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我國發現首個有羽毛恐龍足跡化石 功在“熱河”(圖)

我國發現首個有羽毛恐龍足跡化石 功在“熱河”

文章來源: 路小川 於 2009-06-13 22:41:15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0614/200961495722.gif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尾羽龍的複原圖。它因為尾巴上整齊的羽毛而得名。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0614/200961495950.gif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尾羽龍足部骨骼與足跡化石的比對效果。黑色箭頭指出的是兩者不太吻合的部分。

  明天,中國與美國古生物學家將聯合公布一個重要的發現:他們在世界上第一次發現了帶毛恐龍的足跡化石,記者特地采訪了研究者之一、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的邢立達,向讀者呈現這一發現的全貌。

  1 首次發現功在“熱河”

  這塊足跡化石是在遼寧省四合屯距今約1.28億年的地層中發現的,上麵有三個半清晰的恐龍足跡。

  四合屯是“熱河生物群”最重要的發掘地點之一。20世紀早期,遼西地區根據當時的行政區劃屬於“熱河省”。

  美國地質學家葛利普1923年在撰寫《中國地質學》時,將當時熱河省淩源縣附近含化石的地層定名為“熱河係(Jehol Series)”;1928年他又提出了“熱河動物群(Jehol Fauna)”的名稱。我們現在仍采用“熱河生物群”這個名稱。熱河生物群的化石保存得非常精美,很多化石中都保存了羽毛和其他皮膚衍生物的痕跡。這可能是由於頻繁的火山活動,動植物周期性地被火山噴出物與河流、湖泊的沉積物覆蓋,為化石的保存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熱河生物群發現了大量帶羽毛的恐龍化石,這些發現連結了恐龍與鳥類的關係,並涉及到羽毛與飛行的起源問題,牢牢抓住了全世界古生物學家與公眾的眼光。而這些有羽毛恐龍的腳部形態是什麽樣子的呢?古生物學家一直沒有找到相應的恐龍足跡化石。

  1998年,中國地質博物館在四合屯征集到一塊恐龍足跡化石,它直到今天才正式公之於眾。邢立達表示,雖然可能世界上很多恐龍是帶羽毛的,但是隻有在中國遼寧才具備條件保存下恐龍羽毛的化石證據。而1998年在遼寧省四合屯發現的足跡又是在這裏發現的第一個恐龍足跡化石,經過研究,發現這種足跡很可能屬於一種帶羽毛的恐龍,所以說這是人類“首次發現帶毛恐龍的足跡”。



  2 足跡形狀就像大鳥


  這個創造紀錄的研究小組的成員包括邢立達、美國猶他州迪克西州立學院的傑瑞德·哈裏斯教授、中國地質博物館馮向陽研究員等人。他們首先確定這些足跡屬於“似鷸龍足跡”。這種足跡是最早被發現的恐龍足跡類型,發現者叫希區柯克。他認為這是一種大水鳥的足跡。“這可以認為是因為當時他知識局限的誤判,也可以說是一種‘超前思維’,因為現在認為小型獸腳類恐龍和鳥並沒有本質區別。”邢立達說。後來科學家們經過研究,確定這個化石屬於一種小型的獸腳類恐龍,被命名為“似鷸龍足跡”。

  “似鷸龍足跡”是一個恐龍足跡類型。它最小幾厘米長,最大20厘米長,代表一類侏羅紀到白堊紀早期的小型獸腳類恐龍足跡,現在已知有十幾種恐龍能留下這樣的足跡。還有別的恐龍足跡類型,大小和形態都是分類的依據,比如輪廓比較大,有第一趾痕跡的足跡化石類型名叫“異足龍足跡”。注意,“似鷸龍” 和“異足龍”都不是恐龍的名字。

  確定了足跡的類型,研究小組開始著手確定留下足跡的恐龍的大小。古生物學家有經驗公式:恐龍臀高通常是腳印長度的4倍,而恐龍的全長通常是臀高的二至三倍。通過測量,每個足跡平均長14厘米,可推斷留下這批足跡的恐龍體長約1.5米。

  隨後,研究小組開始著手比對現有的化石資料。邢立達說,他們擁有幾十個和足跡化石年代相符,並符合“似鷸龍足跡”特征的恐龍和鳥類標本,其中有完整腳部的隻有七八個。他們首先排除了傷齒龍類與馳龍類,因為它們第二趾抬起而不能形成三趾型的足跡。邢立達說,所謂恐龍的“第二趾”就是恐龍前麵的腳趾中最靠內部的一個,相當於人類的食指。有些食肉恐龍的第二趾是搏殺的武器,所以並不參與走路,平常就像折刀一樣折疊起來。在電影《侏羅紀公園》裏,我們看到“迅猛龍”的一根帶長爪的腳趾就可以折起和放下。之後,研究小組仔細觀察了霸王龍類的帝龍,竊蛋龍類的尾羽龍、原始祖鳥;美頜龍類的中華龍鳥、華夏頜龍、中華麗羽龍等保存有足部的同時代恐龍化石,最終確定,足跡化石與“尾羽龍”腳部極為接近。

  3 “帶毛”足跡透露玄機

  尾羽龍是發現於1997年的一種獸腳類恐龍。尾羽龍的前肢非常小,所以它肯定不會飛。它的尾骨也很短,不過脖子卻很長。在它的胃部,還保留著一堆小石子,這就是現代鳥類胃中常有的胃石,用於磨碎和消化食物。胃石在鳥類和其他種類的恐龍當中很常見,但在獸腳類恐龍當中卻是非常罕見的。最激動人心的是,化石證明在尾羽龍的尾巴頂端長著一束扇形排列的尾羽,在它的前肢上也長著一排羽毛。這些羽毛具有明顯的羽軸,也發育有羽片,總體形態和現代羽毛非常相似;惟一的區別在於它的羽片是對稱分布的,而包括始祖鳥在內的鳥類的羽毛則具有非對稱分布的羽片。一般認為,非對稱的羽毛具有飛行功能。尾羽龍對稱的羽毛可能代表羽毛演化的相對原始階段。

  研究表明,尾羽龍和獸腳類恐龍當中的竊蛋龍類非常近似。竊蛋龍類常見於亞洲和北美白堊紀,是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類恐龍。古生物學家們最初誤以為這類恐龍以偷食其他恐龍蛋為生,因而得名竊蛋龍,後來的發現表明這類恐龍實際上是趴在蛋上孵化自己產的卵。

  從這些足跡中,可以看出關於帶毛恐龍生活習性的一些珍貴信息。這次發現的恐龍足跡一共有3個半,經過研究,否定了它是一個個體的腳印的推測,判定它是由2-3個個體留下的。因為恐龍足跡保存時間很短,可以認為這些足跡基本上是同時形成的,由此可以判斷這些恐龍是群體行動的。這是第一次得到尾羽龍群體行動的證據。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中國人大買加州房產 野火肆虐後 數十萬空屋格外刺眼
安吉麗娜朱莉的19歲親生女亮相,被曝已和戀人同居
王室密談錄音疑流出!哈裏求和條件曝光:要棄梅根了?
特朗普心生一計,歐洲人頭都大了...
看不懂“娃哈哈爭產”?來看這一篇就夠了!

24小時討論排行

美國加州州長跳腳:特朗普想把未來拱手交給中國!
宗慶後生前購買美國千萬豪宅曝光 頂級定製 奢華至極
美媒猛批:中國人想通了,如今美國人卻不懂了
18億美元的隱秘信托,宗馥莉如何用110萬就擊穿了?
特朗普:他是我任命的最差勁的官員之一 這個“蠢貨”
美媒曝猛料:特朗普給愛潑斯坦寫過粗俗的生日賀信
川普:中國很快會處死芬太尼製造者 北京:責任在美國自身
美企CEO偷情在演唱會被拍 發文道歉 呼籲尊重隱私
CSGO Zeus不雅影片延燒! 傳當事女大生遭懲處後墜樓
女子花60萬斷骨增高13厘米,卻落下終身疾病
冰箱上安攝像頭:宗馥莉有被害妄想嗎?
遺產爭奪撲朔迷離 宗馥莉被要求說明百萬美元下落
宗慶後三弟全家美籍負責在美資產 杜建英小兒生父存疑
小腿出現腫脹,特朗普患上的靜脈疾病是什麽
一男一女,今天刷爆了領英!全美吃瓜
紐約CEO跟女高管相擁聽演唱會,上大屏幕後忙躲閃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我國發現首個有羽毛恐龍足跡化石 功在“熱河”

路小川 2009-06-13 22:41:15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0614/200961495722.gif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尾羽龍的複原圖。它因為尾巴上整齊的羽毛而得名。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0614/200961495950.gif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尾羽龍足部骨骼與足跡化石的比對效果。黑色箭頭指出的是兩者不太吻合的部分。

  明天,中國與美國古生物學家將聯合公布一個重要的發現:他們在世界上第一次發現了帶毛恐龍的足跡化石,記者特地采訪了研究者之一、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的邢立達,向讀者呈現這一發現的全貌。

  1 首次發現功在“熱河”

  這塊足跡化石是在遼寧省四合屯距今約1.28億年的地層中發現的,上麵有三個半清晰的恐龍足跡。

  四合屯是“熱河生物群”最重要的發掘地點之一。20世紀早期,遼西地區根據當時的行政區劃屬於“熱河省”。

  美國地質學家葛利普1923年在撰寫《中國地質學》時,將當時熱河省淩源縣附近含化石的地層定名為“熱河係(Jehol Series)”;1928年他又提出了“熱河動物群(Jehol Fauna)”的名稱。我們現在仍采用“熱河生物群”這個名稱。熱河生物群的化石保存得非常精美,很多化石中都保存了羽毛和其他皮膚衍生物的痕跡。這可能是由於頻繁的火山活動,動植物周期性地被火山噴出物與河流、湖泊的沉積物覆蓋,為化石的保存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熱河生物群發現了大量帶羽毛的恐龍化石,這些發現連結了恐龍與鳥類的關係,並涉及到羽毛與飛行的起源問題,牢牢抓住了全世界古生物學家與公眾的眼光。而這些有羽毛恐龍的腳部形態是什麽樣子的呢?古生物學家一直沒有找到相應的恐龍足跡化石。

  1998年,中國地質博物館在四合屯征集到一塊恐龍足跡化石,它直到今天才正式公之於眾。邢立達表示,雖然可能世界上很多恐龍是帶羽毛的,但是隻有在中國遼寧才具備條件保存下恐龍羽毛的化石證據。而1998年在遼寧省四合屯發現的足跡又是在這裏發現的第一個恐龍足跡化石,經過研究,發現這種足跡很可能屬於一種帶羽毛的恐龍,所以說這是人類“首次發現帶毛恐龍的足跡”。



  2 足跡形狀就像大鳥


  這個創造紀錄的研究小組的成員包括邢立達、美國猶他州迪克西州立學院的傑瑞德·哈裏斯教授、中國地質博物館馮向陽研究員等人。他們首先確定這些足跡屬於“似鷸龍足跡”。這種足跡是最早被發現的恐龍足跡類型,發現者叫希區柯克。他認為這是一種大水鳥的足跡。“這可以認為是因為當時他知識局限的誤判,也可以說是一種‘超前思維’,因為現在認為小型獸腳類恐龍和鳥並沒有本質區別。”邢立達說。後來科學家們經過研究,確定這個化石屬於一種小型的獸腳類恐龍,被命名為“似鷸龍足跡”。

  “似鷸龍足跡”是一個恐龍足跡類型。它最小幾厘米長,最大20厘米長,代表一類侏羅紀到白堊紀早期的小型獸腳類恐龍足跡,現在已知有十幾種恐龍能留下這樣的足跡。還有別的恐龍足跡類型,大小和形態都是分類的依據,比如輪廓比較大,有第一趾痕跡的足跡化石類型名叫“異足龍足跡”。注意,“似鷸龍” 和“異足龍”都不是恐龍的名字。

  確定了足跡的類型,研究小組開始著手確定留下足跡的恐龍的大小。古生物學家有經驗公式:恐龍臀高通常是腳印長度的4倍,而恐龍的全長通常是臀高的二至三倍。通過測量,每個足跡平均長14厘米,可推斷留下這批足跡的恐龍體長約1.5米。

  隨後,研究小組開始著手比對現有的化石資料。邢立達說,他們擁有幾十個和足跡化石年代相符,並符合“似鷸龍足跡”特征的恐龍和鳥類標本,其中有完整腳部的隻有七八個。他們首先排除了傷齒龍類與馳龍類,因為它們第二趾抬起而不能形成三趾型的足跡。邢立達說,所謂恐龍的“第二趾”就是恐龍前麵的腳趾中最靠內部的一個,相當於人類的食指。有些食肉恐龍的第二趾是搏殺的武器,所以並不參與走路,平常就像折刀一樣折疊起來。在電影《侏羅紀公園》裏,我們看到“迅猛龍”的一根帶長爪的腳趾就可以折起和放下。之後,研究小組仔細觀察了霸王龍類的帝龍,竊蛋龍類的尾羽龍、原始祖鳥;美頜龍類的中華龍鳥、華夏頜龍、中華麗羽龍等保存有足部的同時代恐龍化石,最終確定,足跡化石與“尾羽龍”腳部極為接近。

  3 “帶毛”足跡透露玄機

  尾羽龍是發現於1997年的一種獸腳類恐龍。尾羽龍的前肢非常小,所以它肯定不會飛。它的尾骨也很短,不過脖子卻很長。在它的胃部,還保留著一堆小石子,這就是現代鳥類胃中常有的胃石,用於磨碎和消化食物。胃石在鳥類和其他種類的恐龍當中很常見,但在獸腳類恐龍當中卻是非常罕見的。最激動人心的是,化石證明在尾羽龍的尾巴頂端長著一束扇形排列的尾羽,在它的前肢上也長著一排羽毛。這些羽毛具有明顯的羽軸,也發育有羽片,總體形態和現代羽毛非常相似;惟一的區別在於它的羽片是對稱分布的,而包括始祖鳥在內的鳥類的羽毛則具有非對稱分布的羽片。一般認為,非對稱的羽毛具有飛行功能。尾羽龍對稱的羽毛可能代表羽毛演化的相對原始階段。

  研究表明,尾羽龍和獸腳類恐龍當中的竊蛋龍類非常近似。竊蛋龍類常見於亞洲和北美白堊紀,是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類恐龍。古生物學家們最初誤以為這類恐龍以偷食其他恐龍蛋為生,因而得名竊蛋龍,後來的發現表明這類恐龍實際上是趴在蛋上孵化自己產的卵。

  從這些足跡中,可以看出關於帶毛恐龍生活習性的一些珍貴信息。這次發現的恐龍足跡一共有3個半,經過研究,否定了它是一個個體的腳印的推測,判定它是由2-3個個體留下的。因為恐龍足跡保存時間很短,可以認為這些足跡基本上是同時形成的,由此可以判斷這些恐龍是群體行動的。這是第一次得到尾羽龍群體行動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