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天:貴族血統+馬術天才 騎馬造戰鬥機兩不誤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08p/PhotoN/080813/080813368ta_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華天。 中新社發 黎金良 攝

  去年北京奧運會,華天這個名字一夜走紅。作為中國第一位參加奧運會的馬術選手,這個1990年出生的少年身上籠罩著層層光環,一切都是那麽神奇:漂亮的中英混血兒、伊頓公學學生、貴族血統、馬術天才……而本月26日,華天將入讀英國的布裏斯托大學。華天的父親華山昨日告訴本報記者,華天剛剛成為亞洲最早取得明年世界馬術運動會資格的選手,他在大學的專業是戰鬥機的氣動布局設計,這是受到英雄爺爺潛移默化的影響。

   癡迷科技新知

    邊學習邊練馬術

  北京奧運會結束後的這一年,華天一直在忙著學業。在經曆了長達半年的英國高考後,華天如願以償地被英國布裏斯托大學航空工程係錄取。華山說,華天之所以選擇戰鬥機設計方麵的專業,是源於他對科學的興趣,“他一直是《新科學》雜誌的忠實讀者,這是一本介紹工程、航天、科技等的讀物,而且華天初中就對數理化、應用工程、電子類感興趣,後來在英國讀高中學的是理科,成績非常好。”華山回憶,華天對航天知識的癡迷曾讓他大吃一驚,“一次在去德國買馬的飛機上, 華天就給他的馬術教練解釋飛機燃料消耗不完全導致的環保問題,先用了20多分鍾介紹了飛機的構造,從發動機結構到汽油燃燒率,很有條理地講,我當時心想,沒想到他還懂這麽多,這麽有研究。”

  不過,華天表示,選擇航空專業並不是馬上就要成為飛機設計師、工程師,而是在大學階段充實知識,他最重要的目標依然是馬術三項賽。華山說,這也是華天放棄就讀帝國理工學院,而去布裏斯托讀大學的重要原因。“帝國理工大學的航空專業是歐洲最強的,但布裏斯托具備優越的地理位置。它北依格洛斯特郡,那裏距離他讀的大學隻有20分鍾車程,但卻是世界馬術三項賽的集中地。每年5月舉行的伯明頓大賽,世界上最有名的三項賽選手都會參加,會吸引30萬馬術愛好者去觀看。”華天為了能邊學習邊練習馬術,最終選擇就讀布裏斯托。華山說,其實這一點都不遺憾,“布裏斯托也是在英國人心目中地位極高的大學,與空中客車、勞斯萊斯等全球知名企業均合建了研究中心,在航空領域的研究也是鼎鼎有名,符合華天學習的需要。”

  據悉,在具有悠久馬術傳統的英國,還沒有像華天這樣兼攻學業的騎手。“在馬術界,一般16歲才能看出是否有潛質成為職業騎手,那時候就要做決定,然後至少經過20年才能取得好成績。但華天不一樣,18歲就成為世界最年輕的四星級騎手,還拿到了奧運會資格,這點其他騎手想都不敢想。”華山說,有一個例子或許可以看出華天的“另類”,“現在跟華天比賽的專業騎手基本上是40歲以上,都是一路練上來沒法讀大學,而華天的馬術教練差不多都是初中畢業。”

   祭奠英雄爺爺

    獻上6600朵玫瑰

  華山說,華天拿到入學通知書,惟一的遺憾就是爺爺華龍毅沒能親眼看到。華龍毅的傳奇經曆也是華天傳奇故事的一部分。華龍毅是中國共產黨1945年第一期戰鬥機飛行員,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是誌願軍空軍第一位特等戰鬥功臣,毛澤東曾授予他“孤膽英雄”的稱號。華天非常敬重自己的爺爺,曾給他最中意的一匹英國純血馬起名為“空四師”,希望自己能像爺爺當年戰鬥過的空軍部隊一樣,所向披靡。

  華天的母親是英國貴族後裔,很小的時候華天就開始接觸馬術這項貴族運動。不過,華山說,華天對馬術的鍾愛更源於對爺爺的崇拜,一種“英雄情結”,“馬術三項賽和別的競技項目不一樣,它最初是英國高級將領隊內的競賽項目,被看作是勇敢者的運動。華天希望像爺爺一樣,英勇果敢。”去年北京奧運會期間,華龍毅在家看孫子比賽,他非常高興說:“我孫子打奧運會,比我打下一架飛機還高興呢!”華龍毅所在的空四師師長方子翼已經92歲了,他和華龍毅一樣,慢慢地了解了馬術三項賽的危險和魅力,他感歎說:“這孫子和他爺爺一樣勇敢,搞馬術三項賽那是在玩命呢!”

  華山告訴記者,華龍毅在今年7月離開了人世,他心中對華天充滿了無盡的期望。華天8月去祭奠了爺爺,他親自送上了6600朵玫瑰,華山解釋說在華天眼中,爺爺的一生不僅有槍林彈雨,更有羅曼蒂克的故事,“華天覺得打比賽就跟爺爺打仗一樣,充滿了無限魅力,他崇拜爺爺的精神,覺得那是一段玫瑰色的經曆。”因為對爺爺的崇敬,華天的好幾匹馬也烙上了英雄的名字,如“忽必烈”、“武鬆”等。華山說,華龍毅要知道華天讀戰鬥機設計專業肯定很高興,“這是受到了爺爺潛移默化的影響。”

  喜歡安靜氛圍

    女性朋友多得一塌糊塗

  10 月份,華天就滿19歲了。現在他給《馬與獵犬》雜誌寫博客,這是一本在英國有125年曆史、發行量最大的周刊,在北京奧運會後這本雜誌就邀請華天寫博客,用《世界最年輕大師日記》講述自己的傳奇故事。不過,華山說,其實華天並不喜歡像明星一樣過天天曝光的生活,“華天愛安靜,專注於自己的馬術競賽。”然而,這並不妨礙華天有很多朋友,說到這兒,華山都大呼意外,“華天的朋友那可是太多了,馬術三項賽就是個龐大的社交圈子。”馬術三項賽一般在英國鄉村貴族的莊園舉行,會雲集眾多的上層名流,有些是比賽選手,有的是觀眾。“白天比賽,晚上就是香檳晚宴,”華山描述說,每次華天去參加比賽,就像是聚會,“他們聊天,談心,很節製,但也很有文化。”華天在職業騎手生涯中屢屢創造不可思議的最年輕紀錄後,他成為眾多朋友邀約的對象。“華天人緣非常好,不管是比賽期間聚會,還是在學校的社團活動,都少不了他。”

  華天英俊的外表和傳奇經曆,自然也吸引了不少女生的愛慕。說到華天的女性朋友,華山的形容是“一塌糊塗地多”,“談得來的都是好朋友,不過沒有一個是嚴格意義上的女朋友。”華山說,華天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擇偶標準,也從來沒跟家人提及過喜歡什麽樣的女孩子,而且他也不像一般的年輕人,有女性偶像。“他腦子裏沒有明星概念,也不關心這些,從他讀伊頓公學開始,學校的教育也不是說誰是明星,都稱為大家,比如戲劇家、作曲家、詩人等。”據悉,從伊頓公學走出過無數的大人物,包括20位英國首相、詩人雪萊、經濟學家凱恩斯等,這些人在華天眼中,也許就是我們常常說的明星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