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屢翻拍鬧劇 張紀中“獨闖江湖”秘笈揭密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nt/v/p/2008-08-20/U2184P28T3D2140111F326DT2008082001430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屢次翻拍金庸劇成鬧劇,讓張紀中荷包大脹之餘,也成為內地最知名的電視製作人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nt/v/p/2008-08-20/U2184P28T3D2140111F329DT2008082001430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鹿鼎記》播出前,輿論焦點一度集中在黃曉明和7個老婆一起沐浴的情節,金庸劇被批成為昏庸劇

  張紀中( blog)近十年翻拍了6部金庸(blog)作品,堪稱內地“金庸劇之父”,但似乎他製作的每一部作品都逃不脫“收視與爭議齊飛”的局麵。從《笑傲江湖》、《射雕英雄傳》(blog)的李亞鵬( blog),到《神雕俠侶》的黃曉明(聽歌)、劉亦菲( 聽歌 blog),再到《天龍八部》的胡軍、劉濤( blog),都步入了這樣一個怪圈:劇集播出時幾乎被“罵聲”淹沒,但此後身價和名氣卻都“水漲船高”。最近熱播的《鹿鼎記》依然逃不脫宿命:收視率居高不下,罵聲也如影隨行。張紀中,這個人稱“大胡子”的“中國電視劇第一製片人”,究竟依靠什麽秘笈“笑傲江湖”?

  專題撰文 時報記者   伍世然(署名除外)

  秘笈1開拍前廣發英雄帖

  從《射雕英雄傳》開始,張紀中幾乎每部戲都會大張旗鼓地海選演員。原因其實不難想明白:金庸作品群眾基礎廣泛,若要搬上熒屏,劇中那些俠客玉女的角色由誰扮演自然是觀眾最關心的話題。深諳此理的張紀中,總會利用這個方法達到宣傳劇集的目的,每次隻要放出風去,就會引得一幫演員和發著明星夢的年輕人爭得“頭破血流”。

  但其實張紀中自己心中早有了合適的人選,所謂選秀,不過是虛晃一槍,免費宣傳一把而已。2004年《神雕俠侶》的演員選角就是最好的例子:先後傳過扮演楊過的演員人選有謝霆鋒( 聽歌)、陳柏霖( blog)、聶遠( blog)、陸毅(聽歌 blog)、胡兵( 聽歌 blog)、霍建華(聽歌)、陳坤(聽歌)、佟大為( blog)等,而小龍女的人選,則先後出現了張柏芝( 聽歌)、孫儷( 聽歌)、周迅(聽歌)、蔣勤勤等版本,但兩大角色最終“花落”黃曉明和劉亦菲,事後也證明這兩人是一早就定好的。經過這麽一輪沸沸揚揚的“傳聞、證實、否認、再證實、再否認”的新聞轟炸,公眾對於劇集的關注度自然大大提升。

  重點關注:毫無疑問,張紀中將要拍的新劇《西遊記》當然也要運用此秘笈。早在該劇籌備伊始階段,張紀中就對外宣布要海選演員,如今已先後傳出黃曉明演孫悟空、聶遠演唐僧、蕭薔演觀音、李亞鵬演牛魔王、陳美行演嫦娥等消息。但張紀中對各種傳聞照例又是“太極式”的“官方回應”:既不承認也不否認。隻能讚歎一句:高!此乃修煉本秘笈的最高境界。

  秘笈2 拍攝時亂點鴛鴦譜

  金庸筆下的男女主人公常常愛得死去活來,不知是有意還是無心,張紀中麾下的男女主角同樣也不乏耐人尋味的曖昧故事。正所謂“亂花漸欲迷人眼”,當真假難辨的緋聞鋪天蓋地而來之時,公眾的八卦心理得到極大滿足,劇集自然未播先紅。《射雕》中的靖蓉之戀實乃佳話,但戲外撲朔迷離的“迅鵬之戀”更加吸引眼球,自然被熱炒一番;而《鹿鼎記》拍攝期間,黃曉明與應采兒( blog)的緋聞也同樣是越傳越盛。兩人也並不避嫌,多次攜手亮相,這段緋聞不僅讓人記住了《鹿鼎記》,更讓人記住了黃曉明飾演的“韋小寶”和應采兒飾演的“阿珂”。

  重點關注:雖然《倚天屠龍記》目前主演人選八字還沒有一瞥,但是以張紀中華誼電視劇製作人的身分來看,由華誼的男演員出演張無忌的可能性最大,因此鄧超( 聽歌 blog)、黃曉明、任泉( blog)等人呼聲都很高。注意,這幾人都屬於“桃花旺盛”的帥哥,到時候他們中誰出了什麽花邊新聞可千萬不要太驚訝!

 秘笈3 播出後放風來找罵

  這一秘笈堪稱是張紀中的絕招,步驟是先放風找罵,然後再作無辜狀回應。事實證明,這一招屢試不爽:當年《天龍八部》開播前,片花即在網上流傳,網友們都在罵胡軍把一代英雄喬峰(聽歌)演得像個土匪,張紀中當即笑說應該客觀看待,可結果播出後該劇卻被公認是張氏金庸劇中拍得最好的一部,可以看出這“罵”是張紀中自找的。

  今年《鹿鼎記》即將開播時,大量香豔的片花、劇照流傳到網上,惹來罵聲、質疑聲一片:這不是三級片嗎?其後,張紀中就解釋網上流傳的不是最終播出的版本雲雲,惹得觀眾和網友越發好奇想看。觀眾看了以後還是意見多多,張紀中再謙虛回應:大家有各種意見都很正常,讚美和罵聲我都接受!“收視率就是硬道理”,《鹿鼎記》如今在各地的超高收視充分說明大胡子當初挨的罵是值得的。

  重點關注:還沒誕生的《西遊記》可謂是張紀中被罵得最凶的一部作品了。從張紀中天馬行空地描述孫悟空應該是個身高一米六的“玉石猴”、豬八戒是隻野豬、唐僧是個小白臉,到公布氣氛圖《天宮斬妖台》,他照例又是被千夫所指。即便如此,張紀中在瀟灑回應之餘依然樂此不疲地推進著自己的計劃。行走江湖多年,張大胡子早已明白一條江湖不二法則:不罵不紅,一罵就紅,越罵越紅!

  【娛眼變焦】

  娛樂圈玩的就是心態

  從8年來張紀中回應罵聲在態度和語言上的變化不難看出,他經曆了從慌亂、到逐漸適應、再到笑裏藏刀、遊刃有餘的過程。這說明大胡子已經想通了一個道理:娛樂圈玩的就是心態,何必跟人民群眾較勁呢?隻要把身段放低,與網友“討論討論”,就會得到持續的關注,何樂而不為?因此張氏金庸劇的招牌,與其說是張紀中一人豎立起來的,到不如說是大胡子與萬千網友在你來我往的“交鋒”中逐漸擦亮的。

  相比圈內其他不乏藝術功力的導演或製片人,為人較低調,因而即使電視作品被認可,但是普羅大眾對他們的認知度卻依然低得可憐。而罵聲中成長起來的張紀中及其作品,則儼然已經形成一種品牌效應。隻要大胡子拍攝的電視劇不是質量爛得實在無法恭維,總會有人心甘情願給他砸錢,“張紀中製造”依然走俏,並以高姿態出現在公眾的視野內。伍世然

  [他的“罵壇成長史”]

  從1999年開始首次製作金庸電視劇《笑傲江湖》,到今年熱播的《鹿鼎記》,張紀中近10年間已經製作了6部金庸作品。從第一部100%的挨罵率,到後來《天龍八部》高達八成的觀眾稱讚,再到《鹿鼎記》的全民找茬,觀眾的批評越來越有技巧,而張紀中麵對罵聲的心態也逐漸走向成熟,在罵壇中“茁壯成長”。


 《笑傲江湖》罵聲震天

  播出時間:2001年4月

  主演:許晴、李亞鵬

  大胡子語錄:我想退出江湖了!

  板磚指數:

  ★★★★★

  1999年4月底,金庸的“一元錢轉讓其武俠作品的版權”造就了張紀中版《笑傲江湖》。《笑傲江湖》最大的反響是引來罵聲一大片。該劇在央視首播當夜,內地網站關於金庸作品的論壇炸開了鍋,許多網友激烈討論到第二天淩晨還不肯離去。許多網友寫出了幾萬字節的“檄文”, 罵張紀中似乎一下子成為了一種時髦。有人說,在2001年,讓中國的網絡業空前興盛的功臣之一就是《笑傲江湖》。由於是頭一次碰上這樣的事,當年的張紀中還顯得比較激動,他還與網友在網絡上展開“對罵”,最後被群起的網友“狂拍”,張紀中還一度揚言想退出“江湖”。

  點評:雖然當時張紀中麵對罵聲有些不適應,但該劇卻是他走紅的開始。

  《射雕英雄傳》主演爭議大

  播出時間:2003年3月

  主演:李亞鵬、周迅

  大胡子語錄:

  83版《射雕》才是垃圾!

  板磚指數:

  ★★★★

  觀眾對於《射雕英雄傳》讚和彈皆有之,爭議最大的是李亞鵬和周迅兩位主演。李亞鵬扮演的郭靖裝傻痕跡太重,每個鏡頭裏他都硬邦邦地挺著個腦袋,說起台詞來粗聲粗氣,自然被罵得一塌糊塗,而周迅的“鴨公嗓”也引來口水和爛西紅柿無數。但大部分觀眾對於該劇其他方麵基本上都給予了認可,認為無論是風光、場麵、布景、武打、人物造型,都有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張紀中開始嚐到網絡的甜頭,之後他炮轟“83版《射雕》是垃圾”,自然又是罵聲一片。

  點評:居然拿經典來給自己墊背,這標誌著張紀中開始名正言順地“找罵”。

  《天龍八部》鹹魚翻生

  播出時間:2004年1月

  主演:胡軍、林誌穎( 聽歌)、劉濤

  大胡子語錄:

  網上的聲音值得思考。

  板磚指數:

  ★

  該劇被稱為張紀中起死回生的一部作品,某門戶網站的調查顯示,認為新版《天龍八部》好的網友占74.24%,認為一般的占17.22%,認為差和很不好的一共不到9%。難得一見“網民紀中一家親”,一方麵是《天龍八部》的前麵沒有類似83版《射雕》的經典高山仰止地立在前麵,另一方麵張紀中的製作班底水平確實有長進。張紀中對網絡的態度也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他說:網上是無名無利的聲音,值得認真思考———把自己此前的“廁所論”全然拋諸腦後。

  點評:開始肯定網友的聲音,張紀中有點“想通”了。

 《神雕俠侶》罵聲中反彈

  播出時間:2006年9月

  主演:黃曉明、劉亦菲

  大胡子語錄:網上的討論可以製造新娛樂,好事一樁!

  板磚指數:

  ★★★

  《神雕俠侶》是幾部劇中炒作力度最大的一部,因此從選角開始就伴隨著罵聲。觀眾普遍認為,《神雕俠侶》總體不錯,隻是部分片段“超級爆笑”,裸著上半身的楊過被網友稱作古裝版“人猿泰山”。已有點看破媒體的張紀中說,電視劇本身就是一個娛樂產品,大家在網上根據它展開討論,製造新的娛樂,其實也是好事。

  點評:用娛樂來給網友的討論定義,這意味著張紀中麵對罵聲已經可以處之泰然。

  《碧血劍》反響平平

  播出時間:2008年1月

  主演:孫菲菲( blog)、黃聖依(聽歌)、竇智孔(聽歌 blog)

  大胡子語錄:就當是娛樂大眾吧!
  板磚指數:

  ★★

  《碧血劍》是金庸較為早期的一部作品,卻是張紀中最為看重的一部武俠曆史劇,該劇拍攝得確實不錯,但影響力一般,評論也不多。觀眾的精力也集中在“找穿幫鏡頭”上,張紀中笑說:“就當是娛樂大眾吧!”

  點評:即便被指劇中出現多處硬傷,但畢竟矛頭不是指向大胡子,瞧他笑得多開心啊!把找茬當成娛樂大眾,大胡子還開始有點阿Q精神了!

  《鹿鼎記》話題多多

  播出時間:2008年7月

  主演:黃曉明、應采兒、舒暢( blog)等

  大胡子語錄:你看過三級片嗎?

  板磚指數:

  ★★

  《鹿鼎記》話題多多,從開播前網上流傳的香豔片花、劇照引起的網友大討論,到播出後觀眾對於大量刪減的不滿、對黃曉明版韋小寶的評頭論足,張紀中每一次都要出來公開回應一番。從本次張紀中的整體表現看,他在作回應時相當遊刃有餘,說明他憑借多年來修練的功力已經足以“笑傲罵壇”。早前在廣州宣傳《鹿鼎記》時,有記者提及網友評價該劇“像三級片”,大胡子立即激動地嚷嚷,“你看過三級片嗎?”早已習慣於被罵的張紀中當然不至於如此激動,隻是如此一來媒體自然又會大作文章,第二天娛樂版的頭條非他莫屬。

  點評:大胡子在罵壇已經修煉成仙,麵對罵聲,其語言、情緒皆可掌控自如、遊刃有餘。高!實在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