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鵬王菲組“新家庭” 與地震傷童照全家福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5月12日汶川發生了裏氏8.0級強烈地震,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朱春燕是是北川中學初中學生,在地震中為了救自己的同學而被倒塌的房屋砸斷了雙腿,被迫截去雙腿。嫣然基金得知後立即同好友李厚霖一家,李滔一家發起關愛地震災區兒童的未來的活動發起“汶川新家庭”計劃……

  這是兩個很特別的孩子。一個叫蒲虹學,一個叫朱春燕,都是北川中學初中學生。全班同學幸存6人,她們是幸運者,被困70個小時靠喝墨水吃書本活下來,然後又成功獲救。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朱春燕當時已經安全逃出,但她又返回去救自己的同學,結果被砸中受困,最終因為傷口感染被迫截去自己的雙腿。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photocdn.sohu.com/20080602/Img257218710.jpg" border="0">

6月1日,原本應該是快樂的一天,這張“全家福”上大家沒有笑容,是因為春燕和她媽媽尚未從地震的傷害中恢複過來,而李亞鵬王菲夫婦的表情沉重,是因為他們家庭的“新成員”所遭遇的傷害,更重要的是他們深知肩上的責任重大,作為“汶川新家庭”助養計劃中的第一個家庭,他們希望這個行動可以得到更多的家庭響應並且參與,然後才會有更多的被傷害的兒童被關注,獲得幫助,擁有未來。相信明年和未來很多年的6月1日,我們會看到一張張新的“全家福”,那時候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快樂,充滿希望,洋溢著幸福。

  她們的特別之處還在於,因為一位叫李靜的電視阿姨,讓她們成為新聞的一部分;然後又因為嫣然天使基金,她們獲得了穩定的醫療救助行動和安裝義肢的未來承諾……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photocdn.sohu.com/20080602/Img257223111.JPG" border="0">

王菲走進病房

  也許,她們是不幸中的幸運兒。但她們仍然無法回避現實:一個孩子失去雙腿,另一個孩子失去左手和右腿。她們的生活必將被改變,心理、學習、工作……未來,並不遠的未來,一切問題將集中到生存主題上來。

  類似這樣的孩子,將是一個讓人驚心動魄的數字。僅地震中等待認定然後有可能進入收養程序的孤兒,接近2000人。地震中獲得救援生存下來的人數接近七萬,在所有的救援行動中,孩子是排在第一位的,但很多孩子因為救援延誤治療導致傷口感染,朱春燕和蒲虹學的境況,是很多孩子的縮影。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photocdn.sohu.com/20080602/Img257223112.JPG" border="0">

王菲詢問小病人

  李亞鵬王菲夫婦,在看望嫣然基金捐助對象時,被朱春燕和蒲虹學這兩個孩子震憾了:她們經曆了可怕的地震災難,還要經受常人難以想像的病痛、殘疾、失去親人、身心俱損。她們如何恢複健康,她們未來的生活又該怎樣繼續? “不行,我們不能隻是為她們做手術,裝義肢,那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為她們再做點什麽……”

  “汶川新家庭”助養計劃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由李亞鵬王菲一家及他們的朋友李厚霖一家,李滔一家發起的,這個活動將目光投向關愛地震災區兒童的未來,這個行動還有一個特別的口號:以父母的名義。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photocdn.sohu.com/20080602/Img257223113.JPG" border="0">

王菲向病床上的小患者走去

  6月1日兒童節這天,李亞鵬一家、李厚霖一家及李滔一家一同來到醫院探望正在接受治療的北川孩子蒲虹學、朱春燕和李榮榮,也就在這一天,三個孩子分別得到了三個家庭的助養,她們三個有了屬於自己的新家庭。

  朱春燕的新家庭——李亞鵬、王菲、童童、楚楚

  作為“嫣然天使基金”的發起人,李亞鵬和王菲一直傳遞著對孩子的關懷。在以“嫣然天使基金”和個人名義向災區捐款賑災之後,啟動“嫣然天使基金”醫療隊奔赴一線救助傷員,將北川災區肢殘兒童接到北京治療。

  當天與王菲一塊來到醫院探望新家庭成員朱春燕的李亞鵬,為了這次的新家庭團聚,特意帶來了參與助養計劃的童童和侄女楚楚,而一向都避免把孩子展示媒體鏡頭前的李亞鵬,這一次帶著全家來和朱春燕一塊過六一兒童節。從這個六一節開始的未來八年裏,朱春燕的新家庭裏多了四位成員。

  當知道失去左手和右腿的朱春燕是在返回救同學的時候被砸中受傷時,被小女孩的勇敢和善良感動的李亞鵬決定助養朱春燕。當從李亞鵬口中得知朱春燕不幸截肢的消息後,童童立刻拉著他的手,大聲說道“爸爸你一定要幫幫她!”前去探望的那天,童童和楚楚都為朱春燕準備了一個代表新家庭的禮物,而年齡相仿的三個小女孩,很快的融合在一起成為了朋友。

  在當天的探訪快要結束的時候,為了紀念新家庭的成立,李亞鵬、王菲、童童、楚楚、朱春燕和她的母親,六個新家庭成員一塊合影留念。從這張照片中,六個人的表情看上去都不是那麽輕鬆,因為對於受助者來說,巨大災難留下的心理創傷還需要時間平複;而對於助養者來說,此刻他們正感到身上的責任和重擔。這隻是一個開始,我們希望,我們也相信,當下一次在看到這個新家庭的合影時,每個人的臉上都是陽光般的燦爛笑容。

  蒲虹學的新家庭——李厚霖、李厚霖姐姐一家三口

  最早參與救助三個孩子的李厚霖,當天正與IDO兒童救助基金團隊遠在災區,他委托他姐姐一家三口帶著精心準備的禮物探望一直牽掛的孩子們。

  5月19日,三個孩子在綿陽解放軍520醫院搶救的時候,從好友主持人李靜那裏接到求救電話的李厚霖,發動北京所有的朋友關係,為三個孩子找來了救命的“人血清蛋白”,從那時開始三個孩子就記住了這個李叔叔。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photocdn.sohu.com/20080602/Img257219075.jpg" border="0">

蒲虹學的新家庭——李厚霖、李厚霖姐姐一家三口(這是一張合成的全家福,因為李厚霖本人還奮戰在災區一線)

  當天李厚霖姐姐一家三口來到助養對象蒲虹學的病房,除了為她帶去一個紅色的“奧運福娃”歡歡和勵誌兒童書籍之外,還專門為蒲虹學做了一個刻有她名字金牌,告訴失去雙腿的她是勇敢世界裏的冠軍。禮物是為蒲虹學慶祝人生中的最後一個兒童節,而與蒲虹學同歲的李厚霖姐姐的兒子,專門為迎接這位新家庭成員,帶去了自己畫的畫兒和一首詩,鼓勵蒲虹學堅強麵對生活,也告訴她,從現在開始,他們都是一家人。

  遺憾沒能在6月1日到醫院看望孩子們的李厚霖,通過電話連線告訴搜狐娛樂,從為孩子們找“人血清蛋白”的時候開始,從看到截肢的三個孩子被傷痛折磨的揪心畫麵開始,他就被孩子們求生的堅強和勇敢所觸動,半個多月的探望、電話和短信交流,讓他和孩子們慢慢產生了感情,孩子們也對他產生了信賴,懂事的兩個大孩子還會發短信關心他,寬慰他“李叔叔,你忙嗎?你也要多注意身體。我會好好治療,你下次見我一定會很開心,因為我已經好很多了……”

    為了救助更多災區的孩子們,在地震發生之後聯合中華慈善總會建立“IDO兒童救助基金”的李厚霖正在和部分受災地區的政府部門聯係,準備在當地給孩子們建兒童村和傷殘兒童康複中心,已經是第二次深入災區的他希望能夠幫助到更多的孩子。

李榮榮的新家庭——李滔一家四口

    李滔,李亞鵬的好朋友,一位房地產企業的管理者。他是最早知道李亞鵬計劃的人,也是第一個站出來堅定支持的人,在第一批三個孩子的助養中,他的任務非常艱巨:榮榮隻有五歲多,他將至少助養17年,而且因為孩子小,心理上的修複和未來的培養需要投入的精力和付出的心血要複雜得多。昨天,考慮到孩子還小,李滔與孩子母親商議放棄了媒體拍攝全家福的計劃。搜狐娛樂正在聯係李滔的采訪,接下來我們將通過與他的溝通來了解他對汶川新家庭助養計劃的動機與感受。

  當天領著雙胞胎兒子來到醫院,與災區孩子一塊過六一兒童節的李滔和太太,在這次的“汶川新家庭”計劃中,助養了5歲女孩李榮榮,這意味著,李滔一家四口在未來的日子裏,將肩負17年的使命和責任,與李榮榮攜手並肩開始新的生活。

  作為李亞鵬的朋友,李滔從“嫣然天使基金”成立的那天起,就一直默默的支持他們,那時,他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希望通過個人的一點力量,來為孩子們做點事情。

  在地震發生後,這三個北川的孩子來到北京接受“嫣然天使基金”救助,李滔就一直關注著三個孩子的情況,在與李亞鵬碰麵的幾次溝通中,李滔被三個孩子的經曆所感動,當得知“汶川新家庭”計劃時,他們全家決定一塊參與。

  “因為我家有兩個6歲多雙胞胎兒子,在參與助養的時候我希望能找到一個和孩子年紀相仿的對象,因為覺得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和孩子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是很重要的,和家人商量之後就選擇了5歲的李榮榮。開始我和兩個孩子說這個事情,當他們知道有個小妹妹右臂截肢後,兩個人就問我‘爸爸,那她將來怎麽寫字呢?她還能上學嗎?’,就已經開始表現出自己的關心了,在這段時間他們通過看電視知道地震這個事情,所以從心理上很快就同意了。”

  第一次與李榮榮見麵,當天李家兩個一直生活在國外的孩子親手製作了一張卡片送給家庭新成員,經過1個多小時的相處,三個年紀相仿的孩子已經打成一片,互相在一塊做遊戲了。而組成“汶川新家庭”中的大人們,則開始商討下一階段孩子的治療方案,繼續接受教育,關心孩子和大人的心理狀態……

  當這個新家庭組成,李滔表示她們不能僅僅隻考慮小姑娘,對於李榮榮的家庭建設也要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我知道李榮榮的父親已經不在了,現在她家鄉的親人還沒地方住,需要一些搭建簡易房的材料,可是這樣的材料很難買到,因為災區大量的需求,國家救援方麵都是直接從生產線上調撥走了,所以我想盡力去幫他們能暫時有地方住。”

  同樣身為孩子父親的李滔,也對李榮榮傳達著父愛,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更快的與助養的李榮榮熟悉起來,李滔打算在這個周末把李榮榮接到家中過周末,給孩子們創造更多的機會和時間增進感情,真正的成為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