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廣東法院嚐試賠錢減刑:賠償五萬殺人免死起爭議

廣東法院嚐試賠錢減刑:賠償五萬殺人免死起爭議

文章來源: 社會傳真 於 2007-02-01 09:12:2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廣東東莞市兩級法院近期在多宗刑事附帶民事賠償案件中,提倡對民事部分進行調解,並對作出經濟賠償的被告人給予從輕處罰。其中一個案例中,因犯劫殺案有機會被判死刑的一名囚犯,因向被害的死者家屬賠償五萬元,被法院認定為可依法減刑的情節,一審從輕處理判死緩。同類的減刑判例在東莞有三十多宗。事件在內地引起「有錢人犯罪,受到的處罰會比窮人輕?」的爭論。 據《北京晨報》報道,二○○五年十一月一日晚九時許,被告人王某夥同兩名同黨搶劫蔡某,並致蔡死亡。在公訴機關提起刑事訴訟的同時,蔡的家屬亦提出附帶民事訴訟,因為蔡死後,蔡家生活陷入極度困境,蔡的女兒也麵臨失學。

辯稱「非蓄意」案例方可酌情

報道稱,法官得悉此情況後,多次組織案件的雙方當事人進行細致的調解,王姓被告同意賠償原告五萬元人民幣,原告對此表示滿意,被告人也表示要痛改前非。最後,法官對被告人王某作出一定程度的從輕處罰,一審判處死緩。

由可能的死刑到最終的死緩,法院以經濟賠償作為減刑的參考因素,引起極大爭議。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陳斯為此作出辯解稱,依法規定,被告人能夠采取措施挽回損失,使其行為的危害性盡量減小,這一做法可以成為依法減刑的情節。但陳斯又強調,並非所有刑事案都可采取這種做法,對於社會影響惡劣的案件,即使被告人賠錢也不能減刑,能夠適用賠錢減刑的,大多是非蓄意犯罪案件。

前首富判死 捐獻多活五月

東莞法院試行賠錢減刑判決,為那些犯下死罪的有錢人帶來生存的希望,但由於各地法官對刑法的理解不同,花錢未必一定能買命。前北京首富袁寶?曾在獄中提出向國家捐獻五百億人民幣的資產,為此他多活了五個月,但最終因民意反對,仍被執行死刑。

北京建昊集團董事長袁寶?因殺人,被瀋陽市中院以謀殺罪判處死刑。原定於○五年十月十四日執行死刑,但死刑被推遲至○六年三月十七日。當時有兩種說法:一是袁律師稱,袁在獄中提出向政府捐獻自己控股的印尼油田,價值四百九十五億元;二是袁臨刑前揭發瀋陽某部級高官的腐敗行為。

郭平的特稿指出,在內地法製不健全的情況下,推行類似東莞法院以罰錢免除死刑的「刑事和解」宜小心謹慎。首先「殺人償命」是中國人難以改變的傳統觀念,「賠錢減刑」很容易使民眾感覺法律失去嚴肅性和公正性,從而對司法製度失去信任感,並在社會上形成有錢就可以犯罪的誤區。所以,推行「刑事和解」的同時,應加強社會宣傳和育,使民眾有正確的認知。

再者,由於內地司法係統仍存在許多問題,司法不公、司法審判不透明、缺乏完善的監察機製,以及法官質素不高等等,都是令人擔憂的現況。

目前,部分內地監獄已出現犯人以賄賂的手法「花錢減刑」的腐敗行為。在這樣的狀態之下,以罰錢減刑為特點的「刑事和解」很可能被不法分子和違法、違規的司法界蛀蟲濫用,使有錢人可以「花錢抵罪」,司法機構亦有可能藉此斂財腐敗。

死囚「賠錢減刑」的做法,如缺乏有效監督,最終淪為一塊新的貪腐肮髒之地。

廣東東莞法院庭長稱賠錢減刑不等於有錢減刑

  昨日,廣東東莞法院針對外界對“賠錢減刑”的質疑,解釋稱,“賠錢減刑”的初衷是維護被害人的利益,必須符合諸多條件,和罪犯有錢沒錢無關。

昨日,從廣東東莞兩級法院傳出消息,當地法院在30多宗刑事附帶民事賠償的案件中,對民事部分進行調解,並對作出經濟賠償的被告人給予從輕處罰。經濟賠償就可以減輕懲罰?有錢人犯罪是否可以因此“贖罪”?針對質疑,法院解釋稱“賠錢減刑”的初衷是維護被害人的利益,但必須符合諸多條件。

初衷是維護受害人利益

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刑一庭庭長梁聰接受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賠錢減刑”不僅是為了維護受害人的利益,也符合最高法院提出的“少殺慎殺”原則。從今年起,最高法院收回了死刑複核權,對主動賠償受害人損失的,可以依法從輕或減輕處罰,一般不判處死刑立即執行。

梁聰進一步解釋說,以往的刑事審判不是特別注重對被害人的賠償,被告對賠償采取消極態度,處於弱勢的受害人或其家屬因得不到補償,往往陷入生活困境。法院從人道的角度出發,幫助受害人解決實際生活問題,並化解施害者和被害者之間的恩怨,隻要罪行不特別嚴重,沒有引起民憤,不違背法律的精神,就是值得提倡的。

“賠錢減刑”有前提

但梁聰不止一次地提醒,不能簡單孤立地來理解“賠錢減刑”,這必須符合至少三個條件。首先,被告人的認罪態度好,並主動對受害人做出經濟賠償;第二,法官要征求受害人或其家屬的意見,他們同意調解,願意接受經濟賠償並在一定程度上諒解被告人的罪行,才可能調解;第三,要看被告人罪行的嚴重程度。如果社會影響惡劣,比如此前的幾起“滅門案”,即使被告人賠錢,也不可能獲得減刑。

梁聰否認了“有錢人犯罪可以因此獲得減刑”的說法。他再次向記者強調,“賠錢減刑”的前提是符合上述三個條件,和罪犯有錢沒錢無關。

律師表示肯定

就東莞兩級法院提倡的“賠錢減刑”做法,上海廣懋律師事務所律師江清漢認為,這種做法符合法律的功能和社會趨勢,值得肯定。

“罪犯用經濟上的付出來表現自己的認罪態度,法律給予一定的寬容,這符合法律精神。受害人以財產補償來彌補受害人或其家屬的心靈創傷,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社會的振蕩或矛盾。如果罪犯有悔罪表現,罪行也不足以處以極刑,為什麽一定要用一個生命來警醒他人呢?”但對於那些嚴重的案件,比如連環殺人,用多少經濟或物質的付出都不足以彌補,就不能“賠償減刑”,因為這是社會所不能接受的。

對於東莞法院的做法,江清漢律師認為也不算創新,他說:“實際的刑事審判中一直就有這樣的做法,隻不過是媒體突出了東莞的經濟補償這一點而已。”

查看評論(0)

24小時熱點排行

印度S-400操作員陣亡!“梟龍”出手打爆防空神話?
職場“海王”終於被抓了 上海灘“騙薪神話”的崩塌
華男殺害女室友後冒充死者 騙走死者母親46.3萬美元
阿聯酋兩排女性跳“甩發舞”迎接 特朗普大讚“我喜歡”
他實名舉報劉曉慶逃稅:她與閨蜜合辦公司借錢不還

24小時討論排行

DeepSeek正在DeepSinking 使用率暴跌至比腰斬更低
特朗普在國內睚眥必報,中東之行卻展現寬容一麵
“4+4”沒那麽壞,但被“董小姐”搞砸了
嗆俄烏談判沒進展,川普:沒我根本談不出協議
消息人士稱美政府計劃將100萬巴勒斯坦人遷往利比亞
中國留學生在美兼職開公交 每周10小時 月薪5600元
微軟老員工48歲生日被裁,妻子發帖怒斥算法裁人
S媽透露汪小菲明天結婚 淩晨發文喊話:善待孩子
柴靜:沒有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
死刑!許家印最大靠山完了
江西官場出現“主動交代潮”,兩大主因不容忽視
1.68米小夥與2.2米女子戀愛懷孕 女方回應網友質疑
釋放千名戰俘換和平? 俄方放話:烏軍不撤就吞8州
特朗普公開“懟”庫克:蘋果不應在印度生產手機
美駐北約大使:下半年將商討「撤軍歐洲」
訴訟延宕 超過500名美國之音員工可能於下月底失業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廣東法院嚐試賠錢減刑:賠償五萬殺人免死起爭議

社會傳真 2007-02-01 09:12:21

廣東東莞市兩級法院近期在多宗刑事附帶民事賠償案件中,提倡對民事部分進行調解,並對作出經濟賠償的被告人給予從輕處罰。其中一個案例中,因犯劫殺案有機會被判死刑的一名囚犯,因向被害的死者家屬賠償五萬元,被法院認定為可依法減刑的情節,一審從輕處理判死緩。同類的減刑判例在東莞有三十多宗。事件在內地引起「有錢人犯罪,受到的處罰會比窮人輕?」的爭論。 據《北京晨報》報道,二○○五年十一月一日晚九時許,被告人王某夥同兩名同黨搶劫蔡某,並致蔡死亡。在公訴機關提起刑事訴訟的同時,蔡的家屬亦提出附帶民事訴訟,因為蔡死後,蔡家生活陷入極度困境,蔡的女兒也麵臨失學。

辯稱「非蓄意」案例方可酌情

報道稱,法官得悉此情況後,多次組織案件的雙方當事人進行細致的調解,王姓被告同意賠償原告五萬元人民幣,原告對此表示滿意,被告人也表示要痛改前非。最後,法官對被告人王某作出一定程度的從輕處罰,一審判處死緩。

由可能的死刑到最終的死緩,法院以經濟賠償作為減刑的參考因素,引起極大爭議。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陳斯為此作出辯解稱,依法規定,被告人能夠采取措施挽回損失,使其行為的危害性盡量減小,這一做法可以成為依法減刑的情節。但陳斯又強調,並非所有刑事案都可采取這種做法,對於社會影響惡劣的案件,即使被告人賠錢也不能減刑,能夠適用賠錢減刑的,大多是非蓄意犯罪案件。

前首富判死 捐獻多活五月

東莞法院試行賠錢減刑判決,為那些犯下死罪的有錢人帶來生存的希望,但由於各地法官對刑法的理解不同,花錢未必一定能買命。前北京首富袁寶?曾在獄中提出向國家捐獻五百億人民幣的資產,為此他多活了五個月,但最終因民意反對,仍被執行死刑。

北京建昊集團董事長袁寶?因殺人,被瀋陽市中院以謀殺罪判處死刑。原定於○五年十月十四日執行死刑,但死刑被推遲至○六年三月十七日。當時有兩種說法:一是袁律師稱,袁在獄中提出向政府捐獻自己控股的印尼油田,價值四百九十五億元;二是袁臨刑前揭發瀋陽某部級高官的腐敗行為。

郭平的特稿指出,在內地法製不健全的情況下,推行類似東莞法院以罰錢免除死刑的「刑事和解」宜小心謹慎。首先「殺人償命」是中國人難以改變的傳統觀念,「賠錢減刑」很容易使民眾感覺法律失去嚴肅性和公正性,從而對司法製度失去信任感,並在社會上形成有錢就可以犯罪的誤區。所以,推行「刑事和解」的同時,應加強社會宣傳和育,使民眾有正確的認知。

再者,由於內地司法係統仍存在許多問題,司法不公、司法審判不透明、缺乏完善的監察機製,以及法官質素不高等等,都是令人擔憂的現況。

目前,部分內地監獄已出現犯人以賄賂的手法「花錢減刑」的腐敗行為。在這樣的狀態之下,以罰錢減刑為特點的「刑事和解」很可能被不法分子和違法、違規的司法界蛀蟲濫用,使有錢人可以「花錢抵罪」,司法機構亦有可能藉此斂財腐敗。

死囚「賠錢減刑」的做法,如缺乏有效監督,最終淪為一塊新的貪腐肮髒之地。

廣東東莞法院庭長稱賠錢減刑不等於有錢減刑

  昨日,廣東東莞法院針對外界對“賠錢減刑”的質疑,解釋稱,“賠錢減刑”的初衷是維護被害人的利益,必須符合諸多條件,和罪犯有錢沒錢無關。

昨日,從廣東東莞兩級法院傳出消息,當地法院在30多宗刑事附帶民事賠償的案件中,對民事部分進行調解,並對作出經濟賠償的被告人給予從輕處罰。經濟賠償就可以減輕懲罰?有錢人犯罪是否可以因此“贖罪”?針對質疑,法院解釋稱“賠錢減刑”的初衷是維護被害人的利益,但必須符合諸多條件。

初衷是維護受害人利益

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刑一庭庭長梁聰接受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賠錢減刑”不僅是為了維護受害人的利益,也符合最高法院提出的“少殺慎殺”原則。從今年起,最高法院收回了死刑複核權,對主動賠償受害人損失的,可以依法從輕或減輕處罰,一般不判處死刑立即執行。

梁聰進一步解釋說,以往的刑事審判不是特別注重對被害人的賠償,被告對賠償采取消極態度,處於弱勢的受害人或其家屬因得不到補償,往往陷入生活困境。法院從人道的角度出發,幫助受害人解決實際生活問題,並化解施害者和被害者之間的恩怨,隻要罪行不特別嚴重,沒有引起民憤,不違背法律的精神,就是值得提倡的。

“賠錢減刑”有前提

但梁聰不止一次地提醒,不能簡單孤立地來理解“賠錢減刑”,這必須符合至少三個條件。首先,被告人的認罪態度好,並主動對受害人做出經濟賠償;第二,法官要征求受害人或其家屬的意見,他們同意調解,願意接受經濟賠償並在一定程度上諒解被告人的罪行,才可能調解;第三,要看被告人罪行的嚴重程度。如果社會影響惡劣,比如此前的幾起“滅門案”,即使被告人賠錢,也不可能獲得減刑。

梁聰否認了“有錢人犯罪可以因此獲得減刑”的說法。他再次向記者強調,“賠錢減刑”的前提是符合上述三個條件,和罪犯有錢沒錢無關。

律師表示肯定

就東莞兩級法院提倡的“賠錢減刑”做法,上海廣懋律師事務所律師江清漢認為,這種做法符合法律的功能和社會趨勢,值得肯定。

“罪犯用經濟上的付出來表現自己的認罪態度,法律給予一定的寬容,這符合法律精神。受害人以財產補償來彌補受害人或其家屬的心靈創傷,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社會的振蕩或矛盾。如果罪犯有悔罪表現,罪行也不足以處以極刑,為什麽一定要用一個生命來警醒他人呢?”但對於那些嚴重的案件,比如連環殺人,用多少經濟或物質的付出都不足以彌補,就不能“賠償減刑”,因為這是社會所不能接受的。

對於東莞法院的做法,江清漢律師認為也不算創新,他說:“實際的刑事審判中一直就有這樣的做法,隻不過是媒體突出了東莞的經濟補償這一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