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大將追授林徽因建築學學位:當初“因女性身份”未授予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根據公開信息,賓夕法尼亞大學本周末將向中國建築師、詩人、藝術家和曆史保護主義者林徽因頒發遲到的建築學學士學位。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5月14日,微信公眾號“賓大沃頓PWCC”發布了消息《活動細節|林徽因入學賓大百年暨建築學位追授慶典》。慶典時間為2024年5月19日,14:00-17:00(美國東部時間);地點為賓夕法尼亞大學費舍爾美術圖書館四樓克萊蒙講壇。活動議程包括林徽因研討會和招待會。



賓大成績單上林徽因照片 賓大檔案館 資料圖

慶典消息稱,在2024年韋茨曼設計學院的畢業典禮上,賓大將追授予林徽因女士一份遲到多年的建築學學士學位,以表彰她作為中國現代建築先驅的卓越貢獻。



1936年林徽因在山東滋陽興隆寺塔測繪  中國營造學社紀念館 資料圖

消息提到,一個世紀前的賓夕法尼亞大學見證了中國建築走向國際化的轉折點。二十三位年輕人在1918年-1941年間先後遠渡重洋到這裏攻讀建築學。作為中國第一代現代建築師,他們學成歸國之後建立了中國的建築教育體係,致力於建築文化遺產的挖掘與保護,並完成了許多影響深遠的建築作品。

他們的設計一方麵受到賓大當年嚴謹的布紮教育體係的影響,另一方麵積極尋求與中國傳統建築語言的創新性融合,通過實驗性的創作探索屬於中國的現代主義風格。



上世紀二十年代賓大部分留學生合影,從左至右楊廷寶、梁思成、林徽因、陳意、孫熙明、趙深  楊廷寶家屬 圖

從上世紀二十年代至五十年代,他們設計了眾多傑出作品,反映了二十世紀中國的社會變革與進步,為之後的中國建築發展奠定基礎。這些建築先驅們開啟的國際對話至今仍深具影響,而林徽因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

賓大方麵表示,2024年5月18日星期六學院畢業典禮上,賓夕法尼亞大學向林徽因女士追授建築學學位,並在5月19日下午舉辦慶典向她致敬,慶祝她的非凡成就、遺產及在全球的影響。

事實上,在去年10月16日,微信公眾號“賓大沃頓PWCC”就已經公布了上述消息。



1937年林徽因在五台山佛光寺測繪經幢   中國營造學社紀念館 資料圖

當時,賓大方麵介紹,賓夕法尼亞大學賓大沃頓中國中心正在展出由韋茨曼設計學院(Weitzman School of Design) 策劃的“中國建造:現代建築百年對話”(Building in China: A Century of Dialogues on Modern Architecture)展覽。

這場展覽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塊長達15英尺的展板,它展示了1918年至1941年間就讀於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學專業的23名中國學生。一組黑白肖像照、他們的學位以及學習年份記錄了賓大的第一批中國留學生的足跡,這些建築先驅日後回到祖國,開辟了中國現代建築學研究和現代城市規劃設計實踐及教育。位於展板中央的林徽因是這些學生中唯一的女性,也是這批學生中唯一一位完成學業但未被授予賓大建築學位的學生。



1936年林徽因和梁思成在北京天壇上  賓大美術圖書館 資料圖

林徽因於1924年來到賓大,和她同行的包括她的一些同學及梁思成,這位才華橫溢的中國留學生梁思成後來成為她的丈夫和長期合作夥伴。林徽因師從賓大建築係著名教授保羅·菲利普·克雷特(Paul Philippe Cret),他也是賓大當時基於布紮體係的建築項目(Beaux Arts-based architecture program)的負責人。

賓大方麵表示,盡管賓大美術學院(韋茨曼設計學院在20世紀的原名)從1934年開始為那些先前在賓大學習建築學的女性補授建築學學位,其中包括費城城市建設部第一任女主任喬治亞娜·波普·伊特曼(Georgiana Pope Yeatman),然而林徽因的情況仍然一直被忽視,即使她完成了比同時期其他女學生更多的建築學課程。

“從當時的記錄來看,很明顯林徽因想要學習建築並成為一名建築師,並且她後來也在這一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功。隨著我們研究的不斷深入,她沒有被授予學位的原因很清楚,就是她的女性身份。”韋茨曼設計學院院長兼佩利講席教授弗裏茨·斯坦納 (Fritz Steiner) 說。他在2022年發起了調研和審閱程序,他表示“這是一個曆史遺留錯誤,是時候來糾正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