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從“老三件”到“新三件” 從一色變幻出五彩(組圖)

從“老三件”到“新三件” 從一色變幻出五彩

文章來源: wd6298 於 2009-09-14 01:04:34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21259/21259149.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70年代三大件:手表、自行車、縫紉機



每年的“雙月雙日”、“節假日”、“情人節”等等,都是結婚登記處繁忙的時候,一對又一對的新人“注冊”了一樁樁新的婚姻,也給愛情打上一個更為持久的印記。在飯店宴客、草坪婚禮、陽光大廳,香檳、玫瑰、白色婚紗、精致的旗袍……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時代印記。作為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三大件”,隨著時代的變遷,也有所不同。

如今,每一個準新娘都夢想有一個浪漫的、甚至奢華的婚禮,夢想有一個能夠給自己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滿足的新郎。70年代的“三轉一響”(手表、自行車、縫紉機和收音機)已經變成了格局合理、光線充足、環境適宜的大房子、外觀好看、有檔次的私家轎車和富足的銀行存款等。如今,結婚的花費已經從百元時代經曆了千元時代,萬元時代,局部已進入了萬元時代。但是,“老三件”的曆史不會被忘記,還在父母、老人們的記憶裏,還在光影中追溯。

70年代:手表、自行車、縫紉機

70 年代末期,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人們有了消費的欲望。要結婚就要購齊了手表、自行車、縫紉機。當時家境不錯的人家結婚時開始需要“三大件”:手表、自行車、縫紉機。另外,算上收音機,合成“三轉一響”。手表要“上海”牌,縫紉機要“蜜蜂”牌、“飛人”牌,自行車要“飛鴿”牌、“永久”牌。那才叫上檔次。

當時這些東西需要憑票用券購買,一般人家很難買到。戴了手表的人喜歡卷起左袖子習慣性地將手腕抬得高高地“看看現在幾點了”。家裏的縫紉機被擦得一塵不染,還要做個很講究的布套罩起來。自行車也要進行一番精心打扮,車座罩上帶穗的套子,車梁用布或彩紙裹起來,車條要繞上幾圈毛線轉起來才好看。車子被擦得鋥亮,快快地騎過去,留下一路“叮呤呤”的脆響,引來一片羨慕的目光。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21259/21259148.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80年代:冰箱、彩電、洗衣機

八十年代,隨著港台電視劇的大量進入內地,沐浴了改革開放春雨的內地民眾也開始建設自己的幸福生活。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人們收入的明顯增加,自行車,縫紉機和收音機這些曾經讓一代人為擁有他們而倍感驕傲的三大件早已變得不再稀奇。在家庭建設上,開始向電氣化邁進,追求的“三大件”又變成了冰箱、彩電、洗衣機。

後來才有不多的家庭開始用上了彩電,這“三大件”的尺寸都不大。即便冰箱隻是單門的,洗衣機是雙缸的,電視機是黑白的,人們的生活也是比蜜甜。

香港電視連續劇《霍元甲》紅遍大江南北,夜晚來臨時,城鄉間便多了積極尋找地方看電視的人,有電視機的好客人家便敞開了門讓人來看,滿屋滿院子的人,大板凳小椅子全派上用場,結束時還要喊上一句“明晚還來看”。農村孩子為了能找個看電視的去處,一口氣撐船走上幾裏水路一點也不覺得累,不知他們的熱情跟魯迅當年小的時候趕著去看社戲的熱情哪個更高。



90年代:空調、電腦、錄像機


到了20世紀90年代,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人民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家庭建設又向新的現代化目標邁進,大件又變成了空調、錄像機、電腦。

在當時,空調隻能製冷,冷暖製式那是上世紀90年代末的事情。剛開始時家用電腦是“286”、“386”的,沒有鼠標運行口令要人工輸入,考驗智商不說,那速度慢得像蝸牛。網絡也沒有現在那麽便捷,到了後來才用上了 “奔騰”係列,不像現在都“雙核”了。錄像機成為電視的一種升級設備,彩電尺寸也越來越大,錄像機則讓節目可以自我定製,提高了生活的選擇性。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21259/21259157.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2008年7月15日,北京北五環一家樓盤打出“最高送13萬名車全款最低9.2折”廣告吸引購房人。此後,北京樓市再現“買房打折送車”現象。 中新社發 吳芒子 攝

21世紀:房子、車子、票子

跨入21世紀,進入高科技發展的新時代,家庭消費也隨之向科技化和高消費邁進。現在三大件沒有一個公認的版本,可謂見仁見智,不過要說現在的三大件,說的最多的當數 “房子、車子、票子”了。房子、車子恐怕沒啥爭議,另外提的最多的無非是保險、子女教育、旅遊等,歸根結底,都是票子。新的三大件中,尤其是房子,更是重中之重。沒有一套像樣的婚房,結婚日期就得推一推了。

結婚三大件的轉變,直接反映出人們兜裏的錢越來越多了,消費也越來越超前。現在年輕人的“三大件”選擇可謂不一而足,量力而行的合理消費,注重如何讓自己的婚姻更美滿,這才是現在年輕人最明智、最時尚的選擇。

縱觀60年:從一色變幻出五彩

幾十年來,人們的收入呈指數級增長,服裝越來越豔麗,款式越來越多,各種各樣的消費品琳琅滿目,如今連進口產品都不再是國人追捧的“奢侈”。不同檔次的世界名牌在中國的大中城市的商場裏比比皆是。漢語詞匯裏充滿裏各種和產品、消費有關的名詞。

“逛商場”成為城市人的一種休閑方式,“逛車市”成為買車一族熱衷的事情,“看房子”成為準新娘和新郎們在婚前最忙活的一件大事。

建國六十年,從中山裝、白襯衫、絲綢服裝到今天的服裝“搭配難題”,可以說是從單一色彩變幻成五顏六色的過程。一切都多元了:物質的和精神的,婚禮用品的配備和婚禮方式的選擇。幸福的概念也在變化,但萬變不離其間的是,精神上的滿足遠比物質上更為重要,兩個人的相愛遠比結婚物資更為重要。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兩兄弟共娶一妻 村民載歌載舞三天 “為傳統感到自豪”
“比比失控了!就像個瘋子” 川普團隊越來越擔憂…
紐約華女坐街邊突遭從背後撞飛 肇事者4月剛奪一命
上海“噴射式蟬尿”如下大雨 居民崩潰 專家:有甜味
習近平困境傳言是誇大其詞 更可能的是走向另一麵…

24小時討論排行

鄧聿文:習近平會交棒給彭麗媛或習明澤嗎?
中國在西藏修建全球最大水壩,印度為何深感憂慮
川普撤銷對加州高鐵40億撥款 17年花130億建了個啥?
美國務院:一名美籍專利與商標局職員被中國禁止離境
加入日本國籍的原中國人,當選日本參議院議員
川普發“奧巴馬被捕視頻” 疑為愛潑斯坦案轉移視線
高考錄取風向又變了,名校被踩在腳下摩擦
拜登兒子"狂飆髒話"怒轟喬治克隆尼,記恨老爸被逼退選
氣候變化壓力增加,人類是否應該減少吃米?
非蠢即壞!甘肅幼兒園鉛中毒的通報太魔幻
英國聯合27國譴責以色列:"不人道地殺害"加沙平民
以軍子彈“傾瀉而下”,領食物饑民慘曆“致命一天”
川普為何解禁英偉達對中芯片?美媒揭:鷹派失利
戴項煉"瞬間吸入MRI機器"亡!家屬曝他慘卡1hr才脫困
美眾院通過法案 禁國防部展示台灣納入中國地圖
解密“雅魯藏布江水電站”為何是人類曆史最大工程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從“老三件”到“新三件” 從一色變幻出五彩

wd6298 2009-09-14 01:04:34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21259/21259149.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70年代三大件:手表、自行車、縫紉機



每年的“雙月雙日”、“節假日”、“情人節”等等,都是結婚登記處繁忙的時候,一對又一對的新人“注冊”了一樁樁新的婚姻,也給愛情打上一個更為持久的印記。在飯店宴客、草坪婚禮、陽光大廳,香檳、玫瑰、白色婚紗、精致的旗袍……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時代印記。作為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三大件”,隨著時代的變遷,也有所不同。

如今,每一個準新娘都夢想有一個浪漫的、甚至奢華的婚禮,夢想有一個能夠給自己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滿足的新郎。70年代的“三轉一響”(手表、自行車、縫紉機和收音機)已經變成了格局合理、光線充足、環境適宜的大房子、外觀好看、有檔次的私家轎車和富足的銀行存款等。如今,結婚的花費已經從百元時代經曆了千元時代,萬元時代,局部已進入了萬元時代。但是,“老三件”的曆史不會被忘記,還在父母、老人們的記憶裏,還在光影中追溯。

70年代:手表、自行車、縫紉機

70 年代末期,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人們有了消費的欲望。要結婚就要購齊了手表、自行車、縫紉機。當時家境不錯的人家結婚時開始需要“三大件”:手表、自行車、縫紉機。另外,算上收音機,合成“三轉一響”。手表要“上海”牌,縫紉機要“蜜蜂”牌、“飛人”牌,自行車要“飛鴿”牌、“永久”牌。那才叫上檔次。

當時這些東西需要憑票用券購買,一般人家很難買到。戴了手表的人喜歡卷起左袖子習慣性地將手腕抬得高高地“看看現在幾點了”。家裏的縫紉機被擦得一塵不染,還要做個很講究的布套罩起來。自行車也要進行一番精心打扮,車座罩上帶穗的套子,車梁用布或彩紙裹起來,車條要繞上幾圈毛線轉起來才好看。車子被擦得鋥亮,快快地騎過去,留下一路“叮呤呤”的脆響,引來一片羨慕的目光。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21259/21259148.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80年代:冰箱、彩電、洗衣機

八十年代,隨著港台電視劇的大量進入內地,沐浴了改革開放春雨的內地民眾也開始建設自己的幸福生活。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人們收入的明顯增加,自行車,縫紉機和收音機這些曾經讓一代人為擁有他們而倍感驕傲的三大件早已變得不再稀奇。在家庭建設上,開始向電氣化邁進,追求的“三大件”又變成了冰箱、彩電、洗衣機。

後來才有不多的家庭開始用上了彩電,這“三大件”的尺寸都不大。即便冰箱隻是單門的,洗衣機是雙缸的,電視機是黑白的,人們的生活也是比蜜甜。

香港電視連續劇《霍元甲》紅遍大江南北,夜晚來臨時,城鄉間便多了積極尋找地方看電視的人,有電視機的好客人家便敞開了門讓人來看,滿屋滿院子的人,大板凳小椅子全派上用場,結束時還要喊上一句“明晚還來看”。農村孩子為了能找個看電視的去處,一口氣撐船走上幾裏水路一點也不覺得累,不知他們的熱情跟魯迅當年小的時候趕著去看社戲的熱情哪個更高。



90年代:空調、電腦、錄像機


到了20世紀90年代,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人民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家庭建設又向新的現代化目標邁進,大件又變成了空調、錄像機、電腦。

在當時,空調隻能製冷,冷暖製式那是上世紀90年代末的事情。剛開始時家用電腦是“286”、“386”的,沒有鼠標運行口令要人工輸入,考驗智商不說,那速度慢得像蝸牛。網絡也沒有現在那麽便捷,到了後來才用上了 “奔騰”係列,不像現在都“雙核”了。錄像機成為電視的一種升級設備,彩電尺寸也越來越大,錄像機則讓節目可以自我定製,提高了生活的選擇性。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21259/21259157.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2008年7月15日,北京北五環一家樓盤打出“最高送13萬名車全款最低9.2折”廣告吸引購房人。此後,北京樓市再現“買房打折送車”現象。 中新社發 吳芒子 攝

21世紀:房子、車子、票子

跨入21世紀,進入高科技發展的新時代,家庭消費也隨之向科技化和高消費邁進。現在三大件沒有一個公認的版本,可謂見仁見智,不過要說現在的三大件,說的最多的當數 “房子、車子、票子”了。房子、車子恐怕沒啥爭議,另外提的最多的無非是保險、子女教育、旅遊等,歸根結底,都是票子。新的三大件中,尤其是房子,更是重中之重。沒有一套像樣的婚房,結婚日期就得推一推了。

結婚三大件的轉變,直接反映出人們兜裏的錢越來越多了,消費也越來越超前。現在年輕人的“三大件”選擇可謂不一而足,量力而行的合理消費,注重如何讓自己的婚姻更美滿,這才是現在年輕人最明智、最時尚的選擇。

縱觀60年:從一色變幻出五彩

幾十年來,人們的收入呈指數級增長,服裝越來越豔麗,款式越來越多,各種各樣的消費品琳琅滿目,如今連進口產品都不再是國人追捧的“奢侈”。不同檔次的世界名牌在中國的大中城市的商場裏比比皆是。漢語詞匯裏充滿裏各種和產品、消費有關的名詞。

“逛商場”成為城市人的一種休閑方式,“逛車市”成為買車一族熱衷的事情,“看房子”成為準新娘和新郎們在婚前最忙活的一件大事。

建國六十年,從中山裝、白襯衫、絲綢服裝到今天的服裝“搭配難題”,可以說是從單一色彩變幻成五顏六色的過程。一切都多元了:物質的和精神的,婚禮用品的配備和婚禮方式的選擇。幸福的概念也在變化,但萬變不離其間的是,精神上的滿足遠比物質上更為重要,兩個人的相愛遠比結婚物資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