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確定華人建築為國家曆史遺址 建於1877年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加拿大聯邦政府22日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北部內陸小鎮巴克維爾為一座華人致公堂小樓舉行加拿大國家曆史遺址掛牌儀式。這是加拿大現存最古老的華人建築,見證了加拿大百餘年的華人曆史。

致公堂又稱洪門致公堂,是清末海外華僑會黨組織。位於巴克維爾的這座小樓是一個二層木結構建築,專家考證建造時間為1877年。加拿大華裔曆史學家周蔡小珊在儀式上介紹說,這座小樓是早期到加拿大艱難謀生的華人的社交聚會場所,不僅新老華人移民在這裏得到生活上的照顧,一些重要的華人傳統節慶活動也在這裏舉辦,僑領們更是在此籌集捐款,用於支持在中國發生的推翻清朝的革命以及抗日戰爭。可以說,洪門致公堂是一個行善的愛國組織,在當時起到了保留和發揚中華文化傳統的作用。

代表加拿大聯邦政府出席儀式的加拿大議會眾議員裏查德·哈裏斯為國家曆史遺址的標牌揭幕。他在致辭時說,舉行這個儀式是對致公堂這座建築為早期華人移民的生活所做重要貢獻的認可,可以幫助加拿大人民“了解加拿大曆史上這重要的一頁”。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photo/2009-08/23/xin_47208062319285001475412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這是加拿大現存最古老的華人建築,見證了加拿大百餘年的華人曆史。

8月22日,中國駐加拿大溫哥華總領事梁梳根(左一)在掛牌儀式上致辭。加拿大聯邦政府當日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北部內陸小鎮巴克維爾為一座華人致公堂小樓舉行加拿大國家曆史遺址掛牌儀式。新華社記者馬丹攝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photo/2009-08/23/xin_472080623192864025976121.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這是加拿大現存最古老的華人建築,見證了加拿大百餘年的華人曆史。新華社記者馬丹攝

中國駐加拿大溫哥華總領事梁梳根在儀式上說,對於有著共同祖先和文化背景的華人來說,這座建築寄托著一種濃厚的情感。他希望,致公堂遺址作為早期華人生活的一個見證,將有助於在加拿大宣揚中華文化傳統。

約200名加拿大華人參加了當天的掛牌儀式,許多人從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甚至是全國各地專程趕來。

巴克維爾是19世紀淘金熱時期的北美著名小鎮。據考證,19世紀60年代初期,巴克維爾有華人近5000人。大部分華人來自中國廣東省,他們到加拿大采金礦、修鐵路,為加拿大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每年有許多華裔到此尋找祖先遺跡,了解當時華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