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丫第一次見到前夫呂成功是在1992年。那一年,王小丫到四川大學經濟係進修,她的輔導員老師就是呂成功。那是新同學和輔導老師的第一次見麵,鈴聲一響,一個戴著眼鏡的斯文男生走到講台前,自我介紹說叫呂成功,是這個班的輔導老師。王小丫和同學們都愣住了,他們沒想到自己的輔導老師如此年輕,甚至比班上年紀最大的學生還小一歲。
很快,一年過去了,王小丫要回涼州老家度暑假,呂成功送她上火車。路上,呂成功沒話找話地問王小丫,涼州除了出美女,還有什麽別的物產沒有?王小丫知道呂成功喜歡喝酒,就告訴他,自己的家鄉有一種米酒,別的地方買不到。呂成功一聽,忙讓小丫返校時捎幾瓶回來,小丫答應了。開學後,王小丫遵守承諾,給呂成功帶回了兩瓶涼州米酒。可呂成功仿佛已經忘了這件事,從沒向王小丫提起過,王小丫有點尷尬,隻好把酒藏在宿舍裏。其實,呂成功是怕王小丫把這件事忘了,擔心自討沒趣,才沒有提起。
也就是從那時起,兩人拉開了愛的序幕。如同所有大學生一樣,他們一起去食堂打飯,在校園散步,看電影,踏青,相處得非常愉快。兩人決定,等王小丫畢業後就結婚。
結婚後,呂成功依然在大學裏教書,王小丫當了一名記者。新婚的日子裏,呂成功無微不至地關愛著妻子,甚至規定自己每天逗妻子笑一次。
1995年,四川大學選派青年老師到農村參加科技扶貧,呂成功也在其中。呂成功舍不得與妻子分離,王小丫卻很識大體。她勸丈夫,一年的時間也不是很長,德陽離成都也不是很遠,到了周末,自己可以坐車去看他。呂成功到德陽後,每天都要在手機上(經考證,我懷疑是BP機)給妻子留言,或者說個小笑話,或者提醒她加衣服,睡覺時關好門窗。到了周末,王小丫會帶上親手做的拿手菜,坐上火車,趕到德陽和丈夫相會。
一年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變瘦了的呂成功回到了成都。兩人一番慶賀之後,呂成功卻顯得心事重重,幾次欲言又止。王小丫追問他怎麽了,呂成功吞吞吐吐地說,自己不想在大學裏當老師了,想辭職下海做生意。呂成功說,以他現在的經濟能力,隻能勉強讓妻子過上小康的生活,可他更想讓妻子過上富足的日子!王小丫忙表示,自己不是特愛錢的女人,錢隻要夠花就可以了。呂成功知道妻子怕自己不能成功創業,還丟了令人羨慕的職業。他向妻子保證,隻要兩年,最多三年,自己就能成功,到時一定讓小丫過上有質量的生活。要是失敗了,他保證安安心心地和小丫過日子,再不折騰了。在丈夫的堅持下,王小丫點頭了。
2000年元月,呂成功把自己的公司發展成了集團。在準備慶賀開張的日子,呂成功給王小丫打電話,讓她無論如何回成都一趟,以夫人的身份出席慶典。此時,王小丫正要去外地采訪,她對呂成功說明了事件的原委。呂成功急了———開張是件大事,作為妻子,怎麽能不來!他在電話裏和王小丫大聲地爭執起來,正忙於工作的王小丫解釋了一句“事情特殊”後,就關掉了電話。兩人的關係漸漸疏離,偶有電話,也就不上幾句就無話可說了。再往後,王小丫出名了,整日忙著上節目,對呂成功的關懷也日益減少,心高氣傲的呂成功越發生氣。兩人都是好強的人,有了爭執,誰也不肯讓步。慢慢地,婚姻亮起了紅燈。
2001年,呂成功來北京參加一個商貿活動。他找到王小丫,兩人在京城美麗的夜色中漫步,誰也說不出一句話。在他們心中都有一種感覺:在戀愛時,如果不能相互擁有,那將是永久的遺憾;而現在,如果不相互放棄,也將是永久的遺憾!最後,呂成功艱難地對王小丫提出了分手的要求,王小丫的眼淚奪眶而出。恢複了單身生活的王小丫把傷感埋藏在心裏,幾乎沒人知道她的生活有了變故,甚至沒人知道她結過婚。2002年,在《開心詞典》的特別節目中,一個參加節目的外國人在答題時問王小丫:“你結婚了嗎?”王小丫機警地回答:“不告訴你!”那時,她的臉上帶著笑,但內心的酸楚無人知曉。
2006年4月,王小丫因勞累患病而休養,開始過上了她難得的清靜日子。在四川的呂成功得知後,特地托人送去了一束鬱金香,花裏的字條寫著:“曾經有過的日子不能永恒,祝福卻是真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