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悲哀!國產影視作品讓中國人變得膚淺和幼稚ZT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真悲哀!國產影視作品讓中國人變得膚淺和幼稚 凱迪網絡 作者:小小貓咪 我們這個在古代誕生過孔子、孟子、老子、莊子、孫子和韓非子等思想大家的國家,近現代卻少有大思想家出現,現在更是出現了庸俗化和幼稚化的傾向。 現在,我們的文學藝術作品多得看不過來,報刊書籍網絡和數不清的電視頻道,令人目不暇接,看得眼花瞭亂。但卻到處是甜聲膩氣的阿哥阿妹聲;裝模作樣的今為古用戲;莫名其妙的天翻地覆打;硬做笑果的機械模擬笑;和亂七八糟的雜燴拚盤劇等。我們中國人就喜歡這樣的文化產品嗎?我們的欣賞麵就停留在這樣的檔次上嗎?我們這個大學擴招越來越凶猛,大有全民皆大學傾向的國家,欣賞水平卻倒回到了沒上過多少學的家庭婦女的欣賞水平上了嗎?是什麽讓我們變得如此膚淺和幼稚呢? 我上周剛剛看完了上視紀實頻道播出的五集電視係列片《中國養父母和日本遺孤的故事》。周一到周五連續五天,每天晚上播一集,每集半小時,講一位日本遺孤和中國養父母的故事。 五個故事框架相同或相似。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在東北的大批日本人和他們的家屬們倉皇撤離中國。臨走前,他們遺棄了有病的或是年幼的孩子,共有五千多人;這些孩子們被當時生活貧困的中國家庭所收養。養父母們省吃儉用地照顧著敵人的孩子,而他們的許多親人正是被日本人殺害的。雖然家境貧困,養父母們寧可讓收養的日本孩子讀書,而讓自己孩子輟學。千辛萬苦,日本遺孤終於長大了;養父母們又幫著他們成家立業。八十年代初,日本開始解決在中國的遺孤回國問題。這些中國的養子女們,經過一番周折,找到了在日本的親人,帶著配偶和子女們舉家回日本了。但是,他們還是時刻牽掛著在中國的養父母們,或是將養父母們接去日本遊玩,或是將養父母們接去日本共同生活。有人已不適應在日本的生活了,去日本生活了一段時間,又回到中國來了。 看第一集的時候,我感動得落淚。但是接下去,我看到每一個故事都是這樣的模式,都表現著同一個主題:中國的養父母富有自我犧牲精神,非常有愛心;養子女們非常有孝心,都非常孝順自己的養父母,他們早已融入了中國的土地。這樣的故事連著講了五個,我看著看著,就沒有了新鮮感,都是同樣的結構和發展,越到後來我越沒有感動了。我很自然地想起了魯迅的小說《祝福》中祥林嫂的故事。祥林嫂的兒子阿毛被狼吃掉了,是很悲慘;但是這故事被祥林嫂重複了無數遍以後,連鎮上最慈祥的念佛老太太也沒有一點眼淚了。這個淺顯的道理,我們的編導們怎麽就不懂呢? 我們可以想一下,日本遺孤和中國養父母的故事,應該有很多種類型,在中國的日本遺孤不是有五千多人嗎?難道五千多個人的故事都一樣嗎?我經常看鳳凰衛視的節目,鳳凰衛視也做過幾期有關中國養父母和日本遺孤的專題。其中一個故事講到,一個日本男孩,中國養父母為了養育他,受盡了磨難和屈辱;但是,當他終於回國了之後,卻是杳無音信,一去不複返了。留下曆盡滄桑的老母,空思念,空悲切。這個故事讓人想起來心很疼,也有很多的感慨。我們的故事為什麽那麽單一呢?再者,同一類型的故事也有很多的關注點。作為觀眾,我們很自然地會想:日本的遺孤回國政策是怎麽出台的呢?遺孤們回國有哪些資助措施呢?比如,如何解決遺孤們的生活問題,包括住房怎麽提供,工作怎麽落實,子女上學如何安排等。他們在中國生活了大半輩子,突然來到與我們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有著巨大差異的日本,會碰到哪些不適應呢?和他們同去的已經古稀之年的養父母,在日本生活得怎麽樣呢?作為一檔紀實片,我們想看到更大的信息量和全景式的報道,而不是主題先行的某種教育理念的圖解。 有關編導最好不要把觀眾當成是政治說教的對象,把製作片子看成是製作政治教育片,把觀眾看片看成是接受教育。先把目的放端正了,片子才可有可能更能打動人心,也更有藝術價值;否則得話,政治上可能很過硬,但是讓人看不下去,或者看著覺得乏味,覺得看不到什麽東西。再好的製作,沒有觀眾的共鳴,又有什麽用呢?製作出來的東西是讓觀眾看的,總不至於停留在自我欣賞的角度吧。 同樣的現象我們還大量地在其它方麵看到。比如,我們的戰爭片,從《地道戰》、《地雷戰》、《南征北戰》;到《雞毛信》、《紅孩子》、《小兵張嘎》;再到現在的《紅河穀》、《紫日》、《黃河絕戀》等等,我們的戰爭片裏不管是小孩子還是老頭老太太個個英勇善戰,所向無敵,殘酷的戰爭被幼稚化為打鬥的遊戲,凶殘的敵人被簡單化為不堪一擊的符號。難怪在文革當中熱血青年們渴望戰爭呢。 我們也曾看過大量的外國表現戰爭題材的影片,比如《索菲的選擇》、《辛特勒的名單》和《拯救大兵瑞恩》等。同樣是戰爭題材的影片,上述影片深刻地表現了戰爭的殘酷性,既表現了人員傷亡的殘酷,如《拯救大兵瑞恩》中,幾乎全軍覆沒的正方軍人;也表現了戰爭對人心靈的摧殘,如《索菲的選擇》中,索菲的心在戰爭年代受到重創後,雖已身處和平年代,但她的心卻永遠失落在了戰爭中,導致精神失常而自殺的悲劇結局,讓人深深的震撼;還有的表現了戰爭中高尚的人道主義精神,如《辛特勒的名單》,辛特勒的義舉驚天地泣鬼神,令觀者無不動容。 我們國家曆來反對戰爭,既然這樣,為什麽要把戰爭描寫得那麽生動有趣,像孩子們過家家似的。看了一大堆這樣的影片,我們想到的可能是如果來一場戰爭該多好呀,多好玩呀。這讓我們對戰爭的思索停留在輕鬆打鬥的玩笑層麵上,而忽視了對人類戰爭殘酷性和破壞性的深刻反思。 我們國家有一些在藝術上非常出色的大導演,比如第三代導演的代表人物謝晉和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人物張藝謀;他們的藝術成就有目共睹,但他們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政治強化,藝術弱化的影響。 謝晉導演可謂在中國電影界德高望重。我在上師大當教師的時候,有一次我去謝晉影視藝術學院拿學生名單,正碰上謝晉在那裏和管理人員們商量什麽。年屆八十的謝導依然顯露著他一貫的儒雅和大家氣質,讓人尊敬。可以說,我是看著謝晉導演的影片長大的,他的幾乎每一部影片我都看過;但是,我覺得他的藝術水準和影片的魅力太不相稱。憑他的藝術水平,他早就應該拿上國際大獎了,他的導演能力毫不遜色於國際上最知名的導演;但非常遺憾的是,他至今從未拿過在國際上最具代表性的戛納、柏林、威尼斯電影節的大獎。謝晉的遺憾也是和他同時代的一大批文化人的遺憾。他們在藝術上最成熟的時期,是中國在文化上最封閉的時期,這使得謝晉導演的影片幾乎全成了一個個政治的符號。 謝晉導演的《女籃五號》和《舞台姐妹》,是新舊社會兩重天的憶苦思甜式結構;《紅色娘子軍》和《高山下的花環》,是革命英雄主義的頌歌;《天雲山傳奇》和《芙蓉鎮》,配合文革後的撥亂反正,否定了反右和文革;《牧馬人》、《女足九號》和《鴉片戰爭》,則是一曲曲愛國主義的頌歌。如果一個人不了解新中國的曆史得話,隻要按著順序看謝晉的電影,就能知道國家的曆次政治運動和曆史進程了。 可是,他的影片在展示中國社會的時候,為什麽總是站在政治的角度呢?這樣的影片,當特定曆史階段的政治風潮過去了之後,還能留下多少永恒的東西呢?比如剛改革開放的時候,有不少人想出國,《牧馬人》為了教育大家,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主人公許靈均,他在美國的父親讓他出國,他由於愛國而不肯去,寧可在國內,當他的牧馬人。這種生硬的政治說教,在現在這個出國已經很平常了的社會裏,還能有多少人願意聽呢? 在國際影展中,特別忌諱政治性過強的影片,每個國家的政治主張不完全一樣,能引起國際社會關注的是人性的東西。中國人以前在一個封閉的環境裏沒有比較,文化產品又少,隻能是饑不擇食了。但是,在開放的文化環境中,人們越來越喜歡能觸動人心靈的東西,那種期望通過影片等文藝作品,教育人們的理念,越來越讓人們反感,讓人反感的東西,人們會效仿嗎? 長期以來,我們國家一直有一種非常不好的做法,有些片子拍得非常差,沒有藝術性,純粹是政治說教性的。片子拍出來之後,讓各單位去包場,或各單位為了顯得政治上不落伍,隻能包場。我在師大當教師的時候,就多次拿到過這樣的包場票。表麵上看起來,影片上座率不低,影片的成本通過包場回收了;但是,包場之後,片子有沒有人看,看了有沒有看進去,人們是不是認同那種宣傳,沒有人關心。我們當時是把看片子當成政治學習任務來完成的,你能說不去嗎?不去可就是政治問題了。藝術上粗製濫造,政治上留於說教的影片屢屢炮製出,走政治學習加包場的路子,使大眾的反感和冷落被暫時地掩蓋起來了。於是,這類的片子過一段時間就會推出一部來。拍得人不愁沒人看,看得人硬著頭皮走過場,這樣的事情在世界上可能很少吧。我們強行灌輸的政治理念,已經越來越讓人反感了,不知搞宣傳的人士自己是怎麽感覺的。 每個國家都有政治,沒有政治不成之為國家,國家有政治,就需要有政治教。但是,我們是不是應該學一些其它國家的更巧妙的宣傳呢?《泰坦尼克號》也是一種宣傳,當整個巨輪就要沉入海底的時候,那隻樂隊還在甲板上專心致誌地演出著,麵對死亡,他們表現出的那種臨危不懼,舍生忘死的精神,不就是一種教育嗎?《辛特勒的名單》也是一種宣傳,辛特勒為了救二戰中災難深重的猶太人,不惜傾家蕩產;最後,他所遺憾的不是他已經散去的萬貫家財,而是他身上還有一些東西,比如他的汽車和他手上的戒指,他後悔為什麽他沒有拿這些東西再去多換幾個猶太人,多去救幾個無辜的生命。這不是教育又是什麽呢?教育大家都要做,各有巧妙不同。也許是在有些人看來,中國人太沒有思想了吧,也許有些人低估了中國人的素質,有人還采取那種已經用了幾十年的膚淺而幼稚的教育觀念來教育國人,不斷地找一些榜樣讓大家去學習。這樣的硬性說教已經太過時了,這樣的教育也太容易,我們的有關宣傳部門是不是應該研究一下,新時期人們的思想和心理,多想一些潛移默化的宣傳資料,太直白的,太淺顯的,太不近人情的所謂的“榜樣”,我們看到的太多,也聽到的太多,不知道學誰好了,也不知道為什麽要學那樣的人。 現在在我們國內最走紅的導演是張藝謀,而且他還有著中國電影風向標的作用。他的《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和《秋菊打官司》,引來一片民俗熱;他的《英雄》和《十麵埋伏》,又引來一武打大製作熱;甚至他為開幕式和影片造勢的舉動,都引來一大批大導演的跟風運作。然而,我們看張藝謀的那些有著較大影響的國際獲獎影片,除上麵提到的之外還有《一個都不能少》、《我的父親母親》等,我們總是被他的影片,精美的畫麵所陶醉,被他嫻熟的導演能力所折服,被他豐富的民族元素運用能力所震撼,以至於在當前競爭達白熱化的影壇上,張藝謀的影片成了票房的保證。然而,看過他的大部分影片,人們都會有一個整體印象,當斑斕的畫麵消失之後,留在人們腦海中的是一幅幅的風景,而影片本身卻沒有多少耐人尋味的地方;他極力打造的大片《英雄》,是這種印象最典型的代表,人們在觀影後普遍認為形式大於內容。但張藝謀是不是沒有有思想深度的影片呢? 張藝謀有一部至今沒有公演的影片《活著》,這是我看過的他的影片中最具思想性的影片。影片講述了一戶中國人家,自舊中國到新中國的生活,那個典型的家庭不論在舊中國還是在新中國,其生活狀態一直都談不上有幸福的日子,充其量隻能算是活著,甚至活著也難。這是不是事實呢?我們中國人太容易舉出一大堆的例子說明這種現象不是個別的了。如果說,在舊中國出現這種現象,很正常,如果不是這樣,為什麽還要革命呢?那麽在新中國怎麽還是那樣呢?對中國人生存狀況的透視和分析,非常耐人尋味。這樣的片子為什麽不能上映呢?而有些明顯的粗製濫糙和帶有政治說教的影片卻被重點推薦上映,這說明什麽呢?說明我們的影片是否能上映,衡量的標準主要是政治上是否會產生不好的影響,而完全不考慮藝術水準,更不會考慮有沒有思想性。碰到了一次這樣的事情,張藝謀以後還敢拍《活著》這樣的片子嗎?現在都講究市場經濟了,片子不能上映靠什麽來收回投資和成本呢?其他的人看到《活著》的例子,當然想活著了,誰會再去觸及那些敏感的話題呢?無獨有偶,我還看過田壯壯的影片《藍風箏》,也涉及到了對文革的評價,又是一次禁演。那麽多經過文革的人還都在,那段曆史有太多的人和資料可以作證,還有什麽不能說的呢?於是乎,誰也不想沒事找事,還是拍清宮戲、搞笑片、戲說片更保險,拍得人沒有風險,看得人一笑了之,皆大歡喜。但是,長期在這種文化氛圍裏,就像一個人從出生起,隻對他唱兒歌一樣,他能變得成熟起來嗎?能有思想嗎?我們國家在政治上的某些觀念,已經嚴重地影響到了人們的心智,成熟和走向深刻;從長遠來看,對國民素質的提高,對國家的思想文化建設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好在國家已經注意到了這個問題,這個新學期開始,高校的政治理論課作了重大調整,但這還僅僅是開始。 現在社會上一片紅樓熱和三國熱,現實題材的單調和蒼白,讓人們把目光重又投向了古典名著。有識之士已經意識到了,這是中國人的幸運也是中國人的悲哀,幸運的是,中國有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傳統可以繼承;悲哀的是,我們隻會吃老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