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公義取決於社會成員的個人信義。

人是有罪的人,社會公義隻在上帝手中。
博文
如果你孩子是一個喜歡問問題的孩子,他會問很多的問題?為什麽地球是圓的,為什麽我不能吃拉圾作早飯,你的臉為什麽長成那樣子。你答了很多後,有一天,你就說你自己去找答案。這就是了,這就是打一個比方,佛要你自己有自已決定的權利。人學不會三件事情,所以才感到不快樂。第一,人不懂得休息;第二,人不懂得付出,所以得不到回報;第三,什麽都放不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5-12 11:01:09)
移民的人,有一件事,我們是應該自豪的,就是我們對於資訊方麵的體驗。西方國家普遍認為:我可能不同意你的說法,但我保障你的說話權利。 現實的現實是,沒有人可以排除這個可能性,就是這個社會會被什麽東西窒息,這種資訊的流通,應該象我們的呼吸。但在中國,從來沒有。時至今日,中國的資訊依然是被控製的。於此,李文亮醫生的網址就變成了中國人的哭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這個充滿諸多不確定的時代,我們該唱什麽樣的詩歌(hymns)呢? 當整個世界都在回應新冠病毒(COVID-19)所帶來的公共衛生危機與挑戰時,基督仍與往常一樣,邀請神的百姓帶著信心來到施恩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來4:16)加添我們信心的詩歌——無論是古典還是現代——都能幫助我們表達自己的懼怕、焦慮,和想要對這位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無常,指為一切世間萬物終將變異,無常存者。無常道出一切皆不真實和不持久。是一切有為法的共相(由眾生共同的業所感應形成的共同外在世界)。為無我,苦和無常之一,即空性。為什麽佛也講無常,也講無我?在早期佛教中,所說的一切法無我,亦或一切法的共相為非我,仍是針對一切經驗對象而提出。在印度宗教思想不斷演化的大環境下,佛教時常要麵對內部不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5-06 17:43:35)
佛陀的麵貌就是沒有麵貌。雖然佛教並不是在中國興起,但極大的中國特色。中國是個不太講究個性的民族,禪宗甚至講究不立文字。在基督教上,認為人如果作一個好人,死後會在天堂和親人相會。在宗教上,基督教大力提倡人性的神的美的善的,所以在耶穌的個性中,充滿了這種真的善的美的。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從來沒有人講過這樣的話語。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真理叫你們得以自由”——這節著名經文,曾被有些世界著名的學府用作校訓,其中包括燕京大學、加州理工學院。遺憾的是,經過各種哲學與社會思潮的解構與稀釋,如今校訓不過變成了空洞無物的口號。那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讓我們來聽耶穌的教誨。很顯然,今天的經文,耶穌是對信祂的猶太人講的,目的是讓他們算清作門徒的代價。耶穌知道,有人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5-05 08:26:06)
佛陀出世以後他要解決兩種問題:第一個,為眾生破障,所謂的破妄;第二個,是顯真。破除障礙,開顯功德。 第一個,是通過哲學的論述。哲學是研究,自然,社會與思維的科學。這些論述既有唯心的,如對心智,心靈的論述,也有唯物的,如理性認證。哲學與其他學科不同之處在於哲學有獨特之思考方式,例如批判的方式、通常是係統化的方法,並以理性認證為基礎[3][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4-30 14:09:05)
覺悟真理之前的修行 佛陀不是僅以享受人間的繁華為滿足的人。雖然貴為王子,但在精神上依舊非常的空虛,所以想到郊外去看看風景。 根據佛典的傳說,他一連出城郊遊了四次,這四次郊遊的經歷,便改變了他的生活,也決定了他之出家成道的曆程。他帶著隨從,駕著馬車,第一次出遊之際,在市區見到了一個白髮躬腰視風燭殘年的老人,第二次在路旁見到了一個痛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法師,佛教出家眾的頭銜之一,原來指能精通、研習佛法,能為俗人解說佛法者。今日通常以“法師”泛用來作為佛教僧侶的敬稱。意譯皆爲誦者、論述者、說者。也曾翻譯成“善師”、“說法師”等。 一般通曉經、論或律之行者,分別稱為經師、論師或律師;比丘分為經師(經藏精通者)、律師(律藏精通者)、論師(論藏精通者)、法師(善於講法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基督徒相信人都有弱點,都不完全。靠自己努力去行善,不但不容易持久,也不容易全心全意、心甘情願的去做。 所以,基督徒邀請神來作自己生命的主,讓神進入到我們的生命中,管理我們的思想行為。因為有神在我們的生命中,所以我們就能活出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製的生活,也就成為一個合神心意的好人。 所以,基督徒是因為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尾頁]