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女生教室服毒自盡 遺書指神秘人物辜負信任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你女兒在學校服毒自殺了!”電話裏頭的聲音急促而焦慮,遠在湖南老家的陳金生耳朵裏一陣轟鳴,險些癱在當場。 11月17日晚,在番禺區市橋鎮金華學校就讀初一的女兒幽幽(化名)突然死於3樓的教室裏。事後,警方在她的書包裏發現了兩瓶農藥。經調查,幽幽係服毒自殺,在她生前留下的遺物中,有一段文字或許可以解開這名初一女生的死亡之謎。大致內容是:她發現一向無比信任的“豔”竟不信任她,一氣之下竟拿生命做賭注,15分鍾內見不到“豔”就服毒自殺。“豔”究竟是誰?對家屬和學校來說目前仍是一個謎。   一朵嬌豔的小花在綻放的第14個年頭永遠地凋謝了。這是繼11月9日廣東某職業學院一名18歲女生因學習壓力大跳樓以來發生的第二起校園自殺事件,於是,如何正確引導在校學生走向心理健康的話題在一連串悲傷的氣息中日漸沉重。   求學   為學外語由湘來穗就讀   圓圓的臉蛋,大大的眼睛,雙眼皮,一頭整齊的長發向後梳……照片上的幽幽雖然有些胖,但看上去還是很活潑可愛。   陳金生的身份證上顯示,幽幽的老家在湖南省祁東縣洪橋鎮縣。她是父母唯一的孩子,出生於1990年4月18日,今年隻有14歲。   打小時候起,幽幽便一直是家裏的寶貝,不僅有爺爺奶奶寵著,父母對她也是百般疼愛。為了孩子的將來著想,愛女心切的陳金生在幽幽4歲時將她送到了鎮裏的學校念書,但由於生就一副急性子脾氣,幽幽的成績一直不太理想。   歲月如梭,10年時間在彈指間一溜而過。今年7月份的暑假期間,為了學好外語以便將來出國留學,在湖南老家讀初二的幽幽被在廣州工作的姨媽接到家裏來,在市橋鎮的一間私立學校——金華學校重新就讀初中一年級1班。   事發   送到醫院前已死亡   “幽幽在學校暈倒了,現在人躺在番禺中醫院,你趕快過來!”11月17日晚9時過後,周某剛剛從自己的檔口走出來,手機突然響起,電話中丈夫驚慌的聲音多少讓她感覺到一絲不祥的預兆。由於幽幽體形較胖,周某認為孩子可能是在減肥的過程中出現了意外,很有可能是因節食而餓暈了。盡管如此,她還是以最快的速度趕往醫院。   抵達後第一眼見到的場景讓周某吃了一驚。幽幽的身上還插著各種導管,周某試著上前喊了聲“幽幽,你可要醒過來啊,姨媽看你來了”,但沒有回應,四周一片寂靜。   一名醫生走上前來,冷靜地告訴周某,女孩在來醫院之前已經死亡了,醫護人員盡管努力搶救仍無力回天。周某眼淚立時簌簌而下,始終無法相信這是事實,但醫生指著旁邊一個杯子說,女孩是服用了裏麵的東西後死亡的。淚眼矇矓的周某費了好大的勁才看清楚,杯子裏裝著的是草綠色碎粒狀的物體,後來她才知道那是一種農藥,但具體名稱是什麽至今仍舊說不上來。   勘驗   晚自修後教室裏悄然自盡   事情發生後,警察從幽幽的書包裏找到了兩包與杯子裏所裝物體一模一樣的東西。東環街派出所的警務人員表示,幽幽係服毒自殺。   第二天上午,噩耗傳到了湖南老家,40歲的父親陳金生差點抵受不住這樣的打擊,險些癱在當場,61歲的爺爺更是捶胸頓足,一家人一場大哭後,急切地搭乘火車趕往廣州。與此同時,身在番禺的姨媽周某與外婆陳某也來到學校詢問有關情況,但校長與班主任的回答均是:幽幽在學校沒有跟同學吵過架,表現也沒有任何異常,服毒自殺的原因學校方麵也不清楚。   並不甘心的周某又找到了當天第一個發現幽幽出現意外的學生隋某。據隋某稱,事發的大樓一樓是日間的教室,二樓是晚上夜自修的課室,三樓則是教室和宿舍的混合區。17日晚上8時30分許,做完夜自修的她推開事發教室的門時,鼻子中聞到了一股濃濃的藥味,一開燈赫然發現有個人躺倒在地麵上,定睛一看卻是幽幽。   專家診斷   10—15歲“危機年代”   孩子心理極度脆弱   廣東省高校心理谘詢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郭麗教授在接受采訪時表示,10到15歲是一個人生長過程中的危機年代,這個時期的孩子生理上急速發展,心理上又相對滯後而出現了不平衡。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心理通常極度脆弱,所有的主觀體驗和感覺很難用自控性加以控製,很容易受到外控力的影響,這種影響來自於同學、朋友、老師,也來自於文化、環境等。   郭教授說,根據後現代學,隨著社會科學的多元化,價值的多元化隨之而生,很難讓人覺得非常有依托感和目標感的標準統一存在,小孩子就更加容易迷茫。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思想上有些叛逆,主觀上總把自己當成大人,非常重視朋友關係,不僅極度渴望在同伴中得到認同、接納和尊重,還好於觀察和模仿同齡人。家長如果有任何一點不好,便會在孩子的印象中放大,給孩子造成極大的傷害,甚至會讓自控能力差的他們采取叛逆的行為。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會更加依戀自己的朋友,然而,當他一旦發現最好的朋友竟然背叛他或者不信任他,則會產生孤獨感、絕望感和無助感,萬念俱灰之下往往會采取極端行為甚至走上絕路。就幽幽而言,她剛從湖南來番禺就讀,正處在適應新環境的階段,這時候的她會更在意周圍的人對她的評價。   要解決這個方麵的問題,就要求家長關心和了解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心理特征,覺得孩子有叛逆心理不要在嘴上說說就完事,而應該給予孩子一種寬鬆的心理環境,隨時觀察孩子的近況,與孩子一起度過這段最難熬過的“危機年代”,多鼓勵孩子積極主動地保持與同學間的正常交往,把關心體現到細致入微,哪怕是最簡短的一句問候,都會讓孩子感受到溫暖,感到在成長過程中父母與自己同在。   此外,學校的教育也要在這方麵加大力度,應該更多地灌輸心理健康知識,盡量避免類似悲劇的發生。   家長:孩子性格開朗怎會突然輕生   距離女兒的死已經有5天時間了,悲痛萬分的父親依然難以相信幽幽是服毒自殺的。在市橋鎮白沙路的汀沙旅館裏,憶起女兒的陳金生說:“她從小個性開朗,並不會自閉,有什麽事情不會長時間憋在心裏不說出來的。現在突然說她自己走上絕路,這叫我怎麽相信啊?”   孩子來穗後就一直給予照顧的姨媽周某和外婆陳某則說,幽幽是個急性子,又是個直腸子,生就一副男孩子脾性,有什麽話都會當麵說出來,壞事情一旦過去了又會重新收拾心情,不會念念不忘影響情緒,“來番禺讀書後幽幽一般住在宿舍,但她很懂事,周末經常幫著做早餐和消夜,把鄰家的大媽羨慕得不得了”。   按照親屬方的說法,孩子的死亡並非來自學習上的壓力,盡管幽幽的中段考試成績並不太理想。   外婆陳某清晰地記得,事後她曾經找到與幽幽要好的隋某談話,得知幽幽事前曾表示過要隋某將她殺死,後來又改口說隻是開個玩笑。   學校:幽幽勤奮好學不愛與人交往   提起幽幽的死,金華學校的袁校長坦言自己為這件事痛心了很久,因為幽幽是一名勤奮好學的學生。   袁校長稱,幽幽是班裏的數學課代表,又是清潔委員,平常在校學習非常認真。有一天晚上他在操場上碰到幽幽,小女孩還因為英語不過關而專門懇求校長給她找個輔導老師,這讓從事教育事業多年的他記憶猶新。不過,就個性方麵,幽幽性子可能有些孤僻,與同學間的關係並不密切,在校唯一的好友就是第一個發現她服毒自殺的初二學生隋某。事情發生後,受驚的隋某在父母的陪伴下回家休養了一段時間,直到昨天才重新回到學校來。   袁校長強調,事件的發生沒有任何征兆,幽幽為何要尋死學校方麵目前也不太清楚,學校會在今後加強對學生的教育,更加積極地引導學生走向心理健康。   廣東省高校心理谘詢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郭麗教授說,按照心理學的分析,所有的自殺都是多方麵的問題受阻,最終在一件小事情上引發。   死因求解   “豔”是誰   他或她是揭開幽幽死因的關鍵   關鍵人物“豔”究竟是什麽人,甚至是男是女,對於家屬和學校來說,目前尚是一個謎。   或為男友或為知心女伴?   據警方透露,幽幽的部分日記上顯示她對父母並不太滿意。有親屬分析稱,如果“豔”是男子,那麽自殺的原因就有可能是為愛情;如果是女子,則很可能是幽幽的知心女伴,待得幽幽發現信任換來的竟是背叛之後不由得萌生了死誌。小孩的個性有些偏激反叛,服毒不排除有與人賭氣的嫌疑。   據警方透露,幽幽的部分日記上顯示她對父母並不太滿意。對日記上提到的對父母不滿的說法,外婆和姨媽均給予了否定。外婆說,幽幽小學畢業時,陳金生曾想過讓她到農村的學校去鍛煉,隨後又讓她報考當地一間衛生學校,但幽幽以自己成績太差為由拒絕了考試,後來被接到番禺讀書,“父母都非常疼她,可能小女孩有種反叛心理,誤解了父母的好意”。   學校方麵則表示,據同學反映,中段考試後,盡管英語成績仍不好,但幽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績,滿心激動的她幾次三番想打電話給父母報喜,猶豫許久,最後都一一忍住了。   遺書揚言輕生果然踐諾   校方的調查結果顯示,幽幽於16日下午以買生活用品為由請假外出。至於藥物從何而來,家屬至今未能得到說法,隻是從派出所處看到了幽幽留下來的一段文字。經家屬複述,文字的大致內容是:“豔,我很相信你,我什麽都跟你說,但是你有什麽事情都不跟我說,根本不信任我,我現在就跑到教室裏去服毒,我拿生命跟時間去賭,如果15分鍾見不到你,你就再也見不到我了,如果我死了,你要負20%的責任。”然而,關鍵人物“豔”究竟是什麽人,到底是男是女,對於家屬和學校來說,目前尚是一個謎。   廣東省高校心理谘詢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郭麗教授說,就現階段來說,自殺的年齡段趨向於年輕化,這也給眾多家長和教育界人士提供了一個危險的信號。學校的教育也要在這方麵加大力度,應該更多地灌輸心理健康知識。   少女留言   作文——   我,我是一位14歲的花季少女,少年的思想是廣闊的,我們的生活中有著一件件成功和失敗的經曆,當我們成功時,總驕傲地對著天空喊道:“我真棒!”   遺書——   豔,我很相信你,我什麽都跟你說,但是你有什麽事情都不跟我說,根本不信任我,我現在就跑到教室裏去服毒,我拿生命跟時間去賭,如果15分鍾見不到你,你就再也見不到我了,如果我死了,你要負20%的責任。   本版采寫:本報記者 陳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