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被一群17歲少年圍攻殉職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湖南省邵陽市茶元鄉派出所民警龔德剛,在2006年11月30日淩晨2時,被一群17歲左右的問題少年圍攻而殉職。一個同事眼中的好夥伴、妻子眼中的好丈夫、人民眼中的好民警就這樣犧牲了。而凶手是一群過去被稱為“古惑仔”、現在被當地稱為“黑貓青年”的年輕人,因為缺少上網費用而隨意搶劫路人,甚至殘忍地剝奪其生命,他們為什麽會走這樣的人生之路?怎麽才能讓這些孩子回家?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邵陽市公安局刑警支隊一大隊教導員龍建國,是負責偵辦龔德剛受害案的主要民警。12月10日,記者聯係采訪時,該局有關負責人多次強調,案件目前尚在調查階段,不能向外界透露相關細節。但經過記者努力,有關領導終於同意讓龍建國代表刑偵支隊介紹情況。   “我們是11月30日淩晨2時52分接到報案的,趕到現場後,迅速對現場進行了處理。”龍建國說,經過另一受害人李民(化名)對犯罪嫌疑人人數、口音、身高等情況的描述,警方在第二天就抓獲了全部犯罪嫌疑人,目前審理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   民警淩晨勇鬥劫匪   2006年11月30日淩晨2時30分左右,家住寶慶西路某宿舍的的士司機李民(化名)下班回家,將的士交班後步行回到雪峰路口。李民從雪峰路口拐進一條通往宿舍區的小巷,大約走了30米後,前後分別有兩排各三名年輕人向他走來,索要錢財。李民將身上僅有的200元現金和一台手機給了他們。李民給了錢財後,那夥人既沒有打他,也沒有罵他,就讓他走了。   這時,龔德剛正巧乘坐的士到了雪峰路口。借著昏暗的燈光,憑著職業敏感,龔德剛覺得這些青年一定對快步離去的李民做了什麽,於是他大吼一聲,“你們幹什麽?”幾名青年立刻意識到自己的搶劫行為敗露了。他們二話不說,一擁而上,揮刀向龔德剛砍去。在搏鬥過程中,龔德剛被歹徒狠狠刺了四刀,血流如注。事隔十天後,當記者再次來到出事地點時,一攤血跡在經過好幾次雨水的衝刷後,依然清晰可見。   歹徒離開後,龔德剛拖著帶血的身軀,朝著家的方向艱難地走了一百多米,最後倒在離家門口不到十米的地方,再也沒有站起來。   同事眼中的“認真人”   歐陽石江和龔德剛一樣,都是2005年12月從部隊轉業被分配到邵陽市公安局。龔德剛犧牲前二十多分鍾,歐陽石江正和他一起辦案。   2006年12月10日下午,歐陽石江在茶元鄉派出所原龔德剛的辦公室,打開龔德剛的抽屜對記者說:“隻要看一下這些東西,就可以知道他平日工作是多麽認真。”龔德剛的幾個抽屜裏,各種辦案材料整整齊齊地擺放在一起,歐陽石江說:“德剛這個人最大的特點是守規矩,從這些小事就可以看得出來。”   歐陽石江回憶說,2006年11月30日淩晨2時許,他和龔德剛在邵陽市北塔區分局分手,派出所的一名副所長開車將幾位幹警沿路送回家,但臨到送龔德剛時,龔德剛堅持不要副所長送了。“你們都辛苦了,還是早點回去休息吧,我自己回家。”龔德剛與協助辦案的興隆村村民餘林虎就近打了一輛的士,往城西方向開去。   餘林虎告訴記者說,兩人乘至樟樹壟的一個路口後,龔德剛叫的士停了下來:“你也辛苦了,早點回去吧,我就住在裏麵。”龔德剛執意要餘林虎坐車先走。“如果我能堅持將他送進去,德剛同誌就不會走啊,現在想起來心裏都痛!”   餘林虎含淚說:“龔警官最喜歡到老人家裏去走動,一個星期總要去一兩次。我親眼看到他幫一位老人挑水、搬樓梯。他把這些老人當作自己的親人。他出殯的那天,我們村上好多老人早早就乘車到殯儀館去送他。”   邵陽市公安局禁毒支隊一隊副大隊長王勇說:“德剛跟我同事過三個月。今年3月,他在南站巡邏時看見一個老奶奶在那餓得發抖。得知老人找不到女兒的家後,他自己花錢打的將老人送到高崇山。”   妻子心中的好丈夫   李小英是龔德剛的妻子,今年11月份才在邵陽市第一房管所下屬某物業公司找到一份工作。此前,31歲的李小英一直沒有固定工作,從部隊回到地方後,李小英大部分時間都在家裏,一家人靠著龔德剛不到800元的工資勉強維持生活。   雖然離龔德剛犧牲已有十天,但當記者走進李小英的家時,她仍沉浸在失去丈夫的巨大痛苦中。隻見她一個人默默地跪在擺放著龔德剛遺像的木桌前,一張一張地點著冥錢往火壇裏送,本來就不大的兩室一廳內,彌漫著濃煙。看到記者一行人,李小英才木木地站了起來,無力地打著招呼。  在李小英的心中,龔德剛根本就沒有走。11月29日早晨,龔德剛還為9歲的女兒煎好糍粑(邵陽當地的一種米食),親自將孩子送到樟樹小學,目送她進了學校大門之後,才去單位上班。在李小英近乎崩潰的思維裏,她總是相信,“德剛大概9點多鍾就會回來的。”——這是龔德剛平常回家的時間!   出事的前四天(11月25日)正好是星期日,龔德剛頗為愧疚地對妻子說:“你跟我在一起,沒穿過好的,也沒吃過好的。”就在這一天,龔德剛執意拉著妻子上街,說是要給妻子買雙鞋子,“好不容易有了工作,也要穿得體麵些。”由於經濟困難,李小英沒有答應。但龔德剛仍堅持要給妻子買件禮物,最後,硬是在紅旗路的一家服裝店內,替妻子買了一件120元的衣服。   “他自己從來舍不得買東西,跟他從部隊轉業回來,沒買過一件超過40元的衣服。那天買的衣服,是我們全家惟一一件上了百元的衣服。”說到這裏,李小英掩麵啜泣。   一件打滿補丁的衣服   李小英說,回到邵陽一年多的時間裏,龔德剛幾乎沒有逛過商店為自己買過衣服。由於分配到公安係統的時間較短,龔德剛還沒領到漂亮的警服。為此,他經常將筆挺的軍裝穿在身上,與同事們一起出警。每天出門前,龔德剛都要穿得整整齊齊,然而誰也不知道,整齊的外套裏麵,是穿了一年又一年的舊軍服。8元錢就可以買一件普通汗衫,龔德剛卻舍不得將舊軍服換下。   法醫幫龔德剛做最後一次檢查時,竟發現他穿在裏頭的圓領衫前後有十多個補丁。親眼見證了這一幕的法醫當時就流下了眼淚。    龔德剛不死的三種假設   問題少年引發深層思考   世態的對比總以一種超乎人們想象的程度呈現。人們一方麵看到了一個優秀的軍人在血泊中倒下,一個在親人、朋友、領導、同事眼中近乎完美的優秀青年,匆匆地走完了他不到36歲的短短人生(12月25日就是龔德剛36周歲的日子)。   另一方麵,人們不得不接受一個殘酷的事實:六個平均年齡不到17歲(最小的出生於1990年,最大的出生於1987年)的青少年,為了搶奪別人財物,竟拔刀相向凶殘殺人。更為可悲的是,這些愣頭青年在犯下如此大案後,竟跟沒事人一樣,鑽進了他們慣常出入的“黑貓旅社”(黑貓旅社是指無牌無證的小旅社)。由於價格便宜,一些無業青年經常混跡於此,當地警方將這種青年稱為“黑貓青年”。   很多專家在提到“11·30”案件時,都表現出強烈的惋惜之情。人們從當時事發現場的機緣巧合,想到不良青少年背後的教育與管理,一次次設想讓龔德剛不死的假設:   1.如果選擇不硬拚?   邵陽市刑警支隊政委朱邵武說:“龔德剛麵對犯罪分子不是退縮,而是挺身而出,說明他有正氣,英勇無畏。但是,在麵對力量懸殊的情況下,設法保存生命,也是以人為本的策略。”   2.如果龔德剛原地等待救援?   龔德剛受傷後,硬撐著流血的身體向前移動了幾十米後,第一個受害人李民返回現場時,龔德剛對他說,“快報警,我挨了刀子”。李民隨即返回家中用坐機撥打電話報警(手機已被搶)。當警察趕到現場時,沒有發現龔德剛的人影(由於他挪動了身體,倒在家門口附近),隻好沿大路尋找,直到淩晨4時許才被人發現。   邵陽市公安局北塔區分局某負責人說,龔德剛受了刀傷後,流血不止。如果當時就在原地不動就好了,一是流血量要少些,二是便於救援人員及時發現。   3.如果孩子們不成為“黑貓青年”?   邵陽市公安局北塔區分局伍雲誌說,犯罪嫌疑人都是剛從學校輟學或初中畢業就沒讀書的社會青年,他們都是通過網吧結識的。他們往往有錢就去上網,玩累了就找家“黑貓旅社”安身,錢用完了就到街上“借”。龔德剛犧牲的背後,隱藏著一個巨大的教育難題——怎樣讓那些不回家的“黑貓青年”走上正路?   邵陽市商業技工學校副校長邱元宵,有著教育管理這類學生的豐富經驗。邱元宵說,作為職業技工類學校,最大的管理難題是學生的性格培養和操守引導。“這些學生抵觸情緒大、惟我獨尊、判逆、喜歡自由”,對待這樣的學生,邱元宵提出了他的個人建議:一是絕對不要歧視這些“潛力生”;二是教會學生先做人後做事,多發揮榜樣引導作用;三是手把手地幫助他們改掉一些壞習慣。   邱元宵認為,教師多辛苦一點,把學校的封閉管理真正管到位,落到實處,減少學生們接觸網吧的機會,無形中也減少了學生們滑入泥潭的機會。   朱邵武則認為,目前部分學校過於注重升學率和學校的經濟效益,在人的教育成長問題上,關注的力度沒有前者大,這種傾向是不合適的。社會上各種不良文化的誘導、影響,為不良青年的犯罪提供了很大的空間和發展。“真正要促進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切實需要全社會所有成員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