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老太為躲當年地主追殺 隱居絕壁80年(組圖)

老太為躲當年地主追殺 隱居絕壁80年

文章來源: 今日時事 於 2007-02-08 09:05:05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mg/up/95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土屋裏沒有灶台,尹銀秀一直用鼎罐煮土豆、玉米當飯吃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mg/up/951.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尹銀秀老人在洗蘿卜,這就是她的可口飯菜


  “我隻記得我是‘川上’人!”2月6日,記者在當地向導的帶領下從一條絕壁上的羊腸小道來到大山懸崖邊,看到一處低矮的土房,崖下是奔騰咆哮的雪照河。尹銀秀老人正在一塊坡地上播種著土豆。當記者問她從哪裏遷來時,她這樣說。

  當地向導解釋:“川上”是當地人原來對四川的稱呼。根據老人指引的方向和描述,她應該來自數十公裏外的奉節縣(今屬重慶市管轄)長江南岸地區,也是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區。

  尹銀秀老人說,根據她父親告訴她的情況,以前她家家境極其貧困,為了生存,父親在當地一個地主家做長工。1925年冬天,尹銀秀剛滿半歲,父親在柴房裏燒火烤時,不慎火苗躥出來燒了地主的柴房。

  “地主曉得以後,大發雷霆,要殺父親解恨。”談及往事,尹銀秀淚水潸然。為了躲避地主的追殺,盡管紛紛揚揚的雪花漫天飄舞,寒風吹在臉上如刀割一樣,其父仍帶著妻子和小銀秀連夜逃跑,最終在這從未有過人家的懸崖邊落腳。

  尹銀秀住的地方叫岩頭上,四麵都是懸崖絕壁,如果一不小心掉下雪照河,會摔得粉身碎骨,或者是屍骨無存。這裏可謂是與世隔絕之地,隻要把住唯一的小路,真正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什麽人也進不來。也就是這個絕地,讓尹銀秀一家躲過了地主的追殺。

  絕壁開荒也成“福地”

  躲過大難的父母把岩頭上視為救命地、再生之地和福地,決定在這裏定居下來。他們開荒種地,修建家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清貧的田園生活。不幾年,他們在岩頭上開出了10多畝耕地,養了豬、狗、雞,還修了兩間土屋,這塊絕地成了尹家的樂土。

  1944年,尹銀秀19歲時,她的父母在一年裏相繼病逝。“父母臨終前拉著我的手說:‘銀秀啊,要記住,這個地方保佑了我們,你不要離開這裏,要好好守著它’。直到我點了頭,父母才閉上眼睛。”尹銀秀說。

  父母去世後,尹銀秀孤苦地守護著家園。因為對父母作出的這個承諾,尹銀秀這輩子都沒離開過岩頭上。尹銀秀長得漂亮,喜歡她的小夥子不少,然而,她就是不嫁出岩頭上,她要男方到岩頭上來生活,和她一起守候岩頭上。那幾乎是與世隔絕的隱居生活,讓小夥子們打了退堂鼓。

  在尹銀秀快滿30歲時,她才終於結婚。丈夫楊遠成是在雪照河裏打魚的土家後生。他和尹銀秀在這懸崖絕壁上組成了一個家。然而,楊遠成隻和尹銀秀生活了5年就病逝了,給她留下3個幼小的女兒。從此,尹銀秀一個人艱難地撫育著3個女兒,固守著父母留給她的這塊樂土。

  以物易物換回生活用品

  30多歲的尹銀秀一直沒有再婚。“男人們都覺得這裏非常偏僻,像是生活在另一個世界,因而都不願到這裏來。”尹銀秀說。

  花開花謝,草長草枯。年複一年,雖然這塊絕地擋住了尹銀秀的美好愛情,但為了堅守對父母臨終前作出的承諾,她依然堅守著這塊絕地。

  命運無情地作弄著尹銀秀。1975年,尹銀秀15歲的二女兒不幸夭折,1978年三女兒也病逝了。如今在岩頭上埋著尹銀秀的5個親人。1980年,55歲的尹銀秀沒能留住大女兒楊樹菊———她被山外的一個土家漢子娶走了。從此,她獨自在岩頭上度著晚年,再也沒有離開過岩頭上半步。

  有心事的時候,她喜歡來到5個親人的墳頭上,對他們傾訴。如今,女兒楊樹菊的孫女都四五歲了,女兒多次提出接年事已高的母親下山,但尹銀秀始終不肯離開。

  幾十年來,尹銀秀沒有出山去趕過場,種莊稼的種子和鹽、糖等日常生活用品,都是由岩口子上一家姓吳的村民在集鎮上采購回來後,她拿自己種的土豆、玉米等去換取的。一次下冰雹,也是這位吳姓村民前來熱心地幫助老人修繕房屋。

  “離開這裏我會悶死”

  “即使是大集體(農業合作社)時,尹銀秀也沒有參加,她是單幹戶———因為實在是太遠了!”尹銀秀所在的小穀槽村村支書譚兵說,實行農村聯產承包責任製後,尹銀秀父母開的10多畝耕地就是尹銀秀的承包責任地,除了山裏的采藥人,幾乎沒有人到這裏來過。每當小孩們問岩頭上住的什麽人時,大人們都說:“那是‘神仙婆婆’。”

  尹銀秀沒有現代的科學種糧技術,仍然沿用著刀耕火種、廣種薄收的原始耕作方式。盡管所種的糧食不是高產,但能滿足她一個人的生活。為了消解沒有人說話的寂寞,尹銀秀喂養了一隻黃貓和一隻黑狗。“我有什麽話就和貓、狗說,它們就是我的伴。”尹銀秀說。

  81歲的尹銀秀如今頭發全白了,背也駝了,至今還住著父母當年修的那兩間土屋,屋裏沒有灶台,煮飯全用鼎罐。去年,鎮政府要安排尹銀秀去福利院,被她拒絕了。政府隨後花費了近1萬元,專門為她遷來了電,讓她告別了煤油燈。政府還把她的9畝坡地納入了退耕還林,直接給她錢糧補償。最近,她還被申報為了農村低保戶,每月有補助60元。

  尹銀秀已離不開這裏,她聽慣了岩頭上的鳥聲、雪照河的濤聲和山風吹動樹葉的搖曳聲,“到了福利院我會悶死。”她對記者說,“我要死在這裏,死了和親人埋在一起,和他們一起守候這塊福地。”

查看評論(0)

24小時熱點排行

印度S-400操作員陣亡!“梟龍”出手打爆防空神話?
職場“海王”終於被抓了 上海灘“騙薪神話”的崩塌
華男殺害女室友後冒充死者 騙走死者母親46.3萬美元
阿聯酋兩排女性跳“甩發舞”迎接 特朗普大讚“我喜歡”
他實名舉報劉曉慶逃稅:她與閨蜜合辦公司借錢不還

24小時討論排行

DeepSeek正在DeepSinking 使用率暴跌至比腰斬更低
特朗普在國內睚眥必報,中東之行卻展現寬容一麵
“4+4”沒那麽壞,但被“董小姐”搞砸了
嗆俄烏談判沒進展,川普:沒我根本談不出協議
消息人士稱美政府計劃將100萬巴勒斯坦人遷往利比亞
中國留學生在美兼職開公交 每周10小時 月薪5600元
S媽透露汪小菲明天結婚 淩晨發文喊話:善待孩子
微軟老員工48歲生日被裁,妻子發帖怒斥算法裁人
柴靜:沒有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
死刑!許家印最大靠山完了
1.68米小夥與2.2米女子戀愛懷孕 女方回應網友質疑
江西官場出現“主動交代潮”,兩大主因不容忽視
釋放千名戰俘換和平? 俄方放話:烏軍不撤就吞8州
特朗普公開“懟”庫克:蘋果不應在印度生產手機
美駐北約大使:下半年將商討「撤軍歐洲」
訴訟延宕 超過500名美國之音員工可能於下月底失業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老太為躲當年地主追殺 隱居絕壁80年

今日時事 2007-02-08 09:05:05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mg/up/95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土屋裏沒有灶台,尹銀秀一直用鼎罐煮土豆、玉米當飯吃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mg/up/951.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尹銀秀老人在洗蘿卜,這就是她的可口飯菜


  “我隻記得我是‘川上’人!”2月6日,記者在當地向導的帶領下從一條絕壁上的羊腸小道來到大山懸崖邊,看到一處低矮的土房,崖下是奔騰咆哮的雪照河。尹銀秀老人正在一塊坡地上播種著土豆。當記者問她從哪裏遷來時,她這樣說。

  當地向導解釋:“川上”是當地人原來對四川的稱呼。根據老人指引的方向和描述,她應該來自數十公裏外的奉節縣(今屬重慶市管轄)長江南岸地區,也是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區。

  尹銀秀老人說,根據她父親告訴她的情況,以前她家家境極其貧困,為了生存,父親在當地一個地主家做長工。1925年冬天,尹銀秀剛滿半歲,父親在柴房裏燒火烤時,不慎火苗躥出來燒了地主的柴房。

  “地主曉得以後,大發雷霆,要殺父親解恨。”談及往事,尹銀秀淚水潸然。為了躲避地主的追殺,盡管紛紛揚揚的雪花漫天飄舞,寒風吹在臉上如刀割一樣,其父仍帶著妻子和小銀秀連夜逃跑,最終在這從未有過人家的懸崖邊落腳。

  尹銀秀住的地方叫岩頭上,四麵都是懸崖絕壁,如果一不小心掉下雪照河,會摔得粉身碎骨,或者是屍骨無存。這裏可謂是與世隔絕之地,隻要把住唯一的小路,真正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什麽人也進不來。也就是這個絕地,讓尹銀秀一家躲過了地主的追殺。

  絕壁開荒也成“福地”

  躲過大難的父母把岩頭上視為救命地、再生之地和福地,決定在這裏定居下來。他們開荒種地,修建家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清貧的田園生活。不幾年,他們在岩頭上開出了10多畝耕地,養了豬、狗、雞,還修了兩間土屋,這塊絕地成了尹家的樂土。

  1944年,尹銀秀19歲時,她的父母在一年裏相繼病逝。“父母臨終前拉著我的手說:‘銀秀啊,要記住,這個地方保佑了我們,你不要離開這裏,要好好守著它’。直到我點了頭,父母才閉上眼睛。”尹銀秀說。

  父母去世後,尹銀秀孤苦地守護著家園。因為對父母作出的這個承諾,尹銀秀這輩子都沒離開過岩頭上。尹銀秀長得漂亮,喜歡她的小夥子不少,然而,她就是不嫁出岩頭上,她要男方到岩頭上來生活,和她一起守候岩頭上。那幾乎是與世隔絕的隱居生活,讓小夥子們打了退堂鼓。

  在尹銀秀快滿30歲時,她才終於結婚。丈夫楊遠成是在雪照河裏打魚的土家後生。他和尹銀秀在這懸崖絕壁上組成了一個家。然而,楊遠成隻和尹銀秀生活了5年就病逝了,給她留下3個幼小的女兒。從此,尹銀秀一個人艱難地撫育著3個女兒,固守著父母留給她的這塊樂土。

  以物易物換回生活用品

  30多歲的尹銀秀一直沒有再婚。“男人們都覺得這裏非常偏僻,像是生活在另一個世界,因而都不願到這裏來。”尹銀秀說。

  花開花謝,草長草枯。年複一年,雖然這塊絕地擋住了尹銀秀的美好愛情,但為了堅守對父母臨終前作出的承諾,她依然堅守著這塊絕地。

  命運無情地作弄著尹銀秀。1975年,尹銀秀15歲的二女兒不幸夭折,1978年三女兒也病逝了。如今在岩頭上埋著尹銀秀的5個親人。1980年,55歲的尹銀秀沒能留住大女兒楊樹菊———她被山外的一個土家漢子娶走了。從此,她獨自在岩頭上度著晚年,再也沒有離開過岩頭上半步。

  有心事的時候,她喜歡來到5個親人的墳頭上,對他們傾訴。如今,女兒楊樹菊的孫女都四五歲了,女兒多次提出接年事已高的母親下山,但尹銀秀始終不肯離開。

  幾十年來,尹銀秀沒有出山去趕過場,種莊稼的種子和鹽、糖等日常生活用品,都是由岩口子上一家姓吳的村民在集鎮上采購回來後,她拿自己種的土豆、玉米等去換取的。一次下冰雹,也是這位吳姓村民前來熱心地幫助老人修繕房屋。

  “離開這裏我會悶死”

  “即使是大集體(農業合作社)時,尹銀秀也沒有參加,她是單幹戶———因為實在是太遠了!”尹銀秀所在的小穀槽村村支書譚兵說,實行農村聯產承包責任製後,尹銀秀父母開的10多畝耕地就是尹銀秀的承包責任地,除了山裏的采藥人,幾乎沒有人到這裏來過。每當小孩們問岩頭上住的什麽人時,大人們都說:“那是‘神仙婆婆’。”

  尹銀秀沒有現代的科學種糧技術,仍然沿用著刀耕火種、廣種薄收的原始耕作方式。盡管所種的糧食不是高產,但能滿足她一個人的生活。為了消解沒有人說話的寂寞,尹銀秀喂養了一隻黃貓和一隻黑狗。“我有什麽話就和貓、狗說,它們就是我的伴。”尹銀秀說。

  81歲的尹銀秀如今頭發全白了,背也駝了,至今還住著父母當年修的那兩間土屋,屋裏沒有灶台,煮飯全用鼎罐。去年,鎮政府要安排尹銀秀去福利院,被她拒絕了。政府隨後花費了近1萬元,專門為她遷來了電,讓她告別了煤油燈。政府還把她的9畝坡地納入了退耕還林,直接給她錢糧補償。最近,她還被申報為了農村低保戶,每月有補助60元。

  尹銀秀已離不開這裏,她聽慣了岩頭上的鳥聲、雪照河的濤聲和山風吹動樹葉的搖曳聲,“到了福利院我會悶死。”她對記者說,“我要死在這裏,死了和親人埋在一起,和他們一起守候這塊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