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著名播音李修平:我被商家熱情撞了一下腰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人們知假還在買假,究竟為啥?商家過分熱情目的何在?商品上的小吊牌起著什麽作用?您在逛商場時,怎樣守住自己的消費底線?看看央視“名嘴”李修平的親身遭遇,聽聽李修平在消費中的切膚感受,您就會對自己的消費觀念來一個更新,維權意識也會有幾分提高。 今年秋季來得早,可是天氣涼得慢。8月下旬的一天,記者邀約到李修平,想請她就消費維權問題談一談。平素不大接受記者采訪的李修平,這回不事客套也未作謝語,平平靜靜地以她特有的溫良姿態配合我完成了這次訪談。   這天李修平沒有化妝,連口紅也未塗。她說:“我喜歡素麵朝天。工作時一張臉已經撲滿了粉,平時就該讓皮膚得到休息。再說化妝很濃,容易給人一種距離感”。確實如此,衣著隨意的李修平,談聊時給人的感覺,她就是你的一個同事或鄰居,沒有浮躁之態,不見驕嬌二氣,質樸平和,如一泓清水。   買假者圖小利   我們的談話,從《中國質量萬裏行》聘請的社會質量監督員開始:“監督別人首先該從自己做起,起碼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起責任”,李修平開門見山,直抒胸臆,好不爽快。接著她亮明了觀點:“比如說抵製假貨,首先自己不要去買”。李修平微微仰起臉兒來,明亮的眼眸裏充滿遐思又是一副很有體會的樣子,但語氣堅決,毫不含糊。   在談及對假貨的認識時,李修平舉了個例子:“市場上時常可以見到的盜版光碟,雖說對人的身體不會產生直接的傷害,但是,它對知識產權絕對是一種侵犯。”   李修平話鋒一轉,談到知假買假的問題上來:“消費者不希望買到假的東西,可是又總有人樂於去買假貨。我曾經聽到過有一位朋友很炫耀自己購買的盜版光盤,好像是占了很大的便宜。其實這隻不過是點小利益的誘惑”。   有正義感的人,往往會對社會充滿使命感。李修平正是如此:“想想看,你買一張,他買一張,我再買一張,那正版光碟怎麽辦?肯定沒有市場了!” 李修平提高了一點聲調,口氣卻依舊溫和。   窗外晚霞的光芒透進了屋內,李修平的思想也伴隨她的話題,遞進到了一個新的層次:“如果人人都知道這種產品不應該去買,都能從自己做起,並主動去影響你周圍的親人、朋友和同事,盜版光碟等假的東西就會漸漸地失去了市場。這一點對很多人來說不易做到,因為的確是有小的利益在誘惑、在作祟。”   李修平從人文的角度,試圖表明這樣一個觀點:“在這類問題上,人的自身素質和自我約束能力是個大事情,它決定著一個人的購物行為是否端正,是否能夠抵禦利益的誘惑,能否做到知假不買假,並參與監督和打假”。話說到此,深有體會的李修平把觸角伸了向自己:   前些年,美國電影《泰坦尼克號》正在熱映,由於種種原因李修平沒能看上。等她想看時已經演完了。她就從地攤上買了一張盜版光碟拿回家觀賞。提及這件往事,李修平以真誠的態度自我剖析道:“想想看這是為什麽?不是因為有小利的誘惑又是什麽呢”?   曾經有一種說法,現代社會中,幾乎人人都被欺騙過,人人都自覺不自覺地過買過假貨。而主動承認自己曾經過買過假貨的人恐怕不算太多。李修平出乎記者意料地坦陳這一點,更讓人感覺到了她對自己是真真正正負責任的,她注重自我修養和完善,在生活中恪守著“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古訓。   今年7月起,《中國質量萬裏行》向全社會聘請有正義感、有責任心的各界名流擔任社會質量監督員,對此李修平積極響應。她再次強調說:“首先從我做起,不買假貨,抵製假貨。同時,盡力去影響我的家人、朋友和同事,也要做到抵製假貨,不買假貨”。   我被熱情撞了一下腰   當談及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消費煩惱時,李修平心潮難平地講述了一個發生在兩年前的故事??   那是一個飄著雨水的傍晚,李修平在北京市西單一帶等候朋友的到來,她身邊就是某商場,便很自然地走了進去。在琳琅滿目的箱包櫃台前,李修平遭遇了平時從未領教過的商業熱情:幾個售貨員個個滿臉堆笑,熱情地向她推薦一種純牛皮手提包。售貨員誠懇萬分地向李修平介紹說,這是選用上好牛皮、手工製作而成,您看多精致,特適合您的氣質和身份……擋不住這種超乎尋常的熱情與誠懇之誘惑,同時出於對大商場的信任,李修平付出1000多元買下了這隻牛皮包。   晚上回到家裏,李修平越看越覺得,這隻所謂的手工牛皮包,不但皮質粗糙堅硬,做工毫不精致,別說是純牛皮的手工製品,根本就是街頭小作坊裏加工出來的劣等貨色!再就是標識問題,提包上隻有一個吊牌,上麵單單就是印了一個“檢”字,其他什麽內容都沒有.。   後來,當李修平弄明白了關於商品標識的內涵之後,她得出了一個不容置疑的結論:自己實實在在地被商家熱熱情情地狠宰了一刀。   當記者問她為何不找有關部門投訴時,李修平反映出不少名人共有的一個想法:“投訴是挺累的事,也難得有時間去打這種官司”。但她寄希望於執政機關和執法機構,強調“製度要嚴明,才能規範生產者和銷售者的行為。要重判重罰,不然的話,”她操著粵語形象地比喻道:“那就好比廣東話說的,灑灑水了”!   寄語廣大消費者   從李修平買手提包挨宰說到商品標識問題,廠家為什麽會在產品上掛上一個小吊牌?這個不起眼的小小吊牌,有什麽用處?它代表和體現的內容,對消費者在日常購物時又有什麽價值呢?   有關消費常識告訴我們:小小吊牌不容忽視!這隻看上去不足方寸的小紙牌牌,廠家和商家在這上麵作的可是大文章。就是說,它既是消費者在購貨前所必須關注的商品資料,又是產品出廠前的“身份證”。而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小小吊牌體現著生產者和銷售者所必須履行的責任和義務,是生產者和銷售者是否信守法規的一個證明。   我國《產品質量法》有明文規定:產品或者其包裝上的標識必須真實,並具有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明;有中文標明的產品名稱、生產廠名和廠址。   李修平所買到的這隻“純牛皮皮包”,產品上確實有一個小吊牌,但標牌上麵既沒有標明廠名,也沒有寫出廠址,就連起碼應當具備的產品名稱也沒有體現在吊牌上。此外,國家規定的真皮商品的專用標識,在產品上也沒有標示出來。因此可以肯定的說:李修平花費了1000多元購買的、被“熱情而又誠懇”的售貨員稱作是手工製作的純牛皮手提包,其實是徹頭徹尾的“三無”產品。   得知自己買到的是“三無”產品,李修平難抑不平又不失溫和地說道:“自己很善良,但是也很苦惱。”她希望《中國質量萬裏行》提醒並勸告廣大消費者,要以她自己的教訓作為警醒:“千萬不要被商家的誠懇與熱情所征服。您可以很客氣地回敬商家的這種不可抗拒的熱情,但切記不能被商家的這種推銷熱情所迷惑”。   麵對市場上較為普遍的價格欺詐問題,李修平真誠地勸告消費者:“商家熱情無比地胡亂要價,您必須冷靜,還要培養自己的火眼金睛,別被欺詐才行。還有,問題的的關鍵是一定要認清商品,先看清楚您想購買的東西,是否物有所值?是否物價相符?在掏錢時,可一定要守住自己的底線”。   李修平寄語質量萬裏行:希望多向消費者介紹和宣傳,諸如什麽是三無”產品?怎樣辨識“三無”產品?當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購買到“三無”產品時,應該怎麽解決?應該找誰解決?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都有哪些?怎樣去有效地維護?   相關鏈接:   李修平,中央電視台主任播音員,1987年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播音係,1989年從甘肅電視台調入央視至今。   最喜歡的顏色:紫、淡藍、雪青。   最喜歡的食物:四川麻辣風味。   最盼望的事:每天都能睡個好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