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冬瓜”長度達1.86米 鄰居叫它“姚明”(圖)

“冬瓜”長度達1.86米 鄰居叫它“姚明”

文章來源: icebreaker 於 2009-09-15 16:26:4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sh/news/2009/09-16/U25P4T8D1868221F107DT20090916022625.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sh/news/2009/09-16/U25P4T8D1868221F116DT20090916022625.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老何的院壩每天都要接待很多“遊客”
 南岸區廣陽鎮新六村一家院壩,一個玩意讓73歲村民何國榮喜憂參半:一株冬瓜秧結出的“冬瓜”,從上到下裹青皮,始終保持直徑約20厘米,模樣像棒槌。

  喜的是,“冬瓜”長度已達1.86米,鄰居叫它“姚明”,每天三四十人來看稀奇,原本冷清的院壩如今很是熱鬧。憂的是,“姚明”還在長高,每天約增1厘米,不知何時是盡頭。

  “冬瓜”長出一人高

  昨下午4時許,慕名來何家院壩看稀奇的有七八個人,已是昨天的第5批“遊客”。每逢別人流露出羨慕和驚奇的目光,老何就高興得像個孩子,主動講解瓜秧的來曆。

  今年3月,老何趕場買回一捧冬瓜秧。瓜秧栽進菜地後,剩下1株沒地方種。老何舍不得扔,把它種在院壩前、曾經種葡萄的土堆裏。

  當其他瓜秧長藤、開花、結果時,種在葡萄土裏的瓜秧卻很不一樣——瓜秧的藤纏上葡萄架後,藤葉不停瘋長,結出的“冬瓜”像棒槌,比其他冬瓜細得多,直徑約20厘米,長度與老何的身高差不多,從上到下裹青皮,毫無冬瓜灰。

  “我問過那個賣瓜秧的人,他說,他也栽了沒賣完的瓜秧,長出的冬瓜都正常。”老何說,種出來的到底是不是冬瓜,他也不清楚。

  取個外號叫“姚明”

  上周,鄰居給老何的“冬瓜”取名“姚明”,樂壞了老何。“有哪個種出恁長的冬瓜?我何國榮做到了,我要鼓勵‘姚明’繼續長,要長得比真的姚明還高。”

  老何說,種葡萄的土堆曾是老屋基,堆倒土牆後形成的;給“姚明”施肥或澆水的量,隻是比其他冬瓜多一些。如今,“姚明”隻差十餘厘米便觸地了。昨天再次測量,“姚明”長1.86米,和4天前比較,平均每天增長約1厘米。

  “過兩天我就給土堆挖個坑,再加木棒撐高葡萄架,讓‘姚明’有空間繼續長。”老何說,冬瓜一般每年11月底便會停止生長,屆時若能瓜熟蒂落,他準備把“姚明”帶到重慶農博會上露露臉,也希望專家能解謎。

  本版稿件由 首席記者黃豔春 文 記者 史宗偉 攝

  恁長的“冬瓜”到底是啥東西

  專家:揭開真相已錯過最佳時機

  老何的“冬瓜”到底是不是冬瓜?專家說,揭開真相已錯過最佳時機。在未結蒂成果時,了解花的授粉,就可了解果實成形過程。但一旦授粉結束結蒂成果,授粉中是否有其他瓜果花粉雜交,便不得而知。

  但也有其他辦法——當“冬瓜”再次開花,用塑料袋把花罩住,讓授粉過程成“純交”,看結蒂成果後的果實到底是不是冬瓜。

  西南大學園林園藝學院專家宋明先生說,怪“冬瓜”不排除受過生長素或化學汙染,建議不宜食用。

  【成因三大猜想】

  -猜想1·太空育種可能性:★

  市場上有些長得出奇長或大的茄子或絲瓜,聲稱是太空育種。但遺憾的是,所謂太空育種多是商家叫賣的噱頭,即便是冬瓜真有太空育種,老農買回的一捧瓜秧,唯有一株去過太空,這也太離譜了。

  -猜想2·基因變異可能性:★★

  冬瓜都是十分粗壯,如果又細又長也是冬瓜的話,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植株基因發生遺傳變異。發生這種變異的幾率雖然很小,但不能排除。

  -猜想3·化學汙染可能性:★★★

  農作物受化學汙染主要分兩類:使用過生長素類的激素;化肥或土壤中藏有有毒成分。研究表明,受化肥或土壤中的有毒成分汙染後,農作物會畸形。

  怎樣給蔬菜去汙

  1、用溫水將蔬菜充分浸泡20分鍾以上,並徹底衝洗3次。

  2、用淘米水洗菜,能有效減少蔬菜上的農藥殘留。但淘米水最好用頭一兩次的,因米的表麵含鉀,頭一兩次的淘米水呈弱酸性,之後轉為堿性——農藥隻有在酸性物質中才會失去一定毒性。

  3、像生菜等葉子卷曲的蔬菜,要把葉子充分平整再洗。

  4、能夠去皮的蔬菜盡量去皮食用。

  如何識別汙染蔬菜

  1、看個體。凡個體大得出奇或畸形的番茄、南瓜、冬瓜等瓜果類蔬菜,可能使用過生長素,最好別買。觀察方法是,看市民常說的“肚臍眼”花蒂那端,若特別突出或外翻,極可能是使用了生長激素。

  2、看形狀和顏色。如韭菜葉特別寬大肥厚、比一般寬葉韭菜還要寬1倍時,就可能在栽培過程中用過激素。小白菜等葉子菜的葉片顏色異常時,平常的綠色會呈墨綠色;毛豆等豆類,若碧綠異常也可能用過激素。

  3、看季節。八種蔬菜施農藥較多,應慎買。5—10月,是蔬菜施農藥最多的季節。此時,用農藥較多的蔬菜有茄子、豇豆、包菜、花菜、竹葉菜、辣椒、黃瓜、大白菜。5—10月,用農藥較少的菜有南瓜、西葫蘆、茼蒿、洋蔥、大蒜、胡蘿卜、芹菜、苦瓜、菠菜。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兩兄弟共娶一妻 村民載歌載舞三天 “為傳統感到自豪”
“比比失控了!就像個瘋子” 川普團隊越來越擔憂…
紐約華女坐街邊突遭從背後撞飛 肇事者4月剛奪一命
上海“噴射式蟬尿”如下大雨 居民崩潰 專家:有甜味
習近平困境傳言是誇大其詞 更可能的是走向另一麵…

24小時討論排行

鄧聿文:習近平會交棒給彭麗媛或習明澤嗎?
中國在西藏修建全球最大水壩,印度為何深感憂慮
美國務院:一名美籍專利與商標局職員被中國禁止離境
加入日本國籍的原中國人,當選日本參議院議員
川普撤銷對加州高鐵40億撥款 17年花130億建了個啥?
川普發“奧巴馬被捕視頻” 疑為愛潑斯坦案轉移視線
高考錄取風向又變了,名校被踩在腳下摩擦
拜登兒子"狂飆髒話"怒轟喬治克隆尼,記恨老爸被逼退選
氣候變化壓力增加,人類是否應該減少吃米?
英國聯合27國譴責以色列:"不人道地殺害"加沙平民
非蠢即壞!甘肅幼兒園鉛中毒的通報太魔幻
戴項煉"瞬間吸入MRI機器"亡!家屬曝他慘卡1hr才脫困
川普為何解禁英偉達對中芯片?美媒揭:鷹派失利
以軍子彈“傾瀉而下”,領食物饑民慘曆“致命一天”
川普迎來“重大時刻”,全世界哭笑不得
解密“雅魯藏布江水電站”為何是人類曆史最大工程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冬瓜”長度達1.86米 鄰居叫它“姚明”

icebreaker 2009-09-15 16:26:41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sh/news/2009/09-16/U25P4T8D1868221F107DT20090916022625.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sh/news/2009/09-16/U25P4T8D1868221F116DT20090916022625.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老何的院壩每天都要接待很多“遊客”
 南岸區廣陽鎮新六村一家院壩,一個玩意讓73歲村民何國榮喜憂參半:一株冬瓜秧結出的“冬瓜”,從上到下裹青皮,始終保持直徑約20厘米,模樣像棒槌。

  喜的是,“冬瓜”長度已達1.86米,鄰居叫它“姚明”,每天三四十人來看稀奇,原本冷清的院壩如今很是熱鬧。憂的是,“姚明”還在長高,每天約增1厘米,不知何時是盡頭。

  “冬瓜”長出一人高

  昨下午4時許,慕名來何家院壩看稀奇的有七八個人,已是昨天的第5批“遊客”。每逢別人流露出羨慕和驚奇的目光,老何就高興得像個孩子,主動講解瓜秧的來曆。

  今年3月,老何趕場買回一捧冬瓜秧。瓜秧栽進菜地後,剩下1株沒地方種。老何舍不得扔,把它種在院壩前、曾經種葡萄的土堆裏。

  當其他瓜秧長藤、開花、結果時,種在葡萄土裏的瓜秧卻很不一樣——瓜秧的藤纏上葡萄架後,藤葉不停瘋長,結出的“冬瓜”像棒槌,比其他冬瓜細得多,直徑約20厘米,長度與老何的身高差不多,從上到下裹青皮,毫無冬瓜灰。

  “我問過那個賣瓜秧的人,他說,他也栽了沒賣完的瓜秧,長出的冬瓜都正常。”老何說,種出來的到底是不是冬瓜,他也不清楚。

  取個外號叫“姚明”

  上周,鄰居給老何的“冬瓜”取名“姚明”,樂壞了老何。“有哪個種出恁長的冬瓜?我何國榮做到了,我要鼓勵‘姚明’繼續長,要長得比真的姚明還高。”

  老何說,種葡萄的土堆曾是老屋基,堆倒土牆後形成的;給“姚明”施肥或澆水的量,隻是比其他冬瓜多一些。如今,“姚明”隻差十餘厘米便觸地了。昨天再次測量,“姚明”長1.86米,和4天前比較,平均每天增長約1厘米。

  “過兩天我就給土堆挖個坑,再加木棒撐高葡萄架,讓‘姚明’有空間繼續長。”老何說,冬瓜一般每年11月底便會停止生長,屆時若能瓜熟蒂落,他準備把“姚明”帶到重慶農博會上露露臉,也希望專家能解謎。

  本版稿件由 首席記者黃豔春 文 記者 史宗偉 攝

  恁長的“冬瓜”到底是啥東西

  專家:揭開真相已錯過最佳時機

  老何的“冬瓜”到底是不是冬瓜?專家說,揭開真相已錯過最佳時機。在未結蒂成果時,了解花的授粉,就可了解果實成形過程。但一旦授粉結束結蒂成果,授粉中是否有其他瓜果花粉雜交,便不得而知。

  但也有其他辦法——當“冬瓜”再次開花,用塑料袋把花罩住,讓授粉過程成“純交”,看結蒂成果後的果實到底是不是冬瓜。

  西南大學園林園藝學院專家宋明先生說,怪“冬瓜”不排除受過生長素或化學汙染,建議不宜食用。

  【成因三大猜想】

  -猜想1·太空育種可能性:★

  市場上有些長得出奇長或大的茄子或絲瓜,聲稱是太空育種。但遺憾的是,所謂太空育種多是商家叫賣的噱頭,即便是冬瓜真有太空育種,老農買回的一捧瓜秧,唯有一株去過太空,這也太離譜了。

  -猜想2·基因變異可能性:★★

  冬瓜都是十分粗壯,如果又細又長也是冬瓜的話,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植株基因發生遺傳變異。發生這種變異的幾率雖然很小,但不能排除。

  -猜想3·化學汙染可能性:★★★

  農作物受化學汙染主要分兩類:使用過生長素類的激素;化肥或土壤中藏有有毒成分。研究表明,受化肥或土壤中的有毒成分汙染後,農作物會畸形。

  怎樣給蔬菜去汙

  1、用溫水將蔬菜充分浸泡20分鍾以上,並徹底衝洗3次。

  2、用淘米水洗菜,能有效減少蔬菜上的農藥殘留。但淘米水最好用頭一兩次的,因米的表麵含鉀,頭一兩次的淘米水呈弱酸性,之後轉為堿性——農藥隻有在酸性物質中才會失去一定毒性。

  3、像生菜等葉子卷曲的蔬菜,要把葉子充分平整再洗。

  4、能夠去皮的蔬菜盡量去皮食用。

  如何識別汙染蔬菜

  1、看個體。凡個體大得出奇或畸形的番茄、南瓜、冬瓜等瓜果類蔬菜,可能使用過生長素,最好別買。觀察方法是,看市民常說的“肚臍眼”花蒂那端,若特別突出或外翻,極可能是使用了生長激素。

  2、看形狀和顏色。如韭菜葉特別寬大肥厚、比一般寬葉韭菜還要寬1倍時,就可能在栽培過程中用過激素。小白菜等葉子菜的葉片顏色異常時,平常的綠色會呈墨綠色;毛豆等豆類,若碧綠異常也可能用過激素。

  3、看季節。八種蔬菜施農藥較多,應慎買。5—10月,是蔬菜施農藥最多的季節。此時,用農藥較多的蔬菜有茄子、豇豆、包菜、花菜、竹葉菜、辣椒、黃瓜、大白菜。5—10月,用農藥較少的菜有南瓜、西葫蘆、茼蒿、洋蔥、大蒜、胡蘿卜、芹菜、苦瓜、菠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