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駐港部隊”說成“戒嚴部隊”白岩鬆想幹嘛?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屏幕上的白岩鬆幽默風趣、談吐中透著睿智;講台上的白岩鬆話語輕鬆,看問題獨特的視角,讓你忍不住拍案叫絕。名人也有自己的獨特愛好,近日白岩鬆就說他很會忙裏偷閑,他說成都就是一個好吃好玩的地方,而且具有悠久、獨特、迷人的文化,因此他經常偷偷跑過去玩。前不久,記者也在南京遇見了白岩鬆,有幸走近了這位央視“名嘴”。

開場白博來陣陣掌聲

日前,據白岩鬆透露,他在繁忙的工作之餘,也喜歡忙裏偷閑,到處走走。成都就是他喜歡去的城市,他說那裏有好吃的好玩的,文化氛圍也不錯,他每次都是偷偷去的,去年春節他和全家人就是在那度過的。

4月20日下午,他來到南京。原定於2:30開始的講座,由於白岩鬆遲遲沒有露麵而被推遲到了3:00。當一身休閑服,背著采訪包的白岩鬆出現的時候,全場的目光開始了聚焦。“各位父老鄉親,你們好!”白岩鬆是內蒙古人,就在大家都納悶的時候,白岩鬆說:“我愛人是鎮江人,我也算半個江蘇人啊。我都三年沒回自己的老家了,但是鎮江我是年年來的。”於是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還記得,2003年11月1日上午8時左右,央視梅地亞中心彩球飄揚,旗幟飛舞,各通道樓口人滿為患,水泄不通,A特段廣告招標在這裏進行。“崔永元拍電影去了,張宏民出去采訪了,水均益去巴格達了,劉建宏抓黑哨去了,就隻剩下我來和你(王小丫)一起主持……”白岩鬆來了一番趙本山式的調侃開場白,就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媒體進入“分眾化”時代

隨著科技的發展,通訊工具越來越發達,媒體已經從“大眾化”進入了“分眾化”的時代,白岩鬆亮出了第一個觀點。據了解,新聞聯播、焦點訪談和電視劇欄目一直居於中央電視台的收視率的前三甲,即使這樣,新聞聯播最高的收視率也就是在11%左右,用白岩鬆的話說,就是在這種壟斷的情況下,100個人中還有 89人是不看新聞聯播的。目前媒體的定位都非常明確,他總是代表著自己的那一部分讀者的利益,雜誌是分眾化最明顯的一種媒體,現在從18歲到35歲的女性雜誌已經有了幾百種。此外記者代表的也不是他的個人,而是他所在的媒體,因此他建議被采訪者要根據媒體的性質提供相應的素材。

做事要首先過“心理關”

應該說許多人在做一件自己從沒有做過的事情之前,都會擔心害怕,深怕把事情做砸了。白岩鬆認為這需要過自己的“心理關”,他說自己也曾遇到類似的情況, 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中央電視台決定首次進行現場直播,白岩鬆是現場的節目主持人。他說那個時候,自己也擔心害怕的不得了,夜裏都睡不著覺,隻好半夜找朋友喝酒,靠酒精的麻醉入眠。在演練的時候,他好幾次把“駐港部隊”說成了“戒嚴部隊”,他說因為“戒嚴部隊”這個詞熟悉啊。在去香港之前,他連續三十幾個小時沒有入睡,到了以後他坐在凳子上剛和別人說了一句話就睡著了,結果就在凳子上睡了7個小時。後來為了防止出錯,他就把“駐港部隊”改成了“駐香港部隊”。此外白岩鬆認為,即使出了點差錯也不要把它看得太重,以後注意就行了,因為通常的情況是越不擔心出錯的時候反而很少會出錯。

不懂的東西絕對不裝懂

電視屏幕上的白岩鬆侃侃而談,似乎對什麽問題都很在行。有人就問他,你是怎麽做到“萬事通”的,白岩鬆說,並不是我什麽都懂,而是因為不懂的東西我從來不去說它,就是自己從來不會不懂裝懂。他說自己在采訪的過程中也曾遇到別人說假話的情況,對於這個問題就是要自己首先把準備工作做好,然後去引出對方的破綻,最終讓說假話的無法自圓其說。據說有一次他去采訪一個生產礦泉水的老板,對方還在跟他大吹特侃的時候,他將早已準備好的礦泉水拿了出來後,對方就乖乖地講出了事實的真相。

杜絕假新聞要靠市場手段

目前,假新聞可以說天天都在出現,個別媒體甚至以杜撰假新聞來吸引讀者的眼球,許多同行對此深惡痛絕。有人就問白岩鬆,是否新聞法出台以後這種情況就會好一點,對此他說:目前在很多機製還不健全的情況下,就草率地出台新聞法,那隻會使之起到限製的作用,而不是促進的作用。對於目前一些媒體不負責地刊登一些假新聞的情況,他說最終要靠市場這隻無形的手去約束,要靠媒體之間的互相監督去杜絕假新聞的出現和傳播。他說,目前國外的媒體之間的互相監督做的非常好,由於互相之間競爭非常激烈,彼此都在小心翼翼。深怕出了一點差錯讓對手抓住。他說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各種規章製度的建立健全,以及讀者辨別是非能力的不斷增強,製造假新聞的市場將會越來越小。

作為兼職人員進入央視

白岩鬆說,在沒進央視之前,他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工作,1993年經崔永元推薦,到央視兼職做策劃;後來在《東方時空》開播前幾天,製片人讓他到山東去采訪,白岩鬆就由策劃變成了主持人。前段時間,白岩鬆辭去了3個欄目的製片人職務,現在雖然仍擔任《東方時空》的編委,但不久也辭掉了,從而專心做主持人。

他說這麽做的原因是覺得自己比12年前長得好看了。“這主要有兩個因素,一個是物質的,12年前,那時候真是營養缺乏,我才50多公斤,現在我有80 公斤了,我體形的變化,證明中國改革是富有成效的;還有一個精神的因素,人的相貌是可以改變的,比如說夫妻之間在一起長了就有夫妻相,你在做什麽行當,後來相由心生,你的臉形也就變了。我覺得我長得沒有過去那麽尖銳了。”

尚有爭議性的名主持人

有人說,可以把主持人分為兩種,一種為“入眼”,比如《新聞聯播》的主持人,他們隻能讓人看到眼睛裏;另一種為“入腦”,觀眾對采訪者提供的事實,對采訪者的知識結構、采訪水平,有一種欣賞和佩服的成分。白岩鬆屬於後者。

上個世紀90年代末,是白岩鬆“如日中天”的時候,那時他代表了中國電視新聞的最強音,白岩鬆的口才與思辯力的展現在那時達到頂峰。但是在其後的 2000年奧運會直播、伊拉克戰爭直播等節目中,白岩鬆開始陷於爭議的漩渦,因為在很多觀眾的眼裏,那個充滿“智慧與探索”的白岩鬆不見了,見到的是“過於老練,甚至有些世故”的白岩鬆,他的從容與沉著多了,質樸與睿敏少了。

盡管對白岩鬆的評論褒貶不一,但是觀眾不得不承認,白岩鬆現場的掌控能力,他的那份沉著自信還是很少有人能比的(記者在現場就深深感受到了這一點)。這為他贏得了不少印象分,剛剛在上海落幕的“2005中國電視主持人論壇暨年度頒獎盛典”上,白岩鬆一舉獲得“2004最佳電視新聞評論主持人”及 “2004電視主持人最佳口才”獎。

不當主持人就去做老師

白岩鬆也設想過自己的主持生涯會有球星掛靴那樣的機會,也有一個告別賽,他說:“最好的主持人在告別賽的時候,自己去意已決,而別人戀戀不舍,我希望自己可以成為這樣的主持人。”對於自己如果不做主持人以後幹什麽,白岩鬆已經有了打算,他說會去做個老師。據了解,白岩鬆可以說是生活在教師的包圍中,他的父母和愛人都是學校的老師。與10年前比較,應該說白岩鬆身上的儒雅氣質愈發明顯。

白岩鬆小資料

  1968年8月20日生於內蒙古;

  1985年考入北京廣播學院新聞係;

  1989年畢業分配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廣播報》工作;

  1993年參與創辦《東方時空》,後正式任中央電視台新聞評論部主持人;

  現在主持《新聞會客廳》、《中國周刊》、《東方時空》。

  《江南時報》 (2005年05月19日 第二十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