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中國女人上當 華人人肉搜索一法國感情騙子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7月29日,一署名為“公共馬甲1”的網友在海外知名論壇發表《人肉搜索,幫忙找法國留學"FANGMIAOMIAO"女生》的帖子。在帖子中她稱一名叫FANGMIAOMIAO的女生遇見了一個法國“感情騙子”,但有可能不知道上當受騙。在帖子中她稱這個“感情騙子”騙了30多個中國女人,其中很多是在法國留學的中國留學生。“也有很多在國內的年輕女孩子,上海,廣州都有,他同時在跟許多亞洲女孩子周旋,有日本的,有香港的,有台灣的。”在帖子,“公共馬甲1”這樣寫道。

  “騙了30多個中國女人”

  本來發帖者想通過人肉搜索找出“受害女”FANGMIAOMIAO的,但當網友了解情況後,卻把人肉搜索的對準了那個法國“感情騙子”。“這個法國人住在巴黎,光頭,在電影廣告業工作,未婚,但是有三個孩子,他跟所有女孩子說他是1972年出生的,其實實際年紀比這個大66年的,跟所有女孩子說他沒有孩子,其實有三個孩子。”

  “還有女孩子為他得了神經病和有一個女孩子有了小孩4個月了還去引產。”在帖子裏發帖者透露說。

  “為法國知名的攝像師”

  本來發帖者想通過人肉搜索找出“受害女”FANGMIAOMIAO的資料,但由於在帖子中對那個騙子的情況描述相當模糊,當網友了解情況後,卻把人肉搜索的方向對準了那個法國“感情騙子”。

  在跟帖者的催促之下,發帖者在跟帖中公布了所指認的騙子的中文譯名,在巴黎的住址,體貌衣著打扮的特征等等信息,並特別強調其職業為知名攝像師,替法國的不少知名品牌都拍過廣告。

  盡管發帖者也向留法學生詢問能否“在法國的媒體上曝光”,但跟帖的留法學生還是對發帖者的敘事邏輯提出了不少質疑,譬如說,發帖者為什麽就偏偏抓著這個女孩子不放?真要是幫她的話,模糊點發個找人的帖子說有重要事情聯係,幹嘛交待這麽清楚講給大家聽?還有,她在國內,怎麽就對那個法國人那麽了解呢,連“胸毛巨多”的細節都知道。

  而發帖者解釋是基於避免法律爭議的考量,即使手中有照片也暫時不公布,要等“計劃好了再全部捅出來”。而且她現在已經“找到8個受害者了”。

  反映留學生情感問題

  雖然跟帖的數十位留法學生大多都承認這個騙子的真實存在,還是有不少網友對事件的來龍去脈,以及發帖者的真實身份和動機表示懷疑。有網友根據7月6日發布在該論壇另外一個版塊上,名為“想知道他努力隱藏的秘密”的求助帖子,與這個帖子的內容可以相互印證,從而得出“騙子是同一個,發帖者本人正是受害者之一”的結論。甚至有網友認為,也有可能是那個法國人某個前任或者現任的在中國的女友,在被甩之後知道了他現任女友(在法國留學)的名字,怒從心頭起,於是要人肉搜索她的資料興師問罪。換句話說,這個帖子就是個“報複帖”。

  網友“CROUS”則跳出這件事來看問題,認為這其實反映了海外留學生尤其是女孩子普遍遭遇的情感困擾問題,“這都是自己選擇的路,別人也不好說什麽。反正這種事永遠都會繼續下去的”。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而在此帖被轉發到國內的一些論壇之後,跟帖評論的網友大都抱持不寬容的態度。他們並不是集中火力聲討這個法國感情騙子,而是認為這些受騙的中國女孩自作自受,“不知道自愛的人應該自嚐苦果”。有刻薄的網友更調侃道,某些女孩子“看到對方是中年白人,智商立即變成零;如果對方是中年華人,智商立即變成200。自己沒出息怪誰!”

  情感孤獨最讓留學生困擾

  幾年前,全國青聯海外學人工作部曾與《青年參考》報聯合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大型在線調查活動,在調查網站注冊並提交問卷的海歸和海外留學生總人數達到3000多人。

  調查問卷設計共分為9個單元,近200個問題,涵蓋留學人員的生活、學習、擇業以及情感等多個方麵。統計結果表明,多數(62%)留學生和海歸認為,國外的實際情況與出國前的想象有很大不同。身在國外,學業壓力大自不待言,但最讓留學生感到困擾的卻是情感孤獨。有此感受的留學生多達49%。除此之外,語言障礙和文化差異也讓很多留學生(47%)感到特別麻煩。(本文來源:信息時報)

  相關事件:“流氓外教”事件

  2006年,上海某大學的外教Chinabounder在其“欲望上海”的博客裏,用極其淫穢、肮髒的語言記錄了他“玩弄中國女人的過程”,而這些人大部分竟然是他的學生;而同時,他又極盡所能地侮辱和詆毀中國男性,此事激起公憤。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心理學教授張結海發出“網絡追逐令”。事後外教隱藏了他的博客,承認這隻是一場有策劃的鬧劇,其實一切都是莫須有的惡搞之作,隻為調查現在的中國到底改變了多少。

  今年7月17日,英國《衛報》刊登文章稱,這名“流氓外教”向《衛報》披露了他的身份。這位網名Chinabounder的英國人真名叫戴維·馬裏奧特,自稱自己畢業於劍橋大學,目前居住在東南亞某國。他稱自己之所以掀起那場風波,是因為他正準備出版一本書。他還對《衛報》記者稱,“現代中國展示的是一副對各種批評作過度反應的嘴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