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沈殿霞靈柩抵溫哥華 墓園風口護隱私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已故香港知名藝人沈殿霞的遺體24日上午10點40分從香港運抵溫哥華國際機場。此間媒體和香港來的五十多位記者一早守候在機場,一些媒體還兵分幾路,圍堵同機而來的沈殿霞靈柩及其愛女鄭欣宜。

    記者苦等 鄭欣宜“溜走”

  “我們報社派來這麽多位記者圍堵,還是撲了個空,真是遺憾啊!”此間一家華文日報資深記者張女士顯得甚是無奈。與張女士同樣心情的記者們有的早上八點多就來到機場,苦苦等了近四個小時,竟然都一無所獲。

  十幾名從香港趕來的年輕“娛記”顯然比本地“業餘”老記者有經驗。他們手裏拿著手機,不停地與各種信息渠道“熱線”聯絡。11點15分左右,突然風傳鄭欣宜從二樓出發大廳“溜走了!”,幾十位記者聞風而動,擠著滾梯瘋跑上樓。一些旅客見狀詢問記者發生何事,當得知是有關一位香港藝人的,方才放心。

  過了中午12點了,還有十幾位“不死心”的記者在機場出口等待鄭欣宜能出現,希望無論如何今天能“接到”鄭欣宜。但大部分香港記者已轉戰下一個目標——溫哥華科士蘭墓園,27日沈殿霞將被葬於此地。

  



  已故香港知名藝人沈殿霞的遺體24日上午10點40分從香港運抵溫哥華國際機場。圖為運載靈柩的車輛駛離機場的情形。

  


  大批來自香港和本地加拿大記者在科士蘭墓園打持久戰,以期沈殿霞女兒鄭欣宜能出現。

  避開記者 肥肥靈柩運抵墓園

  沈殿霞的靈柩在機場避開記者視線後,約在12點50分左右運抵距離機場足有40分種路途的科士蘭墓園,並迅速移進殯儀館內。

  幾名守候的記者幸運地拍到了現場畫麵,但車上並沒有鄭欣宜的身影,有消息說,她下飛機後前往本地一位朋友家中就餐。下午會到墓園與家人和其他工作人員會麵,安排葬禮詳情。

  一批記者獲知鄭欣宜朋友的住處,又立刻驅車前往。而另外一些記者則繼續在墓園打“持久戰”,不等來鄭欣宜誓不罷休。記者們集中在殯儀館對麵的停車區,不是手持長短鏡頭,就是拿著麥克風,聲勢也算浩大。館內中午時分正在舉行另一場悼念儀式,一些當地人來來往往,都用好奇的眼神盯著四處張望的記者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

  墓園封口 私人葬禮強調隱私

  記者在與墓園工作人員的溝通中,發現他們十分了解沈殿霞在中國和加拿大華人社區的聲望。可能過去幾天已經接受不少傳媒采訪,他們還特別準備了一份“官方說法”,希望能夠保護亡者家人的隱私。

  工作人員向記者反複強調,“科士蘭墓園負責此次沈殿霞女士的葬禮事宜,但目前我們對有關葬禮的一切都無可奉告。”

  記者看到,肥姐即將長眠的科士蘭墓園,位於大溫地區本拿比市一片山坡上,地勢頗高,與遠處的大海、雪山遙遙相望。科士蘭墓園的禮堂可以容納300人,按目前獲知的消息,27日的喪禮會在早上十時舉行,預計曆時兩小時,隻允許收到邀請的人入內,公眾無法參與。從23日起,沈家親朋好友已從世界各地陸續飛抵溫哥華。

  


  27日舉行葬禮的禮堂。羅琦 攝

  


  肥姐即將長眠的科士蘭墓園,位於大溫地區本拿比市一片山坡上,地勢頗高,與遠處的大海、雪山遙遙相望。羅琦 攝

  背景

  昵稱“肥肥”的沈殿霞1947年7月出生於上海,1958年赴香港。沈殿霞自13歲開始銀幕生涯,出道40餘年,拍攝影視劇過百部,主持香港王牌綜藝節目《歡樂今宵》長達20年,是香港第一金牌女司儀。沈殿霞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曾在加拿大溫哥華居住過一段時間,後來回到香港。多年來,她往返香港和溫哥華,積極參與加拿大華人社區的活動,深受人們喜愛。沈殿霞病逝消息傳到加拿大後,華社和政界通過各種方式表達追思之情。溫哥華市政府正在征求沈家意見,決定擇日定出“沈殿霞日”,以表揚她對社區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