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令人羞愧的排行:中國十大最“衰”城市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網友評:中國十大最“衰”城市 

  10 長春:衰落指數8.2 
  
   長春曾經是滿洲國的都城,建國後中央政府將中國最早的汽車工業落戶長春,長春與沈陽、鞍山、大慶共同成為了共和國的驕子。改革開放前長春一路都是春風得意,但自上世紀80年代以後,長春的汽車工業大幅度滑坡,後起的上海(大眾)、天津(豐田)、廣州(本田)等城市利用外資紛紛將長春超越,長春這個中國的"汽車城"現在已是空有虛名了。長春在東北的地位也出現下滑,大連、沈陽、哈爾濱均超過了長春。 
  
  
  9 濟南: 衰落指數8.4 
  
  
   想當年,濟南坐擁省內經濟老大,華東軍區總部和著名的曆史名城,可謂是好不風光。可惜一顆經濟新星的升起徹底打破了濟南的大城舊夢,青島靠著沿海的港口優勢,趁著改革開放的經濟東風,和風景有如歐洲的美妙城市,一舉將山東的經濟,旅遊老大抓在手裏,並且趁著奧運東風,大有將山東行政中心的地位轉移的趨勢 
  
  
  8 福州:衰落指數8.6 
  
  
  同樣是沿海的發達省份,福建省會福州的上榜更多的是曆史原因。作為傳統港口城市的泉州因為工商業的曆史沿襲牢牢占據省內的第一經濟大市,雖然經濟總量勉強超過廈門,但是與廈門極高的競爭力和蜚聲海內外的聲譽相比,福州在各大經濟發展排名卻無一例外的落後於廈門。甚至與其鄰省的南昌都已趕了上來,可算是最受忽視的省會了。 
  
  
  7 石家莊:衰落指數8.8 
  
  
   一個別人剩下的省會的稱號,最後落在了石家莊身上。河北的省會三異其主,從保定到天津,最後石家莊靠著火車的最後一點優勢撿到了河北省會的頭銜。可惜即使做到省會,石家莊從來也就不是河北的焦點,唐山靠著京津和環渤海的優越地理位置組成了環渤海的鐵三角,加上新發現的大油田,發展前途不可限量。反觀石家莊,仍然是亦步亦趨的自我發展著,可謂是最受冷落的省會了。 
  
  
  6 海口:衰落指數9.0 
  
  
   海南省曾經被國家政府欽定為經濟特區,海口作為海南的省會,理所當然有更多的政策優惠和經濟特權。上世紀80年代,大批畢業的大學生南下闖海南,海口繁盛一時,其城市建設速度曾一度與深圳並駕齊驅。然而20世紀末,海南的經濟泡沫蒸發,海口蕭條了下來,留下了那一棟棟爛尾樓。在省內海口的名聲也被三亞超過,三亞憑借其發達的旅遊業使海口更加黯然失色。 
  
  
  5 武漢:衰落指數9.2 
  
  
   武漢自清末洋務運動以來就是中國最大的幾個工商業城市之一。民國時期的武漢九省通衢、商貿發達,號稱"東方芝加哥"。建國後武漢也是中國十大城市之一,其經濟水平長期位居中國前10。可是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武漢的經濟節節敗退,它沒有像天津那樣衰而不退。武漢現在雖然還是中國前二十大城市,但那也僅僅歸功於它的規模,武漢的gdp總量已經10名開外,人均收入水平在中國幾個大城市裏是相當低的。 
  
  
  4 呼和浩特:衰落指數9.4 
  
  
  內蒙古不算經濟大省,經濟的競爭也不算激烈,呼和浩特的省會地位坐的本來很舒服,不料半路殺出一個包頭,靠著內蒙古另人咋舌的經濟增長速度,一躍成為省內的第一大城市,不僅如此,靠著全民努力,包頭還贏得了“全國文明城市”的頭銜,一時風光無兩。呼和浩特現在也隻好安於“中國乳都”的尷尬稱號,可算是最令人感慨惋惜的省會了。 
  
  
  3 哈爾濱:衰落指數9.6 
  
  
  哈爾濱雖然興起於20世紀初,但發展十分迅速,在民國初年哈爾濱就成了中國的超級都會城市。哈爾濱全城遍布俄式建築,號稱"東方莫斯科",當時的哈爾濱洋氣十足,其時髦程度可與上海、天津並肩。建國後哈爾濱也成為了中國十大城市之一。然而隨著東北地區整體的大衰落,哈爾濱也悄然黯淡了,今天很多人在談論中國十大城市時根本都不會想起哈爾濱。 
  
  
  2 南京:衰落指數9.8 
  
  
  南京之所以稱為南京,是因為它能夠與北京相呼應,明代南北二京是中國最繁華的城市,民國時期南京又作了中國的首都。可是自那場東洋人的大屠殺後,南京就久久難以恢複元氣了,導致了今天南京的尷尬局麵。南京的gdp總量逐步被省內的蘇州、無錫超過,與北京也難以形成呼應了,北京的gdp幾乎是南京的三倍。人均收入,固定投資,增長速度等發展指標甚至不如常州,揚州等小城,作為省內老大的地位岌岌可危。 
  
  
  1 西安:衰落指數10 
  
  
   可能是中國最失落的城市了,曾經的漢唐故都,在中國曆史上做了八百多年的老大,雖然在宋代以後就已經衰落,但直至民國西安仍然是西北的霸主,建國初西安也是中國十大城市之一。然而現在西安不僅gdp總量在全國40名開外,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水平也被後起的烏魯木齊超過,同時在西部地區西安也與重慶、成都的差距越拉越大。2008年上半年西安的生產總值936.56億元僅為重慶的三分之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