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的幻象與真相 好嗓子被抽煙喝酒的生活毀了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更多新聞請進入文學城“菲鵬婚變”專題頁麵

天後王菲終於破功了。

盡管經過馬拉鬆式的周密籌備,天後的話題體質還是無可避免地再次顯效。在12月30日“幻樂一場”演唱會過去一天之後,票務爭議、車禍現場、假唱風波乃至前夫竇唯等種種細碎成為人們的跨年談資,大有成為好友割席斷袍新話題之勢。

從演唱會籌辦到正式開場,PingWest品玩跟蹤並采訪了若幹行業人士,在此以倒序時間線,列出相關細節供各位參考——幻象背後,真相是什麽?

車禍現場?是的。

時隔六年,再次開嗓的王菲真正做到了讓人“開口跪”,從第一首《塵埃》就開始就持續折磨聽眾。盡管現場粉絲歡呼不絕於耳,但在屏幕前看直播的樂評人和普通觀眾早已紛紛掩耳。

微博認證為“騰訊高級市場品牌經理”的“張四爺”不客氣地吐槽道:感覺@耳帝 的年度十大車禍現場發早了,今晚王菲Top5妥妥的,尤其是匆匆哪年,集合了走音,搶拍,破音為一體…

音樂人龔琳娜也發微博遺憾地表示:昨晚看了這個,我很難過。音色丟了,氣息沒了,音準走了……唱歌好不好與過去的成績無關,與今天的感冒無關,與是不是堅持不懈的專注和努力有關。

死忠菲迷並不服氣:那些說王菲車禍現場的是沒聽過五月天的演唱會嗎?誰不知道王菲的現場前半小時需要漸入佳境。菲迷們還認為,演唱會和視頻直播的效果判若雲泥,不應以視頻直播的效果來判斷王菲唱功的高下得失。

遺憾的是,非但是前半小時,演唱會全場完全成為走調、降調和破音的大集合——但問題是,演唱會明明由知名音樂製作人張亞東(編曲和音樂總監),金牌音響師金少剛(現場混音)坐鎮,何以使視頻與現場口碑倒掛?誰的耳朵有問題?這需要從兩方麵來看。

由於人們對王菲現場表現的爭執集中在“轉播是否失真”的話題上,那麽轉播的技術優劣就首當其衝。

王菲在演唱會中的源信號,需要由一路分為三路:調音師金少剛是一路(PA),負責現場音效表現;monitor(監聽)是一路,負責藝人、樂手聽取音樂總監指令;現場視頻直播是一路,負責網絡視頻直播音效表現。三路信號功用不同,各自音響效果互不幹擾。

在現場,金少剛需要考慮人數、氣溫、空間等實際狀況,將輸入路信號調成立體聲並放送給現場觀眾;而在monitor一路,樂手和音樂人的耳機則需要根據編曲與監製來做相應調整。現場的即時性信號傳輸,決定了調音師隻能解決聽眾“層次感”的問題,歌手一旦跑調,即便是金牌調音師也難以再挽回。音樂直播app“野馬現場”創始人李宏傑向PingWest品玩表示:“國內頂級演唱會都由金少剛來調音,(這個環節)肯定不會導致車禍現場。”

至於視頻轉播的通行做法是:對人聲進行增益——為了避免樂器與人聲混成一片,網絡視頻轉播通常會將人聲信號放大。國內視頻網站從2014年開始涉足演唱會/音樂會直播,三年以來進步很快,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出現哪次演唱會出現直播音質失真到跑調和破音的地步。此次網絡獨播方騰訊視頻Live Music的競爭對手、也是國內最早涉足演唱會/音樂會直播的公司樂視音樂的態度可能更具說服力。樂視音樂CEO尹亮認為:

“直播本身沒有太大問題,隻是從直播技術和審美來說可以更好。至於藝人表演得怎麽樣,這不是直播技術、平台能決定的。”

換言之,視頻轉播也不會導致車禍現場。

“跑調就是跑調,和金少剛的調音、騰訊視頻的直播沒有任何關係。”一位音響師認為,“跑調和調音是兩碼事,無論現場還是互聯網,既沒有能力消除跑調,也沒有能力憑空將沒有瑕疵的聲音調殘。”

因此從技術角度來看,現場調音師弱化了人聲缺點,而視頻直播則還原了人聲缺點,這也是人們對現場和視頻音效感受反差巨大的根本原因。

一名樂評人對PingWest品玩表示,“破幾個音很正常,但每一首都有問題,那就值得反思了。”即便是金少剛的妙手,也難挽救王菲幾乎每首歌都有“車禍”的慘狀。必須承認,“沒有哪場演唱會能做到完美無缺,否則就是假唱。”

演唱會後,PingWest品玩采訪了一位到現場聽演唱會的菲迷“是否在意樂評人的批評”,她答道:“嗬~她不因為誰看好就變得更好,也不因為誰不看好,就真的不好了。”

“一天不練,自己知道;一周不練,行家知道;一月不練,觀眾知道。”難逃藝人技藝客觀規律的王菲,技巧還在,靈氣也在,但六年過去,疏於訓練的表現很明顯。演唱會現場觀眾不願承認“車禍”,歸根到底還是心態問題。

虛榮心態很容易衝昏頭腦,而能花錢買票聽現場的都是鐵粉,他們對王菲都有主觀的“共鳴情結”。高額票價同時意味著要有高額的智商與情商與之對價,花大價錢買來的票聽的歌怎麽會不好?——甚至好不好聽都不重要,到現場去聽偶像表演的那種爆棚的儀式感才是重點。

“你必須沉浸在對王菲的記憶和情感中,才能不顧一切地(包括歌唱的品質)享受這場演唱會。這本來就不是聽歌,而是消費情感和信仰充值。對於有些歌迷,王菲站在那裏就夠了。”張昭軼認為,“但對不粉不黑的路人來說,唱歌好不好聽是基礎。

有沒有假唱?你太認真了。

音樂人梁歡(@梁歡)發微博表示,王菲在《白癡》這首歌中出現了假唱現象。但他很快修正了結論:王菲演唱會“存在大麵積‘預錄’,並在唱《白癡》這首歌的過程中出現了“半開麥”的行為,“半開麥”隻適用於唱跳型表演,而王菲明顯不是,所以不算真唱。

質疑梁歡結論的鄧柯(@DK在北京)提出反駁意見,表示音樂總監固然存在預錄行為,但預錄並非惡意。且王菲前半場表現本就不好,沒必要為了後半場就做“半開麥”。“很難想象她會在演唱出現大量明顯瑕疵的情況下,單獨挑出一首歌來「半開麥」,這完全找不到合理動機”。

盡管鄧柯強調了預錄≠半開麥≠假唱,但概念歸概念,事實感受又是另外一回事兒——畢竟“預錄”和假唱也是一步之遙。王菲是否假唱不僅取決於是否“半開麥”,也取決於“預錄”的比例有多高,預錄過多等同於作弊。通常情況下,音樂人的演唱會預錄比例在20%-50%,而且需要和演唱者提前商量好。“幻樂一場”中“預錄”比例有多高,決定著王菲假唱是否成立。

問題是,中國有多少認真的專業人士願意定量分析?

到底誰賺了?演出方穩賺,主辦方拚命補窟窿,視頻平台嗬嗬。

“天後”的IP還是很值錢的,“幻樂一場”演唱會被諸多不同的利益集團分割,線下主辦方為在上海辦活動暢通無阻的白玉蘭文化和謝霆鋒所在公司“數字王國”,線上新媒體直播權則為騰訊視頻Live Music。

因為定價過高,演唱會票務一度出現崩盤跡象,在媒體報道之後,相關媒體公司特地“辟謠”,表示門票正常銷售,不存在黃牛、天價和崩盤問題。但事實是,30號晚上當天,現場前排C區不少位置一度大麵積空缺。

開場前半小時,上座人稀稀拉拉

媒體拍攝的即將開場前的圖,C區大麵積空座

這種上座率,哪個利益分割方還能賺錢?

先看主辦方。

一個是舞美成本。五月天“Just Rock It”演唱會舞美成本為1億元新台幣左右,票價為355元起;周傑倫的“地表最強”演唱會舞美成本在3億新台幣左右,票價為500元起;而根據演出市場人士向PingWest品玩表示,金牌製作人梁翹柏通常市價是數十萬元/場,而此次為王菲做音樂總監的張亞東價格在800萬/場(亦有相關方表示否認,稱沒有那麽多),從王菲“幻樂一場”的舞美設計來看,“就算是加上王菲和其他嘉賓明星的化妝費,樂手勞務費,總費用也不會超過2000萬元”。

一個是專業支出。音樂行業人士估計,由於此次王菲演出價格本身就很高,而王菲與經紀人陳家瑛的分成共計也在2000萬元以上,至於200萬元左右的場地費,頂多算一個零頭。

林林總總算下來,這場演唱會的成本約4000萬元,那麽如何盈利?

一個是票務收入。在滿座、全款售出的前提下,這場演唱會的收入應該在4000萬元。而我們從可靠消息得知,入場聽此次演唱會的人數(含贈票、安保等)在9000人左右,上座率也不過70%左右——最最重要的是,演唱會贈票非常多,包括藝人親友團、安保(對普通一場的安保票要200張以上,有做線下演出的音樂機構負責人對PingWest品玩表示,他們某次音樂會巡演票有20%都給了公安消防部門)及合作夥伴團體贈票等。大麥網的票不過800-900張,整個互聯網渠道的票全部計算在內也不過2000張左右。

想通過商業渠道買票來彌補贈票虧損的最好辦法,是通過黃牛加價。

但30日當天晚上開場前,門口黃牛票價格也沒有鬆口跡象,1800、5800和7800的票基本按票麵價的2倍來出售。“判斷主辦方或票務代理商有沒有監守自盜自做黃牛的最好辦法,就是看開場後票價是否堅挺。”一位熟知票務市場的人士告訴PingWest品玩,“從王菲演唱會的場外情況來看,門票還在主辦方或者一級代理手裏。黃牛隻是打工,完全沒有議價權。”

以成本4000萬計算,主辦方需要賺到1億元以上才能保證各方利益的有序分配,因此白玉蘭文化注定無法通過票務獲得盈利,因為票務就是一個粉絲、票務方、主辦方、黃牛甚至有關部門參與的狂歡黑洞——當然,事實是: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哪家演唱會主辦方通過票務盈利。

但還有伊利金典、Tiffany、Pernelle之類的讚助商保底啊,按照這些讚助商的量級,他們合計讚助金額在2000萬左右。剩下的窟窿誰來補?

騰訊。

主辦權之爭:誰在爭?誰在抬價?

王菲演唱會的新媒體獨播權,也是一場精彩的商業大戲。

在2016年中,阿裏音樂就傳出消息,宋柯和高曉鬆為了提升新產品“阿裏星球”的人氣,準備與王菲方麵洽談新媒體獨家直播權,傳說報價為2億元,後砍到1.2億元。但據接近阿裏音樂的有關人士對PingWest品玩表示,彼時阿裏音樂責任人的財權已被阿裏HR收回,根本無法拿出1.2億元籌碼。

接近談判的人士也表示,阿裏的介入,其實起到了“哄抬物價”的作用——我做不了,你們也別想獨吞。以至於在雙方談判無果,樂視音樂和騰訊視頻介入時,報價依然堅挺在1億元左右。

但樂視音樂和騰訊視頻都沒有拿出1億元的底氣,而騰訊視頻率先作出了讓步:出價8000萬左右,但放棄20%的演出票務分銷權,順利拿下獨播權。

視頻網站回本的方式很簡單,貼片廣告以及林肯汽車的讚助廣告。如果觀眾能有心充個會員,觀看1080P高清現場,那就更有故事可講了——畢竟這年頭,會員數量是一個比盈利更性感的故事。

哪個藝人能經得起平淡流年?

就在王菲開嗓前10天,其前夫竇唯的工作室在12月19日低調發布了兩張合作專輯:《間聽監》(竇唯+譯樂隊)和《時音鑒》(竇唯+不一樣樂隊),兩張專輯在淘寶官方店共賣了1000張左右。低調平凡的竇唯的日常生活,經常被好事媒體偷拍和上傳網站來感慨世事無常,兩人離婚後天壤之別。

但事實是,在分手之後,竇唯保持了實驗音樂創作工作,也保持著每年都出唱片的習慣。多年來,人聲成為竇唯音樂中的配角,甚至消失不見,甚至被奉為“竇仙兒”,而王菲在音樂上用功卻並不多,六年了,抽煙喝酒的生活早就毀了一副能在錄音室“一遍過”的天生好嗓子。

2004年5月8日,台灣第15屆金曲獎頒獎典禮上,王菲從庾澄慶和莫文蔚手中接過了“年度最佳女歌手獎”的獎杯,她說:

“我會唱歌,這個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