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自比歐陽鋒打敗150餘名武林高手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   核心提示:上海楊浦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即將出爐的名錄中有一項瀕臨絕種的優秀拳種“楊家一心拳道”,該拳的傳人楊天貴自比歐陽鋒,20多年過招150多名“武林人士”未遇敵手。
楊天貴

上海青年報4月6日報道 一招製敵,20多年過招150多名“武林人士”未遇敵手。昨天,記者從上海楊浦區文化局獲悉,楊浦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即將出爐的名錄中有一項瀕臨絕種的優秀拳種“楊家一心拳道”。該拳的傳人楊天貴不甘三代單傳的楊家綿拳後繼無人,昨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他透露說,正考慮參與創立上海武術聯盟,為該拳種發揮餘熱,延續“香火”。

樓下掛沙袋 “武林高手”隱居平常社區

第一次拜會傳說中的武林高手,記者滿懷好奇,忐忑不安地摁響了位於楊浦區一棟普通居民樓的門鈴。“叮”地一聲,大門自動打開了。一個中等身材,外表普通,和藹熱情的中年男子開了門。記者心懷狐疑地進了門,想象中武袍加身,五大三粗的硬漢形象蕩然無存。隻有底樓一個沙袋包隱隱地暗示這戶人家的主人可能是“武林中人”。

中式的家具、滿牆的水墨畫,入座後,楊天貴把自己學武的曆史娓娓道來。楊天貴的祖父楊連全、父親楊金殿都是國內綿拳門派的高手。不過,剛開始,這位武林世家的後代對拳道並不感興趣,直到16歲那年,“有一次,我一對三吃了虧,對方都比我大,一對雙胞胎,左右各抱住我的大腿,讓我動彈不得。這是我第一次挨揍,後來還差點鬧出人命來。回到家被爸爸吊起來打,父親氣消後,正色勸我跟他一起練拳。”

開始練拳後,楊天貴忍受了各種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苦。“我到農村插隊那會兒,大冬天穿著短褲赤膊上陣,那陣子光排打(拚命地擊打自己的五髒六腑),一年就練了十幾萬拳。”看到記者咋舌,楊天貴吸了一口煙,麵不改色。

自比歐陽鋒 過招150餘武林中人無敵手

楊天貴稱,自己練拳不是為了出名,也不是為了賺大錢,剛開始就是好玩,圖新鮮。學成後,向他下挑戰書的人接踵而至,連他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這麽多年來,“竟然沒失過手。”

以前楊天貴住在許昌路的時候,一個月至少有3-4人慕名找上門來“切磋武藝”,他所住小區方圓十裏都知道那裏住著一位“武林高手”。“我一拳打過去,就能輕易地把對方放倒在地,出手製敵實在太容易。這讓我懷疑,是不是我沒有找到值得比試的對手。這種感覺很奇妙,就像金庸小說裏的人物歐陽鋒,他一直處於瘋癲狀態,到底誰是歐陽鋒。他一直在找對手。”說這話的時候,楊天貴一臉迷茫,絲毫看不出“常勝將軍”的驕傲之氣。

於是,有段時間,他一直孜孜不倦地尋找對手。有一次,楊天貴到珠海養傷,號稱“港澳王”的一位高手,體重比他超了一個重量級,硬逼著他出手。對方一拳襲來,“我用勾拳架住他,順手正麵連擊兩個鞭拳,那大漢‘砰然倒地’,一陣慘叫,用廣東話頻頻求饒。”楊天貴一邊用廣東話模仿,一邊“手舞足蹈”起來。此情此景讓記者哈哈大笑。

“這麽多年來,和我打過的人少說有150多人,而且都不是泛泛之輩,我從未失手過。可是我並不因此而高興,反而有種渾然不知的感覺,沒有獲勝後的喜悅,也沒有特別地仇恨一個人。”據介紹,楊天貴涉獵的領域很廣,他當過製片人、編劇、演員、武術指導、商人等。不僅如此,他與曾打倒拳王阿裏的中國拳王張立德也有著忘年之交。

收徒三不教 現場演示雨點般錚錚鐵拳

名氣打響後,聞名求教的人絡繹不絕。他在美國的一個徒弟,有次領著幾位老美到他家裏,三個人來“車輪戰”,幾個五大三粗的老外輸得心服口服,誠懇拜師學藝。教了兩個多月,楊天貴賺到了第一桶金——1.8萬美元,在上世紀80年代成為令人羨慕的萬元戶。

楊天貴表示,他輕易不肯教人。座下雖然有一些門徒,但都隻學得皮毛。也曾有過一些大學生、白領找上門學藝,但大多吃不了苦。談話之際,楊天貴脫下外套,擺出幾個pose,幾塊肌肉看得攝影記者彈眼落睛。在室內貼在牆上的一塊練功墊前,他小試身手,拳頭雨點般地落在墊上,鏗鏘有聲。末了,他支吾了一句,“這些可不是一日之功。”

據其介紹,他的拳雖然看似簡單,沒有章法,其實章法自在心中。“武術最高的境界是零。”不待記者眨眼,他就“飄”了出去,當場演示起來,“你看,這就是李小龍等武打明星擅長的拳,拍電影、拗造型非常漂亮,但真要論真打實鬥,作用不大。”

據多家媒體報道,楊天貴曾和多位武術前輩為武術進軍奧運的大計而振臂高呼。楊天貴認為,“一直以來,散打都被認為是一種舶來品,武術在一定程度上被曲解成表演項目。”

雖然已經年過五旬,楊天貴的兒子不過4歲,對於“楊家一心拳道”的出路,他擔心地表示,“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個拳花了三代人的心血研究,經過了幾番改革,如果沒有人繼承,還有什麽意思。但是,就好比買家沒有找到賣家一樣,我到現在還沒有碰到合適的繼承人。”

楊天貴表示收徒嚴防三類人:首先,對父母不孝者,忤逆的人;祖上曾練過拳,但到了對方一代已經沒落的人(怕教會了號稱是他們祖傳的);類似於《水滸傳》中的潑皮牛二的人;還有膽小、體質不好、沒毅力的人。

“今年,我把楊家綿拳更名為‘楊家一心拳道’,了了我幾十年來的心願。拳是中國傳統武術,道是做人之道。一心拳道的名字取自於嶽飛的一句話‘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楊天貴說,今年他打算組織成立上海武術聯盟,自己掛個名當顧問,邀請別人來管理。“我希望在幕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將武術愛好者團結起來,互相切磋,將傳統武術發揚光大。”

楊家一心拳道已申報“非遺”

希望能教授反扒誌願者

“楊天貴在楊浦區小有名氣。”楊浦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辦公室的負責人張亞非告訴記者,解放前,大楊浦的碼頭工人比較多,這為傳統武術的盛行打下了很好的基礎。綿拳在這個地區十分盛行。“楊家一心拳”世代相傳,經過了三代人的傳承,是瀕臨絕跡的傳統武術競技項目。據其介紹,“楊家一心拳道”是經過改良和創新的“楊家綿拳”,楊天貴是該拳的正宗傳人。為了保護這個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局和楊天貴本人初步設想,打算與有關武術協會研討,論證一下“楊家一心拳道”的價值。

原本,該辦公室打算幫忙聯係武術特色中小學校,推廣這種拳術,但又覺得可能性較小。“這種拳與一般的太極拳、木蘭拳不同,後者是可以強身健體的,前者更具有實戰性,對練習者自身的素質要求很高,不適宜推廣成為普及性的拳種。況且,一心拳道具有攻擊性,一招製敵,中小學生不太適合練習。”張亞非說出了自己的顧慮。

“聽說一些高校自發成立了反扒誌願者隊……”麵對記者的提醒,張亞非當即表現出了興趣,“如果能聯係上,我們可以邀請楊天貴收他們為徒,指點一二防身之道。”

據介紹,經過申報程序後,如果不出意外,“楊家一心拳道”將成為楊浦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區級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