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衛星上俯瞰地球:格陵蘭島上的奇特積雲旋渦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北京時間3月6日消息,據英國《衛報》報道,美國宇航局(NASA)目前在近地軌道共運行有數十顆地球觀測衛星(EOS),這些衛星提供的數據和圖像,對於科學家們適時監測地球環境和氣候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以下是美國宇航局地球觀測衛星2月份拍攝的一組衛星照片:

  1、克羅地亞卡斯特熔岩山脈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0306/2009367818.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克羅地亞卡斯特熔岩山脈

  克羅地亞境內的彼歐闊沃山脈(Biokovo)是阿爾卑斯迪納拉山脈的一部分。彼歐闊沃山脈本身也是一個國家公園,是一處廣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山脈最高峰約為1762米。後來由於雨水侵蝕等原因,該地區形成了著名的卡斯特熔岩地形。火山噴發的熔岩在流動過程中,會隨著地貌形態的變化而變化,因而有的如海上洶湧的波濤,有的又平坦得像一塊蘆席,變化萬千,奇妙非凡。而熔岩旋流則形成了高原東南常見的螺旋形小錐體,如熔岩內發生噴氣,則形成喇叭花狀和環狀噴氣穴或塔式疊維,甚至還可形成熔漿洞穴。遊覽克羅地亞境內的卡斯特熔岩山脈,人們可以領略到大自然給予人類的奇異魅力。

  2、格陵蘭島上空的積雲旋渦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0306/2009367836.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格陵蘭島上空的積雲旋渦

  在2月份,來自北方的冷空氣遭遇格陵蘭海域上空的潮濕空氣,於是在揚曼因島附近上空形成了一排排的積雲。而揚曼因島本身對天氣也施加了影響,它阻礙了風的行進。就像水流會分開繞過河裏的巨石一樣,吹來的風也會在揚曼因島的北麵分叉,然後在它的南麵又再次匯攏。在揚曼因島的下風處,當冷空氣從岩石表麵刮過時,會形成一連串螺旋狀的旋渦,被稱為“馮-卡門渦街”。在圖片的左上角,可以看到一小片白雪覆蓋的格陵蘭島的海岸線以及海冰。在靠近海岸線的地方還有許多巨大而不規則的浮冰漂浮著。這張照片由美國宇航局衛星上的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譜儀拍攝的。

  3、歐洲國家荷蘭的全景圖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0306/200936785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歐洲國家荷蘭的全景圖

  照片上顯示的就是荷蘭的全景圖。圖中所見的北海運河南岸的白色區域就是阿姆斯特丹,並且以東西向延伸。在圖的左下角,還可以看得見鹿特丹和西蘭省。荷蘭國土總麵積為41864平方公裏,位於歐洲西部,東麵與德國為鄰,南接比利時。西、北瀕臨北海,地處萊茵河、馬斯河和斯凱爾特河三角洲,海岸線長 1075公裏。全境為低地,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到1米,四分之一的土地低於海麵,沿海有1800多公裏長的海壩和岸堤。為了生存和發展,荷蘭人竭力保護原本不大的國土,以避免在海水漲潮時慘遭“滅頂之災”。

  4、澳大利亞肆虐的山林大火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0306/2009367911.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澳大利亞肆虐的山林大火

  雖然一、二月份的澳大利亞維多利亞森林大火主要在墨爾本和伊爾頓湖之間燃燒,但也對該州的較北部地區造成了嚴重的毀壞。在這幅圖中,那片難看的彩色圖案其實就是比曲爾斯地區大火。圖中,未被燃燒的植被區呈現亮綠色,而大火地區則呈現深紅色。而亮紅色區域則是明火。山火在澳大利亞夏季十分常見。該國政府的一項統計顯示,在平均每年6萬起火災中,有一半係人為故意縱火引起。澳洲曆史上也記載了好幾場大型林火,例如1983年導致75人死亡的“灰燼星期三”,以及1939年造成71人死亡的“黑色星期五”等。不過,維多利亞州此次的林火是該國來最致命的林火。

  5、歐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亞半島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0306/2009367929.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歐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亞半島

  在歐洲的西南部,葡萄牙和西班牙共同占據著伊比利亞半島。半島的主要部分梅塞塔高原是半島的最高點。西班牙首都馬德裏位於梅塞塔高原的至高點,從圖上可以看到半島中心的那個灰點就是馬德裏。伊比利亞半島是歐洲的第二大半島,麵積約58.4萬平方公裏。伊比利亞半島的海岸平直,多高原和山地;西和西南部有低地。中部的梅塞塔高原平均海拔600米,占半島麵積的60%。穆拉森山海拔3.478米,為半島最高峰。有杜羅河、特茹河、瓜迪亞納河和埃布羅河等。地質基礎為海西褶皺地塊。梅塞塔高原占半島麵積一半以上 ,平均海拔610米。斷塊山地東西橫穿高原,將南北分為兩大盆地。

  6、日本北海道的藍白色旋渦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0306/200936795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日本北海道的藍白色旋渦

  2月份,在鄂霍次克海中海冰會形成精美的藍色和白色旋渦。本圖顯示的是日本北海道島北岸,圖中海水是深藍色,海冰和雪則是灰藍色或白色,而植被則是紅色。在海冰的南端,有一片水域。這片水域的南端則是海岸線,部分海岸線被冰雪覆蓋。北海道是一座島嶼,其總麵積占日本國土麵積的約五分之一,是日本最北部的島嶼。北海道還是日本除了本州島以外麵積第二大的島嶼,在世界排名第21位。北海道比起愛爾蘭島稍小,但同時卻比庫頁島稍大。北海道和南方的本州島以津輕海峽相隔,但有青函隧道的鐵路運輸與海峽渡輪作為接駁。北海道北麵隔宗穀海峽與庫頁島相望,東方則為千島群島,西臨日本海,東北麵則是鄂霍次克海。

  7、澳大利亞多個州遭受洪災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0306/2009367106.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澳大利亞多個州遭受洪災

  盡管澳大利亞東南部地區正在承受著高溫和森林大火的災難,但澳大利亞的其他許多地方卻正鬧著洪澇。雨季的大量雨水給澳大利亞西部、昆士蘭州和新南威爾士造成了帶來了嚴重的水災。圖中顯示了昆士蘭州北部的弗林德斯河流域的洪水。澳大利亞今年這次洪災使得昆士蘭州的17條河流泛濫,受災麵積超過 100萬平方公裏,相當於昆士蘭州總麵積的62%。赫伯特河的水位最高達12.25米,創下40年來最高。當地官員說,昆士蘭州一些城鎮已遭遇滅頂之災,還有一些城鎮遭洪水圍困數星期。澳大利亞官方估計,這場洪災共造成約1.1億澳元的經濟損失

  8、太平洋中的泰蒂亞羅阿島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0306/20093671026.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太平洋中的泰蒂亞羅阿島

  泰蒂亞羅阿島(tetiaroa)是太平洋南部的社會群島的一部分,也是法屬玻利尼西亞群島中的一員。泰蒂亞羅阿島是由13個小島組成的環狀珊瑚島。1962年,著名影星馬龍-白蘭度在拍攝電影“兵變喋血記”時抵達泰蒂亞羅阿島,並被這裏的美麗景色所迷住。1965年,馬龍-白蘭度從一位國王的後裔手中以30萬美元的代價將泰蒂亞羅阿島購買了下來,所以該島現在也被稱為“馬龍-白蘭度島”。馬龍-白蘭度逝世後,政府當局將這裏作為生態景區保護了起來。但由於前往島上的空運交通目前多數已經停飛,最新消息稱這座島嶼極可能會被關閉。

  9、美國境內的全美洲大運河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0306/2009367104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美國境內的全美洲大運河

  全美洲大運河(The All-American canal)是世界上最大的灌溉運河。圖中顯示的隻是亞利桑那州西部尤瑪鎮附近的部分大運河。圖中明顯的黑線條就運河,恰好與8號州際公路相交。為了防止墨西哥人偷渡以及拉美毒品進入美國,美國在美墨邊境地區采取了許多措施,比如建立隔離牆和鐵絲網之類的設施。而美國亞利桑那州的邊境城市尤馬卻想出了新的招數--開挖新的運河防止偷渡。該計劃除了防止非法移民之外,還著眼於挽救美國西部的水道--全美洲大運河。這條河流因為西部各州大量用水,流量已經大不如前。


10、加勒比海上的巴哈馬群島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0306/20093671059.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加勒比海上的巴哈馬群島

  圖中顯示的是巴哈馬群島(Bahamas)附近海域淺藍色的海水。該群島由大約700個島嶼和2000個珊瑚島礁組成。在圖片的中部,安德羅斯島被亮藍色的大巴哈馬淺灘所包圍。淺水中的白色石灰石就是形成亮藍色的原因。巴哈馬群島是西印度群島上的三個群島之一,雖然它被認為加勒比海地區的海島群,實際上卻並不在加勒比海內,而是位於佛羅裏達海峽口外的北大西洋上。這個群島上85%的人口是黑人,其他居民則是少數白人、印度人和印第安人。巴哈馬群島雖然島嶼眾多,但能住人的隻有30個左右,許多珊瑚礁或因為太小,或者缺乏淡水等原因不能住人。群島的主島是新普羅維登斯島,這個島嶼並不是巴哈馬群島中最大的,但它的綜合條件相對最好。

  11、阿根廷海岸附近發生沙塵暴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0306/20093671117.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阿根廷海岸附近發生沙塵暴

  在1月和2月份,阿根廷海岸上空飄浮著越來越多的塵埃,於是在大西洋上空形成了一條條按逆時針方麵運動的弧線。阿根廷的這一區域就是著名的半荒漠地區巴塔哥尼亞。巴塔哥尼亞地區的氣候條件十分惡劣,素有“風土高原”之稱。受大陸麵積狹窄、居安第斯山背風位置及沿海福克蘭寒流等的綜合影響,荒漠直抵東海岸,但大陸性特征並不是很強烈,冬夏沒有極端的低溫和高溫。這一地區的降水稀少,年均降水量不超過300毫米,並且呈自西向東遞減的趨勢。這裏風力強勁,經常會刮時速超過110公裏的狂風,使得這裏沙塵暴不斷。

  12、南美洲地區遭遇嚴重幹旱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0306/2009367113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南美洲地區遭遇嚴重幹旱

  本圖顯示的是南美洲南部地區數十年來的幹旱景象。從灰蒙蒙的圖中,隻能看到小片小片褐色區域,其中偶有點點微弱的綠點依稀可見。每一小片褐色區域都是大約2平方公裏的作物區。自去年以來,南美洲出現大規模的幹旱高溫天氣。據阿根廷氣象部門的數據顯示,阿布宜諾斯艾利斯省、聖達菲省和科爾多瓦省等幾個主要農業省份的降雨量創數十年來的最低水平。阿根廷農業協會2月初發布的報告稱,嚴重的旱災對阿農業部門造成重大打擊,小麥、玉米、大豆、高粱和向日葵等農作物都將不同程度減產,加之國際市場農產品價格持續走低,2009年阿根廷農業產值將有所下降。此外,阿根廷目前已有180萬頭牛因幹旱缺水死亡,阿畜牧業和牛肉出口因此遭受巨大損失,與之相關的製奶、食品加工等產業也受到波及。(劉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