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楊國強貸款收購受阻 TVB股權轉讓再起波瀾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被外界傳得沸沸揚揚的楊國強收購TVB(香港無線電視)事件有了新進展,卻是潑來一盆冷水。

  5月28日,邵氏(0080.HK)發布公告,宣布此前媒體傳出的楊國強以110億收購邵氏75%股權的消息“僅屬揣測,並不真確”,公司至今並無就任何收購達成協議。

  雖然TVB行政主席邵逸夫不吝於為邵氏公司及TVB拋出“繡球”,但肯接手,或者說能夠接手的人卻寥寥無幾。接近邵氏公司的人士稱,從連日來多方的表態看,此次收購多半是“隻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相信最後也會不了了之。

  先熱後冷收購一波三折

  此次收購之所以引人關注,除了與邵逸夫在香港的極高聲望和TVB(0511.HK)在香港電視界舉足輕重的地位有關之外,先熱後冷的兩則公告,也直接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第一則“熱公告”發布於5月14日。當天,難抵市場傳聞TVB會被收購而推動的股價攀升壓力,TVB停牌並發布公告稱,公司本身並沒有關於股權出售的事宜在商談,但卻“知悉公司主要股東邵氏兄弟的控股母公司Shaw Holding,正與意向人士代表商討出售邵氏兄弟的股份的可能。”

  該則公告一露麵,就帶動TVB和邵氏的股票連續數日上漲,在恒生指數微漲的行情下,邵氏兄弟一度漲到22.45港元,漲幅達7.67%;TVB股票則漲至51.85港元,漲幅達3.6%。

  從兩隻股票的上揚中,也許可以看出投資者對此次收購成功抱有極大的信心。其實,從2006年開始,邵逸夫就因個人原因(主要是年齡和身體)有意出售邵氏兄弟和TVB的股權。而意向收購方,更包括許多海內外資金雄厚的機構及個人。如,李澤楷和內地媒體(曾傳是央視控股公司)便都是最先傳出的意向收購方。今年,百仕通、凱雷基金等眾多境外資本也加入收購者的行列。近日,渤海基金和內地民營資本也闖入公眾的視野。在多方逐鹿之下,碧桂園老板楊國強的橫插一刀,就顯得不那麽突兀了。

  在投資者期待楊國強此次百億資金收購的大手筆可以盡快落實之際,一則“冷公告”迅速替市場降溫。5月28日,邵氏發表澄清聲明稱,目前並無因應任何對可能收購其或其附屬所持有該公司股份表示興趣而達成任何協議,隨後TVB也發布了類似公告。市場人士稱,一熱一冷的兩則公告及TVB自打嘴巴的做法,已經強烈暗示楊國強收購TVB計劃受阻,也揭示了邵逸夫在挑選“新東家”一事上有著自己獨特的想法。

  楊國強70億銀團貸款受阻?

  “從目前的情況看,邵氏公司和TVB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香港某券商分析師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稱,“因此精打細算,爭取最大的利益,才是邵逸夫首先考慮的事情。”

  雖然盛傳楊國強此次開出的價碼高達百億,但精明的邵逸夫相信還是從多種渠道了解到楊國強在籌集資金上所遇到的窘境。

  據悉,楊國強在已得到恒基(0012.HK)主席李兆基借出30億港元後,卻遇到了正在籌組的70億銀團貸款的困難。有份參與此次銀團貸款的銀行界人士透露,籌組反應並不太好。

  據稱,此前有多達十多家銀行獲邀參與楊國強籌組的銀團貸款,金額約為70億元。但多名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市場資金吃緊,而且此次收購屬於高風險。故銀行在審視這筆貸款時都非常審慎,要求楊國強須以碧桂園股票作扺押,或是承諾成功收購後將邵氏“拆分”,即出售邵氏公司所擁有的清水灣地皮來套現。另外,據傳楊國強的財務顧問也反對其高價收購股權,認為成本過高,不合算。

  其實,楊國強之所以收購TVB,也是看重了其在香港電視界的地位及影響力,期望能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盡快回本。不過,還沒入口的肥肉,就被逼得瓜分,顯然不符合楊國強的想法。所以,在資金籌集受阻之時,楊國強會在收購一事上轉入低調便在情理之中。

  當然,除了楊國強的原因之外,邵逸夫的態度顯然也左右了此次收購。錢固然是重要的。但作為一家傾注了自己畢生心血的公司,邵逸夫顯然更希望該公司能延續自己的經營理念,再創輝煌。這點,從邵逸夫任命自己的妻子方逸華作為TVB副主席起,便一目了然。

  在方逸華當家後,她安排了多位心腹在最高管理層,更作出多項藝人合同調整措施。不過若是新買家上場入主董事局,這位向來所有事說了算的老板娘可能要被逼退下火線。而這也意味著邵逸夫對TVB的掌控被切斷。

  雖然此次收購暫時擱淺,但據TVB外事部助理總監曾醒明透露,TVB的各股東將於近日召開股東大會,屆時會對傳媒做出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