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傑倫屢獲教育界青睞 學者認為很正常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周傑倫樂意與學生交流

據複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英皇表演藝術學院的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有一係列名人擔任該學院的老師,如著名華裔導演李安擔任該學院的名譽教授;香港著名演員曾誌偉、著名導演徐克等十餘人擔任該學院的客座教授。客座教授必須每學期到學校開一次講座,考慮到周傑倫演藝工作繁忙,不太可能完成此要求,因此授予其“藝術指導”稱號,要求是隻要到上海就到學校和學生們開講座或互動交流。與周傑倫一起受聘該院藝術指導的,還有電影《大灌籃》的導演朱延平。

據悉,周傑倫日前在複旦視覺學院與學生交流時表現得相當積極,並一再表示願意再來和大學生們交流。而該院有學生認為,周傑倫身上有閃光點,隻要能從他身上學到東西,做藝術指導老師都覺得很合格,也非常歡迎。

多次被教育界相中

其實,周傑倫在文化圈中廣受青睞,早已是不爭的事實。早在2001年,其作品《蝸牛》就被選入上海“二期課改”初中一年級上學期使用的《音樂》教材,之後該歌曲又入選上海中學生愛國主義歌曲推薦目錄。據作為選曲負責人的上海市教委教研室音樂教研員王月萍介紹,《蝸牛》的歌詞表達了對自然的向往,對學生有很好的教育意義,而且感覺這首歌的思想內容十分上進,唱起來琅琅上口,同時選擇這首歌可以引導學生正確對待熱門偶像,《蝸牛》這樣反映自然、友情、奮鬥的港台歌曲同樣可以教育人。

中大學者認為很正常

對於無論中國還是國外的教育界都偏愛周傑倫,這次複旦大學下屬的藝術學院還聘任他做藝術指導,登上大雅之堂,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副主任高小康教授認為,這是件很正常的事,不值得大驚小怪,“因為周傑倫在青少年中影響很大,他沒有什麽負麵的東西,而且他所追求的音樂風格還是比較中國化,特別是他與方文山合作的不少歌曲傳統中國味道非常濃鬱。而作為中國的大學教育,要求的方式就是拓寬學生的視野,隻要這個教師在某一方麵有專長,道德操守沒有問題的話,都可以擔當的。從這個角度是可以理解現在為何越來越多娛樂界的人士到高校授課,而且目前中國的高校的觀念也越來越開放,隻要在社會文化領域有貢獻的人都有機會踏入大學校園授課。”

周董引領教育潮備忘錄

1. 歌曲《上海1943》入選某小學教材。

2. 歌曲《蝸牛》入選上海中學生愛國主義歌曲推薦目錄。

3. 歌曲《聽媽媽的話》入選台灣小學一年級教材。

4. 歌曲《愛在西元前》成為台灣地區高中曆史考題。

5. 歌曲《發如雪》成為台灣某學校語文考題。

6. 台灣某大學生用“周傑倫 現象”作為自己的論文題目。

7. 由日本日中通信社出版的《通過唱歌記住中國話》的教材發行,周傑倫的《發如雪》等多首經典曲目大規模入選。

8.《七裏香》歌詞意義成為台北徐匯中學的高三考題。

9.默寫《青花瓷》的歌詞成為武漢一中學的語文考題。 (本文來源:信息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