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小龍女大PK 劉亦菲版女最合原著氣質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在金庸的15部武俠作品中,《神雕俠侶》的翻拍次數最多,在金庸迷心中的地位自是無可比擬。在以往的六個版本中,1976年羅樂林、李通明版因為時間久遠,觀眾很為陌生;1998年新加坡李銘順、範文芳版本因為引進範圍有限,反響也是平平;台灣台視1998年任賢齊、吳倩蓮版本也因為太過顛覆,而一直為金庸迷所詬病;1984年台灣中視孟飛、潘迎紫版本過多的改動以及過於花哨的小龍女,也讓觀眾頗有微詞;細數下來,在以往版本中,最令觀眾津津樂道的,就數香港無線1983年劉德華、陳玉蓮版和香港無線1995年古天樂、李若彤版,前者是金庸以前最為認同的“楊過、小龍女”,後者是在內地播放頻率最高的版本。



現在黃曉明、劉亦菲版的《神雕俠侶》出爐,自然無法避免一場PK大戰了。本報記者 趙楠楠

  小龍女對陣

  陳玉蓮 書中走出的小龍女契合度90%

  83版小龍女陳玉蓮帶有幾分古典色彩,氣質清冷,把小龍女的那種不染纖塵,不解世故演繹得淋漓盡致,唯獨缺少點冷酷理性。

  李若彤 最經典的小龍女契合度85%

  95版裏,李若彤自始至終一襲素樸白衣,兩束絲帶係發,詮釋了小龍女如冰般的玄冷,很少為他人動容,即使是生死一線,不過是眉頭輕蹙罷了。是中規中矩的一個塑造。

  劉亦菲 最符合原著的小龍女契合度80%

  劉亦菲清純的氣質最符合原著人物氣質。配音替她增分不少,而她的表演相也自然了不少,這個小龍女少了清冷,臉上多了笑容,眼神空空是她依舊的毛病,顯得有點蒼白。

  楊過對陣

  劉德華 最陽光的楊過契合度80%

  83版《神雕俠侶》時,劉德華還有著一張娃娃臉,把楊過塑造得很陽光。可惜他演的楊過有些靈氣不夠。

  古天樂 最經典的楊過契合度90%

  95版《神雕俠侶》是古天樂的影視處女作,古天樂外形帥氣,眉清目秀,無論是少小時的束發,還是長大後的神情,都像極了書中的描寫,挑眉時的調笑,微抿的嘴角,正是那個三分風流、七分傲骨的楊過。

  黃曉明 最硬的楊過契合度82%

  黃曉明外貌爽朗帥氣,一笑之下動人心弦。在形象上,黃曉明的長相稍顯濃厚,黃版的楊過大喜大怒,大起大落,隻是表現稍顯僵硬,造型過於邋遢。

  其他角色對陣

  李莫愁

  ☆雪梨:最凶狠的李莫愁

  95版雪梨將李莫愁的清、狠、毒、癡、善都表現出來了。

  ☆孟廣美:最嫵媚的李莫愁

  雖然穿得像個黑寡婦,眼神沒有徹骨的毒,但她卻給大家塑造了一個嫵媚、冷豔、惡毒、孤傲但又有那麽一點點人性未泯的李莫愁。

  黃蓉

  ☆魏秋樺:最臉熟的黃蓉

  95版魏秋樺之美端莊素雅,飾演的郭夫人大方得體,狡譎中不失端麗,言語輕柔慢條斯理。隻是造型差強人意。

  ☆孔琳:話最多的黃蓉

  新版《神雕俠侶》給黃蓉加了很多戲份,而且在全劇中是台詞最多的一個,給人的感覺就像一個串場的主持人。孔琳的扮相有點嚴肅,形象過於有心計,缺少幾分黃蓉的灑脫。 郭靖

  ☆白彪:最敦厚的郭靖

  白彪在76版的《射雕英雄傳》中演少年郭靖,而在95版《神雕俠侶》中,再次飾演中年郭靖,他把郭靖木訥、敦厚詮釋得非常到位,可惜沒演出郭靖更深層的內心變化和性格,有點臉譜化。

  ☆王洛勇:演技最佳的郭靖

  王洛勇臉長得不夠方,難以予人原著中郭靖“鼻直口方寬額巨目”的想象,其相貌不像敦厚的大俠,倒似做小本商人。加上他身材與高大壯實的英雄形象也距之太遠。但王洛勇本身演技很有功力,角色壓得住場。

  經典鏡頭

  楊過小龍女十六年後飛著重逢

  十年相隔,更新的不隻是科技,人的看法、想法同樣存在差異。所以讓我們來看看兩版神雕的一些細節處理上有何不同。

  ■小龍女之出場

  95版:隨著清婉低沉的聲音響起,道士們四下亂望,黑夜中一點白衣徐徐而下,偏偏又是背對著人落地,那慢慢轉頭時的三個鏡頭,由遠而近拍出小龍女的冷傲無雙。

  06版:菲版小龍女的出場則可用仙女下凡四字形容了,高高的殿頂,一襲素裝臨風而立。燈光逆打,黑夜藍霧映襯著白衣的冷亮清孤,小龍女踏著一束白綢衣袂飄飄地輕然而下。

  ■七星劍陣

  95版:劍陣基本上不算是陣,就是幾個人晃了幾下子。

  06版:劍陣擺起來很氣派,大有陣隨人走,人帶陣勢之感。

  ■重逢

  片段一:絕情穀相認

  95版:楊過突然扯下紅蓋頭到二人相認,顯得平乏蒼白。他的傷心絕望,以及小龍女最開始的漠然到後麵的動情,這些表演都顯平淡。

  06版:新增了林中相見的部分,小龍女一開始假裝不認識楊過,“我不認識你,更加不會跟你走”,而傷心欲絕的過兒說:“我死後,骨頭化成灰,埋在這穀裏,一輩子都陪著姑姑。”

  片段二:重陽宮重逢

  95版:李若彤版的小龍女發現楊過斷臂的緊緊追問,不依不饒,真如書中所寫重傷後的痛遠不如楊過斷臂處已經愈合的傷口。而當得知是郭芙砍掉時,一臉的疑惑,真是演得恰到好處。

  06版:劉亦菲版的小龍女則把看到楊過斷臂後的心疼、惋惜、委屈表現得淋漓盡致。

  片段三:十六年重逢

  95版:按原著所寫,小龍女就這麽突然走進來了,再別的就沒有了。過兒撫繩而泣,重逢後的精彩處莫過於兩個人互撫其麵,正如詩中所雲“相逢猶恐在夢中”。

  06版:將小龍女的出場由“走進來”改成了“飛進來”。除了書中所寫,06版還添加了兩人後院定情表白以及小龍女縫補衣服幾個小細節,這一點稍勝過95版。本報記者 趙楠楠

  常識錯誤

  1.李莫愁跟徒弟說:“畢竟我還是她的師姐,總不能以小欺大吧?”難道師妹比師姐還大?

  2.楊過跟孫婆婆說:“我叫楊過,我還沒生下來,我爹就死了,我娘也死了……”還沒生下來,爹娘就都死了,他是怎麽來到這個世界的?

  3.郭靖說:“蒙古大軍兩路先鋒,想侵襲我新野和鄧州,眼下兩處城池都已平安無事,蒙古大軍已全軍覆沒。”先鋒隊與大軍都分不清嗎?蒙古大軍已全軍覆沒,接下來你抵抗的哪裏的大軍?

  4.公孫止解釋為何隻吃素:“自從唐玄宗時遷居於此,弟子一直奉行茹素之戒……”難道編劇真的以為公孫止吃素得以長生不老,從唐玄宗時活到了宋理宗時?

  5.金輪法王說:“我等備厚禮相賀,還請穀主不要見外。”仿佛應該是“我等未備薄禮相賀,請穀主不要見外”。

  6.黃蓉說:“這些是神雕俠侶所為,替我謝謝神雕俠侶。”字幕上是:“這些是神雕俠所為,替我謝謝神雕俠。”這顯然是口誤。

  吹毛求疵

  1.裘千尺冒充裘千仞時,兩個耳朵戴著很長的耳墜,為什麽在冒充男人時戴上這個呢?

  2.趕走了金輪法王,群雄都為楊過與小龍女喝彩。群雄把楊過、小龍女抬起來向上拋。這個情節實在不符合大宋的禮數以及小龍女的性格。

  3.西山一窟鬼是十個人,可在劇中,大頭鬼帶著郭襄去與兄弟們會合時,他們總共隻有七個人。

  4.楊過小龍女修煉玉女心經一段,兩個人在花叢中解開衣衫練功,利用花叢擋住,劇中,當他們真正開始練功時,既沒有敞開衣服,也沒有用花叢擋住,而是在空中飛舞。

  5.劇中“保衛疆土、驅除韃虜”統統被改成“驅除他們”,不知道在曆史書中都用的詞,怎麽在武俠劇中就不能出現了。

  6.金庸寫五六十棵棗樹養活了裘千尺十幾年,劇中卻隻有一棵。

  7.蒙古人又來攻城,守城兵士又是放箭,又是澆熱油,又是扔石塊,就在這時,城上落下來一塊大石頭,砸在了一名百姓的頭上,又滾落在肩上,然而奇怪的是,他竟毫無知覺,繼續前行。不見他流血,不見他倒下,真強啊。

  8.原著中點明了九尾靈狐隻有一條尾巴。然而在劇中,九尾靈狐就實實在在地長著九條尾巴。

  9.郭襄許願,三拜之後說道:“每年生日,娘總是叫我許下三個心願,現在四下無人,我便和老天爺說了吧……”當她說到“四下無人”時,我們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門前很近處有一隊兵卒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