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輪車夫奮鬥11年考上研究生 稱想到北大讀博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十一年奮鬥終結碩果

  沒有鮮花,沒有掌聲,三輪車夫、40歲的陳平昨日悄然抵達昆明,他將前往雲南大學人文學院正式報到。這一天,他等了十一年,為了這一天,他也奮鬥了十一年。 昨日12時21分,晚點近兩個小時的T61次列車終於抵達昆明火車站,在蜂擁的旅客中,一位衣著簡樸的中年男子拎著行李走下火車,他就是在包括央視在內的多家媒體曾報道的——考上雲大的研究生車夫、吉林人陳平。

  
  火車站:學生票被誤認為有問題


  陳平在跟記者熱情地握手後,就跟隨記者離開了火車站。到達出站口時,火車站的檢票人員見陳平拿的是一厚疊學生票時,就立刻攔住了他,可能懷疑這麽大的人怎麽買的是學生票,會不會有問題,就叫他拿出證件來看看。當陳平出示了雲大的錄取通知書時,對方一臉疑惑沒反應過來,還翻來覆去看了幾遍錄取通知書才放行。“哦,原來你是研究生,真不容易啊。”在場很多人看著這位步如中年的學生,臉上都露出了讚許的表情。

    報社:陳平的求學經曆感染了本報員工

  13時10分,在記者的陪同下,陳平來到了本報報社,記者向陳平逐一介紹了報社的各個部門,陳平也了解到各個部門的分工。“還在家鄉的時候,我就從網上得知《生活新報》是昆明的主流媒體,發行量和影響力都很大,這次親自來到報社,感覺報社的工作環境很有氣氛,報社的記者們都很有活力。”陳平在報社逛了一圈後高興地說。他更是主動坐下來跟記者們聊起了天,談工作,談人生,談生活,陳平的求學經曆也深深感染了在座的本報員工。
  
  學校:第二次來昆 取錢找錯銀行


  14時30分,陳平告訴記者,要先到華夏銀行東風支行領取學費收據才可以到學校報到。當時大家沒多考慮,在雲大附近的丁字坡那裏有一處華夏銀行,想著離雲大較近,應該是在那裏,於是就馬不停蹄地往丁字坡跑。烈日高照,大家也都累得氣喘籲籲,等來到該銀行時才發現這裏是翠湖支行,我們找錯了。經翠湖支行的工作人員指引,大家又前往位於小西門附近的東風支行。不過真是好事多磨,來到東風支行後,卻找不到陳平的學費收據,原來工作人員把一份和他妻子劉晶同名的收據當作他的收據,所以跟他的卡號不相符。等到弄清楚問題後,才終於找到了署名為陳平的收據,陳平也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終於可以在向往已久的雲南大學讀書了。

    講述個人求學經曆:

  連續11年考研路

  我是靠著三輪車蹬到昆明的


  13時10分,在報社,陳平向本報記者講述了他的漫漫求學路。 高考:改變誌願讓他與北大失之交臂

  從1996年開始,陳平連續十一年參加了研究生考試,而當談及那些艱辛的日子,陳平則很坦然,“第一年考研的報名費才80元,後來又漲到了180元,各種學習費用也逐年增加,但我都堅持買書來看,這也讓原本就很拮據的家庭更困難了,每次想到這些,我都覺得很對不起妻子和兒子。”那到底是什麽東西成為促使他堅定信心堅持不懈的動力呢?1986年的高考,在報考過程中由於一位老師的勸告而使他改變了原來的誌願,但就在這一年陳平的高考分數卻高出北大的錄取線六分,這使他無奈地跟北大失之交臂了,而這次高考給他也造成了無法彌補的遺憾,種種失意和後悔都隻能藏在自己心底。在以後的考試中,隨著自己年齡的增大和知識的迅速更新,讓陳平再也沒考過這樣的好成績,但在他內心深處卻形成了強烈的“北大落差”,使得他開始了漫漫求學路。

  考研:第一次考研報考複旦大學

  未被北大錄取,他進入了延邊大學入讀,但不到半年,“名校夢”讓他退學了。次年是他第三次高考,但這次的成績隻能進入一所中專學校,入學兩天後他又放棄了。接著,1988年的成績仍然很不理想,直到1989年,他和弟弟同時考上長春大學的專科,這次他認命了。1991年大學畢業後,陳平被分配到九台市教委工作,1992年,他又被調到九台市彈簧廠工作。但在他心底,對知識的渴求卻讓他無法安心工作,於是陳平索性作出一個決定,在四五年內補習好英語這個最大的攔路虎。準備到了1996年1月,陳平第一次走進研究生考場,從這一年到2000年,他報考的學校也由複旦大學轉為北京市委黨校,但均以失敗告終。就在這時,更大的困難撲麵而來,陳平所在的單位破產了,為了維持生計,他在家附近開了一家食雜店,但因自己把心思全部放在考研上,不久,他的小食雜店也關門了。2001年,他第六次考研也失敗了。

  絕境:每當氣餒時就去殯儀館

  曆經了一次次考研失敗,陳平的記憶力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漸漸跟不上他的求學心切。每次考試成績公布後,看到名單上沒有自己的名字時,自然就產生了氣餒的情緒。“我原來工作的地方離殯儀館很近,每當這個時候我就要跑到殯儀館去看看。看到那些英年早逝的年青人靜躺在那裏,再想想自己,看著自己的一雙手,看著自己還有鮮活的生命,就看到了希望。”在陳平心裏一直都存著這樣一個信念,他覺得人生短暫,人活著就該珍惜光陰,有機會也該多出遠門走走看看,隻有在挫敗中不懈努力才能讓自己的人生變得充實而多彩。

 重生:一邊拉三輪車一邊奮鬥 322分考上雲大

  沒有工作,沒有生計,生活把他逼上了絕境,想考研咋辦?陳平突然想到,何不用蹬三輪車來賺錢呢?雖然一開始他磨不開麵子,但時間長了陳平也就習慣了,即便如此他仍

  因千方百計地找時間看書而失去了好些活兒。為了生活,陳平隻得沒日沒夜地拉車,有時還拉到晚上十二點才吃晚飯。在不斷的拉車和學習中,2002年他終於考到了348分的高分,但由於英語單科成績不達標,又遭失敗。接著,2003年、2004年他分別考了352分和350分的好成績,但英語成績還是不夠,又遭敗績。終於,陳平通過反思,決定放棄考了9年的北京市委黨校,轉而報考雲南大學曆史係。在2005年的考試中,由於對該學校的新科目不太熟悉,他的成績由去年的350分降到了277分,在分數的巨大落差下,他一咬牙又挺過來了。直到今年,他終於以322分的好成績圓上了研究生夢。
  
  感慨:“我是蹬著三輪來到雲大的”


  回顧自己的考研路,陳平幾經人生境遇的起伏,他所攻讀的專業和生活環境也都隨之改變了。陳平感慨地說,這些年來可以說是靠著三輪車蹬到昆明,蹬到雲南大學的。雖然自己的年紀也不小了,但仍希望通過在雲大的學習,待學業有成之後,能夠用自己所學的東西為社會為國家做一些事情。記者在陳平寫的《到昆心語》上看到這樣的話,“複習十六載,上場考研十一次。如今美夢成真,來到春城的懷抱,除了激動就是感動。感謝全國以及海外眾多的朋友們,三輪車夫終於走進了知識的殿堂。”在他回憶起當初從家鄉啟程時的感受,陳平不禁思緒萬千,“一邊是故土難離,一邊想到的是自己對知識的渴求,於是又堅定了擺脫羈絆的信心。”

    感謝妻子: 成績不好時 妻子會很生氣

  陳平說,自己能走道今天多虧了妻子,妻子一直都很支持他的學習,但偶爾會抱怨和發脾氣。在每年考完試,開始查分時,他總是不敢用家裏的電話查分,每當妻子知道成績不理想時,就會很生氣,嚴重時還會摔家裏的東西,如杯子、書還有小孩的玩具。每當這時,他總是一言不發,騎著三輪車就出去工作了。幾個小時後,等妻子的氣消了,他才回到家中,一邊收拾地上的東西,一邊安慰妻子,說,“今年不行,明年我一定好好複習,再接著考。”

  妻子劉晶聽他這麽說,也不那麽生氣了,冷靜以後,還會同以前一樣,用煙盒做很多寫著複習提綱的紙條,放在陳平三輪車上的一個盒子裏,讓他隨時拿出來複習,準備來年的考試。

    感謝兒子:他不學我會比我更棒

  “我清楚地記得,1998年12月27號那天,4歲的兒子第一次跑來問我,英語學得怎麽樣了?這是他第一次關心我的學習,當時我特別高興。”陳平談起兒子,臉上掛著笑容。

  陳平說,在為考試複習時,兒子常會在他書頁上寫一些頗有諷刺意味的句子。如:“老黃瓜刷瀝油—裝小黃瓜”;“一網不撈魚,二網不撈魚,三網撈大魚。”;“武大郎放風箏—出手就不高”等。“兒子很了解我,知道越是對我說有攻擊意味的話,越是增加我學習的動力,讓我知道自己底子薄,需要比別人更加努力。讓我欣慰的是,兒子曾對別人說,他不會學習我這個父親,他不會像父親一樣靠那麽多年才考上自己想上的學校,他一定比父親更棒。

  我想回北大或北師大繼續讀博今日14:00到15:30 陳平值守熱線4190000 與大家一起分享成功與艱辛 陳平家住吉林省九台市工農街益民委3組,他有一個三口之家,家裏剛剛參加工作妻子每月的工資並不高,上小學6年級的兒子也需要各方麵更好的照顧,而陳平自己來雲南讀書的學費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雖然有不少熱心人的捐款,但是陳平一家人的支出依然超過了收入。就算如此,在家人的支持下,陳平依然來到雲南大學讀研究生,他還告訴記者,將來他還要讀博,想當一名大學教師。求學路離不開家庭的照顧 在陳平努力複習考研的時候,妻子和兒子總是默默地陪在他身邊。

   妻子劉晶本來是在吉林華泰集團工作,2002年的時候下崗,之後一直在家中,一邊照顧兒子,一邊幫助陳平讀書,直到今年3月份,劉晶才在長春市濱河小區一家飯店找到工作,每個月的薪水為500元錢。而陳平每日拉車的收入也僅夠全家人吃飯,在考試前期,為了把時間都用來讀書,甚至一天隻能掙到4元錢。當陳平離開家的那一天,遠在農村的父母已經來到他在九台市的家中,幫他照顧兒子,讓他可以安心地來昆明讀書。 來昆明時,陳平選擇坐火車,而沒有乘飛機。到了學校,得知學校沒有安排宿舍,也隻是到學校附近找了一間二三十元一晚的小旅館住下。陳平說,“我想,熱心人每年的的捐款,可以幫助我們家度過某段時間的經濟困難,所以錢一定要用在刀刃上。而且我還是要在節約的情況下,再找些事做,希望能把掙到的錢寄回家裏。如果將來沒有人捐錢給我,我也會繼續讀書,我還可以貸款讀書,我相信隻要有恒心,所有的難關都能度過。”

  帶來4000元是寒假前的生活費 

當三輪車夫陳平的事被全國數十家媒體報道後,各界人士都對他和他的家庭進行了捐助。陳平告訴本報記者,九台市委政府的工作人員專程到他家中看望他,捐助了10000元。東北空管局一位工作人員捐給他2000元,長春市農村信用社答應每年捐10000元資助他,還有很多熱心的市民也紛紛捐款。在來昆之前,在雲南大學讀書的8000學費已經解決了,而且第一年的全部費用都已經到位,這是讓他最安心的一件事。 陳平說,“一開始,我聽說一些捐款給我的市民自身經濟條件也不太好,所以謝絕了他們的好意,沒有收下他們捐的錢。7月5號,我收到了雲南大學的通知書,打開一看才知道學費需要8000元,考慮到家裏經濟上的困難,我才接受了捐款。臨走的時候,又有人捐來了10000多元錢,我留下了6000元錢在家裏,自己帶走了4000多元,除去助學費1200元和一些書本費,我相信在寒假前,每月都有400元的生活費可以支配,其實吃飯用不了很多錢,我想把省下的錢用來買書和上網。”

  在“到昆心語”上寫下感謝的話語 剛到昆明的時候,陳平在報社的車上寫下一段200多字的“到昆心語”,其中他他表達了長久以來對昆明雲南大學的向往和對關心他、支持他的人們的感謝,最後還對新報說出了自己的祝福。 他在一張白色的信紙上寫到:“複習十六載,上場考研十一次。如今美夢成真,來到春城的懷抱,就讀於知名的雲南大學,我除了激動就是感動。感謝全國以及海外眾多的朋友們,三輪車夫終於走進了知識的殿堂……雲南美、昆明秀、雲大幽,祝生活新報更上一層樓,把大家帶入新生活。”

  陳平還說,在昆明讀書的三年,他一定會更加勤奮和努力,為全國的三輪車夫掙光,讓家人看見的努力並沒有白費。將來讀完碩士,他還要繼續讀書,爭取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不錯的工作,讓家裏人不要再那麽辛苦。

  在學業中,你是否也遇到很多的困難?該怎樣麵對學習的壓力,又是怎樣通過不懈的努力與奮鬥取得了成功,你也可以把自己的故事告訴我們。

    新報對話陳平

  讀完書就算是回去幫人看大門,我一定不會是個臨時工

  新報:因為你的事,兒子在學校裏會被別人笑嗎?

  陳平:不會,兒子的同學從電視上看見我的事後,會開玩笑似地對兒子說,“你和你老爸怎麽常在電視上打廣告呀!能掙很多錢吧?”

  新報:讀完碩士後準備幹什麽?

  陳平:我想回北大或北師大繼續讀博,家人和我都覺得,要讀就讀到底,把書念到最好。

  新報:讀完書,從你的年齡考慮,你會去做什麽工作?

  陳平:我的專業限定了一些工作的範圍,我想我最好能去大學教書,如果不行,去高中、初中教書也行。從年齡來看,去機關工作肯定是不可能的了。

  新報:網上曾有人問,“陳平讀完書,說不定還得去幫別人看大門。”對此,你有什麽想法?

  陳平:知識我是學到了的,就算是回去幫人看大門,我一定不會是個臨時工,畢竟在社會上找工作,沒有真本領,誰也不願意雇傭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