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墨:采訪李鵬的女兒李小琳讓我感覺很意外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做《財經點對點》那兩年,無論政府官員還是大企業的CEO,說服他們接受采訪,一直是一件很讓我頭痛的事情。樹大招風的道理,讓幾乎所有風口浪尖上的人物都對媒體敬而遠之。

但是,偶爾也會有例外。像李小琳,就是公關公司主動找上門的。2004年10月15日,中電國際在香港掛牌交易,其CEO李小琳也吸引了所有香港媒體的目光。不僅在財經版麵上,甚至在生活版麵上,李小琳都成為了主角。尤其是那些大幅的彩色照片,幾乎會讓人忘記李小琳上市公司CEO的身份,反而覺得她是一位風光無限的耀眼明星。

如此的關注,當然是因為中電國際剛剛上市,更因為李小琳來自一個特殊的家庭:她的父親是中國前總理李鵬,她的哥哥則是中國另一家大型電力公司華能國際的董事長李小鵬。

這樣的身份,按理來說應該對記者躲閃不及,但李小琳卻敢於主動走到鎂光燈下,她究竟是一個什麽樣的女人?她會直麵那些她不喜歡的問題嗎?她又會願意談起她的父親嗎?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4350up.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采訪李鵬的女兒李小琳

盡管是在做財經節目,但是采訪前,我卻第一次強烈地感覺到,我對李小琳這個人的好奇遠遠超過了對中電國際和電力行業的興趣。

采訪那天,李小琳準時走進了我們的拍攝場地——中電國際的會客室。之前,我聽過很多人描述她年輕,漂亮,從首飾、服裝到手袋,一身名牌,無一例外。甚至有傳言說,她用的是香港最頂級的化妝師,一次化妝費用高達八千港幣。

見到李小琳,果真名不虛傳。她帶著禮節性的微笑,與我握手。那張化妝得非常精致的臉上,絲毫看不出年齡的痕跡,得體的淡紫色套裝,更是襯托出她的職業形象。我完全沒有想到,她看上去似乎並不太像一位被寵壞的驕傲的“紅色公主”。

兩個女人之間,服裝是很容易溝通的話題。那些綿裏藏針的問題,我已經學會了把它們留在采訪漸入佳境以後。所以,談話就從服裝品牌開始。

李小琳很坦誠,她說:“今天我穿的是St. John,因為是做電視采訪。”接著,她停頓了一下,特意加重了語氣,“我知道子墨你也非常漂亮,所以我想選擇比較職業、比較女性的服裝。另外香港推介那天,我穿的紅色套裝則是新一季的Gorgio Armani,Armani對我來說非常合適。”

對Armani這個品牌的共同喜愛,讓我在瞬間產生了一種共鳴。言語間對我的特別稱讚,又多少讓我有些意外。也許,這就是李小琳說話的特殊方式。

采訪時,我們還談到了她的母校清華。這時,李小琳沉穩的聲音中透露出了些許的驕傲。“在一般人的心中,最好的學校就是北大和清華。”說到此處,她好像突然意識到自己的疏忽,連忙又笑著補充,“當然人大也非常好。”

聽到這句話,我忍不住樂了。我猜想,在這個采訪之前,並不僅僅是我,估計李小琳也同樣做了許多功課。如果她不知道我曾經在人大就讀,又為什麽一定要表現出對人大的友好呢?

當你的采訪對象頻頻向你表示善意時,問出那些敏感的問題並不容易,但是,我始終沒有忘記,我的節目不是中電國際的公關工具。

於是,我把話題引向了電力改革的利弊,電荒出現的原因,對電監會形同虛設的評價,以及高嚴,這位被查處問題後就失蹤了的國電公司總經理。似乎是早有防範,有備而來,任憑我怎樣追問、跟進,李小琳總是不慌不忙、滴水不漏地打著太極拳。

對此,我並不失望。至少,李小琳沒有憤然離去,她還頗有風度地坐在我的對麵。我一直記得劉春的話,對方不回答你的問題,這本身就是一種回答。

然而,更艱巨的任務還在後麵。對於父親和家庭,如果我不問,那還不如不做這個節目。麵對各種各樣的被采訪對象,我一直要求自己一視同仁。無論她是誰的女兒,擁有多少財富,是什麽級別的官員,又或者擁有什麽樣的特權,該問的問題決不能回避。我不怕別人說我咄咄逼人,重要的是,我們是平等的。作為記者,我有權提問;作為被采訪對象,她當然也有權拒絕回答。

過去一小時的談話中,看得出李小琳非常自信。我想,我不如簡單明了地提出大家的疑問,她一定會有為自己說話的欲望。

接下來的采訪果真如此。

“你認為是什麽原因讓你坐到今天這個位置上呢?”

“我想更多是源於我不懈的努力。”

“有家庭的因素嗎?”

“家庭因素對於一個人來講是雙方麵的,可能有好的,也可能要付出,畢竟父親太閃亮,所以無形中你得到更多的是壓力。”

李小琳竟然主動提到了父親。這讓我幾乎認定了,她不會懼怕尖銳的問題,相反,她該是那種喜歡麵對挑戰的人。我猜她心裏一定明白,問題越尖銳,她才越有機會展示自己的風采。

於是,我堅持著自己的風格,繼續問:“可我相信你一定聽別人說過,說你今天能夠做到這家公司的CEO,是因為你有這樣一位父親?”

李小琳不慍不火,臉上始終掛著禮貌的微笑:“這20年中,中電國際由小到大,由弱到強,不是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做得來的。具體到是與不是,我覺得沒有必要去回答,應該讓事實去說話,讓時間去證明。”

又是一個溫柔的軟釘子!我卻不想就此放棄:“或者我們換一種方式來問,如果你的父親不是李鵬,今天你還會成為中電國際的CEO嗎?”

“我想,一個人出生在比較好的家庭,如果沒有自己的努力,隻有父輩的影響,即使給你了這個位置,你也是扶不起的阿鬥!”

無論這樣的回答是否真實可信,是否言之無物,即便它隻是冠冕堂皇的外交辭令,我卻還是覺得,李小琳應對媒體時從容不迫的能力和方式確實是許多中國企業家和政府官員們所需要的。

坦白說,我喜歡這樣的采訪,更喜歡這樣的采訪對象。這和李小琳是誰的女兒毫無關係,關鍵是,她讓我有了一種棋逢對手、針鋒相對、而又暢快淋漓的滿足感。拍攝結束後,李小琳說,兩個多小時的采訪我可以隨意剪輯,其中也包括那些大段大段講述她父親、講述她家庭的內容。習慣了一些官員和企業家千叮嚀萬囑咐,這段對話不能用,那個問題不能提,甚至要求播出前審片子,李小琳又一次讓我們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