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聯合聲明》多次點名美國及其盟友,俄專家這樣說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5月16至17日,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對中國進行正式國事訪問,這也是其開啟新一屆總統任期後的首次出訪。此時正值兩國建交75周年之際,兩國元首在北京舉行正式會談,並簽署關於深化新時代全麵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

普京為何將中國作為首訪國?怎樣理解中俄《聯合聲明》中多次點名美國及其盟友?俄羅斯為何如此看重遠東地區?俄羅斯高層近期的人事變動是否與其經濟轉型有關?圍繞這些問題,觀察者網與莫斯科國立國際關係學院政治學講師奧列格·亞諾夫斯基進行了一次對話。

亞諾夫斯基認為,“黃金十億人”或者說是“西方集體”,正在進行一場絕望的鬥爭,以維護所謂的“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防止中俄等獨立自主的“全球權力中心”出現在世界舞台。

他表示,今天,西方正盡一切削弱俄羅斯;明天,他們將破壞中國周邊局勢。對俄羅斯來說,中國被視為一個關鍵參與者和“全球權力中心”,不可避免地處於引領建立新的、公正世界秩序的變革最前沿。麵對西方維護其霸權的新殖民主義行為,俄中需共同努力,創造一個擁有多樣主權國家和多元文明的世界。

亞諾夫斯基強調,中國是俄羅斯最大的經貿夥伴,兩國間合作必將不斷深化和發展。遠東地區是中俄優先合作區域,在該地區建立新的、可替代的物流和生產鏈至關重要。

亞諾夫斯基提到了俄羅斯高層近期的人事變動,稱這與該國經濟轉型息息相關。他指出,麵對來自西方前所未有的壓力,俄羅斯正向可持續經濟增長模式過渡,促進軍工複合體和民用領域實現協同工作並相互支持。



5月16日,北京,俄羅斯總統普京檢閱儀仗隊。圖自視覺中國

以下為對話全文:

觀察者網:普京再次正式就任總統後,首次出訪選擇了中國。普京上一次訪問北京是在2023年10月參加“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為何中俄高層互動如此頻繁?

在中俄雙方上萬字的《聯合聲明》中,多次點名美國及其盟友,並指出“發展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友好關係是俄羅斯外交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也再次點明“當前的中俄關係超越冷戰時期的軍事政治同盟模式,具有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性質”。如何理解這種雙邊關係?

亞諾夫斯基:2023年《俄羅斯聯邦外交政策構想》中明確規定了與中國的合作優先級。對俄羅斯來說,中國被視為一個關鍵參與者和“全球權力中心”,不可避免地處於引領建立新的公正世界秩序的變革最前沿。

麵對西方的動蕩和旨在維護其霸權的新殖民主義行為,俄中之間合作更加緊密。這體現在兩國前所未有的經濟合作以及在技術交流、科學發展和人員交流方麵的密切合作。我們明白,我們需要共同努力,創造一個擁有多樣主權國家和多元文明的世界。

我們清楚地認識到,在西方強加的貿易戰框架內存在地區安全問題和全球性挑戰。我們看到西方使用前所未有的非法製裁作為懲罰工具。中國看到了這一點,也明白自己並不屬於西方所謂的“黃金十億人”。因此,我們在共同利益基礎上形成了一種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戰略認知,即有必要聯合起來,克服霸權國家壓製一切非自己國家以及防止出現一個新的、公正的世界秩序的企圖。

觀察者網注:“黃金十億人”的說法由俄羅斯作家齊庫諾夫 (Anatoly Tsikunov)在其1990年出版的著作中首次提出。該理論認為,發達國家的人口(約10億人)消耗了地球上所有資源的最大份額,並認識到資源有限,開始尋求擴大對世界其他地方的控製,以確保本國的優勢地位。

觀察者網:您剛才提到了“黃金十億人”,觀察者網注意到盡管中國《聯合聲明》沒有提到這個詞,但普京總統在接受新華社的采訪時也使用了這一概念。“黃金十億人”這一說法的是怎麽來的?俄烏衝突將來結束後,對“黃金十億人”的世界格局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亞諾夫斯基:俄羅斯官員使用的“黃金十億人”概念,指的是“西方集體”精英和特權個體的集合體,或者就像歐盟外長博雷利此前所稱的“花園”。我們正在談論西方世界的那一部分,他們試圖全力維持霸權,包括並主要通過剝削其他獨立國家的資源,以及通過強迫他們的政府服從,以推廣他們的思想和做法。

觀察者網注:博雷利曾在一次講話中提出“花園叢林論”,將歐洲比作“政治自由和經濟繁榮的花園”,將世界其他大部分地區比作“可能會入侵花園的叢林”。他還呼籲那些希望建立和平合法秩序的“園丁”團結起來,共同擊退“叢林”。

目前,“黃金十億人”,或者我們在俄羅斯所說的“西方集體”,正在進行一場絕望的鬥爭,以維護所謂的“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即為他們的利益服務並支持他們主導的體係的規則、法規、標準和道德標準體係。他們的任務是防止其他獨立、有主權的,且有能力在沒有“西方中心”指示下奉行自己政策的“全球權力中心”出現在世界舞台上。

西方明白中國和俄羅斯就是這樣的“權力中心”,因此正在盡一切可能防止這種情況發生。我們可以回顧一下美國對中國發動的“貿易戰”、在南海的挑釁,以及通過引入AUKUS在東南亞地區建立安全集團的前所未有的企圖。在俄羅斯問題上,我們看到了西方正施加前所未有的製裁,以及向烏克蘭“傀儡政權”提供遠程武器,並企圖將衝突升級為區域性泛歐戰爭。

西方在烏克蘭衝突中投入了巨大的金融、工業,以及最重要的聲譽資源,輸掉這場衝突不僅意味著丟臉,還意味著將破壞對“黃金十億人”所有倡議的信任。西方認為這場衝突不僅僅是另一場代理人戰爭,而是一場為“基於規則的世界秩序”的存續而進行的鬥爭。今天,他們正在盡一切可能把俄羅斯趕出公平的世界秩序的競賽,明天,他們將加強在東南亞的AUKUS聯盟和挑釁,以破壞中國周圍的局勢。

對我們來說,烏克蘭局勢的公正解決,將是朝著公平的世界秩序邁出的又一個決定性步驟。在這種秩序中,真正的主權國家,尤其是全球多數國家的力量將發揮主導作用。

觀察者網:普京在接受新華社的采訪時,特別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和中國軍人並肩作戰,抗擊日本軍國主義,還感謝中國朋友愛護蘇軍紀念設施。在《聯合聲明》中,也提到“雙方計劃於2025年隆重慶祝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蘇聯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共同弘揚正確的二戰史觀”。 這些是否也都意有所指?

亞諾夫斯基:普京總統無疑強調了我們兩國人民之間曆史紐帶的重要性,包括在共同犧牲、共同勝利和爭取主權的曆史背景下而進行的鬥爭。我們的人民比任何人都更理解為了更偉大的目標而做出的犧牲(中國在對抗日本軍國主義的鬥爭中遭受了二戰期間最大的損失)。



5月16日下午,普京向人民英雄紀念碑敬獻花圈。圖自視覺中國

我們清楚日本和歐洲的軍國主義機器會導致什麽後果,普京總統也有同樣的看法,強調了我們兩國人民對於軍事威脅的深刻理解。在西方試圖維持其霸權的背景下,我們再次看到了推動軍事集團和公然挑釁的政策。通過在俄羅斯的“近鄰”挑起衝突,通過在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格魯吉亞和烏克蘭挑起“顏色革命”的企圖,西方正在盡一切可能削弱我們。

另一方麵,我們也看到中國邊界附近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挑釁行為:美軍在菲律賓的軍事基地、美國與東南亞主要國家的軍事協議、AUKUS的擴張、韓國建造核潛艇、擴大軍事聯盟對日本的影響、在澳大利亞建造核潛艇等等。我們不僅看到了AUKUS,還看到了其他軍事聯盟,以及西方明顯發起的軍備競賽。我們看到,這些國家的高級官員發表了咄咄逼人的言論,西方正不斷試圖削弱俄羅斯,中國從中清楚地意識到西方的這種挑釁言行不會停止。

在這方麵,普京總統用這個細微但非常有說服力的曆史類比,闡明了我們兩國人民曾經捍衛過自己的自由和主權,而在受到壓迫時,我們願意再次為捍衛自由主權而鬥爭。

觀察者網:中俄最新《聯合聲明》提到“提升工業和創新領域合作水平,共同發展先進產業,加強技術和生產合作,包括民用航空製造業、造船業、汽車製造業、設備製造業、電子工業、冶金業、鐵礦開采業、化工業和森林工業”。而普京接受新華社采訪時也指出,俄羅斯將繼續為合作創造良好的法律和組織條件。能否介紹下俄羅斯此前有些什麽努力?

亞諾夫斯基: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在采訪中,普京總統強調了對我們國家的技術發展至關重要的優先產業。中國是俄羅斯最大的經貿夥伴,這種合作必將不斷深化和發展。

說到具體項目,需注意到經蒙古建設的“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的重要性。其次,港口基礎設施關係和遠東港口作為俄中貿易中轉區的作用非常重要。再次,北方航道項目十分重要,各層次合作已深入開展。

此外,我們看到了一些重要投資項目的發展,例如中方與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RDIF)合作。由RDIF和中國合作夥伴建造的第一座橫跨黑龍江(俄稱“阿穆爾河”)的鐵路橋,將俄羅斯與中國黑龍江省連接起來。這些基礎設施及其建設合作為兩國關係的未來開創了良好先例。

俄中兩國在經濟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麵有著密切的、偉大的曆史關係,從眼下發展勢頭來看,我們需要的不是回顧曆史,而是展望未來。在未來,這樣的項目還會更多,合作的深度也會越來越緊密。

觀察者網:普京16日晚抵達哈爾濱,預計將出席俄中博覽會並訪問哈爾濱工業大學。對於中俄經濟合作,中國東北地區發揮著重要作用。在《聯合聲明》中也提到“積極支持地方合作和邊境合作,擴大兩國地方間全麵交流。在俄羅斯遠東地區優惠製度框架下按照市場化、商業化原則加強投資合作,開展工業、高科技產業合作生產”。俄方對遠東發展有什麽具體期待?對東北的哪些產業比較看重?

亞諾夫斯基:正如我之前所說,遠東地區是優先合作區域。在這裏,我們主要討論的是物流,以及基於北海航線和“一帶一路”等大型項目建立全新的、可替代的物流和生產鏈。這包括使用遠東港口,以及建立和加強區域間物流和相互投資。

此外,在我看來,合資投資項目將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包括聯合投資俄羅斯和中國基金的風險交易,以實施雄心勃勃的技術和基礎設施倡議。

普遍認為,開發北極地區特別重要。北極是俄羅斯的優先領域,在俄羅斯外交政策理念中占據第二重要地位。鑒於“西方集體”的特別關注以及由此導致的該地區軍事化,我相信俄羅斯和中國可以通過發展互利的商業倡議,為如何在公平主權合作的基礎上在該地區開展工作樹立一個積極的榜樣。



5月16日晚,普京抵達哈爾濱。圖自視覺中國

觀察者網:俄烏衝突似乎在某種程度上推動了俄羅斯的經濟轉型,這股勢頭之後有可能保持下去嗎?最近的人事調整,是否也與此相關?

亞諾夫斯基:俄羅斯針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無疑對俄羅斯聯邦經濟結構的轉變作出了巨大貢獻。

首先,我們談論的是俄羅斯在麵對西方前所未有的壓力(超過1.6萬次製裁)的情況下,向可持續經濟增長模式的過渡。這一轉變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保持經濟增長並創造經濟模式的總體彈性;順便說一下,新任國防部長別洛烏索夫恰好負責此事。另一個重要方麵是加速和高效的工業化,不僅基於大規模生產,而且基於技術的發展。

在新的人事變動下,我們看到這兩個領域如何得到加強並成為絕對優先事項。俄羅斯已對西方立場不抱幻想,準備進行全麵經濟轉型,隨後是軍事工業綜合體(MIC)、科學和民用部門的經濟模式。從科學和與經濟互動的角度來看,我們看到了官員的聲明與人事變動顯然與俄羅斯2月28日發布的科技發展戰略有關。

從人事變動的角度來看,普京總統一再表示需要將武裝部隊和軍工複合體的經濟“融入”國家的整體經濟。從憲法機構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的工作角度來看,新任秘書、前防長紹伊古負責軍工複合體委員會,該委員會也負責與中國的技術和軍工合作。在政府關鍵職位上,我們可以看到主管工業事務的曼圖羅夫擔任第一副總理。其他許多地方也是如此。

總統還表示:“俄羅斯聯邦必須盡雙倍、甚至是三倍努力發展國防工業。”

總的來說,我們看到的人員構成完全能夠應付我們當前在全球轉型背景下麵臨的挑戰,並展示了我們開始完成將俄羅斯經濟轉變為適當形式的工作。這種形式由總統指定,現在,軍工複合體和民用領域實現了協同工作並相互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