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盛頓郵報》援引四位知情人士報導稱,一名在美國商務部工作的美籍華人男子幾個月前前往中國,但由於在簽證申請中未披露其為美國政府工作,而被禁止出境。
位於華盛頓特區的美國商務部大樓資料圖片 © 法新社圖片
上述知情人士稱,這名美國專利商標局員工前往中國探親,如今卻卷入了中方禁止中國公民和外國公民離境的爭議性做法。華盛頓方麵經常將此視為對個人和企業進行脅迫的工具。該報尚不清楚此人姓名。美國商務部發言人將相關問詢轉交給國務院。
此事發生在華盛頓與北京關係緊張的時期。盡管美中貿易戰不斷升級,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持續存在,但特朗普總統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評價頗高,並表示即使他的政府與中方在多領域問題上存在分歧和爭執,也會“以非常友好的方式”進行。
中國當局對美國公民實施出境禁令長期以來一直是兩國關係的一大障礙,美國高級外交官也曾向中國外交官提出過這一問題。一位知情人士稱:“沒有哪屆(美國)政府希望最終美國公民留在中國。這一信息是通過極高的級別傳達給中方的,希望他能被放走”。
美國國務院拒絕就此案發表評論,但在一份聲明中稱:“我們的首要任務是保障海外美國公民的安全”。該部門表示:“我們密切跟蹤這些案件,並已向中國當局表達了對我國公民福祉以及這些任意出境禁令對我們雙邊關係影響的擔憂,並敦促他們(中方)立即允許受影響的美國公民回國”。
專家和前官員指出,一般而言,在中國被限製出境的個人可以在該國自由行動,並可以與領事官員甚至記者會麵,盡管他們的行動受到嚴密監視。有些案件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解決。
專家和前官員表示,至少有數十名美國人被限製出境,其中許多是華裔。確切數字難以確定,因為這些案件通常是通過自我舉報才引起美國當局的注意,而且大多數人直到試圖離開時才知道自己已被限製出境,或者他們不想引起公眾關注,以免增加解決難度。
美國國務院表示,這些禁令的實施“通常沒有明確透明的解決程序”。
知情人士表示,此案更為顯著的是,這名旅客是一名美國政府雇員,盡管該男子顯然並非因公出差。他們補充說,此類案件極不尋常。
美國眾議院美國與中共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主席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告訴該報稱:“我對這起看似又一起中共人質外交的案件深感擔憂,這是一種策略,而非巧合——而且是不可接受的。所有美國人的自由必須始終是首要事項,而這並不是唯一一個被中國不公正拘留的美國人”。
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表示,不了解此案。劉鵬宇續稱:“中方始終歡迎包括美國公民在內的外國公民來華,並依法保障他們在華安全以及包括出入境自由在內的合法權益。同時,在華外國公民也應尊重和遵守中國法律”。
在近期另一起事件中,《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富國銀行的一位銀行家也被禁止離開中國。該報援引知情人士報導稱,富國銀行董事總經理毛晨月(Chenyue
Mao、音譯)出生於上海,現駐亞特蘭大,是美籍華人。她最近幾周進入中國後,被禁止出境。毛晨月前往中國的原因尚不清楚。據悉,在她被禁止出境後,富國銀行暫停了所有前往中國的行程。
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這意味著無論華裔美國人是否持有美國護照,他們都被視為中國公民。一位前美國官員談到:“這對華裔美國人來說是一個真正的挑戰。他們通常在中國有家人。當局毫不畏懼地利用這一點來對付他們”。
曾在特朗普第一個總統任期內擔任美國常務副國務卿的比根(Stephen
Biegun)指出,中方可能會無故拒絕任何訪客的簽證申請。“但因為簽證申請違規或無關的商業糾紛而將人們困在中國境內,將會阻礙兩國之間便利旅行的努力”。
美中過去曾達成過囚犯交換協議,去年在拜登政府的監督下,三名美國人通過與北京的囚犯交換獲釋。報導指,但此類協議通常不涉及那些被禁止出境的人,這些人並不符合美國國務院對“不公正拘留”的正式定義,因為他們通常沒有被拘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