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房產泡沫下的“80後”:能買就買,買不起拉倒(組圖)

房產泡沫下的“80後”:能買就買,買不起拉倒

文章來源: 張一眸 於 2009-08-01 00:42:59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19723/19723218.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2009年6月6日晚,一男子正在觀看位於北京中關村附近的二手房信息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19723/1972335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本報聯手某門戶網站所做的問卷調查(網頁截圖)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19723/19723374.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5月10日,唐駿舉行自傳首發式

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這一願望,似乎從未像現在這樣,離“80後”越來遙遠。

連續三個月來,京城樓市一路高歌猛進。

6月,北京商品房住宅的成交均價已達1.3萬元/平方米。據有關機構統計,北京二手房樓盤上半年最高漲幅高達44.4%。與此同時,京城“地王”頻現。

這一切,不由讓業界驚呼:樓市泡沫難道會越吹越大?

在這個新樓市泡沫時代,年輕一代飽受困擾。他們大多剛工作不久,或為愛侶“有房才結婚”所苦,或為父母“趕緊買房、再漲就永遠買不起”所逼,究竟何去何從?是租還是買?還是自有“破局”高招?為此,《青年周末》進行了多方調查。

房價“進”,青年“退”

京城房價高企,有購房意願的年輕人們將如何抉擇?本報進行了一項網絡調查,同時采訪了業界人士,希望能在基本麵上,大致勾勒出一幅樓市中的年輕化生態圖。



■近七成人受房價猛漲刺激,暫不出手


“今年堅決不買房,等著泡沫破裂!房價這麽高還買房,不正中了開發商和投資客的計?如果大家都不買,房價往哪漲。”

“現在堅決不買,先租房,等降價再考慮買房。”

“房子太貴,花一輩子心血不劃算,不如租房,等退休後回鄉下清靜清靜。”

7月24日,《青年周末》聯手某門戶網站對年輕人的購房動因和他們目前麵對樓市的態度進行了問卷調查。短短兩天內,就有1100多名網友參與。在調查後的跟帖回複上,諸如以上的評論似乎占了大多數。

眼看房價越來越高,北京城區四五環以內,一套小戶型的房子動輒百萬元起價。本就荷包羞澀的年輕人,即使有“啃老”首付,麵對每月數千元、長達二三十年的月供,也覺得難以擔負。他們開始產生另一種思考:或許,現在並不是購房佳機。這種思考,在本報的調查中,得以一窺。

截至記者發稿前,《青年周末》和某門戶網站共同發布的那份網絡調查共有1131名網友參與,麵對近三個月來猛漲的房價,有772名網民選擇了“被刺激得決定不買房了”。看來,將近7成的網民,將在這個前景不明的樓市選擇暫不出手。

而在1131名投票者中,有將近半數的人最近半年來看了房,有92%的人認為這幾個月來,北京房價已經“貴得離譜”。

而當麵對這樣一個問題:房價這麽高,住宅畢竟存在“70年產權”一說,是否考慮過租房也許比買房更便宜?56%的網民選擇“已經算過這筆賬”。

由於這是一個開放式的問題,網民們可以以留言的方式,解釋他們在算了這筆賬之後,將何去何從,又為何做出這樣的決定。

記者翻看留言後,發現不少網民認為樓市泡沫當前,還是再等等看。

■業界:今年買房的“80後”比去年少

在本報的調查之外,記者還曾給北京的多家大型房產機構打去電話,詢問他們是否有區分年齡群的購房信息調查。很可惜的是,“80後”似乎是房產市場並太看重的消費群,關於年輕人的購房意向等信息,各大機構都無相應調查。

“要說到年輕人這一塊,通常來說,他們的購房能力還是偏弱一些,購買的戶型也以一居、兩居的小戶型為主。購房主力軍絕對不是他們。所以要說到‘80後’買房,主要還是看他們是否具備這個消費力。但在今年這一輪最新的房價上漲中,現在北京的房價,已經超過他們的實際消費能力了。”7月27日下午,記者的電話打到北京易居房地產研究所時,副所長牟增彬如是解釋。

雖然這家房產研究所也沒有針對青年購房人群進行調查,但牟增彬回憶說:“總體上還是能明顯感覺到,今年買房的人群中,‘80後’要比去年少,但具體的比例數據很難估算。畢竟,現在北京整個樓市的均價都到1.3萬元/平方米了。從年輕人的收入來說,肯定是支付不起的。”

牟增彬所提到的“1.3萬元”正是來自北京房地產交易管理網統計的數據。作為北京市建委下屬的網站,該網站公布的數據,是京城財經媒體撰寫報道的唯一官方來源。記者查閱後發現,6月份,北京商品房住宅成交均價為13302元/平方米,比1月份上漲2864元/平方米,漲幅達27%。截止到7月初,上半年純商品住宅期房成交量為58470套,去年同期商品住宅期房成交量則為33284套,同比增加了25186套。成交量大幅上升。

而截至7月上半月,二手房可售房源為19736套,相比上月同期的17532套增加了近2500套。

“北京的房價,已經漲到曆史最高點了。” 電話那頭,牟增彬總結了這一句。

在這個幾乎要對“80後”說“不”的高價樓市時代,“80後”又想對樓市說什麽呢?

“80後”:能買就買,買不起拉倒

他們或是剛步出青蔥校園,或是工作幾年渴望組建小家庭,或是因有了孩子而想升級原住宅。他們,與你我麵目相仿、年齡相近。在這新一輪的房價“躥升”運動中,他們的抉擇,因其普通而普遍。



■一個應屆畢業生的看房史


拖著碩大的行李箱,走出北大校園那一刻,理科係畢業的博士小鄭有些彷徨。雖說今年剛畢業,可她算算自己也有28歲了,畢竟不同於“85後”剛本科畢業的小師弟師妹。

“所以,房子的事,也一直在想著。但讀書時,也隻是想,最多跟早畢業的同學打聽打聽。我真正開始有買房的想法,是在今年3月底4月初。”7月24日,《青年周末》記者聯係上小鄭,電話中,她娓娓道來。

小鄭的家裏還略有積蓄,父母也曾催著她早點買房。尤其當今年4月北京樓市開始突然發力,短短數周內就漲勢凶猛時,她的父母更有些著急,擔心“房價會越來越高,以後買更吃虧”,一直催著她早點看套小戶型,家裏好給出首付。

“主要是父母想得挺實際。他們覺得,家裏的錢存銀行也是存著,不如拿出來給我買房子用。我現在租著一套一居室,每月租金也要2000元。如果買套小房子,貸款20年,每月月供3000多元的話,會比租房貴。可這房子以後到底是你的。”

小鄭的工作單位在軍博地鐵站附近,於是,在父母的一再催促下,她開始了地鐵沿線的看房之旅。

小鄭的看房史雖短,卻很有網絡時代的年輕人特色。在跟記者的交談中,她多次用到了“功課”這兩個字來形容自己的看房前準備。

“本來什麽都不懂,容積率、得房率這些都在網上學起來,做足功課才不會被人騙。”

記者問道:既然打聽這麽詳細,而且房價又一路上漲,是不是打算趕緊出手?

電話那頭,小鄭沉默了半刻,說:“看房還是需要一個過程。普通老百姓買了是自住,又不是炒房。我想,我買房還是買需求,如果是自己喜歡的房子,總價也在可以接受範圍內,會出手。至於現在,不會跟著房價著急。”

她說:“因為自己看的都是2000年初左右建的樓盤,房子比較舊,從這幾個月的觀察來看,漲價幅度沒新小區那麽大。”

“比如玉泉路附近的一個經濟適用房樓盤,也就漲了1000元左右。雖說100平方米的總價漲了有10萬元,但如果就為了怕房價跌,就著急去買,萬一買得不合適,因為換也罷、賣也罷,花費的精力、時間成本可能會超過這10萬元。而且,房價還有下降的可能呢。”

小鄭還介紹說,跟自己同時畢業的幾個博士同學,也是差不多情況。她在網上“做功課”時,跟情況相同的網友交流起來,發現大家想法相似。

■一對情侶的婚房之困

劉穎(化名)在北京一家媒體工作,1981年出生,北京人。在有購房意向的年輕人中,劉穎的情況屬於最普遍的一種:因為著急結婚,所以著急買房。

可一個小家庭的組建,還是碰壁於房價之前。

劉穎和男友從認識到熱戀,已經有整整三年了。按照她的說法:“已經工作的女孩擱我這樣,差不多也該結婚了。”

可因為男友家在外地,家境較為一般,男友又天性孝順,堅持不從父母那裏要錢,而要靠自己攢出首付。

他倆的婚房夢開始於2006年初。當時的北京房價,還在小白領勉強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可隨即而來的房價漲勢,讓劉穎的結婚夢看起來那麽遙遙無期。

“本來今年年初,好不容易覺得首付攢得差不多了。結果一過4月份,一下子又躥上去了。就隔了兩周,我倆看上的一套房子,總價就漲了30萬元。”

劉穎徹底無奈了,她脫口而出:“我從25歲談戀愛,就一直在等房價靠譜點,結果到28歲了,還等呢。要不是房價我估計我早當媽了……我整個人生都為房價改變。”

抱怨歸抱怨,劉穎心裏卻另有了主意。她說:“現在買房太虧了,眼睜睜看著短期內房價漲這麽多,而且幾十萬的錢,倆人也得不吃不喝攢幾年。”

“幹脆啊,我逼著他倒插門算了。我們家房子夠住,我實在太想結婚了,婚後先住我家吧。網上都說現在的樓市泡沫太大,幹脆再等等看。”劉穎半帶玩笑,半是真。

■一個小家庭的升級換房

1981年出生的黃亮(化名)已經是一歲孩子的父親了。他和妻子都在和平裏附近的事業單位上班。

2003年時,倆人剛工作不久,正趕上單位的年輕人都流行申請經濟適用房。黃亮也申請了一個,買了套天通苑的兩居室。

但從升級當“80後”爸爸開始,黃亮就琢磨著要升級自己的家。他倆給自己定了新目標:離單位近,最好還是學區房,這樣孩子以後上重點學校方便。倆人從今年年初開始看房,當時和平裏一帶老式樓房的二手房均價在1.5萬元/平方米左右。

“我們看了沒多久,發現房價有上漲的趨勢。看到一套差不多的,就趕緊下手買了。”

2009年3月底,黃亮趕在泡沫來臨前的一刻,買了套100多平方米的學區房,全家順利實現換房。

“雖說新買的房子麵積和原來差不多,但我們上班,以後孩子上學都方便。現在我中午吃完飯,從單位溜達過去,看中介門口的牌子,那一片都漲到2.2萬元/平方米了。”

黃亮很慶幸,自己在這新一輪大漲前買了房。

他說,自己也曾就租還是買的問題算過一筆賬,但他覺得這賬不好算清。

他的解釋是:“雖說網上也有很多人在算租售比,說現在樓市泡沫很大。但我總覺得,中國的樓市屬於‘政策市’。房地產還是國家保住GDP增加率的很重要的一塊,每次房價但凡要跌下去,國家的相關政策似乎會放開些,比如二套房貸款放鬆等等。所以,我想啊,買房這事兒,純粹算經濟賬是算不清的。”

“有錢比有房更有安全感”

看來, “能買就買、買不起就算”成了年輕人麵對高價樓市的無奈選擇。但或許,即使真的能買得起,此時也未必是入市良機。7月26日,《青年周末》記者連線“打工皇帝“唐駿,請擅長理財的他為“80後”一破謎局。

■“買房不如租房”

在去年底房價低穀時,唐駿曾公開放言:買不如租。他舉自身為例,自己居住的是上海一家五星級酒店的長包房,250平方米,月租金是10萬元。如果買類似房產的話,約2500萬元一套。他說自己做投資,一年回報率為30%左右,2500萬元一年至少就是400萬元。而租房一年的租金才120萬元,等於賺了280萬元。他表示,這麽說並非炫耀自己聰明,是想說明現在房價太離譜,不適合入手。

青年周末:你曾說買房不如租房,現在還是持這個觀點嗎?

唐駿:對,我還是這個觀點。尤其是現在買房,有這麽幾個問題:第一,房價還是有周期性的,現在正是房價瘋狂上升的時期,從銀行的貸款情況和“地王”頻現的情況來看,最近的房產市場有很大的泡沫存在。一旦泡沫打破了,房價還有跌的可能性。沒必要現在殺入買房市場吧,萬一你正好買到泡沫將碎的點呢?第二,對現在的年輕人而言,你的工作、家庭、未來都充滿未知因素,不急在這一時,租房一樣可以好好住,又不是沒房住。

青年周末:可你的投資項目中也有一部分是房產,為什麽這麽勸阻“80後”買房?

唐駿:我就是因為投資房產,所以我知道房地產是暴利行業。建築成本很低的,開發商的地怎麽拿我也知道。拿上海來說,外環以內的某個樓盤,拿地的價格差不多在8000元到9000元/平方米,建築成本在1500元到2000元/平方米。這個房價的基本成本價在1.1萬元左右,但開盤後,這樣的房子能賣到1.7萬元/平方米左右,聽上去好像隻是50%的利潤,但這個樓盤好多層呢,總建築麵積大。第二,開發商是從銀行貸款。他自己說投入5個億來開發這個盤子,但可能他的資金就投入了1個億,剩下是銀行的錢。這就是個暴利行業。而且,今年的樓市泡沫很嚴重。以往房價上來,沒有這次上漲得速度這麽快。這次也就三個月,直接進入泡沫階段,曆史上都很少見到。

■“百萬家產又不能花”

青年周末:怎麽判斷出來?

唐駿:今年跟以往最大的一個不同是,政府放寬了政策,銀行放出很多貸款。大量的信貸資金進入股市,股市上去了,肯定會帶動樓市,這是連環的。所以可以說,是超級寬鬆的政策,而且是曆史上少有的寬鬆政策導致了銀行大量放貸。股市泡沫造成了樓市泡沫,一輪一輪,很明顯的。

而且買房的話,有一個很簡單的計算方式,可以算算是不是“泡沫房”。按國外的經濟學理論,一個回報率應達到千分之六到千分之七的投資,是相對風險比較小的投資。從租售比來說,也就是說,如果月租金能超過房價的千分之六,那這個房價就不是泡沫房價,可以買。可現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隨便一個房子就100萬元,這就意味著要租到6000元每月。但一般情況下,100萬元的房子也就租到3000元吧?那就說明,現在買房肯定是虧了。

青年周末:其實你說的這個租售比也有很多人在算。大量報道也在說,現在樓市是股虛火。但很多人還是堅持買房,到底這其中最大的動因是什麽呢?

唐駿:這就跟買股票一樣,“追漲不追跌”,這也是迎合買房人心理的,都是開發商的一種手段。你可能會覺得,自己提前買了,就是賺了。其實根本沒有賺,尤其是隻有一套房的年輕人,你就隻有一套房,你擁有的是數字上的價值,而且是很難流通的價值。有些年輕人買房早,看房價漲上去,會說“我現在有家產百萬了”。可問題是,這百萬家產又不能花,又不是現鈔。還不像股票,能直接套現賣掉。房子又不能這麽快進快出地操作。

青年周末:您的這套理論,是否影響到身邊的年輕下屬?

唐駿:他們有看到我的報道,我也跟周圍人說過。不過像我這樣住賓館,還是個特例。他們受到我的影響,更多的是按照千分之六的理論,去看泡沫較小地段的房子。當然,我可能是比較西方化的觀點,畢竟國內的文化傳統決定了,很多人會認為有房子才有安全感。但說到擁有感,其實還是手握真金白銀最重要,比擁有一個房子更重要。年輕人買房,大多需要幾十年的按揭吧,成為“房奴”之後,你的生活方式、價值取向,都會受到一定影響。所以,我倒很想說自己的一個觀點,有錢的安全感更大。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川普孫女慶14歲生日!伊凡卡母女美照連發
美媒爆料:特朗普厭倦了,希望她自己收拾殘局
馬斯克AI女友上線,每天1美元,火到係統宕機
美籍華人商務部員工前往中國探親後被禁出境
太空無秘密!美衛星拍下中國“實踐26號”超清特寫

24小時討論排行

韓國申遺全麵潰敗:泡菜 端午 大木匠技藝被聯合國撤銷
中國男在矽穀賣醬香餅月賺$2萬被逮捕 疑因“無照”…
"再造3個三峽" 雅魯藏布江工程開工意味著什麽?
幼兒園鉛中毒案調查出爐 人為投毒6人被捕17人被查
美國家情報總監:奧巴馬政府曾偽造川普通俄材料
告“叛國罪”!美情報總監鎖定奧巴馬時代三大情報首長
中國機器人3分鍾就能自行換電 24小時不間斷工作
川普不愛電動車 美政策大轉彎 電車將變貴
富國銀行駐美高管被中國限製離境,引發商界擔憂
共和黨出招反製中共 提案逼華府與北京“斷親”
LA車輛衝撞人群視頻曝光!30傷7命危 肇事者遭群毆
ICE再爆爭議!男子送女兒上學 當場被砸破車窗逮捕
加薩援助站再開火!以色列軍隊"無差別掃射"釀32死
5年人口暴漲近500萬,它憑什麽
農夫山泉收購美國地皮“我們的水被中國人買了”
華人旅館老板娘陳屍客房 遭強暴殺害 37歲男被判…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房產泡沫下的“80後”:能買就買,買不起拉倒

張一眸 2009-08-01 00:42:59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19723/19723218.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2009年6月6日晚,一男子正在觀看位於北京中關村附近的二手房信息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19723/1972335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本報聯手某門戶網站所做的問卷調查(網頁截圖)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19723/19723374.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5月10日,唐駿舉行自傳首發式

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這一願望,似乎從未像現在這樣,離“80後”越來遙遠。

連續三個月來,京城樓市一路高歌猛進。

6月,北京商品房住宅的成交均價已達1.3萬元/平方米。據有關機構統計,北京二手房樓盤上半年最高漲幅高達44.4%。與此同時,京城“地王”頻現。

這一切,不由讓業界驚呼:樓市泡沫難道會越吹越大?

在這個新樓市泡沫時代,年輕一代飽受困擾。他們大多剛工作不久,或為愛侶“有房才結婚”所苦,或為父母“趕緊買房、再漲就永遠買不起”所逼,究竟何去何從?是租還是買?還是自有“破局”高招?為此,《青年周末》進行了多方調查。

房價“進”,青年“退”

京城房價高企,有購房意願的年輕人們將如何抉擇?本報進行了一項網絡調查,同時采訪了業界人士,希望能在基本麵上,大致勾勒出一幅樓市中的年輕化生態圖。



■近七成人受房價猛漲刺激,暫不出手


“今年堅決不買房,等著泡沫破裂!房價這麽高還買房,不正中了開發商和投資客的計?如果大家都不買,房價往哪漲。”

“現在堅決不買,先租房,等降價再考慮買房。”

“房子太貴,花一輩子心血不劃算,不如租房,等退休後回鄉下清靜清靜。”

7月24日,《青年周末》聯手某門戶網站對年輕人的購房動因和他們目前麵對樓市的態度進行了問卷調查。短短兩天內,就有1100多名網友參與。在調查後的跟帖回複上,諸如以上的評論似乎占了大多數。

眼看房價越來越高,北京城區四五環以內,一套小戶型的房子動輒百萬元起價。本就荷包羞澀的年輕人,即使有“啃老”首付,麵對每月數千元、長達二三十年的月供,也覺得難以擔負。他們開始產生另一種思考:或許,現在並不是購房佳機。這種思考,在本報的調查中,得以一窺。

截至記者發稿前,《青年周末》和某門戶網站共同發布的那份網絡調查共有1131名網友參與,麵對近三個月來猛漲的房價,有772名網民選擇了“被刺激得決定不買房了”。看來,將近7成的網民,將在這個前景不明的樓市選擇暫不出手。

而在1131名投票者中,有將近半數的人最近半年來看了房,有92%的人認為這幾個月來,北京房價已經“貴得離譜”。

而當麵對這樣一個問題:房價這麽高,住宅畢竟存在“70年產權”一說,是否考慮過租房也許比買房更便宜?56%的網民選擇“已經算過這筆賬”。

由於這是一個開放式的問題,網民們可以以留言的方式,解釋他們在算了這筆賬之後,將何去何從,又為何做出這樣的決定。

記者翻看留言後,發現不少網民認為樓市泡沫當前,還是再等等看。

■業界:今年買房的“80後”比去年少

在本報的調查之外,記者還曾給北京的多家大型房產機構打去電話,詢問他們是否有區分年齡群的購房信息調查。很可惜的是,“80後”似乎是房產市場並太看重的消費群,關於年輕人的購房意向等信息,各大機構都無相應調查。

“要說到年輕人這一塊,通常來說,他們的購房能力還是偏弱一些,購買的戶型也以一居、兩居的小戶型為主。購房主力軍絕對不是他們。所以要說到‘80後’買房,主要還是看他們是否具備這個消費力。但在今年這一輪最新的房價上漲中,現在北京的房價,已經超過他們的實際消費能力了。”7月27日下午,記者的電話打到北京易居房地產研究所時,副所長牟增彬如是解釋。

雖然這家房產研究所也沒有針對青年購房人群進行調查,但牟增彬回憶說:“總體上還是能明顯感覺到,今年買房的人群中,‘80後’要比去年少,但具體的比例數據很難估算。畢竟,現在北京整個樓市的均價都到1.3萬元/平方米了。從年輕人的收入來說,肯定是支付不起的。”

牟增彬所提到的“1.3萬元”正是來自北京房地產交易管理網統計的數據。作為北京市建委下屬的網站,該網站公布的數據,是京城財經媒體撰寫報道的唯一官方來源。記者查閱後發現,6月份,北京商品房住宅成交均價為13302元/平方米,比1月份上漲2864元/平方米,漲幅達27%。截止到7月初,上半年純商品住宅期房成交量為58470套,去年同期商品住宅期房成交量則為33284套,同比增加了25186套。成交量大幅上升。

而截至7月上半月,二手房可售房源為19736套,相比上月同期的17532套增加了近2500套。

“北京的房價,已經漲到曆史最高點了。” 電話那頭,牟增彬總結了這一句。

在這個幾乎要對“80後”說“不”的高價樓市時代,“80後”又想對樓市說什麽呢?

“80後”:能買就買,買不起拉倒

他們或是剛步出青蔥校園,或是工作幾年渴望組建小家庭,或是因有了孩子而想升級原住宅。他們,與你我麵目相仿、年齡相近。在這新一輪的房價“躥升”運動中,他們的抉擇,因其普通而普遍。



■一個應屆畢業生的看房史


拖著碩大的行李箱,走出北大校園那一刻,理科係畢業的博士小鄭有些彷徨。雖說今年剛畢業,可她算算自己也有28歲了,畢竟不同於“85後”剛本科畢業的小師弟師妹。

“所以,房子的事,也一直在想著。但讀書時,也隻是想,最多跟早畢業的同學打聽打聽。我真正開始有買房的想法,是在今年3月底4月初。”7月24日,《青年周末》記者聯係上小鄭,電話中,她娓娓道來。

小鄭的家裏還略有積蓄,父母也曾催著她早點買房。尤其當今年4月北京樓市開始突然發力,短短數周內就漲勢凶猛時,她的父母更有些著急,擔心“房價會越來越高,以後買更吃虧”,一直催著她早點看套小戶型,家裏好給出首付。

“主要是父母想得挺實際。他們覺得,家裏的錢存銀行也是存著,不如拿出來給我買房子用。我現在租著一套一居室,每月租金也要2000元。如果買套小房子,貸款20年,每月月供3000多元的話,會比租房貴。可這房子以後到底是你的。”

小鄭的工作單位在軍博地鐵站附近,於是,在父母的一再催促下,她開始了地鐵沿線的看房之旅。

小鄭的看房史雖短,卻很有網絡時代的年輕人特色。在跟記者的交談中,她多次用到了“功課”這兩個字來形容自己的看房前準備。

“本來什麽都不懂,容積率、得房率這些都在網上學起來,做足功課才不會被人騙。”

記者問道:既然打聽這麽詳細,而且房價又一路上漲,是不是打算趕緊出手?

電話那頭,小鄭沉默了半刻,說:“看房還是需要一個過程。普通老百姓買了是自住,又不是炒房。我想,我買房還是買需求,如果是自己喜歡的房子,總價也在可以接受範圍內,會出手。至於現在,不會跟著房價著急。”

她說:“因為自己看的都是2000年初左右建的樓盤,房子比較舊,從這幾個月的觀察來看,漲價幅度沒新小區那麽大。”

“比如玉泉路附近的一個經濟適用房樓盤,也就漲了1000元左右。雖說100平方米的總價漲了有10萬元,但如果就為了怕房價跌,就著急去買,萬一買得不合適,因為換也罷、賣也罷,花費的精力、時間成本可能會超過這10萬元。而且,房價還有下降的可能呢。”

小鄭還介紹說,跟自己同時畢業的幾個博士同學,也是差不多情況。她在網上“做功課”時,跟情況相同的網友交流起來,發現大家想法相似。

■一對情侶的婚房之困

劉穎(化名)在北京一家媒體工作,1981年出生,北京人。在有購房意向的年輕人中,劉穎的情況屬於最普遍的一種:因為著急結婚,所以著急買房。

可一個小家庭的組建,還是碰壁於房價之前。

劉穎和男友從認識到熱戀,已經有整整三年了。按照她的說法:“已經工作的女孩擱我這樣,差不多也該結婚了。”

可因為男友家在外地,家境較為一般,男友又天性孝順,堅持不從父母那裏要錢,而要靠自己攢出首付。

他倆的婚房夢開始於2006年初。當時的北京房價,還在小白領勉強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可隨即而來的房價漲勢,讓劉穎的結婚夢看起來那麽遙遙無期。

“本來今年年初,好不容易覺得首付攢得差不多了。結果一過4月份,一下子又躥上去了。就隔了兩周,我倆看上的一套房子,總價就漲了30萬元。”

劉穎徹底無奈了,她脫口而出:“我從25歲談戀愛,就一直在等房價靠譜點,結果到28歲了,還等呢。要不是房價我估計我早當媽了……我整個人生都為房價改變。”

抱怨歸抱怨,劉穎心裏卻另有了主意。她說:“現在買房太虧了,眼睜睜看著短期內房價漲這麽多,而且幾十萬的錢,倆人也得不吃不喝攢幾年。”

“幹脆啊,我逼著他倒插門算了。我們家房子夠住,我實在太想結婚了,婚後先住我家吧。網上都說現在的樓市泡沫太大,幹脆再等等看。”劉穎半帶玩笑,半是真。

■一個小家庭的升級換房

1981年出生的黃亮(化名)已經是一歲孩子的父親了。他和妻子都在和平裏附近的事業單位上班。

2003年時,倆人剛工作不久,正趕上單位的年輕人都流行申請經濟適用房。黃亮也申請了一個,買了套天通苑的兩居室。

但從升級當“80後”爸爸開始,黃亮就琢磨著要升級自己的家。他倆給自己定了新目標:離單位近,最好還是學區房,這樣孩子以後上重點學校方便。倆人從今年年初開始看房,當時和平裏一帶老式樓房的二手房均價在1.5萬元/平方米左右。

“我們看了沒多久,發現房價有上漲的趨勢。看到一套差不多的,就趕緊下手買了。”

2009年3月底,黃亮趕在泡沫來臨前的一刻,買了套100多平方米的學區房,全家順利實現換房。

“雖說新買的房子麵積和原來差不多,但我們上班,以後孩子上學都方便。現在我中午吃完飯,從單位溜達過去,看中介門口的牌子,那一片都漲到2.2萬元/平方米了。”

黃亮很慶幸,自己在這新一輪大漲前買了房。

他說,自己也曾就租還是買的問題算過一筆賬,但他覺得這賬不好算清。

他的解釋是:“雖說網上也有很多人在算租售比,說現在樓市泡沫很大。但我總覺得,中國的樓市屬於‘政策市’。房地產還是國家保住GDP增加率的很重要的一塊,每次房價但凡要跌下去,國家的相關政策似乎會放開些,比如二套房貸款放鬆等等。所以,我想啊,買房這事兒,純粹算經濟賬是算不清的。”

“有錢比有房更有安全感”

看來, “能買就買、買不起就算”成了年輕人麵對高價樓市的無奈選擇。但或許,即使真的能買得起,此時也未必是入市良機。7月26日,《青年周末》記者連線“打工皇帝“唐駿,請擅長理財的他為“80後”一破謎局。

■“買房不如租房”

在去年底房價低穀時,唐駿曾公開放言:買不如租。他舉自身為例,自己居住的是上海一家五星級酒店的長包房,250平方米,月租金是10萬元。如果買類似房產的話,約2500萬元一套。他說自己做投資,一年回報率為30%左右,2500萬元一年至少就是400萬元。而租房一年的租金才120萬元,等於賺了280萬元。他表示,這麽說並非炫耀自己聰明,是想說明現在房價太離譜,不適合入手。

青年周末:你曾說買房不如租房,現在還是持這個觀點嗎?

唐駿:對,我還是這個觀點。尤其是現在買房,有這麽幾個問題:第一,房價還是有周期性的,現在正是房價瘋狂上升的時期,從銀行的貸款情況和“地王”頻現的情況來看,最近的房產市場有很大的泡沫存在。一旦泡沫打破了,房價還有跌的可能性。沒必要現在殺入買房市場吧,萬一你正好買到泡沫將碎的點呢?第二,對現在的年輕人而言,你的工作、家庭、未來都充滿未知因素,不急在這一時,租房一樣可以好好住,又不是沒房住。

青年周末:可你的投資項目中也有一部分是房產,為什麽這麽勸阻“80後”買房?

唐駿:我就是因為投資房產,所以我知道房地產是暴利行業。建築成本很低的,開發商的地怎麽拿我也知道。拿上海來說,外環以內的某個樓盤,拿地的價格差不多在8000元到9000元/平方米,建築成本在1500元到2000元/平方米。這個房價的基本成本價在1.1萬元左右,但開盤後,這樣的房子能賣到1.7萬元/平方米左右,聽上去好像隻是50%的利潤,但這個樓盤好多層呢,總建築麵積大。第二,開發商是從銀行貸款。他自己說投入5個億來開發這個盤子,但可能他的資金就投入了1個億,剩下是銀行的錢。這就是個暴利行業。而且,今年的樓市泡沫很嚴重。以往房價上來,沒有這次上漲得速度這麽快。這次也就三個月,直接進入泡沫階段,曆史上都很少見到。

■“百萬家產又不能花”

青年周末:怎麽判斷出來?

唐駿:今年跟以往最大的一個不同是,政府放寬了政策,銀行放出很多貸款。大量的信貸資金進入股市,股市上去了,肯定會帶動樓市,這是連環的。所以可以說,是超級寬鬆的政策,而且是曆史上少有的寬鬆政策導致了銀行大量放貸。股市泡沫造成了樓市泡沫,一輪一輪,很明顯的。

而且買房的話,有一個很簡單的計算方式,可以算算是不是“泡沫房”。按國外的經濟學理論,一個回報率應達到千分之六到千分之七的投資,是相對風險比較小的投資。從租售比來說,也就是說,如果月租金能超過房價的千分之六,那這個房價就不是泡沫房價,可以買。可現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隨便一個房子就100萬元,這就意味著要租到6000元每月。但一般情況下,100萬元的房子也就租到3000元吧?那就說明,現在買房肯定是虧了。

青年周末:其實你說的這個租售比也有很多人在算。大量報道也在說,現在樓市是股虛火。但很多人還是堅持買房,到底這其中最大的動因是什麽呢?

唐駿:這就跟買股票一樣,“追漲不追跌”,這也是迎合買房人心理的,都是開發商的一種手段。你可能會覺得,自己提前買了,就是賺了。其實根本沒有賺,尤其是隻有一套房的年輕人,你就隻有一套房,你擁有的是數字上的價值,而且是很難流通的價值。有些年輕人買房早,看房價漲上去,會說“我現在有家產百萬了”。可問題是,這百萬家產又不能花,又不是現鈔。還不像股票,能直接套現賣掉。房子又不能這麽快進快出地操作。

青年周末:您的這套理論,是否影響到身邊的年輕下屬?

唐駿:他們有看到我的報道,我也跟周圍人說過。不過像我這樣住賓館,還是個特例。他們受到我的影響,更多的是按照千分之六的理論,去看泡沫較小地段的房子。當然,我可能是比較西方化的觀點,畢竟國內的文化傳統決定了,很多人會認為有房子才有安全感。但說到擁有感,其實還是手握真金白銀最重要,比擁有一個房子更重要。年輕人買房,大多需要幾十年的按揭吧,成為“房奴”之後,你的生活方式、價值取向,都會受到一定影響。所以,我倒很想說自己的一個觀點,有錢的安全感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