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矚目的秦始皇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13日正式啟動。在首日的發掘過程中,發現了彩色武士俑以及緊挨著的戰車等。
相隔24年後,秦始皇兵馬俑一號坑13日展開第三次發掘。下午1時許,考古發掘啟動儀式舉行,國家文物部門給秦俑博物館考古隊頒發了“發掘證”,隨後考古工作者開始進行發掘。
發掘開始後,考古工作者細致地用鏟子、毛刷等進行清理,有的進行仔細繪圖,有的噴水保持土壤濕度。
首日發掘三大亮點:發現彩俑 戰車緊相連
據介紹,當天的發掘有三大亮點。第一、發現青銅箭頭;第二、發現彩色武士俑,有可能發現彩俑陣;第三、發現兩輛距離非常近的馬拉戰車,這在一號坑之前的發掘中是非常少見的。
考古人員在一尊戰士陶俑身上發現了棕褐色漆皮,可能有彩繪的殘留。據介紹,在進行細部清理的時候,也許能發現殘存的紅色顏料。從已露出地麵的部分看,存在陶俑下半身都是彩色的可能。
另一尊鎧甲武士俑保存更為完整,頭發清晰可見,還留著漂亮的八字胡。在武士俑的瞳孔、發帶邊上都有一些色彩,與脫落較嚴重的另一半邊臉相比,對比很明顯。據考古人員介紹,這表明有可能存在大規模的彩色兵俑陣。
視頻說明:現場可以看到,有些兵馬俑的半個頭部已經露了出來,考古人員正在遺址坑中進行發掘。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news/2009/6/13/20090613190908f930a.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這是將於13日下午開始第3次考古發掘的秦兵馬俑一號坑發掘現場。新華社記者焦衛平攝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news/2009/6/13/2009061319082535e1b.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6月13日, 工作人員在一號坑進行發掘工作。新華社記者焦衛平攝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news/2009/6/13/200906131907497110d.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6月13日, 工作人員在一號坑進行發掘工作。新華社記者焦衛平攝
據秦兵馬俑博物館副館長曹瑋介紹,“根據目前的最新發掘情況,最重要的是在一號坑內發現了兩輛四馬戰車‘親密無間’,這種情況在兵馬俑考古史上還是首次發現。”
考古人員當天還發現了一個彩色的漆木環,已蒙上塑料薄膜並進行保護性處理。據介紹,接下來會做一個模型。至於這個木環的本來麵目,有人說是鼓,但參與發掘的工作人員表示,更可能是戰車的部件。另一些工作人員則對木環進行拍照、繪圖、存檔等處理。
一號坑發掘不拒遊客 “邊發掘邊開放”世界罕見
據秦兵馬俑博物館館長吳永琪介紹,一號坑第三次挖掘期間,遊客參觀不受影響,對中外人士開放發掘現場,這種邊發掘邊開放的形式在世界上是罕見的。它不僅可以讓人們看到各種遺跡遺物出土時的現狀,而且可以使人們了解考古發掘工作的過程。
考古發掘並非一朝一夕之事。據估計,這次發掘工作要持續一年之久。吳永琪介紹說,他們計劃用五年的時間將北側(就是秦俑一號坑東西方向)2000平米左右的麵積全部發掘出來,以使北側的2000平方米東西貫通起來。
秦兵馬俑概況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位於秦始皇帝陵以東1.5公裏處,秦兵馬俑一號、二號、三號坑先後被發掘,於1979年10月1日麵向公眾展出。在三座坑中,一號坑氣勢最為宏大和壯觀,它呈長方形,是一個以戰車和步兵相間的主力軍陣,麵積達14260平方米。目前已經發掘出土陶俑1千餘件,各種青銅器近萬件。根據出土兵俑的排列密度,考古專家預計一號坑內共埋葬兵馬俑6000餘件,仍有大部分還深埋地下。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秦俑考古隊在1978年到1984年間,對兵馬俑一號坑進行了正式發掘,出土陶俑1087件。其後,考古隊1985年對一號坑展開了第二次考古發掘,但是限於當時技術設備不完善等原因,發掘工作隻進行了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