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春節聯歡晚會24年招牌動作[組圖]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央視春晚從1983年開播至今已經有20多年的曆程,盡管春晚的“長征”漫無盡頭,但這個舞台一直是演員們的必爭之地。


1983年——春晚生來無主持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mmsource/images/2007/02/09/ei07020922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www..com'>

1983年,央視第一屆春節晚會亮相。當時的春晚沒有專門的主持人,馬季、薑昆、王景愚、劉曉慶成了首屆春晚的當家。而李穀一則成為了春晚正式登台的第一位歌手,一曲《鄉戀》讓無數人留下深刻印象。



1984年——小品出盡風頭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mmsource/images/2007/02/09/ei070209224.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www..com'>

1984年的春晚開創了好幾個第一,觀眾們認識了“小品演員”這一全新的工種。馬季在台上四處吆喝“宇宙牌香煙”,接著是陳佩斯被朱時茂折磨得一碗接一碗地吃麵條。身著中山裝的張明敏一曲《我的中國心》,讓內地觀眾了解到原來港台歌曲也不光是“靡靡之音”,而由李穀一演唱,喬羽作詞、王酩作曲的《難忘今宵》也成為了以後春晚的固定結束曲。



1985年——春晚上《新聞聯播》致歉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mmsource/images/2007/02/09/ei070209225.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www..com'>

1985年,導演黃一鶴將央視春晚的舞台搬到了北京工人體育館,這台不成功的晚會遭到了媒體的強烈批評。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中央電視台不得不在1985年3月2日的《新聞聯播》中向全國觀眾道歉並表示“誠懇接受大家的批評”。



1986年——桃花盛開羊肉串飄香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mmsource/images/2007/02/09/ei070209226.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www..com'>

蔣大為的歌聲曾經感動了幾代人,1986年的春晚他演唱了名曲《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在全國傳唱一時。陳佩斯和朱時茂則繼續搭檔,推出了另一個讓人捧腹的小品《羊肉串》,陳佩斯扮演的不良小販,入木三分,據說此後街頭賣羊肉串的小販們都開始參考他在春晚上的打扮。



1987年——費翔燒起了一把火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mmsource/images/2007/02/09/ei070209227.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www..com'>

1987年的春晚是繼1984年春晚後的又一個小高峰,那一屆上的精彩節目不少於1984年。相聲有馬季、趙炎等人合說的群口相聲《五官爭功》;薑昆、唐傑忠表演的《虎口遐想》演繹了一出新版“虎口脫險”。那一年最火的當屬費翔,《故鄉的雲》和《冬天裏的一把火》出盡風頭,隨後他的歌聲風靡多年,其勁歌勁舞成為日後眾多歌手效仿的標準樣板。



1988年——“領導,冒號”就夠了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mmsource/images/2007/02/09/ei070209228.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www..com'>

“領導,冒號”,曾經是流行一時的話,這句話的出處就是1988年春晚上由牛群、李立山表演的相聲《巧立名目》。這個相聲的內容並不特別出色,當時的牛群也並不出名,但是有這一句“領導,冒號”就夠了。



1989年——趙麗蓉宋丹丹冒尖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mmsource/images/2007/02/09/ei070209229.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www..com'>

1989年春晚,憑借和侯躍文合作的小品《英雄母親的一天》,那個一開口就是“司馬缸砸光”的淳樸老太太形象一下子贏得了無數觀眾的心。那一屆的春晚也誕生了日後另一個小品大腕,她就是宋丹丹,小品《懶漢相親》讓大家記住了她。



1990年——趙本山“進城了”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mmsource/images/2007/02/09/ei07020923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www..com'>

1990年,趙本山第一次和春晚“相親”成功,他和黃曉娟合作的小品《相親》,一下子把他推上了全國最受歡迎的演員的行列中。當時,他在劇組裏見到陳佩斯,還找他簽名。至今,趙本山仍自嘲當時“有一種農村人進城的感覺。”



1991年——相聲小品兩分天下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mmsource/images/2007/02/09/ei070209231.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www..com'>

1991年春晚讓大家難忘的相聲、小品很多。最出色的當屬黃宏、宋丹丹表演的《手拉手》,假冒偽劣的膠水把兩個毫不相幹的男女粘在了一起;陳佩斯、朱時茂兩個老搭檔又推出了一個讓人捧腹的小品《警察與小偷》。



1992年——“趙鞏”結成母子檔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mmsource/images/2007/02/09/ei07020923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www..com'>

當年最熱的台灣偶像組合小虎隊、紅孩兒來到了春晚,軍旅歌手鬱鈞劍的《說句心裏話》也成了以後軍人們最喜歡說的“心裏話”。最難忘的還是那句“探戈就是趟啊趟著走,三步一搖兩呀兩回頭。”《媽媽的今天》裏,趙麗蓉和鞏漢林的出色合作開始了這對“母子”搭檔的黃金歲月。



1993年——嚴順開和他的“張三”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mmsource/images/2007/02/09/ei070209235.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www..com'>

這年春晚最紅的歌曲無疑是毛寧的《濤聲依舊》,他用“一張舊船票”登上了春晚這艘通往成功的大船。薑昆、唐傑忠表演的《樓道曲》,侯躍文、石富寬的《侯大明白》都成為日後大家點播率很高的相聲段子。嚴順開主演的小品《張三其人》把春晚的小品從一味搞笑過渡到關注普通小人物的生活。



1994年——撲克唱主角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mmsource/images/2007/02/09/ei070209236.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www..com'>

黃宏、侯躍文演繹的“紅桃尖”和“黑桃K”讓這對老同學這次出盡了風頭,小品《打撲克》把商品經濟大潮中的可笑之人之事全拉出來遛了一圈。牛群、馮鞏表演的《點子公司》也同樣給人帶來了快樂,“如何讓人的錢包迅速鼓起來?”“把大票都換成零錢”,至今仍能讓人會心一笑。



1995年——趙媽唱RAP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mmsource/images/2007/02/09/ei070209237.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www..com'>

那年最出彩的小品當屬趙麗蓉、鞏漢林共同演繹的《如此包裝》。在鞏漢林的“包裝”下,趙媽穿上了時髦衣裳,把評劇改成了RAP,連唱帶跳,諷刺了演藝圈流行的包裝熱。而舞蹈類節目中最出色的可能就是由黃豆豆表演的《醉鼓》了,在一麵不大的鼓上,黃豆豆讓大家領略了他的“舞功”。



1996年——趙媽“打工奇遇”又出挑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mmsource/images/2007/02/09/ei070209238.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www..com'>

黃宏和蔡明搭檔演出的《機器人趣話》,描繪了一個結婚狂買回一個機器人妻子,不斷地調試“清潔型”、“善解人意型”等類型時鬧出的笑話。而趙媽這回出演了一個外出打工的老太太,碰上了黑心老板鞏漢林,引出一段“打工奇遇”。



1997年——喜迎回歸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mmsource/images/2007/02/09/ei070209239.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www..com'>

香港終於要回到祖國的懷抱,春節晚會裏自然也少不了這麽有意義的大題材。董文華唱響了《春天的故事》,孫國慶、彭羚唱起《公元1997》,為香港回歸,獻上自己的一片心意。



1998年——兩位一姐,相約98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mmsource/images/2007/02/09/ei07020924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www..com'>

一曲《相約1998》的流行要歸功於王菲、那英兩位大姐級歌手的演繹。事隔多年,還有人建議王菲的夫婿李亞鵬可以考慮把此歌變成自己酒吧的吧歌,“來吧來吧,相約酒吧。”



1999年——《實話實說》上晚會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mmsource/images/2007/02/09/ei070209241.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www..com'>

那年春晚紅了一首歌,就是《常回家看看》。而依照當年大紅大紫的央視欄目《實話實說》為原型,創作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也成為了眾多觀眾心目中最好的春晚小品之一,崔永元、趙本山、宋丹丹聯手,“笑果”驚人。



2000年——章子怡迎春天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mmsource/images/2007/02/09/ei070209242.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www..com'>

2000年,大家也許都已經不記得,當年在演出開始出現在歌舞《把春天迎進來》中的演唱者,就是如今大紅大紫的章子怡。那晚最逗的小品,依舊是趙本山、宋丹丹演繹的《鍾點工》,“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宋丹丹和趙本山又為“魔鬼詞典”增添了一個新名詞。



2001年、2002年——“賣拐”當道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mmsource/images/2007/02/09/ei07020924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www..com'>

“大忽悠”經過趙本山在《賣拐》、《賣車》中的演繹,一下子成了騙子的代名詞。2001年春晚還有的期待,就是梁朝偉和張曼玉聯手合唱的《花樣年華》,雖然兩人唱得不怎麽樣,可是怎麽看都很養眼。



2003年——《讓愛住我家》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mmsource/images/2007/02/09/ei070209244.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www..com'>

很多觀眾都記得這首溫馨上口的歌曲,這首歌道出了普通家庭的寧靜、幸福,贏得了很多人的共鳴。在關於春晚討論的貼吧上,很多人都把這首歌列為最難忘的歌曲之一,其受歡迎程度不低於《難忘今宵》和《相約1998》。



2004年——幾乎沒有亮點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mmsource/images/2007/02/09/ei070209245.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www..com'>

在《賣拐》、《賣車》之後,趙本山、高秀敏、範偉的“鐵三角”組合再度聯手演繹小品《送水工》,但是無論是劇本還是演出都讓觀眾覺得“料”不到味。



2005年——難忘《千手觀音》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mmsource/images/2007/02/09/ei070209246.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www..com'>

2005年春晚最出色的節目是什麽,所有的人都會說是《千手觀音》。這段由中國殘疾人藝術團21位聾啞人共同演出的舞蹈,以其巧妙的構思,整齊劃一的動作,成為去年春晚最受歡迎的節目。在2006春晚的籌備過程中,導演郎昆被問到最多的問題之一,就是今年的春晚是否會有超越《千手觀音》的節目。



2006年——《說事兒》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mmsource/images/2007/02/09/ei070209247.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www..com'>

6年前,《昨天今天明天》讓觀眾眼睛一亮,時隔6年之後,原班人馬又再度聚在一起,就像一部隻拍了一半的電影終於有了下集。節目的製作背景從如日中天的《實話實說》變成了收視率極差的《小崔說事》,讓人不免有些唏噓,尤其是看到崔永元不斷拿自己的憂鬱症進行調侃,讓人不免有些辛酸,產生物是人非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