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春晚比例失調 歌舞節目成雞肋相聲小品最多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6kjivdl.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lub.'>


王牌趙本山的小品依舊是最受關注的焦點

再過二十幾天就是春節了,最近有消息稱,原本有一個半小時的春晚歌舞類節目將縮水至1個小時,而總共4個多小時的晚會,大部分是語言類節目,也就是小品、相聲成“重中之重”。屆時,語言類和歌舞類節目比例將嚴重失調,成為今年春晚的一個新特色。


  奧運類題材 擠掉歌舞

  今年語言類節目終審後還有11個節目留下來,其中不包括趙本山的小品,春晚導演組還將特別舉行一場語言類節目淘汰賽。屆時,黃宏、鞏漢林的《找釘子》,魏積安、劉亞津的《收廢品》,馮鞏、閻學津的《公交協奏曲》,郭冬臨的《新聞人物》,郭達、蔡明表演的小品《為什麽呢》,趙亮的小品《紅包》,孫濤、黃曉娟、金玉婷、尹北琛表演的小品《軍嫂上島》,大兵、趙衛國表演的相聲《學冠軍》,李偉健、武賓的相聲,廣播情景劇《我在路上》等11個作品中將有兩個淘汰,剩下的9個節目將參加25日的帶妝彩排。但因這些小品沒有一個是奧運題材,所以趙本山的小品有可能關注奧運題材。而且還不夠,奧運題材的作品還要加強,加強的奧運節目有意擠掉歌舞類節目的時間,這樣一來,歌舞類和語言類的節目比例就勢必嚴重失調。

  語言類節目 重壓“賭注”

  近年來,由於趙本山、宋丹丹、黃宏等一批優秀小品演員創作出一批膾炙人口的小品,取得很好的社會反響,語言類節目在央視春晚占據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否有出彩的小品已經成為春晚是否成功的一大標誌,尤其是最近幾年春晚整體質量遭到民眾和媒體質疑的情況下,春晚的導演組在語言類節目上下的賭注越來越重,而歌舞部分不斷被縮水,成為犧牲品,才會出現今年春晚節目比例失調的狀況。事實上,即使是被下了重注的語言類節目老態龍鍾、新意匱乏的現象顯得更為嚴重,老麵孔泛濫、節目觀念陳舊已經成為央視春晚語言類節目的通病了。

  歌舞類節目 民意不低

  歌舞類節目真的不受歡迎嗎?事實上,在辭舊迎新的新春之際,各族人民喜歡以歡快的歌舞來表達喜慶,特別是在曆屆春晚上,也出現了不少經典的歌舞節目,《常回家看看》《濤聲依舊》《我的中國心》《十五的月亮》《鄉戀》等歌曲都是通過春晚傳唱開來的,盡管舞蹈類節目記憶度比較差,但最近幾年春晚所出的舞蹈《千手觀音》《小城雨巷》《俏夕陽》等都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在某網站的調查中,語言類節目占2個半小時,歌舞類節目2個小時的比例搭配是得票最高的,占33%,可見,歌舞類節目並不是雞肋,充滿激情和藝術美感的歌舞是觀眾喜聞樂見的。當然,要抓出好的歌舞節目不易,出彩的機會也沒有語言類節目大,但這並不能成為縮減歌舞節目的理由。春晚應該百花齊放,偏廢哪一方都不可取,老百姓並不希望在除夕夜看一台小品為主的晚會。 (來源: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