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孟廣美和"紅色風暴"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我眼中的孟廣美和"紅色風暴"   這周看新聞,有2件大事很引起我的注意.一件是澳洲著名的動物專家,"探索"頻道的主持人STEVE IRWIN意外去世.給世人留下極大的震驚.上至小布什和澳洲總理霍華德下至諸多的全球百姓,無不為在這樣一個在動物學領域發展作出卓越貢獻的人而悲傷,而哀悼.我這2天也詳細的看了新聞和報紙,IRWIN的死的確是人類和所有動物們的一大損失.在這裏,深深的哀悼.      另外一件事就是我今天要說的,最近10多天在網上頗為"風行"的"孟廣美侮辱內地事件".總的來說,我的態度在這件事情上經曆了從"生氣"到"憤怒"再到"無奈"的轉變.這中間有很多東西沒有辦法去把他說清楚.也不必要去說清楚.因為有些事情一但清楚了,會影響更大的事情."小不忍則亂大謀",政治上的東西現在就是現在,我們就在現在的背景下來說事.      剛才很不情願的把這期的"紅色風暴"看完了.和想象中一樣,和報道的沒兩樣.更不是我看的第一個台灣娛樂節目關於諷刺中國內地的報道了.簡單的說說節目的過程.台方是著名的"中天"電視,內地觀眾最為熟悉的"康熙來了"就是出自該頻道.另外該頻道也經常引進一些內地大製作的電視劇在8點的黃金檔播出,前一陣子的"喬家大院"在台灣播出時就是在"中天綜合"播出.節目的主持人叫"利青",一個自稱在上海發展的女藝人.幾位嘉賓分別是孟廣美,NONO(吳宗憲旗下的搞笑藝人)和小鍾.另有製作人沈玉琳和記者陳安儀.節目開始後雙方簡單的討論了現在各自主持的節目後就開始說起在內地主持的"禁忌".比如,不能說英文,不能說台語等幾點.孟還專門說出了一次9年前她的經曆,即在97 年回歸直播的節目中她說了一個"性感"2字來形容某女星,當時隨即被叫停,而改用"著名".....幾人哈哈大笑...後來在聊在內地的薪水,價格當是相當可觀...主持人在這個節目中的引導非常"成功".不管大家有無看過這期節目,都請您相信我的這個觀點.我相信起初的孟等人還是有所矜持的.但是主持人一直試圖用幾個調侃的玩笑來把大家帶進那個用"鄙視",用"蔑視"和"嘲笑"都不對的詞語去形容的氣氛中去.NONO的一句稍帶山東口音的口語化詞語立即被她形容為"好象內地人..."....那種鄙夷的神情會讓你覺得,不要這個"同胞"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後來的內容發展就到了大家熟悉的階段,孟開始描述"白花花的屁股"和她見過的內地廁所有多髒.還有上中央台是"不拿錢的"因為"為人民服務..."最後說了她對"南京大屠殺"的看法.      我今天在這裏不想長篇大論的去說太多,因為那會牽扯到政治.隻想就我了解到的兩岸環境來說說我的理解和建議.      1>無論2邊現在的經濟有多密切,周傑倫們在中國有多紅.請大家千萬不要忘記2岸最基本的政治因素----"對峙"關係.不管大家有多麽的不情願,但都必須承認"台灣人"強烈的主體認同意識和在國際上被我們中國打壓時的那種悲憤心態,這種意識已經是所有台灣人心中的痛.而這種意識也在他們的社會裏到處彌漫.甚至連娛樂節目也逃脫不掉.從大的角度來說,中國大陸在迅速崛起,台灣卻因為政治因素而內饒外困.雙方此消彼長,加之台灣經濟過度依靠中國大陸,對很多台灣人的情感上形成了"不想去卻必須去"的感覺.而另外一點卻又是由於多年來台灣人在大陸人媲暗男睦鎘攀蘋掛廊淮嬖?盡管在縮小,但是他們仍然想永遠保持.這是正常的心態卻也是複雜的心理.在娛樂節目中也體現的很多.有不少他們的娛樂節目都會和來賓或多或少的討論關於大陸的事情.根據我的記憶,大多數是以諷刺為主.加之調侃.讓來賓們說著大陸人不禮貌的用語,多麽不發達的英文...大家哈哈大笑,也可能會接著說"還是我們台灣好..".當然他們很少去說大陸怎麽發展了....畢竟節目在台灣播出,要迎合台灣觀眾的心理.唯一有印象的是周華健的一次訪談,他向主持人描述了他第一次看到"長江,黃河"時的那種激動和作為中國人的驕傲.可惜這種人很少.就象能從民族角度去處理事情的辜振甫和汪道涵2位老先生一樣,越來越少了.      2>台灣的言論是"絕對自由"的.能在最敏感的政治領域都能夠想說就說.何況區區一個娛樂節目.加之台灣雖小,但曆史背景複雜,種族繁多.政治立場差異很大.有一說一,愛說能說成為他們的特色之一.在台灣,除了特別的政治人物,無論什麽人說了什麽話,都是正常的.也許很多時候他們不是想故意去表達什麽.可就是這樣,也才會讓他們不經意間說出自己在大陸絕對不能說的話.台灣的電視頻道琳琅滿目,競爭激烈.各類商業頻道為了收視率也是想盡辦法....情理之中.      3>兩岸分開太多年.盡管語言相通.但思維,文化等諸多領域其實有太多的不同之處.就象我們大陸人並不很清楚台灣人這幾百年特別是近幾十年走過的這條辛苦的"悲情"之路一樣.台灣人對大陸人的心裏,象是濃重的"大中國意識",強烈的"民族屈辱感"和迫切"民族文化複興"的心理的了解也不甚到位.這就會造成雙方很大的誤解.在此我隻舉2例.一是雙方對待日本的問題.對於日本,台灣人和大陸人是有差別的.這與當年日本人在兩地的政策差別有很大關係.在台灣的日本政府是本著"皇民化"的態度去教育和改造的.盡管也有很多邪行,但和對待中國大陸時的那種"滅種"政策相比.顯然雙方的仇恨程度是不一樣的.加之日本在世界很多領域皆為翹楚.台灣人自然會加之學習.而大陸人則更看中曆史態度問題,畢竟那段曆史太過災難和沉重.2國間實力的合作和競爭中的微妙影響....歸根結底是"民族"意識在發揮作用.二是中國之大的問題.在我看來,很多台灣人會把中國想當然的想成一種"感覺".他們以為在台灣說給2300萬民眾聽的話拿到中國也一樣OK.那就大錯特錯了.隨便想想也可以知道,能讓13億人都開懷大笑,這個笑話怕不是那麽容易講出來的.中國那麽多的地方方言,每種語言都有自己的特色.在台灣可以說"台語"笑話,在整個大中國,就算能講,誰又能領悟那其中的奧妙呢?和這個一樣的就是他們最好詬病的"大陸全民英語差"的問題.殊不知,那是大陸,更是中國.中國人要說什麽語言,中國人該說什麽語言?我想鳳凰主持陳魯豫針對"孟事件"時說的一句話就是最好的回答:"我們是中國人,說好中國話就好了".如果真的有一天我們中國人說話時都要用"SMART"來代替"聰明"時,那時的中國是多麽的可怕.那已經是一個丟了魂的民族.經濟再發展也不能掩蓋那一刻的失落.      4>很多藝人本來素質就很差.在大陸宣傳或表演時,他們的嘴臉是為了迎合那裏的觀眾的.藝人嘛,畢竟"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廣州著名的報紙<�南方都市報>的一篇文章<�孟廣美究竟說錯了什麽>中就指出,這種以點代麵的說法(指廁所說)是非常不負責任的.雞蛋裏都能跳出骨頭,何況發展中的大中國.倒是"牆頭草.兩邊倒"的做法值得大家深思.究竟其真實心態如何,未置可否.      以上四點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個人知識補充,最後簡單說說自己的看法和希望.      我相信孟的事件會逐漸過去的,但更多的大陸人開始知道和了解,雙方的文化背景因為政治而影響是很大的.我更希望大陸人不要純去辱罵藝人.而是更好的做好我們自己.就算是所謂的"同胞"也是要有區分的.該聽的歌還是要聽,台灣好的東西我們也還是可以去學習.但是切記,不要顧此失彼.我們有更多值得驕傲的東西,有太多我們可以引以為榮的動力.理性但絕不讓步,大氣中也有包容.這才是真正的大國心態,一個生長在"崛起中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