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3507/3507361.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在近三萬平方米的場地上,此刻呈現出近百座用泥土塑成的十米見方的“老萬”浮雕麵像,“老萬們”麵孔朝上,目視蒼天……
行為藝術活動開場後, 18個泥人從“老萬”浮雕群像中慢慢站起,手持工具不停勞作,稍事,牽手抬足跳起仰韶舞蹈 …… 一會兒,他們平躺大地,頭向中央擺成太陽光芒放射狀…… 當他們慢慢站起定格成泥雕群像時,三千名學生從四麵八方湧入場地,在各個浮雕周邊蹲下,形成浮雕邊線,這時“老萬”們的麵像更加突出顯現…… 頃刻間, 三千名學生躍起高呼“我是炎黃子孫”、“我是大地的兒子”,呼喊聲此起彼伏,強烈地震撼著大地。
‘老萬們’成為中國農民的象征,他們與土地有著命運的關聯。泥土和大地是人類的母親,人民是藝術的母親。通過‘老萬’形象表達世世代代在這塊土地上耕耘勞作的千千萬萬個農民,並引起社會對這一群體的聚焦關注”。
大學生構築泥雕群像
昨天下午2時, 18個渾身塗滿泥土的學生從96張“臉”中慢慢站起,手持鋤頭、犁等工具不停勞作,稍事休息後,又牽手抬腿跳起舞。 一會兒,他們又平躺在大地上,頭向中央擺成太陽光芒放射狀,當他們慢慢站起定格成泥雕群泥時,3000名學生突然從四麵八方擁入場地,在各個浮雕周邊蹲下,形成浮雕邊線,頃刻間,3000名學生躍起高呼:“我是炎黃子孫、我是大地的兒子……”
呼喚社會關注農民
“中國農民與土地有著命運的關聯。我就是想通過作品中臉的形象,表現世代在土地上耕耘勞作的農民,引起社會對這一群體的關注。”王剛說,“‘老萬’是我對農民的一種代稱,這是我繼去年德化街作品後,又一個行為藝術作品。”
上海同濟大學建築哲學係客座教授、藝術評論家柴中建對這次的行為藝術評價:“很有震撼力。”
柴中建說,這個作品的震撼力在於,它不是藝術家在畫室獨自的創作,而是在近萬平方米的土地上,由幾千人參與,塑造的近百個頭像。這是藝術向社會空間的拓展,標誌著藝術家獨特的創造力。
行為藝術到底是個啥?
渾身塗滿油彩、集體裸體、絕食……近幾年,各種各樣的“行為藝術”屢見不鮮。行為藝術到底是什麽?
大學生王佩樂在昨天行為藝術中扮演了一位泥人,他穿著軍大衣,身上和臉上塗滿了泥土。他認為,行為藝術是用肢體表達思想,讓人們重新認識行為的意義。“那些認為行為藝術隻是裸體、絕食的是一種偏見,行為藝術表達方式有很多,內涵也很豐富。”
《中國行為藝術》一書中對“行為藝術”的解釋是:藝術家在現場表演的藝術,或用藝術家自己的身體為基本材料,在行為表演過程中,與人、物、環境的交流。但目前行為藝術尚無精確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