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多出1秒 世界天文學家們為‘一秒’而爭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根據國際地球自轉學會計算,為了與地球自轉時間保持一致,2008年12月31日將多出1秒。

美聯社30日報道,這額外1秒對普通人生活幾乎不會產生影響,但給授時機構、通訊和數碼技術等領域增添不少麻煩。因而,是保持增加閏秒的傳統,還是忽略這“微不足道”的1秒,引發天文學家和研究人員的爭論

  閏秒

1970年,一項國際協議確定兩種時間計量係統:基於地球自轉的“世界時”和基於原子振蕩周期的“原子時”。

“原子時”非常精確,1000萬年誤差僅1秒。“世界時”則會受到地球自轉速度減緩的影響。為使兩者協調一致,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1972年引入閏秒概念,人工幹預“原子時”,即當地球自轉減緩導致“世界時”多出1秒時,把“原子時”撥慢1秒。

今年這額外1秒將加在格林尼治時間12月31日23時59分59秒後(北京時間2009年1月1日7時59分59秒後)。屆時,電子鍾讀數將顯示為“59,60,00”,其中“60”即為閏秒。

國際地球自轉學會負責監測“原子時”和“世界時”之間的差異,於每年1月和7月公布是否需要在未來6個月內增加閏秒。

反對

一些研究人員向迄今已沿用30多年的閏秒概念提出挑戰,認為應該用更精準的“原子時”取代“世界時”,避免這短暫1秒讓全世界“興師動眾”。

英國《衛報》報道,要讓全球各地在同一時刻添加1秒,不是一個輕鬆的任務,需要動用全球大約25個無線電時間信號裝置以及全球衛星定位係統等導航設備。

電視和網絡時間顯示、報時服務等都須做相應調校。一些係統的時間顯示需要人手動調校,可能導致出現時間“誤差”。

“原子時”支持者認為,如果出現時間誤差,亞洲國家可能受幹擾最大。由於時區不同,亞洲大多數地區的閏秒通常出現在中午前後。如果這一地區內對時間敏感的電腦軟件未能補上這額外1秒,從衛星導航、能源傳輸到移動通訊、電腦辦公等領域均可能受影響。

法國國際計量局是計算“原子時”的國際機構。這裏的研究員埃莉薩·費利西塔絲·阿裏亞斯說,她已經爭取到聯合國下屬機構國際電信聯盟等的支持,尋求於明年初在聯合國投票表決是否廢除閏秒。“格林尼治時間已經過時了,”她說。

  支持

“原子時”的反對者則認為,時間“一成不變”也會產生問題。

如果按照精準的“原子時”,原子鍾所顯示的時間總有一天將超過“世界時”。到那時,晝夜循環將顯得不“準時”,太陽可能在下午1點才升到正空。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利克天文台研究員史蒂夫·艾倫說,盡管缺少閏秒帶來的時差要等到千年以後才會顯現,但“我認為,我們的後代更願意我們選擇把太陽升至正空的時間‘保持’在中午12點左右”。

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高級研究員彼得·威伯利說:“廢除閏秒會使時間與太陽之間的直接聯係斷裂,這在人類曆史上將屬首次……增加閏秒導致的技術問題都是些小問題,沒有帶來危及生命的風險,也沒有影響經濟發展。大多數問題可以通過更新軟件和硬件得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