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六成白領尋找副業 流行下班後開車擺地攤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提要] 調查顯示,六成多白領會主動尋求工作以外的“副業”來增加收入。他們白天正常上班,下班後變身為生意人。有些人甚至開著私家車,把車子後備箱打開即變成一個流動小攤。不過練攤首先要過“麵子關”,不要擔心擺攤時被熟人看見,不要怕受人嘲笑。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v1n7s8.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調查顯示,年輕白領初入職場,工資不高,花銷卻不少,有機會開發“副業”,補貼家用還能有積蓄,這樣的理念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hxnic5.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擺地攤首先要過“麵子關”。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5duesl.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在金融危機影響下,六成白領會主動尋求工作以外的“副業”

  白天是白領 晚上擺地攤

  如今,在廣州傍晚的地鐵口、天橋上、街頭巷尾,隨處可見出售各種貨物的小地攤,這些攤主多為打扮入時的年輕人,所賣貨物也多為眼下年輕人喜歡的包、衣服、鞋、小飾品等。受金融危機影響,這樣的情形從去年開始至今。據記者了解,這些小攤主中,有很多是職場白領,他們白天正常上班,傍晚下班以後,則變身為精明的小生意人。
有些攤主甚至開著私家車,把車子後蓋箱一打開就成了一個流動小攤,這與以往人們印象中的地攤族完全不同。

  某網站近日對1463名年輕白領的調查顯示:在金融危機影響下,六成多受訪白領會主動尋求工作以外的“副業”,主要原因就是增加收入。調查顯示,年輕白領初入職場,工資不高,花銷卻不少,有機會開發“副業”,補貼家用還能有積蓄,這樣的理念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但專家提醒,做個兼職達人並不容易,要協調好主業與副業的關係,更要警惕兼職過程中的各種風險。



  荷包癟了就去擺地攤

  “如果我能回到從前,而且必須決定怎樣謀生,那我不會想成為一個科學家、學者或老師,我寧願做個水電工或擺地攤的 。”大科學家愛因斯坦在75歲回顧其一生時,道出了自己的“地攤情結”:一種自由、熱鬧、並帶有草根快樂的生活。

  有著“地攤情結”的絕非愛因斯坦一人。小小大學畢業後在公司上了半年的班,工資拿到手不到2000元,毫無疑問成了“月光族”。在朋友的建議下,她開始在下班後擺地攤賣一些衣服。“剛開始拉不下麵子,我就戴個太陽鏡,一開始別人都還以為我是盲人,鬧了一些笑話。後來我一個月能賺到3000多元,最高一年收入6萬元。”再後來,小小索性租了個門麵開了個店,請人打理。店裏一有積壓貨物,她就挑出來拿到地攤上去賣,結果不僅把這些貨處理掉了,還小賺了一筆。以後一有積壓貨她都這麽幹。她說:“擺地攤挺好賺錢的,當荷包有點扁的時候,去擺一下地攤是不錯的選擇,尤其現在的白領生存壓力越來越大。” 前一陣子,她還聽說一個讀MBA的女財務總監去擺地攤,人家擺地攤前,還好好運用自己的財務知識,把地攤商品做了一番成本和銷售預算,據她說每天堅持3小時,一個月差不多能掙2000元。

  小小說:“幸好沒有遇見同事需要躲起來的。”小小平時正正經經地上班,從不跟同事提起擺地攤的事,下班後再悄悄地出來,現在她很享受這樣的生活。和遇見同事不一樣,她的同學偶然路過她的小攤,大都會驚叫一聲,然後熱熱鬧鬧地上前捧場。

 開著車去擺地攤

  與小小不同的是,網友“琳小樣”是開著私家車去擺攤的,她的“後備箱練攤成長日記”是某論壇上最火的帖子之一。“我是一個普通的‘80後’,想自己把車供起來,決定開始練攤。我利用自己車的後備箱,做了一塊黑色泡沫板當背景,用一個喜羊羊的頭像噴了一塊板子,用來掛貨。聯係了兩家賣飾品的廠商,然後在網上一款一款地選,兩天後貨全到了,於是我的練攤生涯就此開始……”

  琳小樣說,第一天出門擺攤,她非常緊張,導致她把車停在自家樓下糾結了1個小時。後來鼓起勇氣開車去到某大學門口,停好,屁股朝外。“當時已經是晚上9點半了,我打開自己帶的燈,擺好了貨物,很壯觀。很多學生覺得新奇都來看,我忙得不可開交,10點半收攤,數了數,一個小時,營業額一共是295 元,相當的滿足!”琳小樣說,“我什麽時候擺不確定,油箱裏快沒油了,就出去練練攤,賺點油錢。”

  琳小樣在自己的“練攤日記”中寫道:也許平時炒股坐在電腦前動一動鼠標,就賺取或賠掉數千元。但擺攤不一樣,從別人手裏接過帶著體溫的鈔票,心裏想著,又一盒飯錢來了,特別能體會到生活的滋味。

  幾點忠告:

  1.首先要過“麵子關”,不用擔心擺攤時被熟人看見,不要怕受人嘲笑。

  2.便宜貨源、丟死人不償命的叫賣及三寸不爛之舌,是擺攤的必備條件。

  3.除了會做生意外,還要懂得遵守“行規”:比如不占舊人位,必要時要繳清潔費,看到爭議不能多管閑事。

  4.符合相關規定,不妨礙城市交通。

  5.要有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不能經營盜版光碟、假冒名牌產品以及國家明令禁止銷售的物品。

  觀點對對碰

  正方:

  工作擺攤兩不誤

  受金融危機影響,越來越多的白領不甘於坐在辦公室領取日益貶值的薪水,兼職在白領中很流行。

  平時當白領,閑時擺地攤,利用空餘時間擺地攤,不隻為了賺取外快,更多是在白領中營造了一種自我創業的意識。雖然不足以媲美創業,但是借此可以積累經驗,在練攤中接觸更多行業的人,又不耽誤本職工作,何樂而不為呢。如今一套房子隨隨便便就賣一百萬元以上,如果碰上單位不景氣,背負著“供樓”、 “供車”、“供養老婆孩子”壓力的上班族,想出“街頭練攤”這條兼職財路也就不足為奇了。

  反方:

  對職業發展沒幫助

  職場人擺地攤,大致可分為三類。

  第一種是想創業的人,希望通過這些事情積累經驗,但要處理好“練攤”與工作的關係;

  第二種人是為了彌補經濟收入的窘狀,但增加收入還有其他途徑,如果能找到與工作相關的事情是最好的,擺地攤並不能用上專業知識,對工作也沒有幫助;

  第三種人僅僅是感覺好玩,建議年輕人還是踏踏實實在職場中謀求更好的發展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