敵,夷險之路,勞逸不同,以此爭功,其利可見。而返閉軍固壘,莫敢爭鋒,生怯實而未前,死疑虛而猶遁,良將之道,失在斯乎!……夫征討之策,豈東智而西愚?輔佐之心,何前忠而後亂?故晉明掩麵,恥欺偽以成功;石勒肆言,笑奸回以定業。古人有雲:“積善三年,知之者少,為惡一日,聞於天下。”可不謂然乎!雖自隱過當年,而終見嗤後代。

簡單而言,這兩段話可以理解成,中國足球隊主教練諸葛亮帶領中國隊瘋狂進攻,巴西隊主教練司馬懿隻敢防守。



在整部電視劇全部完結之前,幾實幾虛尚不好評價,但為了突出司馬懿的主角形象,如此顛倒黑白,抹黑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口口相傳的諸葛武侯,《虎嘯龍吟》的編劇的確得好好反思一下。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華爾街大咖是淫魔!豪宅驚藏「性虐地窖」殘害多女
川普18歲孫女自創服飾品牌"白宮拍廣告",挨轟:公器私用
稱中國人有股“怪臭味” 外國網友搬去住驚:我也有了!
美國簽證費暴漲66倍,印度人或湧向日本
賴清德前助理被判為中國充當間諜,透露謀利近500萬




24小時討論排行

故宮拒絕身著女裝漢服的男生入內,"穿衣自由"還有多遠
“該死的中國人老是咳嗽” 意大利名將打中網翻車
中國網紅窮遊日本 入境就“惡搞” 國內外網友都炸了
川普硬杠125年憲法慣例,上訴最高法院"取消出生公民權"
驚曝:俄正在幫中國軍隊提升空降能力 準備攻台
美商務部長:台灣晶片製造占全球95%,應變成美台各50%
“吹哨人”自殺,波音同意付錢和解
這女星慘了!被指“邀於朦朧赴虐殺飯局”遭抵製+換角
清華學霸、普林斯頓博士後家中猝逝 死因引揣測
朝鮮隨機抓巨乳妹“強製送醫”!還遭公審羞辱
72小時倒計時:兩黨僵持,美政府關門危機升級
中國前農業部長收賄2.68億!遭判“死緩”下場慘了
一份兩國協議,川普對俄的一張大網正悄然形成
於朦朧墜樓死亡事件疑點重重,輿情洶湧持續發酵
FBI解僱15名探員 涉以單膝跪地應對弗洛伊德集會
一心阻絕外國人生美國人 川普要最高法院“修正錯誤”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司馬懿回歸腦洞已不忍直視:穿女裝三氣諸葛亮...(圖/視)

觀察者網 2017-12-22 08:24:30



【文/ 肖晟仕】《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相信不少朋友都在追,豆瓣評分上甚至超過了《軍師聯盟》,達到了8.6分的好成績,可以說是口碑人氣雙豐收。

圖片來源:豆瓣電影

不過,這部劇最近更新的劇集中,為了捧司馬懿這一主角形象,劇情上顛覆了許多曆史事實和人們的固有印象,來了一出“司馬懿三氣諸葛亮”,引發了許多網友的憤怒。

“一氣諸葛亮之子午穀奇謀”

先來科普一下子午穀奇謀始末:

這是魏延提出的一條策略,由他親自率領萬餘精兵從子午穀快速趕到長安,一舉拿下長安和潼關,而諸葛亮大軍出斜穀進兵長安、潼關,兩軍異道會師於潼關。諸葛亮認為此計凶險而不智,所以不予采用。

此策到底有沒有用,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分析:1、有沒有人這麽幹過,下場如何?2、站在上帝視角,此計可行嗎?

從第一個角度分析,曆史總是有其相似性,崇禎九年(公元1636年)7月,闖王高迎祥率領全部主力進入子午穀,企圖偷渡這裏,然後奇襲西安占領陝西。但他首先忽略了子午穀的天氣與險峻的道路:由於道路狹窄,天降大雨,高迎祥的幾萬大軍走了好幾天,才走了一半路程,人困馬乏,物資損失嚴重。當他艱苦行軍終於到達子午穀黑水峪的時候,卻發現早已有兩萬明軍埋伏在此。結果高迎祥被俘,闖王也就成了李自成。

從第二個角度分析,首先“從子午穀快速趕到長安”,這一策略就不太現實,高迎祥已經用生命證明了這一點。其次是魏軍不僅要完全不知道此次軍事行動,在魏延軍抵達長安時,魏軍駐守長安的夏侯楙要被魏延“一舉拿下”。最後,關中平原八百裏無險可守,魏延就算打下長安,也很有可能會麵對魏國不斷的援軍。

所以所謂的“子午穀奇謀”,可行性不高,且與諸葛亮原本的戰略不同:諸葛亮北伐中原的第一步從來都是占據隴右,切斷涼州與關中的聯係。諸葛亮不采納激進的子午穀奇謀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做法,沒有不妥之處。

而在這部劇裏,編劇借司馬懿之口直接肯定了“子午穀奇謀”,認為諸葛亮不用此計是失策,此乃“一氣諸葛亮”。

“二氣諸葛亮之上方穀大雨”

上方穀之戰,大家都知道是《三國演義》虛構出來的一場戰役,這場戰役中,諸葛亮用計策把司馬懿引入上方穀,然後用事先準備好的易燃物質把司馬懿人馬活燒在上方穀。待魏延把司馬懿等人引入上方穀,上方穀便被蜀軍準備的易燃物質燃得火光衝天,眼看司馬懿等人將葬身火海,誰料此時不期大雨卻從天而降,將大火撲滅。司馬懿等人也就僥幸逃脫。

《虎嘯龍吟》是怎麽演繹這場戲的?

先是司馬懿深陷火場,麵對絕境。

而後天降大雨,射他的箭也被隨身攜帶的寵物龜擋住了。

對,你沒看錯,司馬懿隨身攜帶的寵物龜擋住了箭,由於死裏逃生過於興奮,還在雨中衝朝諸葛亮吐舌頭,作“略略略”狀。

諸葛亮當時表情如下,此乃“二氣諸葛亮”。

“三氣諸葛亮之女裝大佬吟出師表”

諸葛亮送司馬懿女人衣服的事兒,《資治通鑒》是這麽記載的的:“司馬懿與諸葛亮相守百餘日。亮數挑戰,懿不出。亮乃遺懿巾幗婦人之服,懿怒,上表請戰,帝使衛尉辛毗仗節為軍師以製之。護軍薑維謂亮曰:‘辛佐治仗節而到,賊不複出矣。’亮曰:‘彼本無戰情,所以固請戰者,以示武於其眾耳。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苟能製吾,豈千裏而請戰邪?’”

簡單概括一下史實:諸葛亮送司馬懿女人衣服,激怒他想逼他出戰,司馬懿很生氣,上表請戰,但被辛毗勸住了。諸葛亮知道司馬懿本來就不想打,隻是演給大家看,以展示自己的武勇。

那麽《虎嘯龍吟》是如何“改編”這段曆史的呢?

諸葛亮送司馬懿女裝,逼他迎戰,結果兩軍對壘,司馬懿大大方方穿上了女裝。

諸葛亮見司馬懿如此從容,有些難以接受,說了一句:“彼,深知我也。”

司馬懿開始吟誦《出師表》,以此來反氣諸葛亮。

然後諸葛亮被氣暈了,甚至吐血,此乃“三氣諸葛亮”。司馬懿從而完成反殺……

詩聖杜甫曾有千古名篇讚《出師表》:“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南宋文人安子順曾這樣評價《出師表》:“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

而讓“司馬懿穿上女裝吟出師表,將諸葛亮氣暈吐血”這樣的劇情安排,已經超過了我想象力的下限。

更過分的,還在後麵。劇中,諸葛亮在死前“悔過”,說自己五次興兵,勞民傷財,百姓麵有菜色。

不僅如此,諸葛亮還勸薑維,司馬懿他在一日,你便不可北伐。

諸葛亮5次北伐是真,但曆史上蜀國百姓“麵有菜色”跟諸葛亮毫無關係。蜀民麵有菜色有原文,但你要看看是在什麽時候。《資治通鑒》記載:“吳主問漢政得失,對曰:‘主闇而不知其過,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聞直言,經其野民皆菜色’。”當時是蜀漢景耀年間,也就是公元258年-263年7月。諸葛亮什麽時候死的?公元234年。這其中差了整整二三十年!

而“司馬懿他在一日,你便不可北伐”,這更是扯淡。從公元238年到262年,薑維曆史上北伐整整11次,而司馬懿之死是在251年……

虛構的東西是真是假,觀眾一查便知,倒也不至於深入人心,然而半真半假、斷章取義乃至移花接木的手法,一般人難以辨別,長此以往或許就成了許多人心中的“固有印象”了。

該劇的編劇常江曾這樣評價《軍事聯盟》的虛構度:“《軍師聯盟》完整的故事按四階段劃分,曹操曹丕階段司馬懿的記載較少,需要補充和演繹的多些;曹睿和曹芳階段,大的事件都可以取材曆史了,但是為了好看,還是采用了虛構卻又被觀眾廣為喜愛的空城計、上方穀等故事,也是有實有虛。一定要開的話,上下部綜合起來,六實四虛吧。”

那麽曆史上諸葛亮與司馬懿的能力差距有多大呢?陳壽寫《三國誌》這樣評價諸葛亮:“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應變將略,非其所長。”

而他用他相對的短處“奇謀”與“應變將略”五次北伐,陳壽是這樣評價的:“而所與對敵,或值人傑,加眾寡不侔,攻守異體,故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

敵人都是人傑(司馬懿),人多勢眾,而且占了防守方的優勢,再加上諸葛亮用的是他不太擅長的“奇謀”與“應變將略”,所以也隻是壓著魏國打,“未能有克”。

曆史上對司馬懿和諸葛亮優劣的評價也不勝枚舉。

裴注三國誌:

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國,其戰士人民,蓋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貢贄大吳,抗對北敵,至使耕戰有伍,刑法整齊,提步卒數萬,長驅祁山,慨然有飲馬河、洛之誌。仲達據天下十倍之地,仗兼並之眾,據牢城,擁精銳,無禽敵之意,務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來自去。若此人不亡,終其誌意,連年運思,刻日興謀,則涼、雍不解甲,中國不釋鞍,勝負之勢,亦已決矣。昔子產治鄭,諸侯不敢加兵,蜀相其近之矣。方之司馬,不亦優乎!

唐太宗李世民:

宣王以天挺之姿,應期佐命,文以纘治,武以棱威。用人如在己,求賢若不及;情深阻而莫測,性寬綽而能容,和光同塵,與時舒卷,戢鱗潛翼,思屬風雲。飾忠於已詐之心,延安於將危之命。觀其雄略內斷,英猷外決,殄公孫於百日,擒孟達於盈旬,自以兵動若神,謀無再計矣。既而擁眾西舉,與諸葛相持。抑其甲兵,本無鬥誌,遺其巾幗,方發憤心。杖節當門,雄圖頓屈,請戰千裏,詐欲示威。且秦蜀之人,勇懦非敵,夷險之路,勞逸不同,以此爭功,其利可見。而返閉軍固壘,莫敢爭鋒,生怯實而未前,死疑虛而猶遁,良將之道,失在斯乎!……夫征討之策,豈東智而西愚?輔佐之心,何前忠而後亂?故晉明掩麵,恥欺偽以成功;石勒肆言,笑奸回以定業。古人有雲:“積善三年,知之者少,為惡一日,聞於天下。”可不謂然乎!雖自隱過當年,而終見嗤後代。

簡單而言,這兩段話可以理解成,中國足球隊主教練諸葛亮帶領中國隊瘋狂進攻,巴西隊主教練司馬懿隻敢防守。



在整部電視劇全部完結之前,幾實幾虛尚不好評價,但為了突出司馬懿的主角形象,如此顛倒黑白,抹黑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口口相傳的諸葛武侯,《虎嘯龍吟》的編劇的確得好好反思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