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紀念永遠的哥哥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張國榮的傳奇

  哥哥走後,對他的評論仍然如同在世時一樣,太多人視如信仰,又有太多人視為草芥,我是始終相信,對於這兩種極端,哥哥本人都不會認同,就如同台上那份冷傲又誘惑的眼神,真正明了真意的,隻有他自己。

  其實,在他生前,就已經被公認為傳奇。

  1989年,幾經顛簸與曲折,無數努力之後,事業高峰之時,出人意料的“拒絕再玩”,引無數人扼腕歎息。與上萬人告別之後,從此不開金口,卻憑著一台離別滿懷與精彩四溢的告別演唱會,繼續吸引著當年無緣傾聽的歌迷。

  1993年的“霸王別姬”,無數人被這場千年之前的如夢如幻折服,無法分清戲裏戲外,張國榮從此也成為第一個踏入嘎那紅地毯的港台男星。電影之外,又難以讓人相信,戲裏除了風華絕代的京戲扮相之外,就連難度極大的舞台作派,動作,都是出自一個從未接觸過京戲的港台歌星自身,預備多時的京戲替身竟然竟然如同虛設。

  1997年,哥哥回到他心目中從未離開的歌壇。一張千呼萬喚始歸來的“寵愛”;一台風華絕代的“跨越97”;一曲誘惑詭魅的“紅”。媒體肆意的誹謗,旁觀者迷惑的不解,失去了很多當年偶像時代的歌迷。現場超過錄音室的無人匹敵唱功,看似隨意又充滿魅力的舉手投足,也得到了更多新一代的擁護。那一年,唐先生終於浮出水麵,幾乎沒有太多爭議,人們不管是無奈,還是對待哥哥的寬容,世人接受了這場電影之外的“春光乍泄”。 40歲,得到這一切,本身就是一個奇跡。

  影壇上數度提名,”金枝玉葉”,”春光乍瀉”,”色情男女”,”星月童話”,”槍王”,一連串的的佳作,盡管其中也有不盡人意之處,卻無人可質疑哥哥的精悍演技。經過1999年底橫掃歌壇各大頒獎禮,2000年,世紀末的藝術盛宴,再次提升一個新的階段,世界頂級設計師第一次專門為亞洲藝人設計演唱會服裝,而這些服裝並非是每一個藝人都可以知支撐得如此天衣無縫。舞台,光燈,理念,造型,整台演唱會,無疑是一次藝術上的史無前例的成功探索與典範。打擊也好,詆毀也好,誰又能否認單槍匹馬勝過滿天煙花的美妙絕倫。

  2003年,愚人自娛的節日,最冷的一天,不想再提傷心往事,隻是覺得他真的從未離去。決絕離去的藝人不是沒有,隻是從未有過如此的轟動,從未有過離去的藝人帶走了我們的青春,我們的一個時代。從未有過藝人離開後,他的歌聲與魅影能夠影響到遲到的歌迷與影迷,於是開始有了“後榮迷”這一稱謂。

  生前生後,他都是傳奇,時光洗禮,唯有風采會留低。

《這些年來》是Leslie在98年出的一張EP唱片,短短的隻有4首歌,短短的不到18分鍾,短短的如同他的生命。這不是大熱的專輯,就如同它的封麵一樣落寞和淒清,但會否,許多的歌手都會有這樣的專輯,雖然冷清卻更能從容地記載他質感的生命。我想至少《這些年來》就是這樣一張專輯。




    此專輯在九八年的情人節搶先麵世. 碟內四首歌曲的製作班底皆是港、台樂壇的頂尖樂手:包括負責創作張惠妹的"原來你甚麽都不要"的劉誌宏及劉思銘, 九七年最多產,最灸手可熱的填詞人林夕,台灣當紮作曲人陳少霞, 當然還有張國榮本人.所以無論是"這些年來", 陳少霞作曲的"MY GOD", 抑或是張國榮粉墨登埸負責作曲部份的"以後", 皆是高水平而不落俗套的流行作品.

這些年來---張國榮

曲:劉誌宏詞:林夕編:周國儀 陳愛珍

投入過懷念過忘掉過

這角色要幾多有幾多

任何樣子都可似雪片掠過星河

陪著我同樣也明白我

你彷佛讓我找到最初

就如重新學做人你比那過去還要多

談戀愛這些年誰可叫我想念

而隻有你可和我談昨天

經得起這世界考驗

還欣賞彼此那弱點

談戀愛許多年留低過幾張臉

而隻有你的情懷如昨天

戀愛叫我不安的感覺

全因躺於你麵前至幸免

  http://wma.cnyule.com/wma2003/0292/1.Wma  


 下載



codebase=http://activex.microsoft.com/activex/controls/mplayer/en/nsmp2inf.cab#Version=5,1,52,701

flename=mp src=http://wma.cnyule.com/wma2003/0292/1.Wma width=500

height=64>


有我們的祈禱,哥哥在天堂一定可以過的很好,永遠祝福他.......





   >

  

  

  

  

  

   >

  

  

  

   >

   >

   >

   >





  

  

  

  

  

  

  

  

  

  

   >

  

  

  

  

  

  

  

  

  

  

  

  

  

  

  

  

  

這一幕阿飛靠在火車的軟椅上,阿飛的神情中都是迷失和惘然。

  南洋的火車上,母親的麵目一直模糊,尋找母親的過程他已經忘記,他想自己是不再需要母親和那些漂亮的女孩子了。也許他並不那麽想找誰,他也許隻是想跑遠一點,這不叫為所欲為,他想這隻是叫做———起飛。

  阿飛一直想知道,人死前的那一刻能看見什麽。他低頭看了看,他發現自己沒有腳。阿飛知道這個世界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他知道這並不是用來哄哄女孩子的話。

  ……

  阿飛不隻是王家衛劇本裏的一個角色,阿飛就是人戲合一的張國榮,阿飛就是入戲忘情的張國榮,阿飛和張國榮一樣有著薔薇般任性的結局。整個電影綠色的基調帶我們回到60年代,張國榮的戲帶你回到他的年代。你可以說《阿飛正傳》的故事就是張國榮之死的一個征兆,我要告訴你哥哥其實一直活在他的電影裏,到死都沒有離開過。

  張國榮在退出歌壇之後,演出了一批精品電影,他的角色,永遠飄乎如同迷夢,卻又深刻得無人替代。

  在1990年到1995年,他出演了王家衛的《阿飛正傳》和《東邪西毒》,出演了陳凱歌的《霸王別姬》,陳可辛的《金枝玉葉》和於仁泰導演的《白發魔女傳》。

  《阿飛正傳》中的張國榮,魅力無窮,優雅從容遠勝他周圍那些懵懂的青年,卻又叛逆迷失好像一個憂鬱的大孩子,“阿飛”和“西毒”,成了王家衛鏡頭中走出的60年代,還成了王家衛想描述的90年代。

  《霸王別姬》裏的張國榮,陳凱歌將他塑造出了自己的真身,“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的一句唱腔,惹得戲中人戲外人都恍惚,戲不分,性別不分,對錯不分,人生和戲劇,誰都難辨真偽。

  《白發魔女傳》裏的張國榮,風流倜儻桀驁不馴,這種英雄的形象隻屬張國榮獨有。

  《金枝玉葉》……

  《東邪西毒》……

  其實,他不是程蝶衣,他不是寧采臣,他不是十二少,他不是卓一航,他不是許文強,他不是西毒歐陽鋒。他是張國榮,但這隻是你稱呼他的代號,他其實是個多情的癡醉戲子,一隻路過人世的蜻蜓,他是那隻沒有腳無處落地的鳥兒。他選擇在2003年愚人節的下午隨風而去。風繼續吹,吹散了城市上空飄揚而過的安魂曲,留下能被懷念的過程,留下許多閃回的瞬間。

  旁白

  我聽別人說這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隻能夠一直的飛呀飛呀,飛累了就在風裏麵睡覺,這種鳥一輩子隻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亡的時候。

  以前我以為有一種鳥一開始飛就會飛到死亡的那一天才落地。其實它什麽地方也沒去過,那鳥一開始就已經死了。我曾經說過不到最後一刻我也不會知道最喜歡的女人是誰,不知道她現在在幹什麽呢?天開始亮了,今天的天氣看上去不錯,不知道今天的日落會是怎麽樣的呢?———《阿飛正傳》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