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星島日報》報道,一說到空姐,大家腦子裏肯定閃現出年輕婀娜的身影,白皙姣好的麵容,一群身穿製服的漂亮姑娘。中國國內,甚至整個亞洲地區,都是這樣的。亞洲航空公司的廣告,一般都弄一個穿製服的大美人上去。那麽這些美國華裔美天鵝的真實生活又是怎樣的呢?
鄭苑珽:從小的夢想
在國泰航空公司工作兩年多的空姐鄭苑珽(Iris
Cheng)今年25歲,她說:“能成為空姐,是我從小到大的夢想。”回憶起剛剛拿到錄用通知時的心情,她說:“我那時好興奮,好緊張,同時也很期待!但是,當正式進入培訓後,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這個工作沒有想象中那麽簡單。”
從姿態、服飾、言談舉止到性格、氣質、內在修養,再到成為一名合格空姐的職業道德,“數月的培訓令我受益匪淺,那時才真正體會到空姐美麗、端莊、大方的外表是要通過日常的生活中逐漸學習和養成的,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說。但她感到通過空姐的培訓使自己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覺得自己更加自信了,也更懂為別人著想。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wsledg.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鄭苑珽目前住在舊金山,她服務的航線是舊金山到香港往返。她說:“我是從香港來美國的,所以常常可以回港探望父母,和朋友們聚一聚,真的好高興。”鄭苑珽目前每周飛一次,舊金山到香港往返共四天,其中有兩天在香港停留,她說:“通常,我都會回家和父母住兩天,約幾個朋友去逛街購物,或者和朋友聚會吃遍香港的小吃,簡直爽呆了!”鄭苑珽對現在的工作充滿熱情,她說會一直做下去,即使以後結了婚,也希望得到未來另一半的支持,繼續做空姐。
祝欣怡 感人小故事
從事空姐行業十年的祝欣怡感到這份工作令自己的視野更廣闊,見識到世界之大,更重要的令自己的心胸更寬廣了。她說:“在飛機上服務多年,見到過很多的人,遇到過很多的事,那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她講述了一段發生在飛機上的小故事,那是她做空姐不久的時候。
一次她為一位女乘客服務時,那位女乘客非常的不高興,並用極不禮貌的語氣對她說話。祝欣怡確認自己的服務並沒有問題的情況下,依然很耐心的對待她。她說:“我覺得,每個人做事和說話都是有原因的。”在十幾個小時的航程裏,祝欣怡注意到這位女士的情緒很低落,她就特別親切的為她服務,更在適當的時候問候她,是否需要幫助。
當飛機到達目的地,乘客們一一走下飛機時,這位女士專門與祝欣怡握手並真誠的說:“對不起。”原來,這位女士母親剛剛過世,她很傷心所以態度比較反常。她並真誠的對祝欣怡說了聲:“謝謝你!”祝欣怡說:“每個人都會遇到不開心的事,在這個時候,能得到別人的關愛對她們來講會感到很溫暖,雖然我不知道原因,但對她的服務,令她感覺好一些,我真的感到很高興。”
對於這份工作對家庭的影響方麵,祝欣怡說:“對我本人來講,我覺得對我與家人的相處方麵是有好的作用的。一方麵在香港停留的時間,可以看望家人增進感情,另一方麵與丈夫的相處來說,適當的小別,令兩人的關係更好。”她表示,一兩年後可能考慮要孩子,不過即使以後有了孩子也會繼續做空姐。她說:“當然照顧孩子也是很重要的,不過會與丈夫商量好合理分配時間,相信也是可以解決的。”
以前須未婚 三圍有尺度
報道指出,1930年,注冊護士Ellen Church小姐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空姐,美聯航的前身是最早把空姐放上商用航班的航空公司,剛開始的商用航班,能坐得起的也是少數有錢人,一般人不敢問津,所以,為了爭取顧客,空姐的性感,漂亮和優質服務都是賣點。
那時候,空姐的工作也是人人豔羨的,1968年以前,空姐也必須是未婚的,有的被發現隱瞞已婚,馬上下崗。她們的製服多是包身的設計,超短裙,加高跟鞋,而且三圍必須保持在一定尺度之內,不然你的上司會發出提醒警告。後來由於空姐們不滿於這種性別定性,組織起來抗議,航空公司一個接一個地取消了未婚規定,而且放寬服裝和體形限製。
後來幾十年,漸漸的,坐飛機不再是達官貴人的特權了,現在,普通平民百姓也坐得起飛機到處飛了,飛機旅行早已經平常得跟坐公共汽車一樣了。英文的空姐原來叫Stewardess,這詞隻代表女性。這是不是也是對男性的一種性別歧視?當時的空乘人員全是白人女子,男性和少數民族根本不招。在美國,經過合法鬥爭,現在,Flightattendant這個詞代替了空中小姐,男性,各種族裔的人,都可以做空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